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激光扫描共焦检眼镜对黄斑囊样水肿成像的定量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霍妍佼 杨丽红 魏文斌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3-57,共5页
背景黄斑囊样水肿(CME)可由多种眼底疾病导致,目前主要的无创临床诊断方法为彩色眼底照相和频域OCT(SD—OCT),OCT对于CME的断层形态和定量分析较好,但是对水肿的范围评价欠佳。基于激光扫描共焦检眼镜(cSLO)的视网膜成像技术... 背景黄斑囊样水肿(CME)可由多种眼底疾病导致,目前主要的无创临床诊断方法为彩色眼底照相和频域OCT(SD—OCT),OCT对于CME的断层形态和定量分析较好,但是对水肿的范围评价欠佳。基于激光扫描共焦检眼镜(cSLO)的视网膜成像技术对组织穿透性好,分辨率高,采集的眼底像清晰,对比度好,但是对于CME的检测价值尚不清楚。目的评价cSLO视网膜成像技术对CME定性和定量分析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描述性研究方法,于2015年8—12月在北京同仁医院眼科中心确诊的CME患者24例24眼,采用cSLO视网膜成像技术对黄斑区进行放射状扫描和线扫(45°×45°,49个水平扫描),分别获得伪彩成像、绿光(532nm)反射成像和红外光(785nm)反射成像,应用EasyScan软件(1.2.2版)进行图像分析,并用传统彩色眼底照相技术和SD—OCT对患眼眼底进行成像,由专业的眼底病医师对每个图像的清晰度进行分级,并依CME图像和边界的清晰度进行评分。结果本组患者CME的原发病包括黄斑前膜(ERM)10例10眼、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VO)6例6眼、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CRVO)4例4眼、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3例3眼和CRVO合并BRVO1例1眼。传统彩色眼底照相可显示CME像,但边界不清;cSLO视网膜成像可见明显的CME范围,边界清晰。CME区cSLO视网膜成像的伪彩成像、IR反射像和绿光反射像清晰度平均评分分别为3.21±0.78、2.67±0.96和2.54±0.83,均明显高于传统彩色眼底照相的1.33±0.8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cSLO视网膜成像技术对CME的成像质量明显优于传统彩色眼底照相,结合SD-OCT断层扫描图像可以为CME的诊断和病情监测提供更加全面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辅助成像系统 眼科诊断技术 激光 视网膜成像 检眼镜检查 囊样黄斑水肿/ 诊断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激光扫描共焦检眼镜/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内障患者术中实时眼底检查的可行性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4
2
作者 苏舒 吴丝 +5 位作者 吴坚 管宇 王勇 杨梅 季敏 管怀进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31-335,共5页
目的探讨白内障术中用眼科广域数字化视网膜成像系统(WFIS SW-8000)对术前高度怀疑有眼底病变的白内障患者行实时检查和治疗的可行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系列病例观察法,于2019年4月至2019年7月纳入在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因严重白内障... 目的探讨白内障术中用眼科广域数字化视网膜成像系统(WFIS SW-8000)对术前高度怀疑有眼底病变的白内障患者行实时检查和治疗的可行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系列病例观察法,于2019年4月至2019年7月纳入在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因严重白内障接受白内障超声乳化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术的白内障患者90例96眼。所有患者根据术前相关病史疑有术眼眼底病变但术前眼底无法窥入。术中摘出患眼白内障后即刻用WFIS SW-8000行眼底照相,实时进行眼底检查并及时治疗。术后采用前置镜辅助的裂隙灯显微镜进行眼底检查,同时行光相干断层扫描(OCT)及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将术后各项检查结果与术中检查结果进行对照,以验证术中诊断的准确性。结果白内障术中发现患眼存在眼底病变者40眼,检出率为41.67%,其中干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者2眼、湿性AMD者3眼、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PCV)者1眼、高度近视性视网膜病变(HMR)者7眼、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CRVO)伴黄斑水肿者1眼、轻度非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者12眼、中度NPDR者7眼、重度NPDR者4眼、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者3眼;术后检查发现眼底病变者45眼,检出率为46.88%,与术中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28,P=0.468)。白内障术中诊断为眼底新生血管性疾病或黄斑水肿者共22眼,经患者知情同意对其中11眼行玻璃体腔抗炎和/或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注射。结论白内障术中用WFIS SW-8000进行实时眼底病诊断是可行的,有助于对白内障合并严重眼底病患者的眼底疾病进行及时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手术 眼底病/诊断 治疗 屈光间质 眼科广域数字化视网膜成像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28例新生儿眼底筛查结果随访分析
3
作者 曹荻 张佩斌 徐全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7年第A02期135-138,共4页
目的:观察广域数字化视网膜照相系统(PanoCam)检查所见的新生儿眼底病变的图像特征和发病情况,探讨其在新生儿眼底病变诊断中的临床价值,为早期干预、减少儿童盲和低视力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7年10月底于我院眼科... 目的:观察广域数字化视网膜照相系统(PanoCam)检查所见的新生儿眼底病变的图像特征和发病情况,探讨其在新生儿眼底病变诊断中的临床价值,为早期干预、减少儿童盲和低视力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7年10月底于我院眼科门诊筛查的228例新生儿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采用间接检眼镜检查与PanoCam系统筛查的结果.表麻下用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散瞳后采用PanoCam的130°镜头进行双眼的全面眼底照相检查,将眼底图像存档并分析,对病例进行计数并求百分比.结果:228例新生儿筛查出2例眼底发生ROP(0.877%),2例均随访至视网膜完全血管化,白线/嵴样病变部分完全消退;视网膜出血4例(1.754%),4例均随访观察,视网膜出血完全消退;视网膜白点1例(0.439%),经随访,该视网膜白点无消退迹象,形态位置无变化.结论:PanoCam可真实客观地观察到新生儿眼底病变的特征,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加强新生儿眼底病变的早期筛查与干预是防治儿童盲与低视力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广域数字化视网膜照相系统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