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泪腺良性淋巴上皮病变与眼眶海绵状血管瘤患者病变标本中差异表达基因的检测 被引量:3
1
作者 李静 葛心 +2 位作者 马建民 王霄娜 刘骁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878-882,共5页
背景 泪腺良性淋巴上皮病变是临床较少见的眼眶病,主要表现为双侧泪腺的对称性、无痛性肿大,其病因和发病机制至今尚未阐明. 目的 筛选泪腺良性淋巴上皮病变组织与眼眶海绵状血管瘤患者病变组织中的差异表达基因,从分子水平探讨泪腺良... 背景 泪腺良性淋巴上皮病变是临床较少见的眼眶病,主要表现为双侧泪腺的对称性、无痛性肿大,其病因和发病机制至今尚未阐明. 目的 筛选泪腺良性淋巴上皮病变组织与眼眶海绵状血管瘤患者病变组织中的差异表达基因,从分子水平探讨泪腺良性淋巴上皮病变的发病机制.方法 收集2010年9月至2013年4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经病理学检查证实的泪腺良性淋巴上皮病变患者9例的病变标本,并收集同期眼眶海绵状血管瘤患者9例的组织标本作为对照.利用全基因组表达谱芯片技术和limma算法检测2个组患者组织标本中的差异表达基因,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验证差异基因的表达,采用Fisher法和基因本体(GO)功能富集分析法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功能分析和信号通路分析,找到主要差异表达基因的功能群和信号通路. 结果 泪腺良性淋巴上皮病变患者与眼眶海绵状血管瘤患者中共筛选出5 260个差异基因,Fisher差异表达基因的功能显著性分析和信号通路分析显示,109个GO条目中的差异表达基因显著上调,101个GO条目中的差异表达基因显著下调,其中32个功能基因相关的信号通路显著上调,25个信号通路显著下调.GO分析显示,差异表达基因中补体受体介导的信号通路表达丰度最高,其次为T细胞信号通路和B细胞信号通路上调以及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和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信号通路下调.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泪腺良性淋巴上皮病变组患者标本中TIPRL、TLR7和TLR10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眼眶海绵状血管病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2.03、-2.32、-2.32,均P<0.05),与基因芯片检测结果一致.结论 人泪腺良性淋巴上皮病变组织与眼眶海绵状血管瘤病变组织中基因表达谱明显不同,这些差异表达基因除参与T细胞和B细胞信号通路的上调以及MAPK信号通路和TGF-β信号通路的下调外,还涉及补体系统的变化.泪腺良性淋巴上皮病变的发生和发展是多种基因和通路共同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泪腺良性淋巴上皮病变 眼眶海绵状血管瘤 微阵列芯片 基因表达谱 发病机制 聚合酶链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眼眶海绵状血管瘤的CT诊断 被引量:5
2
作者 唐作华 钱雯 宋济昌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2000年第5期310-312,共3页
目的:研究眼眶海绵状血管瘤的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对55例眼眶海绵状血管瘤CT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5例肿块位于眼眶肌锥内,2例深达眶尖部;另10例占据肌锥内外或仅发生于肌锥外。横断面扫描显示34例... 目的:研究眼眶海绵状血管瘤的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对55例眼眶海绵状血管瘤CT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5例肿块位于眼眶肌锥内,2例深达眶尖部;另10例占据肌锥内外或仅发生于肌锥外。横断面扫描显示34例肿块位于眼球后,其中20例紧贴球后壁;冠状位扫描较难分辨眼球与球后肿瘤的前后界限。横断面扫描中,肿瘤与视神经、眼外肌界限不清;但在冠状位可显示两者受压移位。43例肿瘤为类圆形或椭圆形,边界清晰,10例呈不规则或团块状,且边界欠清,另2例两个瘤体呈哑铃状相连。38例密度不均或欠均,其中6例有高密度斑点或片状阴影,2例为钙化或静脉石。30例增强后扫描中20例部分增强明显,且增强后肿瘤的边界、形态、大小更加清楚。结论:横断面在辨别肿瘤与眼眶及眼球的关系,冠状位在区分肿瘤与视神经、眼外肌时各有优势,增强扫描有助于提高血管瘤的CT诊断率。将横断面增强扫描和冠状位平扫相结合,能使CT检查对血管瘤的定位、定量及定性诊断的准确率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眶海绵状血管瘤 CT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易误诊为眼眶海绵状血管瘤的蝶骨大翼区硬脑膜动静脉瘘一例 被引量:1
3
作者 王玮 罗班 +1 位作者 于加省 张虹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889-890,共2页
患者,男,43岁,因左眼充血、肿胀伴眼球突出1个月余入院。患者于2013年1月13日晨起后尤明显诱因出现左眼肿胀、流泪、眼红症状,无分泌物,自觉左眼轻度突出,视物轻度重影,伴左侧颞部胀痛。
关键词 眼眶海绵状血管瘤 硬脑膜动静脉瘘 蝶骨大翼 误诊 眼球突出 眼充血 分泌物 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动态增强扫描在眼眶海绵状血管瘤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1
4
作者 张文静 马敏旺 宋国祥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3期409-411,共3页
目的:研究眼眶海绵状血管瘤的CT表现,特别是CT动态增强扫描在海绵状血管瘤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海绵状血管瘤12例,常规行CT平扫和动态增强扫描。结果:12例肿瘤中10例显示不均匀渐进性强化,2例肿瘤直径小于1.5... 目的:研究眼眶海绵状血管瘤的CT表现,特别是CT动态增强扫描在海绵状血管瘤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海绵状血管瘤12例,常规行CT平扫和动态增强扫描。结果:12例肿瘤中10例显示不均匀渐进性强化,2例肿瘤直径小于1.5cm,显示均匀强化。结论:渐进性强化是眼眶海绵状血管瘤的特点,CT动态增强扫描有助于诊断海绵状血管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眶海绵状血管瘤 CT动态增强扫描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结膜入路微创手术摘除眶内海绵状血管瘤疗效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刘秀明 王曙红 王文奇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8期3460-3460,共1页
眶内肿瘤是最常见的眼眶疾病,约占40%,且多为良性肿瘤。海绵状血管瘤因肿瘤内有较大的血管窦腔呈海绵状而得名。又叫窦状血管瘤.是成人最常见的原发于眶内的肿瘤.约占眶内肿瘤手术量的15%~20%。海绵状血管瘤常引起渐进性轴性突... 眶内肿瘤是最常见的眼眶疾病,约占40%,且多为良性肿瘤。海绵状血管瘤因肿瘤内有较大的血管窦腔呈海绵状而得名。又叫窦状血管瘤.是成人最常见的原发于眶内的肿瘤.约占眶内肿瘤手术量的15%~20%。海绵状血管瘤常引起渐进性轴性突眼.部分有视力下降,一般需手术摘除。本文收集我院2007年7月至2009年5月收治的眼眶海绵状血管瘤12例.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眶内海绵状血管 手术摘除 经结膜入路 疗效分析 眼眶海绵状血管瘤 微创 眶内肿 2009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