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眼眶爆裂性骨折术后眼球运动训练辅助牵拉试验效果观察 被引量:2
1
作者 冯慧萍 夏月琴 +3 位作者 张锋花 庞晓静 张海艳 郭伟玲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8年第6期576-577,共2页
目的观察单纯眼球运动训练和眼球运动训练辅助牵拉试验在眼眶爆裂性骨折术后患者眼肌力训练中的应用及对患者视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143例眼眶爆裂性骨折修复术后患者分为试验组63例和对照组80例,试验组在术后第1-3天给予眼球运动训练... 目的观察单纯眼球运动训练和眼球运动训练辅助牵拉试验在眼眶爆裂性骨折术后患者眼肌力训练中的应用及对患者视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143例眼眶爆裂性骨折修复术后患者分为试验组63例和对照组80例,试验组在术后第1-3天给予眼球运动训练辅助被动牵拉试验;对照组单纯给予眼球运动训练。观察两组患者的复视改善情况。结果试验组有效率为93.6%(59/63),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2.5%(58/80,P<0.01)。结论眼球运动训练辅助牵拉试验可促进眼眶爆裂性骨折术后患者视功能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眶爆裂性骨折 眼球运动训练 牵拉试验 复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眼眶爆裂性骨折术后眼球运动训练辅助被动牵拉训练的效果 被引量:2
2
作者 冯慧萍 刘昀 +1 位作者 郭伟玲 庞晓静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9年第9期14-15,共2页
目的分析单纯眼球运动训练和眼球运动训练辅助被动牵拉训练在眼眶爆裂性骨折术后患者眼肌力训练中的应用及对患者视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经患者知情同意后,将眼眶爆裂性骨折修复术后患者143例随机分为干预组63例和对照组80例,眼部检查... 目的分析单纯眼球运动训练和眼球运动训练辅助被动牵拉训练在眼眶爆裂性骨折术后患者眼肌力训练中的应用及对患者视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经患者知情同意后,将眼眶爆裂性骨折修复术后患者143例随机分为干预组63例和对照组80例,眼部检查均存在不同程度眼球运动障碍、复视、眼球内陷等症状。干预组在术后第1~3天,由责任护士了解手术经过及术后病情,给予患者被动牵拉训练治疗,同时进行眼球运动训练。对照组单纯给予眼球运动训练治疗。结果干预组的训练有效率为93.6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训练有效率(72.50%);干预组的训练无效率(6.35%)明显低于对照组(2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59,P<0.01)。结论眼球运动训练辅助被动牵拉训练是提高眼眶爆裂性骨折术后患者改善复视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眶爆裂性骨折 眼球运动训练 被动牵拉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自动眼球训练仪在眼眶爆裂性骨折术后眼球运动训练中的应用 被引量:8
3
作者 王峥嵘 肖孜 谌晓兰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34-36,共3页
目的分析全自动眼球训练仪在眼眶爆裂性骨折术后患者眼球运动训练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眼眶爆裂性骨折术后复视及眼球运动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摆放悬吊物进行眼球运动训练,观察组采用自制全自动... 目的分析全自动眼球训练仪在眼眶爆裂性骨折术后患者眼球运动训练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眼眶爆裂性骨折术后复视及眼球运动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摆放悬吊物进行眼球运动训练,观察组采用自制全自动眼球训练仪进行训练。训练3个月比较两组复视及眼球运动障碍分级。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复视及眼球运动障碍分级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眼眶爆裂性骨折术后患者使用全自动眼球训练仪进行眼球运动训练,可得到精准、规范、有效的眼球训练,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眼球运动恢复水平,改善视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眶爆裂性骨折 复视 眼球运动障碍 眼球运动训练 全自动眼球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