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主观式测量人眼波前像差的眼模型研究 被引量:15
1
作者 郭欢庆 王肇圻 +2 位作者 赵秋铃 全薇 王雁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666-1669,共4页
通过主观式光线追踪波前像差测量方法得到用Zernike系数描述的人眼波前像差;在GullstrandLeGrand眼模型的基础上,引入用医用角膜地形图仪测量并用高次非球面函数拟合的实际人眼角膜形状数据,又引入角膜、前房及玻璃体厚度等个体化的眼... 通过主观式光线追踪波前像差测量方法得到用Zernike系数描述的人眼波前像差;在GullstrandLeGrand眼模型的基础上,引入用医用角膜地形图仪测量并用高次非球面函数拟合的实际人眼角膜形状数据,又引入角膜、前房及玻璃体厚度等个体化的眼结构参数;在光学建模软件Zemax中用所测Zernike系数建立评价函数,并对用Zernike矢高面描绘的晶状体表面进行优化.由此建立了个体化眼模型,并由此模型中可以计算得到与实际测量的波前像差值完全相同的各项Zernike系数值,从而可用于描述实际人眼的光学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前像差 眼模型 角膜地形 ZERNIKE多项式 ZEMAX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眼模型的数字眼底相机设计 被引量:26
2
作者 王肇圻 许妍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567-1571,共5页
基于Gullstrand-Le Grand眼模型设计了一个视场角为30°的免散瞳手持式数字眼底相机。综合考虑人眼本身和外部系统的像差后,实现了全视场2×10^6 pixel的高清晰眼底成像;引入眼模型辅助设计,解决了人眼自身的色差问题,从而... 基于Gullstrand-Le Grand眼模型设计了一个视场角为30°的免散瞳手持式数字眼底相机。综合考虑人眼本身和外部系统的像差后,实现了全视场2×10^6 pixel的高清晰眼底成像;引入眼模型辅助设计,解决了人眼自身的色差问题,从而适用于白光照明。为避免角膜中心曲率大的区域反射引入杂散光,专门设计了环形光阑和共轴照明相结合的照明系统。结果表明,该相机系统成像分辨率〉120lp/mm,场曲值〈0.86mm,畸变仅为7.2%,色差值〈3.5μm,并且具有较大的调焦能力,对-10m^-1~7m^-1屈光度人眼普遍适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设计 底相机 眼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眼模型的非球面眼底荧光相机的设计 被引量:6
3
作者 王肇圻 王尧 全薇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511-1519,共9页
运用非球面光学理论,设计了一款基于Gullstrand-Le Grand眼模型的便携式非球面眼底荧光相机。该相机根据滤光片选择原则,选用Nikon公司的B-2A滤光组合作为滤光系统进行光谱滤光;为避免角膜中心较大曲率引起的杂散光,采用环形光阑和共轴... 运用非球面光学理论,设计了一款基于Gullstrand-Le Grand眼模型的便携式非球面眼底荧光相机。该相机根据滤光片选择原则,选用Nikon公司的B-2A滤光组合作为滤光系统进行光谱滤光;为避免角膜中心较大曲率引起的杂散光,采用环形光阑和共轴式照明相结合的照明方式实现眼底均匀照明;摄影系统中引入眼模型结构,综合校正了人眼及系统的像差,实现了全视场20×106pixel的高清晰成像。该摄影系统包含有2个非球面结构,使系统由9片镜结构简化为7片镜结构。实验结果表明,该相机具有较大的调节能力,对-12~+12m-1的人眼普遍适用,其视场角为30°,像面成像分辨率为120lp/mm,畸变值<3.9%。非球面光学元件的使用,有效地简化了系统,减小了系统体积和重量,提高了成像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设计 底荧光造影 相机 眼模型 非球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兔自身免疫性干眼模型的建立及泪腺炎症因子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杨丽媛 边领斋 +3 位作者 李雪 粘红 东莉洁 魏瑞华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810-815,共6页
目的通过静脉回输自体激活的淋巴细胞建立稳定的兔自身免疫性干眼模型,并分析干眼的泪腺炎性因子,探究干眼的泪腺免疫反应。方法通过体外分离、培养兔泪腺上皮细胞和自体外周血淋巴细胞,建立二者的共培养体系。将体外激活的自体外周血... 目的通过静脉回输自体激活的淋巴细胞建立稳定的兔自身免疫性干眼模型,并分析干眼的泪腺炎性因子,探究干眼的泪腺免疫反应。方法通过体外分离、培养兔泪腺上皮细胞和自体外周血淋巴细胞,建立二者的共培养体系。将体外激活的自体外周血淋巴细胞通过耳缘静脉注射的方法诱发自身免疫性泪腺炎。对干眼临床指标及泪腺细胞因子表达进行检测。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干眼模型组泪液分泌显著减少(t=115.6,P<0.05),泪膜破裂时间缩短(t=92.5,P<0.05)。荧光素钠染色显示角膜弥漫性点状着色,正常对照组基本无着色。泪腺组织HE染色显示淋巴细胞浸润,正常对照组很少。RT-PCR结果显示,干眼模型组泪腺中炎性因子IFN-γ、IL-6、IL-17 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升高(t=26.2、18.7、8.4;均为P<0.05),抑炎因子IL-10、TGF-β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降低(t=22.1、14.2;均为P<0.05)。结论经兔泪腺上皮细胞激活的自体外周血淋巴细胞静脉回输后,成功诱发干燥综合征样自身免疫泪腺炎,建立了稳定的兔自身免疫性干眼模型。泪腺组织中细胞因子IL-6、IL-17、IFN-γ、TGF-β、IL-10参与泪腺内炎症反应的发生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泪腺炎 兔自身免疫性干眼模型 细胞因子 IL-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眼模型的折/衍混合眼底相机设计 被引量:5
5
作者 许妍 王肇圻 田野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122-1125,共4页
应用二元衍射光学理论,设计了一个基于Gullstrand-Le Grand眼光学模型的折/衍混合免散瞳手持式数字眼底相机.该相机的视场角28°,摄影系统由五片透镜构成,其中包含一个二元面.在综合考虑人眼本身和外部系统的像差后,实现了全视场20... 应用二元衍射光学理论,设计了一个基于Gullstrand-Le Grand眼光学模型的折/衍混合免散瞳手持式数字眼底相机.该相机的视场角28°,摄影系统由五片透镜构成,其中包含一个二元面.在综合考虑人眼本身和外部系统的像差后,实现了全视场200万像素的高清晰成像,具有较大调焦能力,对-10D至7D屈光度人眼普遍适用.结果显示,该系统成像分辨率高于120lp/mm,场曲值小于0.75mm,畸变仅为7.0%,色差小于3.5μm.衍射光学元件的引入,有效地简化了系统,减小了重量和体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设计 底相机 折/衍混合 眼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个性化眼模型的人眼调焦特性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王杨 王肇圻 +1 位作者 王雁 左彤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z2期1049-1051,共3页
运用光学设计软件ZEMAX分别为10只正常人眼构建了个性化眼模型,这些眼模型由实际测量的人眼参数数据优化而来,具有与实际人眼相同的光学特性。在此基础上分析了OD、—1D、—2D、—3D、—4D状态下的全眼像差与特殊像差项的变化情况。随... 运用光学设计软件ZEMAX分别为10只正常人眼构建了个性化眼模型,这些眼模型由实际测量的人眼参数数据优化而来,具有与实际人眼相同的光学特性。在此基础上分析了OD、—1D、—2D、—3D、—4D状态下的全眼像差与特殊像差项的变化情况。随着调节状态的改变,不同眼睛的波前像差的变化不同,而且变化量的大小与初始状态0D时的波前像差大小无关。将个性化眼模型计算得来的全眼波前像差值与用哈特曼夏克波前传感器实际测量的全眼像差值相比较,结果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性化眼模型 哈特曼夏克波前传感器 ZEMAX 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角膜手术后眼模型的构建和人工晶状体设计 被引量:3
7
作者 饶丰 王肇圻 +3 位作者 王雁 左彤 赵堪兴 李博研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806-1810,共5页
根据角膜屈光手术前的角膜地形图、眼内各组分的轴向间距和波前像差,运用ZEMAX光学设计软件,构建了术前的个性化眼模型.结合角膜屈光手术后实际测量的波前像差,建立了术后个性化眼模型.运用该模型,为角膜屈光手术眼设计了双球面人工晶状... 根据角膜屈光手术前的角膜地形图、眼内各组分的轴向间距和波前像差,运用ZEMAX光学设计软件,构建了术前的个性化眼模型.结合角膜屈光手术后实际测量的波前像差,建立了术后个性化眼模型.运用该模型,为角膜屈光手术眼设计了双球面人工晶状体.研究表明:对于角膜屈光手术后人眼,用术后个性化眼模型计算的人工晶状体度数可靠.该模型还能够为术后眼设计矫正像散和其他高阶像差的人工晶状体,同时可以用来评估角膜手术联合白内障术后人眼的光学性能,以及手术中各类偏差对视觉质量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用光学与生物技术 视光学 人工晶状体 角膜屈光手术 个性化眼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兔干眼模型的角膜上皮超微结构及几种眼药的疗效 被引量:25
8
作者 谢汉平 张汗承 《眼科研究》 CSCD 1992年第1期10-12,I003,共4页
研究了家兔干眼模型的角膜上皮超微结构并藉以筛选干眼病的有效药物。40只家兔随机分为干眼模型组、0.1%必嗽平组、50%中药组和0.01%维甲酸治疗组。结果局用三种滴眼药14天后,必嗽平和中药组的上皮超微结构与干眼模型眼比较无明显变化,... 研究了家兔干眼模型的角膜上皮超微结构并藉以筛选干眼病的有效药物。40只家兔随机分为干眼模型组、0.1%必嗽平组、50%中药组和0.01%维甲酸治疗组。结果局用三种滴眼药14天后,必嗽平和中药组的上皮超微结构与干眼模型眼比较无明显变化,维甲酸组则见微绒毛和微皱襞复常,上皮覆盖,细胞无水肿,复常细胞计数的差异显著(P<0.01)。表明局用0.01%维甲酸能促进家兔干眼角膜上皮缺损的愈合和变性失活细胞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兔干眼模型 角膜上皮 局部用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养阴润目丸对干眼模型大鼠结膜上皮细胞CXCR3和CCR5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李点 王超群 +2 位作者 廖亮英 胡平 彭银艳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8-11,共4页
目的研究养阴润目丸对干眼模型大鼠结膜上皮细胞CXC型趋化因子受体3(CXC chemokine receptor 3,CXCR3)、CC型趋化因子受体5(CC chemokine receptor 5,CCR5)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只SD雄性大鼠分为5组,每组12只,分别为正... 目的研究养阴润目丸对干眼模型大鼠结膜上皮细胞CXC型趋化因子受体3(CXC chemokine receptor 3,CXCR3)、CC型趋化因子受体5(CC chemokine receptor 5,CCR5)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只SD雄性大鼠分为5组,每组12只,分别为正常组、假手术组、养阴润目丸组、新泪然组、模型组,除正常组与假手术组外均采用去势法制造干眼模型。造模成功后用药3个月,分别进行泪液分泌试验及泪膜破裂时间的检测,取大鼠结膜上皮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CXCR3、CCR5的表达。结果用药3个月后,养阴润目丸组、新泪然组泪液分泌量分别为(9.60±1.04)mm和(9.00±1.37)mm,均明显高于模型组的(6.40±0.84)mm(均为P<0.01);两组泪膜破裂时间分别为(9.61±0.82)s和(9.12±0.69)s,均明显长于模型组的(6.21±0.72)s(均为P<0.01)。养阴润目丸组、新泪然组结膜上皮细胞中CXCR3的表达分别为11.40±1.75和12.71±2.46,均明显少于模型组的29.39±2.48(均为P<0.05);两组结膜上皮细胞中的CCR5表达分别为26.33±4.17和28.15±4.52,均明显少于模型组的38.78±6.60(均为P<0.05)。结论养阴润目丸治疗能增加泪液分泌量,延长泪膜破裂时间,下调结膜上皮细胞中CXCR3、CCR5的表达。提示干眼的发病机制与炎症密切相关,养阴润目丸对干眼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阴润目丸 眼模型 结膜上皮细胞 CXC型趋化因子受体 CC型趋化因子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眼球生理结构和眼模型的眼底三维重建方法 被引量:1
10
作者 肖志涛 李敏 +4 位作者 吴骏 耿磊 张芳 温佳 苏龙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7-72,共6页
为将眼底的各项生理结构和病灶信息在三维空间中显示出来,更好地辅助医生诊断,提出一种基于眼球生理结构和眼模型的眼底三维重建方法.首先通过分析眼底的生理结构和眼模型,将眼球后极部近似为局部球面;然后根据眼底相机参数以及视轴长... 为将眼底的各项生理结构和病灶信息在三维空间中显示出来,更好地辅助医生诊断,提出一种基于眼球生理结构和眼模型的眼底三维重建方法.首先通过分析眼底的生理结构和眼模型,将眼球后极部近似为局部球面;然后根据眼底相机参数以及视轴长度构建局部球面模型,把眼底图像恢复为三维结构;分割眼底图像中的血管和病灶部位,利用眼底三维模型,将血管和病灶部位显示在三维空间中.实验表明,平均每幅图像处理用时1.410 1 s,重建速度快、准确度高、可重复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图像 底三维重建 球生理结构 眼模型 局部球面模型 病灶信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青光眼模型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凋亡的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欧阳科 袁援生 李燕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725-725,共1页
关键词 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凋亡 青光 眼模型 大鼠 TUNEL法 CELLS 视神经损害 GCs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体眼模型的横向色差随外置光阑偏心和视场的变化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肇圻 张梅 +1 位作者 王雁 左彤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81-288,共8页
为了研究外界因素,如人工光阑偏心和轴外物点所引入人眼横向色差的变化规律,构建了个体眼模型。由角膜地形图计算了8只人眼视轴与光轴的夹角。依据实际测得的角膜地形图数据、人眼波像差、眼轴数据以及计算的视轴与光轴间夹角,运用ZEMA... 为了研究外界因素,如人工光阑偏心和轴外物点所引入人眼横向色差的变化规律,构建了个体眼模型。由角膜地形图计算了8只人眼视轴与光轴的夹角。依据实际测得的角膜地形图数据、人眼波像差、眼轴数据以及计算的视轴与光轴间夹角,运用ZEMAX光学设计软件构建了考虑视轴方向的个体化眼模型。基于这些眼模型,研究了外置人工光阑相对视轴偏移在中心凹附近所引入的横向色差变化规律,讨论了在420~700nm边缘横向色差随入射视场角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横向色差随人工光阑的偏移量线性增加,增加的速率为5.46~5.95(′)/mm,平均值为5.7(′)/mm,但8只人眼存在一定的个体差异。在鼻侧和颞侧20°视场范围内,8只人眼的横向色差平均以0.36(′)/(°)的速率随视场角增加而增加,不同个体的增长速率有所差别,变化范围为0.32~0.44(′)/(°)。另外,横向色差在长波段的变化要比短波段处缓慢。由于横向色差随外置光阑偏移和视场有较大的增长,因此,在视网膜成像系统和现代头盔系统的设计中应当考虑横向色差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光学 横向色差 个体化眼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眼模型的便携式眼底荧光相机设计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尧 王肇圻 张梅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855-859,共5页
设计了一款基于Gullstrand-Le Grand眼模型的便携式眼底荧光相机.该相机选用Nikon公司的B-2A滤光组合作为滤光系统,综合考虑了人眼光学结构和外部系统的像差进行综合设计,实现了全视场200万像素的高清晰成像.采用环形光阑和共轴式照明... 设计了一款基于Gullstrand-Le Grand眼模型的便携式眼底荧光相机.该相机选用Nikon公司的B-2A滤光组合作为滤光系统,综合考虑了人眼光学结构和外部系统的像差进行综合设计,实现了全视场200万像素的高清晰成像.采用环形光阑和共轴式照明相结合的照明方式,获得了眼底均匀照明.结果显示:本相机具有较大的调节能力,对-10D~+8D人眼普遍适用,其视场角为30°,像面成像分辨率为120lp/mm,负畸变值小于5.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设计 底荧光造影 眼模型 环形光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avarro示意眼模型的视觉真实感绘制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玉轩 吴佳泽 郑昌文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3124-3127,3130,共5页
结合人眼光学建模和计算机图形学的真实感绘制技术,提出一种基于Navarro示意眼模型的人眼视觉真实感绘制方法。利用Navarro模型与传统的单透镜模型相比能够更精确地模拟人眼的特性,将Navarro模型引入视觉真实感绘制中;采用光线追踪方法... 结合人眼光学建模和计算机图形学的真实感绘制技术,提出一种基于Navarro示意眼模型的人眼视觉真实感绘制方法。利用Navarro模型与传统的单透镜模型相比能够更精确地模拟人眼的特性,将Navarro模型引入视觉真实感绘制中;采用光线追踪方法,加入非球面折射面的计算,精确地模拟人眼的成像特性。实验结果表明此种方法能够更精确地模拟人眼的视网膜成像,通过更改模型参数也能够灵活地模拟人眼在不同视觉缺陷下的成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示意眼模型 真实感 视觉缺陷 光线跟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眼模型的三维视线估计方法 被引量:1
15
作者 满毅 赵歆波 张珂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86-589,共4页
提出一种基于双眼模型的三维视线估计方法,以期克服二维视线跟踪方法固有的两个缺点,即对于使用者头部运动限制以及个体参数标定过程繁琐。该方法首先利用两个安装有红外灯组的摄像机组成立体视觉系统,实现人脸双眼图像的采集,之后,基... 提出一种基于双眼模型的三维视线估计方法,以期克服二维视线跟踪方法固有的两个缺点,即对于使用者头部运动限制以及个体参数标定过程繁琐。该方法首先利用两个安装有红外灯组的摄像机组成立体视觉系统,实现人脸双眼图像的采集,之后,基于眼睛角膜球状假设,建立了一个适用于三维视线估计的三维眼模型,在此基础上,推导出人眼三维光轴的估计方法。用左右眼光轴与屏幕交点连线的中点估计方法,计算出注视点。该方法可在使用者头部运动的情况下,完成视线估计,且只需进行一次系统校准即可使用,无需其它标定过程,视线估计精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视线估计 三维眼模型 无标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镜眼联合模型的单光镜片设计及制造
16
作者 许崇祥 张中祥 +2 位作者 燕卫江 苏宇锋 贾志刚 《应用光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7-183,共7页
针对现有单光镜片存在人眼实际感受屈光力不恒定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镜眼联合模型的单光镜片设计方法。将人眼视角变化与对应的镜片使用区域相匹配,以角膜表面人眼实际感受到的屈光度保持恒定为基准,对镜片表面的屈光度进行重新计算,... 针对现有单光镜片存在人眼实际感受屈光力不恒定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镜眼联合模型的单光镜片设计方法。将人眼视角变化与对应的镜片使用区域相匹配,以角膜表面人眼实际感受到的屈光度保持恒定为基准,对镜片表面的屈光度进行重新计算,最终获得镜片表面的屈光度分布及相应的面形数据。基于所提设计方法,以角膜表面实际感受到的屈光度-6.00 D为例,生成面形数据进行镜片加工,并对加工后的镜片面形及屈光度进行了测量和评价。测试结果表明:加工镜片的中心屈光度为-6.30 D,且呈中心向边缘渐变趋势,屈光度最大误差小于±0.23 D,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镜片设计 联合模型 镜片加工 视角 空间坐标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个性化模型的人眼色差对视功能影响的研究(英文)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铭 王肇圻 +1 位作者 王雁 王杨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612-1616,共5页
利用光学设计软件Zemax,对人眼色差对视功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对构建的个性化人眼模型进行离焦、像散和高阶像差矫正的模拟.视觉效果的提高受到了色差的很大限制.在中、高空间频率处,自然光下的调制传递函数约为单色光下的50%.在自然光... 利用光学设计软件Zemax,对人眼色差对视功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对构建的个性化人眼模型进行离焦、像散和高阶像差矫正的模拟.视觉效果的提高受到了色差的很大限制.在中、高空间频率处,自然光下的调制传递函数约为单色光下的50%.在自然光下,传统视觉矫正能够获得1.2的视力,个性化视觉矫正能够获得1.5的视力,还远远达不到人们所期望的超视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性化眼模型 色差 光学传递函数 视力 ZEMAX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离参数标定的鱼眼镜头成像模型研究 被引量:15
18
作者 朱均超 葛磊 +2 位作者 韩芳芳 刘娜 张宝峰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975-980,共6页
鱼眼图像具有大视场角,但在应用方面存在严重畸变,为了探索鱼眼镜头的成像规律,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分离参数标定的鱼眼镜头成像模型研究方法。对相机的物理参数进行分离标定,设计靶标,拟合径向、切向畸变系数,从而得到鱼眼镜头成像模型。... 鱼眼图像具有大视场角,但在应用方面存在严重畸变,为了探索鱼眼镜头的成像规律,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分离参数标定的鱼眼镜头成像模型研究方法。对相机的物理参数进行分离标定,设计靶标,拟合径向、切向畸变系数,从而得到鱼眼镜头成像模型。比较由成像模型反推出的物点与真实物点的位置,实验结果表明,经本文提出的成像模型得到的成像点与真实物点的入射角和偏移角的误差均值分别为0.011 5和0.019 4。采用基于分离参数标定的鱼眼镜头成像模型研究方法可以较好地反映鱼眼镜头的成像规律,为更广泛地应用鱼眼镜头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视觉 成像模型 分离参数标定 畸变拟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支持向量机眼动模型的活性判别算法 被引量:13
19
作者 邓刚 曹波 +2 位作者 苗军 高文 赵德斌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853-857,共5页
提出一种基于支持向量机眼动模型的活性判别算法 该算法通过大量的人眼的样本来训练基于支持向量机的眼动模型 ,然后在活性判别过程中 ,通过被识别人进行眨眼的配合动作来完成活性判别的过程 由于人脸照片不可能做出眨眼的配合动作 ,... 提出一种基于支持向量机眼动模型的活性判别算法 该算法通过大量的人眼的样本来训练基于支持向量机的眼动模型 ,然后在活性判别过程中 ,通过被识别人进行眨眼的配合动作来完成活性判别的过程 由于人脸照片不可能做出眨眼的配合动作 ,因此照片就被成功地排除在了人脸识别系统的外面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持向量机 人脸识别 活性判别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Hwey-Lan Liou模型眼研究的复曲面人工晶状体焦深的变化 被引量:3
20
作者 杨欣 张斌 +3 位作者 刘丹岩 杜颖华 郭从容 崔月先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47-350,共4页
背景 复曲面人工晶状体(IOL)虽然能有效矫正角膜散光,提高患者的视觉质量,但由于其光学结构复杂,故许多条件下其光学质量与球面IOL存在差异.目的 评价和比较复曲面IOL、球面IOL和非球面IOL在复色光环境下的焦深变化.方法用Zemax光学... 背景 复曲面人工晶状体(IOL)虽然能有效矫正角膜散光,提高患者的视觉质量,但由于其光学结构复杂,故许多条件下其光学质量与球面IOL存在差异.目的 评价和比较复曲面IOL、球面IOL和非球面IOL在复色光环境下的焦深变化.方法用Zemax光学设计软件建立Hwey-Lan Liou模型眼,采用光线追迹法进行计算,评价并比较Tecnis ZA9003 IOL、SN60AT IOL、Arcysof Toric IOL在复色光条件下和在不同瞳孔直径条件下的焦深变化,并绘制离焦曲线.结果 瞳孔直径为3 mm时,球面和复曲面IOL在离焦=0的情况下均有较好的调制传递函数(MTF),上述3种IOL的焦深范围非常接近,正负方向的离焦曲线对称.瞳孔直径为5 mm时,球面和复曲面IOL的MTF明显较瞳孔直径为3 mm时降低,离焦MTF曲线向负离焦方向偏移,焦深较瞳孔直径3 mm时减小.非球面IOL的离焦MTF稳定,不随瞳孔直径的增大而发生明显变化,但焦深明显减小.结论 复曲面IOL有与球面IOL相近的焦深变化规律,焦深随着瞳孔直径的增大而减小,对负离焦耐受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晶状体 散光 模型 焦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