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度近视眼后巩膜葡萄肿与眼底结构和微循环的关系 被引量:1
1
作者 李昊儒(综述) 魏瑞华(审校)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07-511,共5页
后巩膜葡萄肿(PS)指眼球后壁局部的异常膨出,是高度近视眼常见的病理性改变之一。PS常伴随着眼底微结构如巩膜、脉络膜、Bruch膜的改变。这些异常改变致使眼底微结构对眼轴扩张的抵抗力下降,或可造成相应区域组织结构的重塑,引发微血管... 后巩膜葡萄肿(PS)指眼球后壁局部的异常膨出,是高度近视眼常见的病理性改变之一。PS常伴随着眼底微结构如巩膜、脉络膜、Bruch膜的改变。这些异常改变致使眼底微结构对眼轴扩张的抵抗力下降,或可造成相应区域组织结构的重塑,引发微血管结构的变化,进而导致后极部血流循环异常,而微循环的改变又可能继发眼底微结构的变化,严重影响患眼视力。国际上对PS的发病机制仍无明确定论,且尚无良好的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法。本文对高度近视眼PS与眼底结构及微循环的相互关系研究进行总结分析,为探究PS的发病机制、预防和治疗方法以及改善高度近视眼的视功能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度近视 后巩膜葡萄肿 眼底结构 微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痫前期患者眼底血管结构改变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
作者 何心怡 童毓华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61-265,共5页
子痫前期(preeclampsia,PE)是一种特殊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涉及全身多系统器官。其基本病理生理尚不清楚,但多数学者认为与长期胎盘灌注不足造成的全身小血管痉挛有关。眼底血管是活体状态下全身唯一能够直接观察到的血管,反映了全身血... 子痫前期(preeclampsia,PE)是一种特殊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涉及全身多系统器官。其基本病理生理尚不清楚,但多数学者认为与长期胎盘灌注不足造成的全身小血管痉挛有关。眼底血管是活体状态下全身唯一能够直接观察到的血管,反映了全身血管状况,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高血压疾病的严重程度。因此,观察眼底血管的改变对评估PE临床风险有着重要意义。该文对PE患者的眼底血管结构变化进行了综述,涵盖近年来国内外最新的研究结果,以期对PE的早期诊疗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痫前期 眼底血管结构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造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眼底图像质量分类综述 被引量:8
3
作者 张芳 赵东旭 +5 位作者 肖志涛 徐旭 耿磊 吴骏 刘彦北 王雯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501-512,共12页
眼底视网膜是唯一可用肉眼直接并集中观察到动脉、静脉与毛细血管的部位,因而眼底图像成为医生诊断眼底疾病及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疾病的重要依据.高质量的眼底图像是医生对眼底疾病患者进行病情诊断与治疗的前提.根据眼底相机采... 眼底视网膜是唯一可用肉眼直接并集中观察到动脉、静脉与毛细血管的部位,因而眼底图像成为医生诊断眼底疾病及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疾病的重要依据.高质量的眼底图像是医生对眼底疾病患者进行病情诊断与治疗的前提.根据眼底相机采集到的视网膜图像中眼底结构清晰度、图像对比度等条件对眼底图像质量进行分类成为一个既具有研究价值又极具挑战性的难点问题.首先简述了眼底图像质量分类的研究意义和实用价值,回顾了其发展历史;然后介绍了方法分类、每类方法的基本思想并梳理了各类方法中代表性算法及其特点;之后针对用于眼底质量分类的数据集,分析比较了主要眼底图像质量分类方法的性能.分析表明,传统方法中依据眼底结构特征判断视网膜图像质量相较于通用图像质量参数更加客观,而随着神经网络与机器学习的出现,在大数据驱动下,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质量分类方法在准确率与鲁棒性方面性能更佳.最后对眼底图像质量分类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底图像质量分类 通用图像质量参数 眼底结构信息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