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数值模拟和前庭眼反射实验的人内耳半规管嵴顶时间常数的研究
1
作者 刘沐辰 吕颖 +6 位作者 袁源 辛菲 刘含香 于子怡 张静 吴翔 于申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110-110,共1页
目的人内耳前庭半规管具有感知头部角加速度的功能,在维持身体平衡的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前庭半规管中的嵴顶时间常数反映了前庭系统编码头部角运动的时间过程,与运动病的易感程度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旨在通过数值模型和实验对... 目的人内耳前庭半规管具有感知头部角加速度的功能,在维持身体平衡的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前庭半规管中的嵴顶时间常数反映了前庭系统编码头部角运动的时间过程,与运动病的易感程度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旨在通过数值模型和实验对嵴顶时间常数进行定量化的研究。方法建立人内耳前庭半规管的生物力学模型,并对60例志愿者进行前庭眼反射实验。通过流固耦合数值仿真探索模型中的嵴顶时间常数,并采用前庭眼反射实验测量眼震的方法获取了60例志愿者的嵴顶时间常数。同时,对这60例志愿者进行运动病问卷调查和评分。结果通过人内耳前庭半规管生物力学模型计算得出的嵴顶力时间常数约为4 s,通过前庭眼反射实验测量得出的60例志愿者的嵴顶时间常数平均值约为6 s,大部分志愿者的嵴顶时间常数分布在2~10 s之间。不同志愿者之间的嵴顶时间常数具有显著差异性,志愿者们的前庭时间常数以及最大眼震慢相角速度与运动病问卷评分具有相关性。结论数值模型中的嵴顶时间常数与志愿者们嵴顶时间常数的平均值较为接近,为实验提供了数值依据。前庭时间常数和最大眼震慢相角速度可以作为衡量运动病的客观评价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庭眼反射 前庭系统 时间常数 嵴顶 生物力学模型 运动病 身体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头动速度对健康人群视频头脉冲前庭眼反射增益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梁思超 郭振平 +4 位作者 卢曼林 李欣 许嘉 陈雯婧 伊海金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63-67,共5页
目的研究视频头脉冲试验中不同头动速度对前庭眼反射增益的影响。方法对50名健康受试者应用视频头脉冲试验仪进行测试,以不同头动速度(50°/s-100°/s、101°/s-150°/s、151°/s-200°/s、201°/s-250... 目的研究视频头脉冲试验中不同头动速度对前庭眼反射增益的影响。方法对50名健康受试者应用视频头脉冲试验仪进行测试,以不同头动速度(50°/s-100°/s、101°/s-150°/s、151°/s-200°/s、201°/s-250°/s、251°/s-300°/s)将前庭眼反射增益值分组,分析头动速度对增益的影响。结果水平半规管平均增益按不同头动速度组(50°/s-100°/s、101°/s-150°/s、151°/s-200°/s、201°/s-250°/s、251°/s-300°/s)分别为0.992±0.130、0.983±0.154、0.999±0.151、0.945±0.142、0.835±0.106,其中201°/s-250°/s组与101°/s-150°/s组(P<0.05,P=0.035)、151°/s-200°/s组(P<0.01,P=0.000)差异显著,251°/s-300°/s组和其他组别间差异均显著(P1<0.01,P1=0.000;P2<0.01,P2=0.000;P3<0.01,P3=0.000;P4<0.05,P4=0.010);前半规管平均增益按不同头动速度组分别为0.984±0.136、0.916±0.181、0.926±0.179、0.895±0.169、0.863±0.174,其中50°/s-100°/s组和101°/s-150°/s组(P<0.05,P=0.018)、201°/s-250°组(P<0.01,P=0.005)间VOR增益差异显著;后半规管平均增益按不同头动速度组(50°/s-100°/s、101°/s-150°/s、151°/s-200°/s、201°/s-250°/s、251°/s-300°/s)分别为0.997±0.158、0.846±0.156、0.793±0.130、0.815±0.112、0.830±0.046,50°/s-100°/s组和101°/s-150°/s组(P<0.01,P=0.000)、151°/s-200°/s组(P<0.01,P=0.000)、201°/s-250°/s组(P<0.01,P=0.000)间差异显著,101°/s-150°/s组和151°/s-200°/s组间差异显著(P<0.01,P=0.001)。结论前庭眼反射增益随头动速度的提高呈现递减的趋势,其中部分组别存在显著差异,实际操作中应避免头动速度过低导致的结果误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频头脉冲 前庭眼反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仿生双眼前庭动眼反射的控制模型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李恒宇 罗均 +1 位作者 谢少荣 夏冰玉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720-723,共4页
在眼球运动生理神经学和解剖学的基础上,对双眼的前庭动眼反射神经回路及其运动机能进行了分析研究。简化复杂的眼球运动神经回路,建立双目前庭动眼反射模型数学模型。该模型包括旋转前庭动眼反射和平移前庭动眼反射。最后,通过仿真试验... 在眼球运动生理神经学和解剖学的基础上,对双眼的前庭动眼反射神经回路及其运动机能进行了分析研究。简化复杂的眼球运动神经回路,建立双目前庭动眼反射模型数学模型。该模型包括旋转前庭动眼反射和平移前庭动眼反射。最后,通过仿真试验,验证该模型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生 前庭动眼反射 双目运动系统 建模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白内障患者手术中的眼心反射观察 被引量:7
4
作者 丁传凤 董平 +2 位作者 刘瑶 胡凯 汪峻岭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10期704-705,共2页
目的观察老年白内障手术眼心反射的发生情况,探讨老年白内障手术的安全性。方法使用心电监护仪观察记录我院112例70岁以上159眼白内障患者术中的心率变化,并与基础心率相比较,以分析眼心反射发生的情况。结果眼心反射主要在按压眼球时发... 目的观察老年白内障手术眼心反射的发生情况,探讨老年白内障手术的安全性。方法使用心电监护仪观察记录我院112例70岁以上159眼白内障患者术中的心率变化,并与基础心率相比较,以分析眼心反射发生的情况。结果眼心反射主要在按压眼球时发生,发生率为20.1%(心率减少值≥10%基础心率)。其中,男性眼心反射发生率为18.4%,女性为23.2%。结论老年白内障手术存在着一定的眼心反射发生的风险,眼科医师及麻醉科医师应高度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反射 老年 反射 白内障患者 手术中 老年 白内障手术 心率变化 基础心率 70岁以上 心电监护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泊酚复合雷米芬太尼麻醉时不同脑电双频指数对斜视矫正术眼心反射的影响 被引量:7
5
作者 陈恭达 夏瑞 +6 位作者 尹泓 王鹏 迟晓慧 田玉科 夏晓东 毛庆军 罗高平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4-15,共2页
目的观察丙泊酚复合雷米芬太尼麻醉时不同脑电双频指数(BIS)下眼心反射发生情况。方法2-12岁择期行斜视矫正术患儿63例均分为P1、P2和P3三组,输注雷米芬太尼12μg·kg^-1·h^-1和丙泊酚3-7 mg·kg^-1·h^-1麻醉。术... 目的观察丙泊酚复合雷米芬太尼麻醉时不同脑电双频指数(BIS)下眼心反射发生情况。方法2-12岁择期行斜视矫正术患儿63例均分为P1、P2和P3三组,输注雷米芬太尼12μg·kg^-1·h^-1和丙泊酚3-7 mg·kg^-1·h^-1麻醉。术中调节丙泊酚输注速度,使BIS维持于60(P1组)、50(P2组)和40(P3组)。记录麻醉前和术中牵拉眼肌时的HR和眼心反射发生率。结果P1、P2和P3组眼心反射发生率分别为66.7%、33.3%和9.5%,P2、P3组明显低于P1组(P〈0.01)。结论麻醉时维持BIS在40-50时,眼心反射发生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泊酚 雷米芬太尼 反射 脑电双频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斜视矫正术中眼心反射的动态心电图观察 被引量:6
6
作者 刘桂芝 常超 +3 位作者 闫书妹 庆淑梅 李志刚 朱豫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86-389,共4页
目的:应用动态心电图(DCG)连续观察并分析斜视矫正术中眼心反射(OCR)的发生特点。方法:借助12导联同步DCG,对68例斜视矫正术(涉及176条眼外肌)中OCR的发生率、发生时机、DCG变化特征、不同眼外肌OCR敏感性、麻醉对心律和OCR的影响、术... 目的:应用动态心电图(DCG)连续观察并分析斜视矫正术中眼心反射(OCR)的发生特点。方法:借助12导联同步DCG,对68例斜视矫正术(涉及176条眼外肌)中OCR的发生率、发生时机、DCG变化特征、不同眼外肌OCR敏感性、麻醉对心律和OCR的影响、术后恢复情况进行分析。结果:68例眼外肌矫正术中OCR发生率高达94.12%;勾拉眼外肌时OCR的发生率最高和最为严重;OCR的DCG特征以窦性心律减慢(64.70%)为主,少数(4.55%)出现短暂全心停搏;3级OCR或全心停搏者均在停止手术操作或给予阿托品后恢复正常窦性心律;OCR均于术后3 h恢复到术前状态。结论:DCG可用于术中OCR的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视矫正术 反射 动态心电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眼心反射的再认识 被引量:18
7
作者 赵娟(综述) 顾恩华(审校)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669-672,共4页
眼心反射(OCR)在眼科手术中的发生率高达90%,而大多数临床医师认为OCR的表现仅仅是心动过缓、心律失常,却忽略了其他系统的表现,如:“眼肺反射”(ORR)、“眼胃反射”,也有人称之为“眼一呕吐反射(OER)”等。OCR并非仅仅为... 眼心反射(OCR)在眼科手术中的发生率高达90%,而大多数临床医师认为OCR的表现仅仅是心动过缓、心律失常,却忽略了其他系统的表现,如:“眼肺反射”(ORR)、“眼胃反射”,也有人称之为“眼一呕吐反射(OER)”等。OCR并非仅仅为眼科手术的并发症,其在窦房结内镜手术过程中和治疗进行性三叉神经痛的过程中也可发生,但对此现象的描述以临床表现报道居多。目前的研究有助于提高临床医师对OCR的认识,对OCR的眼胚胎、解剖、生理、电生理、发生机制等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提出应重新认识OCR的本质特征,认为其名称为眼迷走神经反射(OVR)更为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射 迷走神经反射 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胺酮静脉麻醉时的儿童眼心反射 被引量:6
8
作者 童幼良 孙鸣 周本瑜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5期318-318,共1页
氯胺酮静脉麻醉时的儿童眼心反射童幼良1孙鸣2周本瑜11南京铁道医学院附院麻醉科(210009)2南京大学医院内科眼心反射首先由Aschner和Dagnini于1908年分别描述,以后随着严重眼心反射引起心跳骤停的报道... 氯胺酮静脉麻醉时的儿童眼心反射童幼良1孙鸣2周本瑜11南京铁道医学院附院麻醉科(210009)2南京大学医院内科眼心反射首先由Aschner和Dagnini于1908年分别描述,以后随着严重眼心反射引起心跳骤停的报道,眼心反射日益被临床医师所重视。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胺酮 静脉麻醉 儿童 反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设心率报警限降低小儿斜视手术中眼心反射探讨 被引量:6
9
作者 顾恩华 卢军杰 张抗抗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865-867,共3页
目的探讨减少眼心反射发生次数的非药物途径。方法将160例小儿斜视手术随机分2组,每组80例。心率下降基础值10%为眼心反射报警限。Ⅰ组:鸣笛与灯闪;Ⅱ组:无报警措施。记录每次眼心反射,心率下降超过基础值30%时停止操作。结果眼心反射... 目的探讨减少眼心反射发生次数的非药物途径。方法将160例小儿斜视手术随机分2组,每组80例。心率下降基础值10%为眼心反射报警限。Ⅰ组:鸣笛与灯闪;Ⅱ组:无报警措施。记录每次眼心反射,心率下降超过基础值30%时停止操作。结果眼心反射发生次数:Ⅰ组1.151±0.858,Ⅱ组2.287±1.371(P<0.05);心率下降幅度(bpm):Ⅰ组23±19,Ⅱ组35±28(Р<0.05);眼心反射持续时间(s):Ⅰ组4.36±4.26,Ⅱ组7.62±6.41(P<0.05);眼心反射恢复时间(s):Ⅰ组15.36±13.28,Ⅱ组32.36±19.57(P<0.05);被迫停止手术例数:Ⅰ组8例(10%),Ⅱ组26例(32%)(P<0.01)。结论预设心率报警限可显著降低小儿斜视矫正术中眼心反射发生的次数和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视手术 反射 报警限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眼肌手术中的眼心反射 被引量:14
10
作者 诸葛万银 马媛 赵铁良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1年第3期170-171,共2页
目的 观察眼肌手术中牵拉眼外肌引起的眼心反射。方法 观察145例斜视手术病人的心率、心电图表现,对比全麻与局麻、不同眼外肌及不同手术步骤的眼心反射区别。结果 全麻与局麻的眼心反射阳性率统计学上无明显差异,X2检验P=0.10;不同眼... 目的 观察眼肌手术中牵拉眼外肌引起的眼心反射。方法 观察145例斜视手术病人的心率、心电图表现,对比全麻与局麻、不同眼外肌及不同手术步骤的眼心反射区别。结果 全麻与局麻的眼心反射阳性率统计学上无明显差异,X2检验P=0.10;不同眼外肌眼心反射阳性率不同,依次为下斜肌>上斜肌>下直肌>内直肌>上直肌>外直肌。其中,下斜肌、外直肌与内直肌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检验P<0.005;手术步骤中的阳性率以勾肌肉时为多。结论 145例斜视手术中,眼心反射阳性率为51.54%,多为一过性,停止手术可消失,一般勿需处理。建议眼科手术应在心电监测下完成,以防眼心反射致心搏骤停的意外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手术 反射 心率 心电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托品经鼻给药对早产儿眼底检查中眼心反射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闫红珊 姚兰 +1 位作者 潘芳 冯艺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42-644,共3页
目的:观察术前经鼻黏膜给予阿托品用于早产儿全麻下行眼底检查对眼心反射和唾液分泌量的影响。方法:选择矫正胎龄(46±5)周拟行眼底检查的早产儿40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和C组。麻醉前5 min A组经鼻给予阿托品0.02 mg/kg,C组经鼻给予... 目的:观察术前经鼻黏膜给予阿托品用于早产儿全麻下行眼底检查对眼心反射和唾液分泌量的影响。方法:选择矫正胎龄(46±5)周拟行眼底检查的早产儿40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和C组。麻醉前5 min A组经鼻给予阿托品0.02 mg/kg,C组经鼻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记录给药前(T0)、给药后5 min(T1)、检查开始时(T2)、检查开始后2 min(T3)、5 min(T4)、检查结束时(T5)患儿的心率、Sp O2、体温及患儿离室时(T6)唾液分泌量及体温。记录两组患儿术中眼心反射例数、眼心反射时最低心率。结果 :A组心率T1明显快于T0时(P<0.01)。A组眼心反射发生率明显低于C组(P<0.01),且眼心反射时A组心率减慢百分数明显低于C组(P<0.05)。A组唾液分泌量明显少于C组(P<0.05)。结论:早产儿行全麻下眼底检查前,经鼻黏膜给予阿托品可降低眼心反射发生率及其心率减慢程度,减少唾液分泌量且起效迅速、给药方式便捷无痛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托品 经鼻给药 早产儿 反射 唾液分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仿生蛾眼抗反射结构成像系统研制 被引量:2
12
作者 董亭亭 张国伟 +3 位作者 郭劼 吴锦双 张为国 付跃刚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17-222,共6页
仿生蛾眼是一种具有抗反增透效果的微纳米结构,该结构采用化学沉银方法制作了随机分布的双面仿生蛾眼抗反射纳米结构透镜,平均透射率在97%以上。分析了相同参数组合条件下周期蛾眼结构和随机蛾眼结构的透射率情况,得出在设计波段内,随... 仿生蛾眼是一种具有抗反增透效果的微纳米结构,该结构采用化学沉银方法制作了随机分布的双面仿生蛾眼抗反射纳米结构透镜,平均透射率在97%以上。分析了相同参数组合条件下周期蛾眼结构和随机蛾眼结构的透射率情况,得出在设计波段内,随机蛾眼结构透射率优于周期结构的结论。采用蛾眼透镜进行相关参数的计算,利用CODE V平台设计了一款全蛾眼成像镜头。该蛾眼系统焦距为25.5 mm,F数为5,视场角13°,光谱范围400~700 nm。经过成像对比试验显示,蛾眼镜头相比常规镀膜镜头而言,对鬼像、边缘眩光等杂散光具有很好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射结构 微纳加工 光学设计 杂散光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芬太尼复合氯胺酮静脉麻醉对小儿斜视手术眼心反射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功胜 孔高茵 刘景诗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634-635,共2页
目的:观察小剂量芬太尼复合于氯胺酮静脉麻醉中对小儿斜视手术眼心反射的影响。方法:45例ASAⅠ级择期行斜视矫正患儿,随机均分3组(F0、F1、F2),在咪达唑仑0.1mg/kg、氯胺酮2mg/kg静脉注射后,分别单次静脉滴入0μg/kg、1μg/kg、2μg/kg... 目的:观察小剂量芬太尼复合于氯胺酮静脉麻醉中对小儿斜视手术眼心反射的影响。方法:45例ASAⅠ级择期行斜视矫正患儿,随机均分3组(F0、F1、F2),在咪达唑仑0.1mg/kg、氯胺酮2mg/kg静脉注射后,分别单次静脉滴入0μg/kg、1μg/kg、2μg/kg芬太尼,记录各组咪达唑仑使用时(T0)、氯胺酮静脉使用后3min(T1)、芬太尼使用后5min(T2)、使用后10min(T3)的心率、氧饱和度(SpO2)。记录并计算眼心反射发生率。结果:与T0相比,F1、F2组T3的心率减慢,两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与T1相比,F1、F2组T3的SpO2降低(P<0.05),但SpO2仍在95%以上。各组间眼心反射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芬太尼复合于氯胺酮静脉麻醉中行小儿斜视手术时,患儿的心率及SpO2有下降,适量复合芬太尼对眼心反射的发生不一定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视 反射 静脉麻醉 芬太尼 氯胺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泪道探通术后行泪道冲洗致眼-心反射一例 被引量:4
14
作者 王平 陈瑜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14-314,共1页
关键词 泪道冲洗 -心反射 泪道探通术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网膜脱离复位术中眼心反射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秦文娟 《护理学杂志》 2012年第12期50-52,共3页
目的探讨视网膜脱离患者术中眼心反射的发生特点及护理方法。方法分析463例视网膜脱离患者术中发生眼心反射的情况,根据性别、年龄、眼别、手术方式进行分组,观察不同组别术中眼心反射发生情况。结果463例患者术中发生眼心反射286例,占6... 目的探讨视网膜脱离患者术中眼心反射的发生特点及护理方法。方法分析463例视网膜脱离患者术中发生眼心反射的情况,根据性别、年龄、眼别、手术方式进行分组,观察不同组别术中眼心反射发生情况。结果463例患者术中发生眼心反射286例,占61.77%。不同年龄、手术方式患者术中眼心反射发生率存在统计学差异(均P<0.01),其中老年组显著高于青年组;外路组、联合组发生率显著高于内路组(均P<0.0125)。结论视网膜脱离患者术中眼心反射的发生率较高,且受手术方式的影响。因此,术中应加强医护配合,及时发现、处理眼心反射,降低手术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脱离手术 反射 手术方式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窦性心动过缓伴严重眼心反射2例
16
作者 何春燕 郑汉 刘清富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951-951,共1页
关键词 窦性心动过缓 反射 并发症 病例报告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例眼前房角镜检查引起严重眼心反射患者的护理
17
作者 刘想娣 谢源 +1 位作者 周佩霞 杨霞 《护理学杂志》 2006年第8期66-67,共2页
1例眼前房角镜检查中发生严重眼心反射患者,经及时救治处理后康复出院。提示护士应对眼心反射具有充分的认识,正确判断眼心反射的早期症状,熟练掌握急救处理措施,是救治成功的重要条件。
关键词 前房角镜检查 反射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红外波段仿蛾眼表面高斯面形抗反射微纳结构优化 被引量:1
18
作者 温春超 董亭亭 +2 位作者 付跃刚 陈驰 郭旭东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38-543,共6页
基于严格耦合波分析理论,设计中波红外波段3~5μm的仿生蛾眼表面高斯面形周期阵列抗反射微纳结构,用三维有限时域差分法进行仿真模拟优化,分析了结构阵列周期、占空比、刻蚀深度对反射率和透过率的影响,比较高斯面形、抛物面形、圆锥形... 基于严格耦合波分析理论,设计中波红外波段3~5μm的仿生蛾眼表面高斯面形周期阵列抗反射微纳结构,用三维有限时域差分法进行仿真模拟优化,分析了结构阵列周期、占空比、刻蚀深度对反射率和透过率的影响,比较高斯面形、抛物面形、圆锥形结构模型抗反射效果,给出了最优化参数组合。分析了加工过程中周期、占空比和刻蚀深度以及外部形状轮廓偏差对蛾眼微纳结构的影响,给出了在要求抗反射效果下允许的结构参数公差尺寸范围和建议加工尺寸,结果得到的抗反射结构反射率低于3%~5%,透过率高于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域有限差分法 高斯面形 仿生蛾反射结构 最优化参数 公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0例眼眶内手术中眼心反射的观察 被引量:1
19
作者 顾恩华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1期46-47,共2页
100例眼眶内手术中眼心反射的观察顾恩华**天津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麻醉科(300211)本文对吸入麻醉下100例眼眶内手术的眼心反射进行了前瞻性观察,现报告如下。资料和方法择期手术ASAⅠ~Ⅱ级100例病人,男58... 100例眼眶内手术中眼心反射的观察顾恩华**天津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麻醉科(300211)本文对吸入麻醉下100例眼眶内手术的眼心反射进行了前瞻性观察,现报告如下。资料和方法择期手术ASAⅠ~Ⅱ级100例病人,男58例、女42例,年龄2岁~81岁,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眶内手术 反射 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斜视矫正术眼心反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凤桂 海克蓉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9期484-484,共1页
关键词 儿童 斜视 矫正术 反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