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实验性眼前段缺血综合征的电镜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麦光焕 李艳娜 +4 位作者 余新平 余焕云 邓大明 林小铭 康瑛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57-59,共3页
目的探讨眼前段缺血综合征的发生机制和超微病理变化及分离和保留睫状血管对其发生的预防作用。方法将32只成年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4组,第1组双眼分别切断内外2条水平直肌。第2组双眼分别切断上下2条垂直肌。第3组双眼分别切断上下及内... 目的探讨眼前段缺血综合征的发生机制和超微病理变化及分离和保留睫状血管对其发生的预防作用。方法将32只成年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4组,第1组双眼分别切断内外2条水平直肌。第2组双眼分别切断上下2条垂直肌。第3组双眼分别切断上下及内或外直肌共3条直肌。第4组双眼分别切断内外、上下4条直肌。每组动物均在右眼分离保留睫状血管,左眼切断直肌和睫状血管。术后4周取虹膜和睫状体组织电镜检查。结果第1组动物双眼无明显缺血改变,第2、3、4组不保留血管眼有明显甚至严重缺血改变,保留血管眼无缺血改变。结论论证了切断不同的直肌引起的眼前段不同组织的超微结构变化及其与眼前段缺血发生的关系,分离和保留睫状前血管可以有效预防眼前段缺血综合征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性眼前段缺血综合征 电镜 斜视 超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兔眼前段缺血诱发虹膜新生血管的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成洪波 应方微 +1 位作者 周凤 魏花 《眼科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901-903,共3页
目的建立兔虹膜新生血管(NVI)模型,检测房水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质量浓度。方法5只有色家兔任一眼切断上下内外4条直肌,另一眼作为对照,术后每日在裂隙灯显微镜下观察眼前段炎症反应及新生血管形成情况;术后7d眼前段血管荧光造... 目的建立兔虹膜新生血管(NVI)模型,检测房水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质量浓度。方法5只有色家兔任一眼切断上下内外4条直肌,另一眼作为对照,术后每日在裂隙灯显微镜下观察眼前段炎症反应及新生血管形成情况;术后7d眼前段血管荧光造影观察荧光素渗漏情况。ELISA法测定术前对照眼和术眼术后4、7、11、14d房水中VEGF的质量浓度。结果术后1d实验眼全结膜充血,房水略混浊;术后3d房水混浊,可见尘样KP,虹膜表面开始出现新生血管;第7d所有实验眼虹膜表面均可见新生血管,耳缘静脉注射10%荧光素钠后实验眼房水变绿,30s后荧光激发眼前段血管荧光造影显示明显的高荧光素渗漏,术后第4d,房水中的VEGF质量浓度升高,第7d达高峰,第14d时较对照眼低。结论切断兔上下内外4条直肌引起眼前段缺血综合征,能够有效地诱发NVI的形成;房水中VEGF质量浓度随着新生血管的形成先增高后降低,2周时低于正常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血管 虹膜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眼前段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验性眼直肌内血管显微分离及眼前段病理学观察 被引量:1
3
作者 李珍 董松梅 +1 位作者 章应华 耿明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54-356,共3页
目的探讨一眼同时行4条直肌手术时采用直肌内血管显微分离术对眼前段的影响。方法16只犬眼,8只行直肌联结术,8只行直肌转位术,术中对睫状前动脉(ACAs) 行显微分离术予以保留,术后观察眼前段3个月,对虹膜睫状体行组织学和超微结构观察。... 目的探讨一眼同时行4条直肌手术时采用直肌内血管显微分离术对眼前段的影响。方法16只犬眼,8只行直肌联结术,8只行直肌转位术,术中对睫状前动脉(ACAs) 行显微分离术予以保留,术后观察眼前段3个月,对虹膜睫状体行组织学和超微结构观察。结果大多数ACAs成功分离并保留,发现垂直肌的血管较水平肌粗,易分离。术后未发现眼前段缺血(ASI)。光、电镜观察组织细胞无缺血改变。结论将血管显微分离术应用于斜视手术中,可使累及三条以上直肌的手术一次完成,避免了ASI的风险。手术中应重点保护垂直肌的ACA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肌 血管显微分离 眼前段缺血 病理学 斜视 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