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眼内散射光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3
1
作者 李辉 《中国医药科学》 2014年第13期164-166,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眼内散射光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单纯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50例(100眼)的临床资料,另选择健康者30例(60眼)作为对照组。比较不同类型白内障患者眼内散射光值,分析眼内散射光值相关因素...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眼内散射光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单纯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50例(100眼)的临床资料,另选择健康者30例(60眼)作为对照组。比较不同类型白内障患者眼内散射光值,分析眼内散射光值相关因素。结果白内障组患者眼内散射光平均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后囊下白内障显著高于核性白内障组、皮质性白内障组和混合性白内障组(P<0.01)。而混合性白内障组显著高于皮质性白内障组(P<0.01)。结论核性和皮质性白内障患者眼内散射光与最佳矫正视力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龄相关性白内障 眼内散射光 最佳矫正视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眼内散射光及对比敏感度检查在白内障患者真实视觉质量评估中的意义 被引量:4
2
作者 王涛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5年第2期295-297,共3页
目的:分析眼内散射光及对比敏感度检查在白内障患者真实视觉质量评估中的意义。方法:选取我科2012-01/2014-01的白内障患者共73例120眼,其中皮质性白内障32例52眼,核性白内障18例33眼,后囊下白内障23例35眼,同时选取同期正常人40例40眼... 目的:分析眼内散射光及对比敏感度检查在白内障患者真实视觉质量评估中的意义。方法:选取我科2012-01/2014-01的白内障患者共73例120眼,其中皮质性白内障32例52眼,核性白内障18例33眼,后囊下白内障23例35眼,同时选取同期正常人40例40眼。观察所有入选者的角膜散光和全眼总散光;采用自动眩光对比敏感度检查仪检查不同视角的对比敏感度。结果:皮质性白内障组、核性白内障组和后囊下白内障组的角膜散光和全眼总散光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白内障三组患者的角膜散光和全眼总散光无显著差异(P>0.05)。皮质性白内障组、核性白内障组和后囊下白内障组的对比敏感度在全频段均显著低于正常组(P<0.05);后囊下白内障组的对比敏感度在全频段均显著低于皮质性白内障组和核性白内障组(P<0.05)。结论:采用眼内散射光及对比敏感度联合检查,可有效评价白内障患者的视觉质量,进而早期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内散射光 对比敏感度 白内障 视觉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类型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眼内散射光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3
作者 林炎福 《中国医药科学》 2015年第22期199-201,共3页
目的分析不同类型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眼内散射光的检查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4年5月-2015年5月我院眼科收治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96例(96只眼)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的病情形态分组,分别是核性白内障组32例(32只眼),皮质性白内障... 目的分析不同类型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眼内散射光的检查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4年5月-2015年5月我院眼科收治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96例(96只眼)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的病情形态分组,分别是核性白内障组32例(32只眼),皮质性白内障组36例(36只眼),后囊膜下白内障组28例(28只眼),使用综合验光仪检测患者的最佳矫正视力(BCVA),用C-Quant测量眼内散射光值,分析不同类型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眼内散射光值。结果后囊膜下白内障患者眼内散射光值(1.86±0.25)log,明显高于皮质性白内障(0.57±0.26)log、核性白内障(1.47±0.10)log及对照组(1.29±0.16)log,四组散射光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患者年龄和BCVA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眼内散射光对白内障患者的视觉质量评估具有重要的意义,白内障患者使用C-Quant测量眼内散射光值能够对核性白内障、皮质性白内障、后囊膜下白内障患者的视觉功能进行评估,其中患者的视觉质量受到后囊膜下白内障的影响最大,应及早进行手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类型 年龄相关性白内障 眼内散射光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内障患者功能性视力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4
4
作者 彭程 赵江月 +2 位作者 马立威 曲勃 张劲松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1年第8期1385-1388,共4页
功能性视力检查包括连续性功能视力、眼内散射光、波前像差、点扩散函数、调制传递函数、对比敏感度、眩光敏感度、双眼视觉功能等,作为一种全面评估视觉质量的方法,广泛应用于早期视力尚未受损但有主观视觉损害的白内障患者,也可用于... 功能性视力检查包括连续性功能视力、眼内散射光、波前像差、点扩散函数、调制传递函数、对比敏感度、眩光敏感度、双眼视觉功能等,作为一种全面评估视觉质量的方法,广泛应用于早期视力尚未受损但有主观视觉损害的白内障患者,也可用于客观评价屈光性、老视矫正性白内障手术后患者是否能看得见,看得清晰,看得舒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视觉质量 功能性视力 眼内散射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