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学生筛查性近视与主要带养人报告近视的差异研究
1
作者 张向林 李婷婷 +6 位作者 高振珊 曹钰璇 黄思哲 陶舒曼 伍晓艳 许韶君 陶芳标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93-498,共6页
目的分析中山市1~3年级小学生的近视现况、其与主要带养人报告近视的差异,并探索影响报告差异的主要因素,为儿童青少年早期近视的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23年5-7月,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广东省中山市部分小学生... 目的分析中山市1~3年级小学生的近视现况、其与主要带养人报告近视的差异,并探索影响报告差异的主要因素,为儿童青少年早期近视的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23年5-7月,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广东省中山市部分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视力检查。采用χ^(2)检验分析筛查性近视和报告近视的差异,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近视结果报告一致性的因素。结果中山市1~3年级学生总体筛查性近视率为25.3%,父母报告显示1~3年级小学生总体近视率为12.1%,父母总体知晓率为81.1%。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以1年级为参照,3年级的报告一致率较高,OR值为1.453(95%CI:1.160~1.819);以眼健康素养评分不良为参照,评分一般和评分良好的报告一致率较高,OR值分别为0.524(95%CI:0.423~0.649)和0.379(95%CI:0.293~0.467);以未进行过散瞳验光组为参照,进行过散瞳验光组的报告一致率较高,OR值为0.615(95%CI:0.455~0.831);以父母双方近视为参照,父母双方均不近视的报告一致率较高,OR值为0.669(95%CI:0.514~0.872);以母亲文化程度为小学及以下为参照,母亲文化程度为初中、高中及中专和大专及以上的报告一致率较高,OR值分别为0.514(95%CI:0.322~0.821)、0.355(95%CI:0.222~0.567)和0.313(95%CI:0.195~0.503)。结论眼健康素养评分良好和进行过散瞳验光是影响报告一致性的主要因素,因此未来应加强对父母近视防控的健康教育,提高父母对孩子近视状况的知晓度和报告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生 近视 眼健康行为评分 一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