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肌醇对成年小鼠视皮层眼优势可塑性的再激活作用及其机制
1
作者
李新宇
闫怡静
+1 位作者
金燕娇
史学锋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499-506,共8页
目的探讨肌醇对成年小鼠视皮层眼优势可塑性的再激活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取出生后第60天(P60)雄性SPF级C57BL/6J小鼠32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单眼形觉剥夺(MD)组、肌醇组(给予正常小鼠肌醇灌胃)和MD+肌醇组(给予M...
目的探讨肌醇对成年小鼠视皮层眼优势可塑性的再激活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取出生后第60天(P60)雄性SPF级C57BL/6J小鼠32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单眼形觉剥夺(MD)组、肌醇组(给予正常小鼠肌醇灌胃)和MD+肌醇组(给予MD小鼠肌醇灌胃),每组8只,其中MD组和MD+肌醇组于P60行右眼MD。各组小鼠均饲养至P64,分别进行双眼图形视觉诱发电位(P-VEP)检查,测量P100波振幅和峰时,计算眼优势比值,即对侧同侧比(C/I),评估眼优势转移情况。另取24只小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MD组和MD+肌醇组,每组12只,分别从2个组小鼠视皮层中提取RNA,进行转录组学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筛选差异表达基因。再取6只小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MD组和MD+肌醇组,每组3只,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差异表达基因细胞通信网络因子1(CCN1)、脂肪酸结合蛋白7(Fabp7)、半乳糖凝集素3结合蛋白(Lgals3bp)的表达变化。结果P-VEP结果显示,正常对照组、MD组、肌醇组和MD+肌醇组右眼P100波振幅分别为(89.04±19.87)、(83.04±9.42)、(88.14±21.75)和(61.75±15.42)μV,P100波峰时分别为(102.40±5.64)、(101.50±8.26)、(101.33±8.66)和(111.30±7.17)ms,C/I分别为2.38±0.17、2.35±0.22、2.41±0.31和1.65±0.24,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5.844、2.221、16.634,均P<0.05),其中,与正常对照组、MD组和肌醇组相比,MD+肌醇组右眼P100波振幅显著降低,P100波峰时显著延长,C/I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正常对照组、MD组、肌醇组和MD+肌醇组左眼P100波振幅和峰时总体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0.249、1.356,均P>0.05)。转录组测序结果显示,MD+肌醇组小鼠与MD组相比,有93个基因表达存在显著差异,其中与视觉可塑性相关的基因CCN1、Fabp7和Lgals3bp的差异表达尤为显著。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显示,MD+肌醇组CCN1表达显著降低,Fabp7和Lgals3bp表达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7.561、9.237、12.710,均P<0.001)。结论肌醇能有效激活成年小鼠视皮层眼优势可塑性,并可能通过调节CCN1、Fabp7和Lgals3bp等特定基因的表达介导这一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醇
弱视
成年
眼优势可塑性
单
眼
形觉剥夺
初级视皮层
小鼠
转录组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tPA参与眼优势柱可塑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2
2
作者
郑莎
阴正勤
《眼科新进展》
CAS
2007年第1期62-65,共4页
哺乳动物的初级视皮层神经元具有眼优势,左、右眼优势的双眼细胞是按垂直于皮层表面的柱状交替排列的,即形成眼优势柱。在可塑性关键期内,初级视皮层对视觉输入的变化非常敏感,单眼剥夺将导致眼优势柱由被剥夺眼向开放眼移动。在此之前...
哺乳动物的初级视皮层神经元具有眼优势,左、右眼优势的双眼细胞是按垂直于皮层表面的柱状交替排列的,即形成眼优势柱。在可塑性关键期内,初级视皮层对视觉输入的变化非常敏感,单眼剥夺将导致眼优势柱由被剥夺眼向开放眼移动。在此之前,双眼视觉输入的差异已经作为始动因素干扰兴奋-抑制平衡,产生一系列与可塑性相关的中介性信使物质,共同作用于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增强其蛋白水解效应,为视皮层的结构重组创造有利环境,从而在树突棘水平上,将快速的功能变化和经验依赖性神经环路的重构联系起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眼
优势
柱
可塑性
视皮层
突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肌醇对成年小鼠视皮层眼优势可塑性的再激活作用及其机制
1
作者
李新宇
闫怡静
金燕娇
史学锋
机构
天津医科大学眼科临床学院天津市眼科医院天津市眼科研究所天津市眼科学与视觉科学重点实验室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出处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499-506,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81770956、81371049)
天津市131创新型人才团队项目(201936)
+3 种基金
天津市杰出青年科学基金(17JCJQJC46000)
天津市卫生健康科技重点项目(TJWJ2023ZD008)
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21JCYBJC00780)
天津市医学重点学科(专科)建设项目(TJYXZDXK-016A)。
文摘
目的探讨肌醇对成年小鼠视皮层眼优势可塑性的再激活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取出生后第60天(P60)雄性SPF级C57BL/6J小鼠32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单眼形觉剥夺(MD)组、肌醇组(给予正常小鼠肌醇灌胃)和MD+肌醇组(给予MD小鼠肌醇灌胃),每组8只,其中MD组和MD+肌醇组于P60行右眼MD。各组小鼠均饲养至P64,分别进行双眼图形视觉诱发电位(P-VEP)检查,测量P100波振幅和峰时,计算眼优势比值,即对侧同侧比(C/I),评估眼优势转移情况。另取24只小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MD组和MD+肌醇组,每组12只,分别从2个组小鼠视皮层中提取RNA,进行转录组学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筛选差异表达基因。再取6只小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MD组和MD+肌醇组,每组3只,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差异表达基因细胞通信网络因子1(CCN1)、脂肪酸结合蛋白7(Fabp7)、半乳糖凝集素3结合蛋白(Lgals3bp)的表达变化。结果P-VEP结果显示,正常对照组、MD组、肌醇组和MD+肌醇组右眼P100波振幅分别为(89.04±19.87)、(83.04±9.42)、(88.14±21.75)和(61.75±15.42)μV,P100波峰时分别为(102.40±5.64)、(101.50±8.26)、(101.33±8.66)和(111.30±7.17)ms,C/I分别为2.38±0.17、2.35±0.22、2.41±0.31和1.65±0.24,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5.844、2.221、16.634,均P<0.05),其中,与正常对照组、MD组和肌醇组相比,MD+肌醇组右眼P100波振幅显著降低,P100波峰时显著延长,C/I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正常对照组、MD组、肌醇组和MD+肌醇组左眼P100波振幅和峰时总体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0.249、1.356,均P>0.05)。转录组测序结果显示,MD+肌醇组小鼠与MD组相比,有93个基因表达存在显著差异,其中与视觉可塑性相关的基因CCN1、Fabp7和Lgals3bp的差异表达尤为显著。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显示,MD+肌醇组CCN1表达显著降低,Fabp7和Lgals3bp表达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7.561、9.237、12.710,均P<0.001)。结论肌醇能有效激活成年小鼠视皮层眼优势可塑性,并可能通过调节CCN1、Fabp7和Lgals3bp等特定基因的表达介导这一过程。
关键词
肌醇
弱视
成年
眼优势可塑性
单
眼
形觉剥夺
初级视皮层
小鼠
转录组测序
Keywords
Myo-inositol
Amblyopia
Adult
Ocular dominance plasticity
Monocular form deprivation
Primary visual cortex
Mice
Transcriptome sequencing
分类号
R77 [医药卫生—眼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tPA参与眼优势柱可塑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2
2
作者
郑莎
阴正勤
机构
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眼科
出处
《眼科新进展》
CAS
2007年第1期62-65,共4页
基金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编号:3002501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编号:30672280)~~
文摘
哺乳动物的初级视皮层神经元具有眼优势,左、右眼优势的双眼细胞是按垂直于皮层表面的柱状交替排列的,即形成眼优势柱。在可塑性关键期内,初级视皮层对视觉输入的变化非常敏感,单眼剥夺将导致眼优势柱由被剥夺眼向开放眼移动。在此之前,双眼视觉输入的差异已经作为始动因素干扰兴奋-抑制平衡,产生一系列与可塑性相关的中介性信使物质,共同作用于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增强其蛋白水解效应,为视皮层的结构重组创造有利环境,从而在树突棘水平上,将快速的功能变化和经验依赖性神经环路的重构联系起来。
关键词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眼
优势
柱
可塑性
视皮层
突触
Keywords
tPA
ocular dominance column plasticity
visual cortex
synapse
分类号
Q42 [生物学—神经生物学]
R77 [医药卫生—眼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肌醇对成年小鼠视皮层眼优势可塑性的再激活作用及其机制
李新宇
闫怡静
金燕娇
史学锋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tPA参与眼优势柱可塑性的研究进展
郑莎
阴正勤
《眼科新进展》
CAS
2007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