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眶额叶皮质-背内侧纹状体神经环路对成瘾易感小鼠成瘾动机的调控作用
1
作者 朱慧敏 寸兴芳 +2 位作者 吴宁 李锦 宋睿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561-568,共8页
目的探索参与调控药物成瘾易感小鼠强烈用药动机的神经环路,为药物成瘾的干预治疗提供新思路。方法建立海洛因间歇性自身给药模型,根据用药形成期的获药次数、有效踏板数和累进比率给药断点数等参数,将用药小鼠分为易感、不易感及未习... 目的探索参与调控药物成瘾易感小鼠强烈用药动机的神经环路,为药物成瘾的干预治疗提供新思路。方法建立海洛因间歇性自身给药模型,根据用药形成期的获药次数、有效踏板数和累进比率给药断点数等参数,将用药小鼠分为易感、不易感及未习得自身给药3种表型;在累进比率给药程序中,采用化学遗传学技术特异性干预眶额叶皮质(OFC)至背内侧纹状体(DMS)神经投射,检测对3种表型小鼠用药动机的影响。结果特异性抑制OFC-DMS神经环路可显著降低易感小鼠的累进比率给药断点数,而对不易感及未习得自身给药2种表型的小鼠无显著影响;相反,特异性激活此环路,易感小鼠的累进比率给药断点数显著增加,对不易感及未习得自身给药2种表型的小鼠无显著影响。结论OFC-DMS神经环路特异性参与了成瘾易感小鼠用药动机的调控,而对不易感和未习得自身给药的小鼠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成瘾 用药动机 海洛因 眶额叶皮质 背内侧纹状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马CA1区与眶额叶皮质的神经节律同步活动参与大鼠空间目标导向任务中的学习与记忆巩固
2
作者 唐令苇 李佳松 徐海兵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79-487,共9页
目的探究海马CA1区和眶额叶皮质(OFC)神经节律在空间目标导向任务中的作用机制。方法训练Long-Evans大鼠(n=4)在陆地式水迷宫(Cheese-board迷宫)执行空间目标导向任务。空间目标导向任务分别设置学习前测试时期、学习前睡眠时期、学习... 目的探究海马CA1区和眶额叶皮质(OFC)神经节律在空间目标导向任务中的作用机制。方法训练Long-Evans大鼠(n=4)在陆地式水迷宫(Cheese-board迷宫)执行空间目标导向任务。空间目标导向任务分别设置学习前测试时期、学习前睡眠时期、学习时期、学习后睡眠时期和学习后测试时期。学习新奖赏位置前、后的测试时期用来评估大鼠对新、旧奖赏位置的记忆能力,学习两个新奖赏位置的时期用来评估大鼠对新奖赏位置的学习能力。在学习期内,将任务态划分为两种过程:目标导航过程和奖赏获取过程。学习阶段平均划分成8份。利用可驱动微型电极同步记录海马CA1区与OFC的局部场电位(LFP)。通过计算功率谱密度分析各脑区Theta(6~12 Hz)、Beta(15~30 Hz)、Low gamma(30~60 Hz)和High gamma节律(60~90 Hz)神经活动在不同任务态中的活动强度,并结合相干性、相位锁相值(PLV)和相位-幅值跨频耦合(PAC)分析,探讨海马CA1区与OFC在空间目标导向任务中与学习和记忆相关的作用机制。结果在空间目标导向任务中,OFC各个节律的神经活动在同一任务态中表现出一致性(P>0.05),而海马CA1区在Beta节律和High gamma节律神经活动强度则表现出差异(P<0.05);相较于奖赏获取过程的任务态,双脑区的高相干性和高锁相值主要出现在目标导航过程中,并且这些同步效应在学习稳定阶段高于学习早期阶段(第1阶段vs第8阶段P<0.01);相较于学习前的测试时期,学习后的测试时期显示出更强的海马CA1区-Theta相位与OFC-Low gamma幅值跨频耦合(P<0.05)。结论空间目标导向任务中,对目标路径的学习与记忆的巩固需要海马CA1区与OFC的同步参与。此外,海马CA1区与OFC之间以跨频耦合方式在奖赏位置短期记忆的维持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导向任务 海马CA1 眶额叶皮质 神经节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炎性痛模型小鼠腹外侧眶额叶皮质的转录组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张思博 尹美娴 +1 位作者 李婧 柳垂亮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7-195,共9页
目的:筛选小鼠腹外侧眶额皮质(vlOFC)参与疼痛调节的生物学标记物。方法:雄性C57BL/6J小鼠于左后足底注射完全弗氏佐剂(CFA)诱导慢性炎性痛。通过测定缩足阈值(PWT)和缩足潜伏期(PWL)检测痛敏变化。行为学测试之后取小鼠vlOFC新鲜组织... 目的:筛选小鼠腹外侧眶额皮质(vlOFC)参与疼痛调节的生物学标记物。方法:雄性C57BL/6J小鼠于左后足底注射完全弗氏佐剂(CFA)诱导慢性炎性痛。通过测定缩足阈值(PWT)和缩足潜伏期(PWL)检测痛敏变化。行为学测试之后取小鼠vlOFC新鲜组织进行转录组测序。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筛选差异表达基因(DEGs),并进行生物学功能和通路富集分析。结果:与PBS组小鼠相比,CFA组小鼠左后足机械痛阈值和热痛导致的缩爪潜伏期均显著降低(P<0.001)。两组小鼠vlOFC的DEGs为497个,其中上调143个,下调354个。基因本体(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s)分析显示:慢性炎性痛模型小鼠,vlOFC的DEGs主要表现在有机阳离子转运、神经递质转运、胞质钙离子浓度的调节等生物过程;与G蛋白偶联受体(GPCRs)、神经肽相关以及铵转运等分子功能相关;DEGs主要集中于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细胞因子-细胞因子受体相互作用、cAMP信号通路。Reactome功能富集分析显示,参与富集的DEGs数量最多且校正后P值最低的通路为GPCRs配体结合。结论:vlOFC中的离子转运、神经递质转运与结合、GPCRs相关活动参与了慢性炎性痛的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炎性痛 腹外侧眶额叶皮质 转录组分析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5-二甲氧基-4-甲基苯丙胺对大鼠眶额叶皮质低γ和高频振荡的影响
4
作者 王妍 江凯丽 +1 位作者 刘晓燕 苏瑞斌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35-343,共9页
目的 探究经典致幻剂2,5-二甲氧基-4-甲基苯丙胺(DOM)致精神障碍的潜在电生理机制。方法 对成年雄性SD大鼠进行眶额叶皮质(OFC)微丝电极阵列植入手术,术后恢复1周,采用自身对照按以下给药顺序依次ip给药:DOM(0.5,1.5和3.0 mg·kg^(-... 目的 探究经典致幻剂2,5-二甲氧基-4-甲基苯丙胺(DOM)致精神障碍的潜在电生理机制。方法 对成年雄性SD大鼠进行眶额叶皮质(OFC)微丝电极阵列植入手术,术后恢复1周,采用自身对照按以下给药顺序依次ip给药:DOM(0.5,1.5和3.0 mg·kg^(-1)),DOM 3.0 mg·kg^(-1)+5-羟色胺2A(5-HT_(2A))受体拮抗剂凯坦色林1.0 mg·kg^(-1),DOM 3.0 mg·kg^(-1)+5-HT_(2C)受体拮抗剂SB242084 3.0 mg·kg^(-1),凯坦色林1.0 mg·kg^(-1),SB242084 3.0 mg·kg^(-1)。每次药物处理前ip给予生理盐水作为对照组。每次药物处理间隔洗脱期1周。用Plexon在体多通道记录系统记录大鼠OFC脑区场电位,分析给药前后大鼠场电位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DOM(0.5,1.5和3.0 mg·kg^(-1))能够增加OFC脑区高频振荡(HFO)功率(P<0.05),降低低γ振荡功率(P<0.05,P<0.01);凯坦色林1.0 mg·kg^(-1)能够拮抗DOM引起的低γ(P<0.01)和HFO(P<0.05)功率的变化,SB242084 3.0 mg·kg^(-1)无拮抗作用。结论 DOM引起的幻觉等精神神经系统障碍可能与5-HT_(2A)受体介导的OFC脑区低γ振荡功率降低和HFO功率增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幻剂 2 5-二甲氧基-4-甲基苯丙胺 眶额叶皮质 局部场电位 γ振荡 高频振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眶额叶皮质功能及其在精神疾病中的作用 被引量:3
5
作者 陈从新 姚晶晶 +4 位作者 吕一丁 赵晓鑫 张馨月 雷家熙 隋毓秀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755-758,共4页
眶额叶皮质(orbitofrontal cortex,OFC)为前额叶的部分皮质,主要参与认知功能,个体做出选择或规避风险都依赖OFC[1-2]。认知功能障碍会严重影响个体的生活、工作学习和社会适应能力,多种精神疾病患者都存在认知功能受损情况,故OFC及其... 眶额叶皮质(orbitofrontal cortex,OFC)为前额叶的部分皮质,主要参与认知功能,个体做出选择或规避风险都依赖OFC[1-2]。认知功能障碍会严重影响个体的生活、工作学习和社会适应能力,多种精神疾病患者都存在认知功能受损情况,故OFC及其功能已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本文综述近年有关眶额叶皮质功能及其在精神疾病中作用的研究进展,以期为将来精神疾病研究指导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眶额叶皮质 认知功能 精神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外侧眶额叶激活对药物过度使用性头痛小鼠的镇痛作用
6
作者 翟德琦 龚子骅 +5 位作者 刘颖元 杨春晓 袁慧娟 那伟楠 于生元 董钊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43-351,共9页
目的:探究腹外侧眶额叶皮质(ventrolateral orbitofrontal cortex,vlOFC)在利扎曲坦(rizatriptan,RIZ)诱导的药物过度使用性头痛(medication-overuse headache,MOH)小鼠模型中的镇痛作用。方法:将22只8周龄雄性C57BL/6J小鼠按随机数字... 目的:探究腹外侧眶额叶皮质(ventrolateral orbitofrontal cortex,vlOFC)在利扎曲坦(rizatriptan,RIZ)诱导的药物过度使用性头痛(medication-overuse headache,MOH)小鼠模型中的镇痛作用。方法:将22只8周龄雄性C57BL/6J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生理盐水(Saline,SAL)组和利扎曲坦(RIZ)组,每组11只,分别使用SAL和RIZ灌胃。神经元激活或抑制调控实验则分别使用36只小鼠分为对照组、激活或抑制组、假激活或抑制组、对照病毒组,注射不同调控病毒。重复RIZ灌胃建立MOH模型,评估其基础痛阈,包括机械刺激缩足反射阈值(mechanical withdrawal threshold,MWT)和眶周机械痛阈(head withdrawal threshold,HWT)。应用免疫荧光技术检测c-Fos表达,分析眶额叶皮质(orbitofrontal cortex,OFC)及相关脑区神经元激活水平;通过化学遗传技术调控神经元活性,评估其对MOH小鼠痛阈的影响。结果:RIZ组小鼠MWT和HWT显著低于SAL组。免疫荧光结果显示,RIZ组小鼠vl OFC的c-Fos表达显著增加(t=3.821,P=0.012),而腹内侧丘脑(ventromedial thalamus,Vm)、前扣带回皮质(anteriorcingulate cortex,ACC)、导水管周围灰质(periaqueductal gray,PAG)c-Fos表达与SAL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进一步统计发现OFC被激活的区域集中在腹外侧(t=2.723,P=0.042),而内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51,P=0.812)。使用化学遗传学技术激活vl OFC脑区神经元,可以显著提高RIZ组小鼠MWT和HWT,抑制vl OFC效果不显著。结论:MOH小鼠vl OFC神经元活动增加,激活该脑区可缓解MOH引起的皮肤痛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过度使用性头痛 化学遗传学 疼痛 眶额叶皮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眶额叶区多巴胺对胃运动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慈蕾 安书成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99-102,共4页
通过大鼠眶额叶微量注射给药,记录胃内压(Intragastric pressure,IGP),观察胃运动变化的方法,研究了眶额叶多巴胺(dopamine,DA)对胃运动调节的神经机制.结果显示,眶额叶注射DA10μg,胃内压显著升高;眶额叶单独注射DA D1受体阻断剂SCH 2... 通过大鼠眶额叶微量注射给药,记录胃内压(Intragastric pressure,IGP),观察胃运动变化的方法,研究了眶额叶多巴胺(dopamine,DA)对胃运动调节的神经机制.结果显示,眶额叶注射DA10μg,胃内压显著升高;眶额叶单独注射DA D1受体阻断剂SCH 2μg(SCH23390,SCH),胃内压降低.眶额叶注射SCH 2μg,能阻断DA升高胃内压的作用;眶额叶注射利陪酮(Risperidon)2μg,可升高胃内压,增强胃运动.但利陪酮却不能阻断DA升高胃内压的作用;切断双侧膈下迷走神经,眶额叶注射DA增加胃内压的作用被消除.以上各组中胃收缩频率均无明显变化.实验结果表明,眶额叶内DA能增大胃内压,增强胃运动,DA对胃内压及胃运动的增强作用主要是通过D1受体介导,经过迷走神经传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眶额叶皮质 多巴胺 胃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苏醇对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大鼠肺血管重构的抑制作用及机制
8
作者 王义文 白海军 +3 位作者 李占强 芦殿香 南星梅 杨占婷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569-580,共12页
目的探索参与调控药物成瘾易感小鼠强烈用药动机的神经环路,为药物成瘾的干预治疗提供新思路。方法建立海洛因间歇性自身给药模型,根据用药形成期的获药次数、有效踏板数和累进比率给药断点数等参数,将用药小鼠分为易感、不易感及未习... 目的探索参与调控药物成瘾易感小鼠强烈用药动机的神经环路,为药物成瘾的干预治疗提供新思路。方法建立海洛因间歇性自身给药模型,根据用药形成期的获药次数、有效踏板数和累进比率给药断点数等参数,将用药小鼠分为易感、不易感及未习得自身给药3种表型;在累进比率给药程序中,采用化学遗传学技术特异性干预眶额叶皮质(OFC)至背内侧纹状体(DMS)神经投射,检测对3种表型小鼠用药动机的影响。结果特异性抑制OFC-DMS神经环路可显著降低易感小鼠的累进比率给药断点数,而对不易感及未习得自身给药2种表型的小鼠无显著影响;相反,特异性激活此环路,易感小鼠的累进比率给药断点数显著增加,对不易感及未习得自身给药2种表型的小鼠无显著影响。结论OFC-DMS神经环路特异性参与了成瘾易感小鼠用药动机的调控,而对不易感和未习得自身给药的小鼠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成瘾 用药动机 海洛因 眶额叶皮质 背内侧纹状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