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特发性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成功复位后眩晕残障量表分析及残余症状疗效观察
1
作者 赵庆庆 刘京京 洪超群 《中华耳科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41-744,共4页
目的探究特发性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成功复位后眩晕残障量表(dizziness handicap inventory,DHI)评分及残余症状疗效。方法回顾性纳入东阳市人民医院耳鼻喉科2021年9月至2023年2月收治的11... 目的探究特发性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成功复位后眩晕残障量表(dizziness handicap inventory,DHI)评分及残余症状疗效。方法回顾性纳入东阳市人民医院耳鼻喉科2021年9月至2023年2月收治的117例特发性BPPV并成功复位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是否存在残余症状分为残余组88例和无残余组29例,残余组根据简单随机分组方法分为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44例,对照组予以倍他司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前庭康复训练。分析残余组与无残余组复位前后DHI评分,观察组和对照组残余症状持续时间、DHI评分、半年内复发情况。结果复位后,残余组和无残余组DHI评分均降低,无残余组DHI评分低于残余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残余症状持续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DHI评分均降低,观察组DHI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半年内复发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特发性BPPV成功复位后可能出现残余症状,经倍他司汀联合前庭康复训练治疗后症状得到有效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余头晕 眩晕残障量表 倍他司汀 前庭康复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眩晕残障量表在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筛查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13
2
作者 李衍菲 李晶兢 +3 位作者 李琦 刘小龙 洪旭星 刘友利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145-1150,共6页
目的:探讨眩晕残障量表(Dizziness Handicap Inventory,DHI)在筛查初诊眩晕患者时鉴别诊断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的价值。方法:收集2016年4月至2017年2月在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耳鼻咽喉科... 目的:探讨眩晕残障量表(Dizziness Handicap Inventory,DHI)在筛查初诊眩晕患者时鉴别诊断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的价值。方法:收集2016年4月至2017年2月在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耳鼻咽喉科门诊就诊的以眩晕或头晕为主诉的患者322位,自行填写中文版DHI和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经详细的前庭功能检查,将患者分为BPPV组、前庭检查正常组和前庭检查异常组。结果:BPPV组的DHI-2项得分为5.52±2.10,明显高于前庭检查正常组(3.94±2.91)(t=3.847,P<0.01)和前庭检查异常组(4.17±2.74)(t=4.149,P<0.01),3组间DHI-2项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870,t=4.515,P<0.01)。BPPV组的DHI-条目13得分为3.09±1.39,明显高于前庭检查正常组(1.97±1.63)(t=4.515,P<0.01)和前庭检查异常组(1.95±1.70)(t=5.305,P<0.01),3组间DHI-条目13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6.402,P<0.01)。BPPV组、前庭检查正常组、前庭检查异常组之间VAS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进一步的两组之间的t检验发现:BPPV组和前庭检查异常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BPPV组和前庭检查正常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HI-2项和DHI-条目13在初诊眩晕患者时,应该加入到病史询问中去,从而可有效、快速地鉴别BPP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眩晕残障量表 视觉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发性BPPV成功复位前后眩晕残障指数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12
3
作者 王宇光 张艳清 +4 位作者 刘燕 马鑫 静媛媛 王更慧 余力生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96-301,共6页
目的探讨复位成功的特发性BPPV患者残余头晕(residual dizziness,RD)的可能相关因素。方法确诊为特发性BPPV并成功手法复位的患者共44例,于治疗前后分别进行眩晕问卷调查,并根据治疗后有无残余头晕(RD)症状分为三组:无RD组,不影响日常... 目的探讨复位成功的特发性BPPV患者残余头晕(residual dizziness,RD)的可能相关因素。方法确诊为特发性BPPV并成功手法复位的患者共44例,于治疗前后分别进行眩晕问卷调查,并根据治疗后有无残余头晕(RD)症状分为三组:无RD组,不影响日常生活的轻度RD组,影响日常生活的重度RD组,对三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及治疗前后眩晕残障量表(dizziness handicap inventory,DHI)得分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44例成功复位的BPPV患者中,成功复位后无RD患者占29.6%,轻度RD占47.7%,重度RD占22.7%;治疗后DHI分值与治疗前相比均明显下降,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三组患者的疗程(7天分组)、治疗后DHI总分(DHI-T)、治疗后P分值(DHI-P)、治疗后F分值(DHI-F)之间有明显统计学差异;不同病程和治疗前DHI总分及各子项得分之间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复位成功的特发性BPPV复位后出现残余头晕(RD),可能和心理因素相关,可对患者采取适当的心理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余头晕 眩晕残障量表 心理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振子对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疗效影响
4
作者 兰莉 韩巍 +10 位作者 黄维 叶清 陶方英 王志鹏 王敏 曹祖威 刘宇清 杨雪 张嫄 宋洪兰 杨可婕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95-899,共5页
目的观察联合骨振子乳突振荡(mastoid oscillation,MO)治疗首诊手法复位后仍然再发眩晕的BPPV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4月至2022年11月贵州省人民医院首诊手法复位治疗后仍发作眩晕的11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除去3例不能耐受MO和11例... 目的观察联合骨振子乳突振荡(mastoid oscillation,MO)治疗首诊手法复位后仍然再发眩晕的BPPV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4月至2022年11月贵州省人民医院首诊手法复位治疗后仍发作眩晕的11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除去3例不能耐受MO和11例失访者,最终纳入104例,其中(canalithrepositioning procedure,CPR)组53例,CRP+MO组51例。104例首诊BPPV经手法复位治疗CRP后仍再发眩晕的患者分为CRP组及CRP联合MO治疗的CRP+MO组。随访观察两组患者的眩晕障碍量表、总体视觉模拟量表评分、眼震消失时间、残余症状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CRP+MO组治疗过程中DHI评分为12.79±3.67,VAS评分为2.34±1.31,低于CRP组19.44±2.12和4.58±1.29,结果有统计学意义(t=8.35,t=13.62,P<0.05);CRP+MO组复位后位置实验证实眼震阴性平均需要3.34±1.31 d,较CRP组5.58±1.29 d短(t=8.23,P<0.05);CRP+MO组治疗后残余症状平均持续7.85±3.37 d,与CRP组11.62±2.27 d相比,结果有统计学意义(t=15.32,P<0.05);两组不良反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3,P>0.05)。结论联合MO治疗可缩短首诊未痊愈BPPV患者的疗程,改善治疗舒适度,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眩晕残障量表 视觉模拟 乳突振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与前庭性偏头痛患者焦虑抑郁状态比较研究 被引量:15
5
作者 申园 朱翠婷 +1 位作者 李一青 鞠奕 《中国卒中杂志》 2019年第8期756-759,共4页
目的比较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患者和前庭性偏头痛(vestibular migraine,VM)患者焦虑、抑郁的发生率和特点。方法收集2016年9月-2017年9月诊断为BPPV和VM患者各50例。对两组患者进行眩晕残... 目的比较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患者和前庭性偏头痛(vestibular migraine,VM)患者焦虑、抑郁的发生率和特点。方法收集2016年9月-2017年9月诊断为BPPV和VM患者各50例。对两组患者进行眩晕残障量表(dizziness handicap inventory,DHI)和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ospital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cale,HADS)评定,比较两组基线资料和DHI、HADS评分的差异。结果治疗前BPPV组存在明显眩晕残障者32例(64%),存在焦虑抑郁者15例(30%),治疗后分别为3例(6%)和2例(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和P=0.001);治疗前VM组存在明显眩晕残障者38例(76%),存在焦虑抑郁者为28例(56%),治疗后分别为12例(24%)和8例(1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治疗前VM组DHI[55.00(44.00~70.00)vs 31.00(20.00~45.00),P<0.001]和HADS评分[13.50(6.00~20.00)vs 6.00(3.75~10.00),P=0.001]高于BPPV组,其中DHI评分中情感、躯体和功能3个分项的评分也均高于BPPV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VM组DHI[22.00(12.00~34.00)vs 0(0~4.00),P<0.001]和HADS评分[7.50(2.00~10.50)vs 0(0~3.00),P<0.001]仍高于BPPV组,其中DHI评分中情感、躯体和功能3个分项的评分也均高于BPPV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VM患者焦虑抑郁严重程度高于BPPV患者,两组经治疗后焦虑抑郁的发生率均有显著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眩晕残障量表 医院焦虑抑郁 前庭性偏头痛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体位限制对首诊未痊愈水平半规管管石症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王志斌 张金翠 +1 位作者 陶祥明 吴子明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17-421,共5页
目的观察联合改良体位限制(modified position restriction,MPR)治疗首诊手法复位未痊愈水平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HC-BPPV)管石症患者的疗效和生活质量。方法80例首诊耳石复位治疗(canalith-repo‐sitioning procedure,CRP)未痊... 目的观察联合改良体位限制(modified position restriction,MPR)治疗首诊手法复位未痊愈水平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HC-BPPV)管石症患者的疗效和生活质量。方法80例首诊耳石复位治疗(canalith-repo‐sitioning procedure,CRP)未痊愈HC-BPPV管石症患者,将CRP单独治疗的患者分为CRP组,CRP联合MPR治疗的患者分为CRP+MPR组。随访观察2组患者眼震消失时间,DHI、VAS评分及残余头晕时间。结果CRP+MPR组复位后Roll test达到眼震阴性结果平均时间为3.24±1.56天,较CRP组4.07±1.37天短(t=2.45,P=0.017),CRP+MPR组治疗过程中总体舒适度VAS评分及DHI评分分别为4.07±1.37和14.79±6.62,低于CRP组4.92±1.38和18.44±6.77,结果有统计学意义(t=2.45,t=2.36,P<0.05);CRP+MPR组治疗后残余头晕持续平均10.98±4.21天,与CRP组11.51±5.15天相比,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MPR可缩短首诊未痊愈HC-BPPV管石症患者的疗程,提高患者总体舒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生活质 眩晕残障量表 视觉模拟 体位限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