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痕迹性眨眼条件反射习得和巩固阶段海马中间神经元的放电活动变化 被引量:1
1
作者 杨丹阳 张维维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1874-1881,共8页
目的研究小鼠背侧海马中间神经元在联合型记忆习得和巩固2个阶段的放电活动变化及其特征。方法以痕迹性眨眼条件反射(trace eyeblink conditioning,tEBC)作为联合型记忆行为模型,将18只野生型C57BL/6小鼠(雄性,10~12周龄,体质量22~25 g... 目的研究小鼠背侧海马中间神经元在联合型记忆习得和巩固2个阶段的放电活动变化及其特征。方法以痕迹性眨眼条件反射(trace eyeblink conditioning,tEBC)作为联合型记忆行为模型,将18只野生型C57BL/6小鼠(雄性,10~12周龄,体质量22~25 g)通过简单随机抽样分为配对组(n=9)和假配对组(n=9)。配对组每天接受配对给予的条件刺激(conditioned stimulus,CS)和非条件刺激(unconditioned stimulus,US),二者的配对关系为CS结束后250 ms给予US。假配对组每天接受同样数量的CS和US,但二者不存在时间上的配对关系。连续训练4 d,配对组小鼠建立tEBC,表现出条件眨眼反应(conditioned eyeblink response,CR)。在每天的训练过程中和训练后1.5 h,利用微电极阵列在体记录小鼠背侧海马神经元的放电活动。根据神经元的峰电位发放频率和峰电位谷-峰波宽鉴定出中间神经元(n=105),并分析其在训练期间和训练后慢波睡眠期间的放电活动变化。结果①在CR习得训练早期(第1、2天),CS能够诱发背侧海马中间神经元出现显著增强的发放活动(P<0.05);训练后慢波睡眠期间尖波涟漪波(sharp wave ripple,SWR)振荡发生时,配对组小鼠背侧海马中间神经元发放频率显著低于假配对组(P<0.05)。②在CR习得训练后期(第3、4天),与假配对组比较,配对组CS诱发的背侧海马中间神经元放电活动增强不明显;2组小鼠背侧海马中间神经元在训练后慢波睡眠期SWR振荡发生时的发放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背侧海马中间神经元在联合型记忆的习得和巩固阶段会展现出不同的放电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马 中间神经元 眨眼条件反射 慢波睡眠 尖波涟漪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典眨眼条件反射建立后豚鼠小脑齿状-中位核突触超微结构的变化 被引量:4
2
作者 黄率帅 林曦 +3 位作者 胡波 李蕊 杨丽 隋建峰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477-479,共3页
目的观察经典眨眼条件反射建立后豚鼠小脑齿状-中位核(D-Inuclei)突触超微结构的变化,探讨联合型学习和突触超微结构变化的关系。方法实验动物分为配对组(n=4)和非配对组(n=4)。采用500ms正弦波纯音和100ms束状氧气流进行配对刺激训练... 目的观察经典眨眼条件反射建立后豚鼠小脑齿状-中位核(D-Inuclei)突触超微结构的变化,探讨联合型学习和突触超微结构变化的关系。方法实验动物分为配对组(n=4)和非配对组(n=4)。采用500ms正弦波纯音和100ms束状氧气流进行配对刺激训练配对组动物,而非配对组动物则接受声音和气流的非配对刺激。训练6d后,电镜下观察各组动物小脑齿状-中位核突触超微结构,应用图像分析软件比较突触超微结构相关参数的差异。结果配对组动物在6d的条件反射训练后均可获得90%以上的条件反应率,而非配对组动物6d内条件反应率均低于10%;相对于非配对组,配对组动物小脑齿状-中位核突触密度无显著增加(P>0.05),但突触后膜致密区厚度增厚(P<0.05),突触活性区域增多(P<0.05)。结论经典眨眼条件反射建立可能与小脑齿状-中位核突触超微结构的变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脑 齿状-中位核 眨眼条件反射 突触 超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醒无制动豚鼠经典眨眼条件反射的建立及其习得规律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李蕊 刘宏亮 +4 位作者 隋建峰 范郑丽 黄率帅 万子兵 赵红梅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06-408,共3页
目的以眼肌电记录法记录在清醒无制动豚鼠建立经典眨眼条件反射(conditioned reflex,CR)并分析其习得规律。方法采用金属电极埋植技术及简易"随动"气流给气刺激装置,以声音作为条件刺激(conditioned stimulus,CS),气流作为非... 目的以眼肌电记录法记录在清醒无制动豚鼠建立经典眨眼条件反射(conditioned reflex,CR)并分析其习得规律。方法采用金属电极埋植技术及简易"随动"气流给气刺激装置,以声音作为条件刺激(conditioned stimulus,CS),气流作为非条件刺激(unconditioned stimulus,US),以眼肌电判断其眨眼行为,在清醒无制动的豚鼠上进行经典眨眼条件反射的训练。结果可顺利于豚鼠的内眦采集并记录到眨眼肌电信号,动物可成功建立经典眨眼条件反射,其第4天,第7天,第10天的CR习得率分别可达31%、61.33%、82.67%,第15天,第20天的CR保持率可达到81.33%和82.33%。结论应用眼肌电记录技术及"随动"给气刺激方法可以在清醒无制动豚鼠建立经典眨眼条件反射实验。操作简单,方法可靠,成功率高,可用于对体型较大,不易固定动物的条件性眨眼行为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眨眼条件反射 豚鼠 眼肌电 习得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豚鼠双任务眨眼条件反射中的听觉惊吓反射特征参数及其对眨眼条件反射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李轩 范郑丽 +1 位作者 范蕊 隋建峰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0期2103-2106,共4页
目的研究双任务眨眼条件反射建立过程中豚鼠听觉惊吓反射(acoustic startle reflex,ASR)特征参数,及其对眨眼条件反射(classical eyeblink conditioning,EBC)的影响。方法 18只健康雄性英国种白化豚鼠分成3组(n=6):单任务-延迟性眨眼条... 目的研究双任务眨眼条件反射建立过程中豚鼠听觉惊吓反射(acoustic startle reflex,ASR)特征参数,及其对眨眼条件反射(classical eyeblink conditioning,EBC)的影响。方法 18只健康雄性英国种白化豚鼠分成3组(n=6):单任务-延迟性眨眼条件反射组、单任务-痕迹性眨眼条件反射组、双任务组。实验采用不同音频的正弦波纯音(3 kHz和1 kHz)作为条件刺激(conditioned stimulus,CS),100 ms束状氧气流作为非条件刺激(unconditioned stimulus,US)对动物进行配对训练,观察实验各组ASR的特征参数。结果双任务组中,豚鼠对3 kHz-CS表现出的ASR率与对1 kHz-CS表现出的ASR率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F=198.685,P<0.01),前者显著高于后者,相应的,豚鼠对3 kHz-CS训练的痕迹性眨眼条件反射表现出更高的习得率。单任务组中的延迟性眨眼条件反射组和痕迹性眨眼条件反射组的ASR率组间差异无显著性(F=2.544,P>0.05),其眨眼条件反射学习规律与其他研究类似。结论在双任务眨眼条件反射训练过程中,高音频CS会抑制低音频CS的ASR反应,进而影响低音频CS对应的条件反射的学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任务 眨眼条件反射 听觉惊吓反射 豚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小鼠与青年小鼠眨眼条件反射双任务模型中行为学参数的比较 被引量:1
5
作者 杨艺 赵传东 +3 位作者 李轩 吴广延 姚娟 隋建峰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8期1826-1830,共5页
目的研究老年昆明小鼠在眨眼条件反射双任务模型中的行为学特征参数变化。方法老年(15月龄)昆明小鼠组(n=5)及青年(3月龄)昆明小鼠组(n=5),采用不同音频(3、1 kHz)的正弦波纯音作为条件刺激(conditioned stimulus,CS),声音强度为70 dB... 目的研究老年昆明小鼠在眨眼条件反射双任务模型中的行为学特征参数变化。方法老年(15月龄)昆明小鼠组(n=5)及青年(3月龄)昆明小鼠组(n=5),采用不同音频(3、1 kHz)的正弦波纯音作为条件刺激(conditioned stimulus,CS),声音强度为70 dB。以持续时间100 ms压强3 psi(1 psi=6.895 kPa)的束状氧气流作为非条件刺激(uncon-ditioned stimulus,US)进行CS-US配对训练,观察2组动物在双任务眨眼条件射模型训练中其行为学参数的差异,包括眨眼条件反应(eyeblink conditioned responses,CR)、峰幅度(amplitude of peak,AP)、潜伏期(latency of peak,TP)。结果经过12 d配对训练:老年组与青年组在痕迹性眨眼条件反射和延迟性眨眼条件反射模式中,CR习得率均随训练天数增加而增加,组间CR习得率均从第10天起出现显著差异(P<0.05);在痕迹性眨眼条件反射模式中,2组间峰幅度从第10天起出现显著差异(P<0.05),在延迟性眨眼条件反射模式中2组间峰幅度在第6天和第12天有显著差异(P<0.05);2组组内高音频(3 kHz)CS对应的TEBC模式其习得率都要高于低音频(1 kHz)CS的DEBC模式其CR习得率。结论老年昆明小鼠较青年昆明小鼠而言不能很好地学习双任务眨眼条件反射,说明老化对于小鼠的联想型学习记忆有着直接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眨眼条件反射 双任务 小鼠 老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AM-P8小鼠痕迹性眨眼条件反射的获得及其PFC-ERP变化
6
作者 杨艺 姚娟 +4 位作者 李轩 吴广延 吴冰 刘树雷 隋建峰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240-1244,共5页
目的:研究快速老化P8小鼠(senescence accelerated mouse-prone/8,SAM-P8)痕迹性眨眼条件反射(trace eyeblink conditioning,TEBC)的获得及其前额叶(prefrontal cortex,PFC)事件相关电位(event related potential,ERP)的变化。方法:实... 目的:研究快速老化P8小鼠(senescence accelerated mouse-prone/8,SAM-P8)痕迹性眨眼条件反射(trace eyeblink conditioning,TEBC)的获得及其前额叶(prefrontal cortex,PFC)事件相关电位(event related potential,ERP)的变化。方法:实验动物为SAM-P8组(n=11)与对照小鼠SAM-R1(senescence accelerated mouse-resistant/1,SAM-R1)组(n=11);对2组小鼠进行条件刺激(conditioned stimulus,CS)与非条件刺激(unconditioned stimulus,US)配对的经典TEBC训练,其中CS为250 ms、3 k Hz、85 d B的纯音,US为强度为3 Psi、持续时间100 ms的束状氧气对动物角膜进行给气。观察2组动物的经典TEBC的条件反应(conditioned response,CR)的习得及其PFC-ERP的变化。结果:行为学结果方面,SAM-P8可以获得有限的经典TEBC(CS:250ms 85 d B的纯音),SAM-R1的条件反应发生率(incidence rate of conditioned response,CR%)明显高于SAM-P8(P<0.05)。PFCERP结果方面:在CR期,无论是峰峰幅度和峰潜伏期未见SAM-P8与SAM-R1 2组间有明显差别,且2组组内训练各期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CR前期,SAM-P8的PFC-ERP的峰峰幅度显著低于SAM-R1(P<0.01),SAM-R1行为习得中期PFC-ERP的峰峰幅度明显高于其行为习得早期(P<0.05),但SAM-P8未见此显著变化。结论:SAM-P8小鼠对经典TEBC的学习能力有损伤但并不完全;在TEBC建立过程中,SAM-P8小鼠其前额叶的参与程度低于SAM-R1小鼠,PFC可能更多参与TEBC的中期获得过程,但这一时间特征对于SAM-P8似乎并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老化P8小鼠 痕迹性眨眼条件反射 前额叶 事件相关电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简易的豚鼠眨眼反应测量方法 被引量:7
7
作者 林曦 胡波 +3 位作者 万子兵 杨丽 黄率帅 隋建峰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4期2340-2342,共3页
目的介绍一种简易的豚鼠眨眼反应测量方法,并观察其在眨眼条件反射训练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2 kHz的正弦波纯音和压强为3.0 psi的束状医用氧气流先后作用于豚鼠左侧眼角膜,训练豚鼠建立眨眼条件反射,在此过程中利用高分辨率、低扭... 目的介绍一种简易的豚鼠眨眼反应测量方法,并观察其在眨眼条件反射训练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2 kHz的正弦波纯音和压强为3.0 psi的束状医用氧气流先后作用于豚鼠左侧眼角膜,训练豚鼠建立眨眼条件反射,在此过程中利用高分辨率、低扭矩的肌肉张力换能器测量眨眼活动。结果训练第14天豚鼠追踪性眨眼条件反射习得率为(87.0±12.9)%,显著高于训练第1天的习得率(8.0±6.3)% (P=0.003);训练第10天豚鼠延迟性眨眼条件反射习得率为(86.0±13.0)%,显著高于训练第1天的习得率(5.5±5.0)% (P=0.001)。在此过程中,测量了豚鼠习得条件眨眼反应的峰潜伏期、持续时间和幅度,所得结果与相关报道一致。结论本教研室设计的眨眼反应测量方法操作简单,结果准确,可用于研究小型啮齿类动物眨眼条件反射训练中眨眼活动的拓扑学参数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眨眼条件反射 豚鼠 张力换能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期中负荷运动提高老年大鼠高难度运动学习的能力
8
作者 孙琳 吴广延 +3 位作者 刘树雷 姚娟 隋建峰 夏思永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8期2008-2012,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负荷运动对老年大鼠高低难度运动学习能力的影响。方法将72只老年SD雄性大鼠分为6组:低难度高负荷运动组、低难度中负荷运动组、低难度对照组,高难度高负荷运动组、高难度中负荷运动组和高难度对照组,每组12只。4组负荷运... 目的探讨不同负荷运动对老年大鼠高低难度运动学习能力的影响。方法将72只老年SD雄性大鼠分为6组:低难度高负荷运动组、低难度中负荷运动组、低难度对照组,高难度高负荷运动组、高难度中负荷运动组和高难度对照组,每组12只。4组负荷运动组大鼠分别进行连续8周两种负荷的跑台运动。分析不同负荷运动对强条件刺激(conditioned stimulus,CS)和弱CS下的眨眼条件反应(conditioned responses,CR)的发生率、CR峰幅度以及首次达到学会标准的训练次数的影响。结果在弱CS条件下,长期中负荷的运动可以显著地减少老年大鼠首次达到学会标准的训练次数(P<0.05),提高了老年大鼠的CR发生率和CR峰幅度(P<0.05),而长期高负荷运动则会显著地增加老年大鼠首次达到学会标准的训练次数(P<0.05),降低CR发生率和CR峰幅度(P<0.05)。但是在强CS条件下,长期高负荷和中负荷运动对老年大鼠首次达到学会标准的训练次数(P>0.05),CR发生率和CR峰幅度均无显著影响(P>0.05)。结论长期中负荷运动能提高老年大鼠高难度运动学习的能力,长期高负荷运动反而损害这种能力,两种负荷运动对低难度学习能力均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大鼠 运动性学习 眨眼条件反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