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鲁迅:中国“国民之敌”
- 1
-
-
作者
冒炘
王强
-
出处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1990年第8期4-8,共5页
-
文摘
历史告诉我们,在中国,无论是垂涎龙廷宝座的政治野心家,还是黄袍已经加身的“真龙天子”,尽管他们并不愿与小民为伍,但在表面上,却总爱装扮为小民的“代表”。因为,在圣人的点化下,他们非但知道“无野人莫养君子”,还懂得“君犹舟也,民犹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
关键词
国民
鲁迅
野心家
真龙天子
政治
圣人
野人
启蒙
梁启超
辛亥革命前
-
分类号
I210.97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菜王”传
- 2
-
-
作者
马长明
-
机构
定远启明中学(民办)
-
出处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4期186-192,共7页
-
文摘
1.皖东小山村某山坡日画外音:这是一个远离县城的小山村——附龙村。由于此村靠近“真龙天子”朱元璋家“皇陵”,所以村名为“附龙”。村名似乎很吉祥,但村民们祖祖辈辈过着贫穷的农耕生活。今天是清明节。山坡上有两座小坟。许二山和他的哥哥许大山、侄女山妹,跪在父母坟前烧着冥币和草纸。祭典完毕,三人默默回村。
-
关键词
农耕生活
清明节
真龙天子
朱元璋
画外音
-
分类号
I26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龙的起源与龙文化特征
- 3
-
-
作者
史继忠
-
出处
《贵州文史丛刊》
1991年第3期44-51,共8页
-
文摘
中国人对龙确乎有一种特别的感情,普遍敬重和热爱。皇帝自然是最喜欢龙的,自认是“真龙天子”,所以登上皇帝宝座就非穿龙袍不可,而他的亲族也因此成了“龙种”,谓之“龙子龙孙”。不过,老百姓也挺喜欢龙,每逢新春佳节少不了要“玩龙灯”,端午节照例要“划龙船”,久晴不雨便“要水龙”,洪水泛滥则要“祭龙王”。特别是住在海滨的渔民,对龙的崇敬心理更是不可名状,为之立祠,谟拜顶礼。在中国文化习俗中,龙可是显赫之物,它无往而不在,无处不显“灵”,真是神气活现,莫测高深,渗透各个方面,给人以深刻难忘的印象。不是么?清冽碧透的泉水往往有“龙泉”的美称,深不可测的水潭大都称为“龙潭”;华丽的宫阙总爱比作“龙宫”。
-
关键词
龙文化
真龙天子
划龙船
中国文化
文化中心
龙泉
子龙
黄土文化
四灵
殷商时代
-
分类号
K297.3
[历史地理—中国史]
C55
[社会学]
-
-
题名画龙记
- 4
-
-
作者
陈道贵
-
出处
《福建艺术》
1999年第5期54-63,共10页
-
文摘
人物表 皇帝 小名牛阿丑,年五十。 皇后 年三十六。 才九斗 外号“神笔”,年二十三。 昭娘 外号“鬼笔”,才九斗之妻,年十九。 老夫子 昭娘之父,著名老画师,后被御封为“圣笔”。 肖爱君 老夫子之妻,原为牛阿丑早年的恋人,年四十。 赛扁鹊 宫廷御医。
-
关键词
太监
扁鹊
宫娥
画师
臣妾
虚实相生
女扮男装
真龙天子
鬼笔
三十年
-
分类号
I23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浅谈李渊形象的产生
- 5
-
-
作者
张名煜
-
出处
《上海戏剧》
1981年第6期41-43,共3页
-
文摘
最近我在历史剧《秦王李世民》中扮演了一个皇帝,唐高祖——李渊。全剧以饱蘸的笔墨赞颂了秦王李世民为建立、巩固大唐王朝,统一中国所创建的丰功伟绩;同时也概括了李渊从晋阳兴兵自立为帝,一直到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迫使其交出政权的整个政治生涯。
-
关键词
李渊
秦王李世民
玄武门之变
大唐王朝
政治生涯
晋阳
统一中国
皇位继承
李洲
真龙天子
-
分类号
K2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游谐趣园
- 6
-
-
作者
边渐鸣
-
机构
北大附中
-
出处
《语文世界(上旬刊)》
2000年第2期23-26,共2页
-
-
关键词
江南园林
汉白玉石
颐和园
江南水乡
雍容典雅
自然融合
真龙天子
乾隆皇帝
表现力
语言生动
-
分类号
G633.34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龙年话龙
- 7
-
-
作者
刘爱丽
-
出处
《青海金融》
2000年第2期60-61,共2页
-
-
关键词
氏族图腾
龙图腾
真龙天子
部落联盟
中华民族精神
龙的传人
《说文》
中华民族形成
父系氏族社会
母系氏族社会
-
分类号
I276.3
[文学—中国文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