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5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苯并[a]芘对真鲷(Pagrosomus major)血细胞DNA损伤的慧星实验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王春光 李裕红 +1 位作者 林志勇 王克坚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446-1449,共4页
对取自厦门海域养殖鱼排的真鲷以0.8、1.4、2.0μg.L-1不同浓度苯并[a]芘(BaP)分别进行4、24h的暴露染毒,用改进的慧星实验技术研究了BaP对真鲷血细胞DNA的损伤。结果表明:(1)通过慧星实验获得的DNA损伤指标显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暴露... 对取自厦门海域养殖鱼排的真鲷以0.8、1.4、2.0μg.L-1不同浓度苯并[a]芘(BaP)分别进行4、24h的暴露染毒,用改进的慧星实验技术研究了BaP对真鲷血细胞DNA的损伤。结果表明:(1)通过慧星实验获得的DNA损伤指标显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暴露染毒组血细胞DNA均受到损伤且损伤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剂量-效应关系明显,DNA损伤随着染毒时间的延长明显增加。(2)优化了适合检测真鲷血细胞DNA损伤的彗星实验电泳条件:20V、300mA、20min。(3)在样本数量较多的情况下,用细胞培养板板盖铺单层胶的彗星实验检测方式与用载玻片铺3层胶的“三明治”方式相比,具有操作简便、节省时间、制胶过程凝胶不易破损、重复性好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鲷 苯并(A)芘 彗星实验 DNA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鲷Pagrosomus major和黑鲷Sparus macrocephalus的核型及Ag—NOR带研究 被引量:20
2
作者 喻子牛 孔晓瑜 +1 位作者 谢宗墉 王贻义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3年第3期107-115,共9页
采用PHA体内注射肾细胞直接制片法及银染法研究真鲷和黑鲷的核型及Ag—NOR带。指出这两种鱼的核型公式分别为2n=48,2st+46t,NF=48和2n=48,4m+4sm+2st+38t,NF=56。两种鱼的核型中各自唯一的一对亚端部着丝点染色体(st染色体)为典型的具... 采用PHA体内注射肾细胞直接制片法及银染法研究真鲷和黑鲷的核型及Ag—NOR带。指出这两种鱼的核型公式分别为2n=48,2st+46t,NF=48和2n=48,4m+4sm+2st+38t,NF=56。两种鱼的核型中各自唯一的一对亚端部着丝点染色体(st染色体)为典型的具次缢痕的染色体。银染结果显示该次缢痕部位即为银染核仁组织者区域(Ag—Nucleolusorganizer regions NORs),并表现出多态性。同时,在这两种鱼的中期分裂相中普遍观察到了NORs联合现象。此外,还讨论了这两种鱼的亲缘关系和鲷科鱼类中两个类群及其核型的分化问题,认为从细胞遗传学角度看,鲷科鱼类的两个类群在演化过程中是分支进化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鲷 黑鲷 核型 银染 AGNOR染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鲷(Pagrosomus major)杆状病毒超微结构与细胞病理学初步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姜明 汝少国 +3 位作者 范瑞青 刘云 徐卫 魏渲辉 《黄渤海海洋》 CSCD 2000年第1期50-54,共5页
1995年电镜检测患病真鲷肠上皮组织 ,在细胞质中发现了一种新的病毒粒子及其发生基质。病毒呈杆状外形为 ( 1 30~ 2 0 0 )× ( 360~ 40 0 ) nm,具囊膜 ,囊膜与核心间有 1 0~ 1 2 nm低密度间隔。病毒以溶酶体为载体形成病毒包涵... 1995年电镜检测患病真鲷肠上皮组织 ,在细胞质中发现了一种新的病毒粒子及其发生基质。病毒呈杆状外形为 ( 1 30~ 2 0 0 )× ( 360~ 40 0 ) nm,具囊膜 ,囊膜与核心间有 1 0~ 1 2 nm低密度间隔。病毒以溶酶体为载体形成病毒包涵体并进行病毒粒子装配 ;形态学上暂定为真鲷杆状病毒 ( Pagrosomus major Baculovirus,PMBV)。细胞病理变化呈现粗面内质网核糖体脱落 ,部分线粒体溶解 ,溶酶体膨大 ,有大量包涵物 ,核膜有轻微膨胀变形等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鲷 肠组织 杆状病毒 超微结构 细胞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细胞凝胶电泳用于检测低温保存的真鲷(Pagrosomus major)精子DNA损伤 被引量:19
4
作者 徐西长 丁福红 李军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21-225,共5页
应用单细胞凝胶电泳(SCGE)方法,对超低温冷冻保存的真鲷精子DNA的损伤状况进行了检测研究。针对研究对象,在实验过程中对传统的碱性单细胞凝胶电泳在铺胶方法、电泳条件等进行了改进。对精子细胞进行预处理,在碱性电泳液中使核DNA双链... 应用单细胞凝胶电泳(SCGE)方法,对超低温冷冻保存的真鲷精子DNA的损伤状况进行了检测研究。针对研究对象,在实验过程中对传统的碱性单细胞凝胶电泳在铺胶方法、电泳条件等进行了改进。对精子细胞进行预处理,在碱性电泳液中使核DNA双链解链变性后电泳,EB染色10min后,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每次随机观察50个左右的核DNA。结果表明,对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精子核按彗尾长度及荧光强度划分等级,出现损伤的精子核DNA的损伤程度主要为轻度损伤和中度损伤,很少见有完全损伤的真鲷精子核。对比真鲷冷冻精液与新鲜精液的精子DNA的损伤状况,表明仅用30%DMSO冷冻精子DNA损伤状况与鲜精差异显著(P>95%),其他冷冻方法保存的精子与鲜精差异不显著(P>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低温冷冻保存 真鲷精子 DNA损伤 单细胞凝胶电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天然浮游动物培育真鲷Pagrosomus major仔稚鱼的试验 被引量:1
5
作者 孙光 柳志会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43-46,共4页
用以桡足类为主的天然浮游动物全部代替和部分代替卤虫无节幼体投喂真鲷仔稚鱼,培育16天,得到如下结果:1)浮游动物和卤虫按1:2密度混合投喂或全部投喂浮游动物,仔稚鱼成活率较全投喂卤虫提高31.9%~34.4%;2)按上述方法投喂浮游动物,... 用以桡足类为主的天然浮游动物全部代替和部分代替卤虫无节幼体投喂真鲷仔稚鱼,培育16天,得到如下结果:1)浮游动物和卤虫按1:2密度混合投喂或全部投喂浮游动物,仔稚鱼成活率较全投喂卤虫提高31.9%~34.4%;2)按上述方法投喂浮游动物,较全喂卤虫降低中期饵料成本15.2%~28.8%;3)投喂浮游动物时,仔稚鱼活力强、无畸形,生长较整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动物 真鲷 仔稚鱼 铒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鲷(Pagrosomus major)卵黄原蛋白的分离纯化及抗血清制备
6
作者 邴欣 汝少国 +1 位作者 潘宗保 王蔚 《高技术通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309-1313,共5页
采用分子筛和离子交换两步层析法分离纯化了真鲷(Pagrosomus major)的卵黄原蛋白(VTG),并采用非变性和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测定了真鲷VTG的分子量,发现真鲷VTG在非变性条件下的分子量大约为450kDa;在SDS变性条件下,两条亚基的分子量... 采用分子筛和离子交换两步层析法分离纯化了真鲷(Pagrosomus major)的卵黄原蛋白(VTG),并采用非变性和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测定了真鲷VTG的分子量,发现真鲷VTG在非变性条件下的分子量大约为450kDa;在SDS变性条件下,两条亚基的分子量大约分别为170kDa和120kDa。Western-blot检测结果表明这两条亚基都能够与真鲷VTG多克隆抗血清产生免疫反应,而真鲷VTG的170kDa亚基是检测真鲷VTG的特异性条带,且最低检出浓度为0.1μg L^(-1)。鼠抗真鲷VTG多克隆抗血清对真鲷VTG具有良好的特异性,这一结果为采用真鲷为模式生物检测海洋环境雌激素奠定了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鲷 卵黄原蛋白 分离纯化 抗血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鲷(Pagrosomus major)肠上皮组织中类立克 次体的超微形态与细胞病理学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姜明 范瑞青 +3 位作者 汝少国 刘云 谢嘉琳 魏渲辉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0年第z1期-,共6页
运用电镜技术对青岛地区患病真鲷进行了病原体检测,在肠上 皮组织细胞中发现一种类立克次体病原体。研究表明,该病原体具有完整的细胞包膜, 内部 具有低电子密度拟核,在胞浆中以两种类型存在-繁殖型和静止型;繁殖型类立克次体呈圆 ... 运用电镜技术对青岛地区患病真鲷进行了病原体检测,在肠上 皮组织细胞中发现一种类立克次体病原体。研究表明,该病原体具有完整的细胞包膜, 内部 具有低电子密度拟核,在胞浆中以两种类型存在-繁殖型和静止型;繁殖型类立克次体呈圆 形、椭圆、哑铃、长棒状,其长轴为0.2~0.8μm,形成包涵体,以分裂方式进行增殖;静止 型类立克次体为圆形,中等电子密度,直径为40~70nm,由繁殖型类立克次体出芽增殖形成 ;线粒体参与了包涵体的形成和类立克次体的增殖过程。细胞病理变化为上皮细胞肿胀并部 分解体,微绒毛破坏,线粒体变形,部分内嵴溶解;内质网膨胀,核糖体脱落。类立克次体 是导致鱼类病害的重要病原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立克次体 超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鲷♀×真鲷♂杂交及黑鲷自体受精子代染色体核型分析
8
作者 周世淼 徐大凤 +4 位作者 杜书然 贾超峰 孟乾 祝斐 陈淑吟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6-222,共7页
为分析黑鲷自体受精子代(AS,Acanthopagrus schlegelii self-fertilization)及黑鲷与真鲷杂交的子代(PA,黑鲷Acanthopagrus schlegelii♀×真鲷Pagrus major♂)两个群体的染色体核型变化情况,为黑鲷育种提供依据,利用体内注射植物... 为分析黑鲷自体受精子代(AS,Acanthopagrus schlegelii self-fertilization)及黑鲷与真鲷杂交的子代(PA,黑鲷Acanthopagrus schlegelii♀×真鲷Pagrus major♂)两个群体的染色体核型变化情况,为黑鲷育种提供依据,利用体内注射植物血球凝集素(PHA)和秋水仙素的方法,分别制备了两个子代的染色体中期分裂相。结果表明:AS与PA的染色体数目均为2n=48;AS核型为2n=4m+4sm+2st+38t(NF=56),PA核型为2n=8sm+2st+38t(NF=56),两者核型存在一定差异;AS与PA的st染色体均具有明显的随体结构;AS核型与黑鲷母本完全一致;PA核型的st及t型染色体数目均与母本一样,m+sm型染色体总数也一样,而与父本的核型完全不同,推测该杂交子代可能存在雌核发育。本研究为黑鲷的杂交和自体受精的遗传特性研究及育种提供了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鲷 黑鲷♀×真鲷♂杂交 自体受精 染色体数目 核型分析 PH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真鲷肠道源链霉菌的鉴定及抑菌作用
9
作者 马红梅 杨东伟 +1 位作者 李能 康玲 《微生物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0-86,共7页
随着水产养殖业的发展,鱼类病害也逐渐增多。链霉菌具有多种生物活性,不仅可调节水质,改善鱼类生存环境,还能促进鱼类生长,抑制或杀灭水体中的病原菌。为从海鱼肠道中筛选具有抑制水产病原菌活性的海洋放线菌,对一株野生真鲷肠道源放线... 随着水产养殖业的发展,鱼类病害也逐渐增多。链霉菌具有多种生物活性,不仅可调节水质,改善鱼类生存环境,还能促进鱼类生长,抑制或杀灭水体中的病原菌。为从海鱼肠道中筛选具有抑制水产病原菌活性的海洋放线菌,对一株野生真鲷肠道源放线菌的形态、生理生化特征及16S rDNA序列进行分析,鉴定出该菌株与Streptomyces kunmingensis strain同源性较高;通过测定菌株生长量可知,当氮源为1 g/L胰蛋白胨、碳源为15 g/L可溶性淀粉、无机盐为0.03 g/L FeSO_(4)时,链霉菌的菌体生长量比传统高氏一号培养基培养的生长量提高了34.31%;通过对病原菌的抑菌作用可知,其对多种水产病原菌有抑制作用。该研究为土著益生菌的开发、水产养殖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参考,也为单菌株多次级代谢产物的激活提供了研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鲷肠道 链霉菌 分离鉴定 培养基优化 抑菌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fluence of fish meal quality on growth,feed conversion rate and protein digestibility in shrimp (Penaeus chinensis ) and red seabream (Pagrosomus major)
10
作者 梁明青 AndersAksnes 《海洋水产研究》 CSCD 2001年第4期75-79,共5页
The effect of fishmeal quality on growth,feed conversion ratio and protein digestibility was studied in a growth experiment with shrimp and red seabream.The shrimp and fish were fed three diets varing in the quality o... The effect of fishmeal quality on growth,feed conversion ratio and protein digestibility was studied in a growth experiment with shrimp and red seabream.The shrimp and fish were fed three diets varing in the quality of the fishmeal used in the respective feeds: low quality fish meal,good quality fish meal,and Peru fish meal.The experiment lasted for 2 months.The shrimp and fish fed the feed with good quality fish meal showed significantly better feed conversion ratio,weight gain rate,protein digestibility than the other group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粉质量 中国对虾 真鲷 饲料转化率 蛋白质 消化率 对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沿海真鲷种群鉴别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张雅芝 洪惠馨 +2 位作者 林利民 王志勇 王艺磊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45-54,共10页
对1990—1998年期间取样于中国沿海5个不同海区的真鲷(PagrosomusmajorTemmincketSchlegel)样品的23项形态性状进行测量,并应用差异系数、均数差异显著性、方差分析和判别函数分析等数理统计学方法对性状特征的差异进行比较,结合产卵场... 对1990—1998年期间取样于中国沿海5个不同海区的真鲷(PagrosomusmajorTemmincketSchlegel)样品的23项形态性状进行测量,并应用差异系数、均数差异显著性、方差分析和判别函数分析等数理统计学方法对性状特征的差异进行比较,结合产卵场、分布洄游习性以及海洋环境条件进行综合分析,在此基础上对上述海区的真鲷种群分群问题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中国沿海真鲷可分为4个不同地方种群,即黄渤海地方种群、东海地方种群、闽南 南海地方种群和北部湾地方种群。文中还讨论了真鲷种质资源保护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沿海 真鲷(pagrosomus MAJOR TEMMINCK ET Schlegel) 种群 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鱼礁模型对真鲷诱集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田方 唐衍力 +1 位作者 唐曼 张萍萍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85-89,共5页
观察了真鲷(Pagrosomus major)对4种不同结构模型礁的行为反应,并对不同结构模型礁的诱集效果进行了比较,进而选择诱集效果最好的1种模型礁,研究该模型礁在不同光强下诱集效果的差异。实验结果表明:未投放礁时,真鲷在水槽中的分布无... 观察了真鲷(Pagrosomus major)对4种不同结构模型礁的行为反应,并对不同结构模型礁的诱集效果进行了比较,进而选择诱集效果最好的1种模型礁,研究该模型礁在不同光强下诱集效果的差异。实验结果表明:未投放礁时,真鲷在水槽中的分布无选择性,呈随机分布;而投礁后各种模型礁均能对真鲷产生诱集效果,真鲷在鱼礁标志区的分布率从6%提高到17.89%~21.50%,其中以表面积大且无孔的D型模型礁的诱集效果最好;双模型礁投放后对真鲷的聚集率均在20%以上,其中表面积大且有孔的2个模型礁聚集率最大;随光强增强,真鲷的聚集率不断下降,研究发现这可能与真鲷的领域行为有很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礁模型 真鲷(pagrosomus major) 诱集效果 光照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油污染对真鲷幼体中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的毒理效应 被引量:36
13
作者 余群 郑微云 +2 位作者 翁妍 冯涛 郑森林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429-434,共6页
研究了在实验生态条件下,不同浓度可溶性0#柴油的暴露对真鲷幼鱼内脏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SOD酶活性对于油污染胁迫呈现出明显的剂量-诱导效应关系.在同一剂量溶度作... 研究了在实验生态条件下,不同浓度可溶性0#柴油的暴露对真鲷幼鱼内脏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SOD酶活性对于油污染胁迫呈现出明显的剂量-诱导效应关系.在同一剂量溶度作用下,延长暴油时间,能诱导鱼体内SOD酶活性,抑制Cat酶活性.当污染胁迫解除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鲷 幼鱼 海洋 石油污染 SOD 毒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鲷与石莼池塘混养试验 被引量:12
14
作者 蔡泽平 胡超群 张俊彬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6,共6页
开展南方真鲷Pagrosomus major与石莼Ulva lactuca池塘混养试验。结果显示,在10m×9m×1.6m的池塘里放养150尾真鲷种苗和少量石莼,经1a养殖试验,在不充氧气、不加任何水质改良剂和消毒药物、仅补充少量海水的情况下,依靠石莼自... 开展南方真鲷Pagrosomus major与石莼Ulva lactuca池塘混养试验。结果显示,在10m×9m×1.6m的池塘里放养150尾真鲷种苗和少量石莼,经1a养殖试验,在不充氧气、不加任何水质改良剂和消毒药物、仅补充少量海水的情况下,依靠石莼自然生长与繁殖,能有效地消除水体的营养盐,净化水质,改良养殖环境,减少污水排放。池水溶解氧周年维持在4.75—6.50mg.L-1,铵氮含量为0.017—0.093mg.L-1,真鲷和石莼在池塘可以忍受高达34.5℃的极端温度和比重低至1.012 0的海水。周年真鲷成活率为87.3%,饵料系数为5.1,体重为355—529g.ind-1,平均427g.ind-1,总产量为55 900g;石莼生长茂密,沥干鲜藻总产量达到358 000g。实验期间未出现任何因养殖环境不适而导致真鲷患病或大量死亡,可见石莼是适合于作为池塘鱼类养殖的环境修复生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鲷pagrosomus major 石莼Ulva LACTUCA 池塘混养 生长率 水质净化 饵料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鲷精子的超低温冻存及DNA损伤的检测 被引量:16
15
作者 魏平 竺俊全 +3 位作者 闫家强 朱艺峰 杨万喜 吴雄飞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049-1055,共7页
因名贵经济鱼类育种或种质资源保存的需要,精子超低温冻存及冻精质量评价的研究已越来越引起研究者的重视。在海产鱼类中,已见对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a)、
关键词 真鲷 精子 超低温冻存 活力 受精率 DNA损伤 单细胞凝胶电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亚湾真鲷标志放流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18
16
作者 林金錶 陈琳 +1 位作者 郭金富 陈涛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75-79,共5页
1997年在大亚湾开展了真鲷 Pagrosomus major 的标志放流研究,以探讨人工放流增殖大亚湾真鲷资源的可行性。标志放流的真鲷共2 000尾,体长为 57──71mm(平均体长为 61mm)。标志放流效果明显,共回捕标志真鲷324尾,回捕率达16.2... 1997年在大亚湾开展了真鲷 Pagrosomus major 的标志放流研究,以探讨人工放流增殖大亚湾真鲷资源的可行性。标志放流的真鲷共2 000尾,体长为 57──71mm(平均体长为 61mm)。标志放流效果明显,共回捕标志真鲷324尾,回捕率达16.2%,初步了解了标志真鲷在大亚湾内的分布移动趋势及生长等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鲷 标志放流 回捕率 大亚湾 放流技术 移动规律 分布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久效磷对真鲷鳃、肝和肾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9
17
作者 邴欣 汝少国 +2 位作者 姜明 魏渲辉 李永祺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42-42,共1页
0.5mg/L的久效磷处理真鲷4d和10d后 ,利用电子显微镜观察真鲷鳃氯细胞、肝细胞和肾小管细胞的超微结构变化,结果表明 :鳃氯细胞微小管严重水肿 ;肝细胞核膜水肿、溶解 ,部分线粒体外膜和嵴溶解 ,内质网明显水肿 ;肾小管细胞内质网和刷... 0.5mg/L的久效磷处理真鲷4d和10d后 ,利用电子显微镜观察真鲷鳃氯细胞、肝细胞和肾小管细胞的超微结构变化,结果表明 :鳃氯细胞微小管严重水肿 ;肝细胞核膜水肿、溶解 ,部分线粒体外膜和嵴溶解 ,内质网明显水肿 ;肾小管细胞内质网和刷状缘严重水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磷农药污染 海洋鱼类 久效磷 真鲷 肾细胞 超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饵料对真鲷稚鱼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79
18
作者 王重刚 陈品健 +1 位作者 顾勇 陆浩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103-106,共4页
用轮虫、水丝蚓、鱼糜和配合饲料投喂40日龄的真鲷稚鱼,2d天后蛋白酶比活力以轮虫组为最高,鱼糜组次之,水丝蚓和配合饲科组活性极低;淀粉酶比活力以配合饲料组最高,轮虫和鱼糜组次之,水丝蚓蛆最低;脂肪酶比活力以配合饲料组... 用轮虫、水丝蚓、鱼糜和配合饲料投喂40日龄的真鲷稚鱼,2d天后蛋白酶比活力以轮虫组为最高,鱼糜组次之,水丝蚓和配合饲科组活性极低;淀粉酶比活力以配合饲料组最高,轮虫和鱼糜组次之,水丝蚓蛆最低;脂肪酶比活力以配合饲料组最高,轮虫和水丝蚓组次之,鱼糜组最低。由试验结果看出,淡水的水丝蚓和以植物蛋白为主的配合饲料并非真鲷稚鱼的合适蛋白源;淀粉酶的活性明显受食物诱导,脂肪酶活性与食物脂肪含量呈负相关。研究结果对真鲷稚鱼投饵及配合饲料研制等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鲷 稚鱼 消化酶 活性 饵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鲷与真鲷及其杂交子一代脂肪含量测定与脂肪酸成分分析 被引量:10
19
作者 王思婷 李鹏 +5 位作者 陈淑吟 张志勇 尹绍武 祝斐 贾超峰 刘海林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0期81-85,共5页
为了解真鲷、黑鲷及杂交子代的脂肪和脂肪酸含量与成分,采用索氏抽提法分析4种鲷鱼肝脏、肌肉和鱼骨的脂肪含量,气相色谱法分析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正、反杂交子代均良好地继承了亲本真鲷的优势,脂肪含量明显高于亲本黑鲷,且以肝脏中... 为了解真鲷、黑鲷及杂交子代的脂肪和脂肪酸含量与成分,采用索氏抽提法分析4种鲷鱼肝脏、肌肉和鱼骨的脂肪含量,气相色谱法分析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正、反杂交子代均良好地继承了亲本真鲷的优势,脂肪含量明显高于亲本黑鲷,且以肝脏中最为显著。杂交后代与亲代的饱和脂肪酸成分组成情况基本吻合,杂交后代中产生了C_(12:0)、C_(22:0)、C_(24:0)等几种亲代脂肪酸成分中未检测到的脂肪酸,说明杂交后代脂肪酸组成更丰富。杂交后代的不饱和脂肪酸组成与黑鲷亲本基本相同,尤其体现在肝脏组成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鲷 黑鲷 杂交育种 脂肪 脂肪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度影响真鲷幼鱼消化酶活力的研究 被引量:51
20
作者 陈品健 王重刚 郑森林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754-756,共3页
报告了海水盐度对真鲷幼鱼消化酶活性的影响.41日龄的真鲷幼鱼的蛋白酶、α-淀粉酶和脂肪酶的比活力均在盐度25时达最高值,随着盐度的上升或下降,消化酶的比活力下降.从3种酶的相对比活力来看,盐度对消化酶的活性影响较大,... 报告了海水盐度对真鲷幼鱼消化酶活性的影响.41日龄的真鲷幼鱼的蛋白酶、α-淀粉酶和脂肪酶的比活力均在盐度25时达最高值,随着盐度的上升或下降,消化酶的比活力下降.从3种酶的相对比活力来看,盐度对消化酶的活性影响较大,其中对脂肪酶的活性影响更大.这对于真鲷的人工育苗和养殖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鲷 幼鱼 消化酶 活力 盐度 养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