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真菌血流感染57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2
1
作者 许晓倩 陈莉 +5 位作者 吕书晴 沈茜 许育 杨建民 邱慧颖 王健民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2009年第3期228-232,共5页
目的分析真菌血流感染的临床特征,进一步探讨真菌血流感染的防治措施。方法对2003—2008年医院诊断的真菌血流感染57例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结果白念珠菌是真菌血流感染的主要病原体,占42.1%;真菌血流感染的发生与广谱抗生素应用、中心... 目的分析真菌血流感染的临床特征,进一步探讨真菌血流感染的防治措施。方法对2003—2008年医院诊断的真菌血流感染57例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结果白念珠菌是真菌血流感染的主要病原体,占42.1%;真菌血流感染的发生与广谱抗生素应用、中心静脉置管、恶性肿瘤和使用免疫抑制剂有关;治疗有效率为50.0%,7例患者在未治疗前病情恶化死亡,总病死率为56.1%。预后相关因素分析提示使用过卡泊芬净与两性霉素B治疗明显利于患者生存,而高APACHE评分、未行抗真菌治疗及行全胃肠外营养患者病死率较高。结论广谱抗菌药使用、中心静脉插管与真菌血流感染相关性可能更强;对氟康唑治疗无效的患者应尽早更换为两性霉素B或棘白菌素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菌血流感染 氟康唑 卡泊芬净 两性霉素B 经验性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菌血流感染患者死亡率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2
2
作者 黄廷廷 夏文颖 +4 位作者 许雨乔 倪芳 梅亚宁 刘根焰 金菲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65-469,共5页
目的研究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真菌血流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与死亡率相关的危险因素,为临床真菌血流感染提供病原学依据及防治措施。方法收集2016年1月-2018年12月107例真菌血流感染患者临床资料,并按患者结局分为生存组、死亡组,用... 目的研究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真菌血流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与死亡率相关的危险因素,为临床真菌血流感染提供病原学依据及防治措施。方法收集2016年1月-2018年12月107例真菌血流感染患者临床资料,并按患者结局分为生存组、死亡组,用χ^2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将单因素分析中显示与死亡率相关(P<0.05)的所有变量,采用logistic二元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2016—2018年血培养共分离到真菌117株,主要分布于ICU和血液科,占53.0%;排在前三位的菌种分别是光滑念珠菌(28.2%,33/117)、白念珠菌(20.5%,24/117)和近平滑念珠菌(17.9%,21/117)。107例真菌血流感染患者中死亡17例,死亡率15.9%(17/107);单因素分析显示ICU入住、机械通气、抗真菌治疗和初始(1,3)-β-D-葡聚糖>100 ng/L与死亡率相关(P<0.05),logistic二元回归分析结果提示初始(1,3)-β-D-葡聚糖>100 ng/L(OR=6.364,95%CI:1.076~37.623,P=0.041)是与真菌血流感染患者死亡率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初始(1,3)-β-D-葡聚糖>100 ng/L是与真菌血流感染患者死亡率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应进行血培养和(1,3)-β-D-葡聚糖联合检测,对于阳性结果尽早干预以降低死亡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菌血流感染 死亡率 危险因素 (1 3)-β-D-葡聚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哈毛孢子菌致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儿真菌性血流感染1例
3
作者 李雄斌 袁凯旋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68-570,共3页
本文报告1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患儿罹患多哈毛孢子菌血流感染病例。该病例血培养采用VITEK MS质谱仪无法鉴定病原体,采用VITEKⅡYST系统将其错误鉴定为阿萨希毛孢子菌,最终经分子测序准确鉴定为多哈毛孢子菌。本例患儿(1-3)-β-D葡... 本文报告1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患儿罹患多哈毛孢子菌血流感染病例。该病例血培养采用VITEK MS质谱仪无法鉴定病原体,采用VITEKⅡYST系统将其错误鉴定为阿萨希毛孢子菌,最终经分子测序准确鉴定为多哈毛孢子菌。本例患儿(1-3)-β-D葡聚糖检测(G试验)结果在正常范围,经临床积极的抗真菌感染治疗后患儿好转出院。因此,对于多哈毛孢子菌血流感染的粒细胞缺乏患者,临床需积极进行抗真菌感染治疗,谨慎解读G试验结果,进一步加强对该少见真菌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哈毛孢子菌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 真菌血流感染 真菌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