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sp90和真菌耐药性 被引量:2
1
作者 陈怡 戈梅 陈代杰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87-90,共4页
近年来的研究发现,热休克蛋白90(Hsp90)作为一种高分子量的分子伴侣,不仅可以辅助胞内蛋白质的折叠和转运,还可以调节细胞内的信号传导,增强微生物细胞的耐药性。本文主要就Hsp90的结构、功能、使真菌产生耐药性的作用机制,和Hsp90抑制... 近年来的研究发现,热休克蛋白90(Hsp90)作为一种高分子量的分子伴侣,不仅可以辅助胞内蛋白质的折叠和转运,还可以调节细胞内的信号传导,增强微生物细胞的耐药性。本文主要就Hsp90的结构、功能、使真菌产生耐药性的作用机制,和Hsp90抑制剂的研究进展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SP90 真菌耐药性 HSP90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国7所儿童医院临床分离真菌耐药性监测 被引量:3
2
作者 于文文 李政 +9 位作者 王传清 陈学军 赵瑞珍 杨锦红 余建华 高巍 李静 张春艳 寇琳娜 王世富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25-330,共6页
目的分析儿童临床分离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促进儿童临床抗真菌药物的合理选择。方法对国内7所儿童医院临床无菌体液分离的真菌,采用肉汤微量稀释法进行抗真菌药物敏感性试验,按CLSI和EUCAST标准判断药敏结果。结果2016年1月1日-2018年12... 目的分析儿童临床分离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促进儿童临床抗真菌药物的合理选择。方法对国内7所儿童医院临床无菌体液分离的真菌,采用肉汤微量稀释法进行抗真菌药物敏感性试验,按CLSI和EUCAST标准判断药敏结果。结果2016年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共获临床无菌体液分离真菌199株,以念珠菌为主,包括近平滑念珠菌36.2%、白念珠菌28.1%、热带念珠菌13.6%、光滑念珠菌4.0%。近平滑念珠菌对氟康唑的耐药率为4.0%,白念珠菌对氟康唑的耐药率为8.7%,热带念珠菌对氟康唑和伏立康唑的耐药率高达37.5%。热带念珠菌的分离率及其对氟康唑的耐药率在逐年增加,其他念珠菌的耐药率基本稳定。结论热带念珠菌对唑类抗真菌药物的耐药率呈上升趋势。对侵袭性真菌感染的预防和经验抗真菌治疗,应首选卡泊芬净等棘白菌素类药物。临床需要继续做好真菌耐药性监测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袭性真菌感染 真菌构成 儿童 真菌耐药性监测 药物敏感性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8—2022年华东地区临床分离念珠菌耐药性监测 被引量:1
3
作者 王东江 吴文娟 +39 位作者 郭建 张旻 林慧萍 万菲菲 马晓波 李玥婷 李佳 贾慧琼 曾令兵 鹿秀海 金炎 蔡金凤 李伟 白志敏 吴永琴 丁卉 廖忠先 李根 张慧 孟红委 邓嫦姿 陈峰 蒋娜 秦洁 董郭平 张静华 奚卫 张灏旻 汤荣 李丽 王苏珍 潘芬 高晶 江露 房华 李志兰 袁轶群 汪国庆 王院霞 王立平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02-409,共8页
目的监测中国华东地区临床分离念珠菌的耐药性,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以质谱或分子的方法对2018年1月—2022年12月收集的菌株进行复核鉴定,采用肉汤微量稀释法进行10种抗真菌药物的药敏试验。依据2022年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 目的监测中国华东地区临床分离念珠菌的耐药性,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以质谱或分子的方法对2018年1月—2022年12月收集的菌株进行复核鉴定,采用肉汤微量稀释法进行10种抗真菌药物的药敏试验。依据2022年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M27 M44s-Ed3和M57s-Ed4对药敏试验结果进行判读。结果共收集念珠菌3026株,无菌部位分离菌株占65.33%,主要标本类型为血液38.86%和胸腹水10.21%。白念珠菌占比(44.51%)最高、其次为近平滑念珠菌复合群19.46%、热带念珠菌13.98%、光滑念珠菌10.34%和其他念珠菌0.79%。对测试的10种抗真菌药物:白念珠菌较为敏感,敏感率最低为93.62%,2.97%的菌株对氟康唑剂量依赖性敏感(SDD);近平滑念珠菌对氟康唑SDD为2.61%,耐药率为9.42%,对其他药物的敏感率均大于90%;光滑念珠菌对氟康唑SDD为92.01%,耐药率为7.99%,泊沙康唑、伏立康唑非野生型菌株(NWT)分别为32.27%、48.24%,其他药物的敏感率均大于90%;热带念珠菌对氟康唑、伏立康唑耐药率分别为29.55%、26.24%,对泊沙康唑、伊曲康唑NWT分别为76.60%、21.99%,对棘白菌素类药物耐药率为2.36%。结论华东地区念珠菌的分离率和菌种分布与国内外报道基本一致,近平滑念珠菌复合群对氟康唑有一定的耐药性,热带念珠菌对三唑类药物有较高的耐药性,光滑念珠菌对氟康唑非敏感率较高。白念珠菌、近平滑念珠菌、热带念珠菌和光滑念珠菌均出现了对棘白菌素类耐药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菌耐药性监测 念珠菌 侵袭性真菌感染 药物敏感性试验 真菌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菌感染/定植生物膜形成机制与防治措施研究新进展
4
作者 钱贤晢 张庶文 +1 位作者 李春辉 向天新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05-711,共7页
真菌感染是一个日益严重的临床问题,尤其是在免疫抑制的患者中。真菌如白念珠菌、曲霉和隐球菌会形成生物膜,这种结构提高了其耐药性和免疫逃逸能力,已成为其感染治疗的重大障碍。生物膜不仅局限于在人体内形成,还会在医疗器械表面生成... 真菌感染是一个日益严重的临床问题,尤其是在免疫抑制的患者中。真菌如白念珠菌、曲霉和隐球菌会形成生物膜,这种结构提高了其耐药性和免疫逃逸能力,已成为其感染治疗的重大障碍。生物膜不仅局限于在人体内形成,还会在医疗器械表面生成,导致慢性和复发性感染。本文详细阐述了不同真菌如白念珠菌和曲霉等的生物膜形成机制及其造成的危害,强调了免疫抑制、慢性疾病和医疗器械作为生物膜形成的高危因素。真菌通过黏附、增殖、细胞外基质(ECM)构建和细胞分散等多阶段形成生物膜,并依赖物理屏障和基因调控加强其耐药性。尽管现有抗真菌药物在浮游态真菌感染中有效,但对真菌生物膜疗效有限。因此,本文探讨了新型治疗策略,包括非药物疗法如光动力疗法以及新型生物材料的应用,呼吁加强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的结合,开发高效低毒的治疗方案以提高患者治疗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膜 真菌感染 真菌药物 真菌耐药性 免疫抑制宿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地区临床分离念珠菌的耐药性监测 被引量:19
5
作者 慎慧 郭建 +29 位作者 张旻 孔雯娜 肖晶晶 吴文娟 刘云 陈险峰 谢潋滟 汤荣 董郭平 李莉 孙燕 李敏 徐阳飏 张静华 黄声雷 奚卫 蔡金凤 陈祝俊 李丽 秦惠宏 舒文 曹文俊 王爱敏 卫颖珏 黄卫春 张雯雁 赵虎 袁轶群 沈振华 房华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92-299,共8页
目的了解上海地区临床分离念珠菌的菌株分布以及对常用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和耐药性。方法对上海地区27所医院临床分离念珠菌采用微量液基稀释法按统一方案进行抗真菌药物敏感性试验。按CLSI M60(2017年)判断结果。结果收集2017年8月1日-... 目的了解上海地区临床分离念珠菌的菌株分布以及对常用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和耐药性。方法对上海地区27所医院临床分离念珠菌采用微量液基稀释法按统一方案进行抗真菌药物敏感性试验。按CLSI M60(2017年)判断结果。结果收集2017年8月1日-2018年4月30日上述医院临床分离念珠菌共354株,其中白念珠菌占41.81%(148/354),近平滑念珠菌占23.73%(84/354),热带念珠菌占15.54%(55/354),光滑念珠菌占9.32%(33/354),其他念珠菌占9.60%(34/354)。白念珠菌、近平滑念珠菌、光滑念珠菌耐药率与以往报道比较偏低或基本持平,无增长趋势,主要是对唑类抗真菌药物具有一定的耐药性。白念珠菌对氟康唑耐药率为1.45%、剂量依赖性敏感(SDD)率为4.35%,对伏立康唑耐药率和中介率均为2.17%;近平滑念珠菌对氟康唑呈现1.20%的SDD率,对伏立康唑呈现1.20%的中介率;光滑念珠菌对氟康唑表现出6.06%的耐药率和93.94%的SDD率;热带念珠菌耐药率呈增长趋势,对氟康唑表现出41.82%的耐药率和12.73%的SDD率,对伏立康唑表现出40.00%的耐药率和12.73%的中介率。白念珠菌、近平滑念珠菌、热带念珠菌对棘白菌素类药物尚未出现耐药菌株,仅1株光滑念珠菌对卡泊芬净耐药。结论上海地区临床念珠菌的分离率及菌株分布与国内外报道基本一致,临床分离菌株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基本稳定,热带念珠菌对唑类抗真菌药物的耐药率呈上升趋势,应该引起临床医师重视。同时应进一步加强医院感染防控措施,继续做好真菌耐药性监测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菌耐药性监测 药物敏感性试验 念珠菌 侵袭性真菌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氨基酸聚合物用于协同增效逆转白色念珠菌对伊曲康唑的耐药性 被引量:2
6
作者 马凯茜 张东辉 +2 位作者 施超 顾佳蔚 刘润辉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532-539,共8页
设计合成了与伊曲康唑具有协同活性的系列β-氨基酸聚合物。通过β-氨基酸N-硫代羧基酸酐(β-NTA)开环聚合的方法,将不同比例疏水性单体DL-β-正亮氨酸N-羧基硫代羰基环内酸酐(简称Bu)和阳离子单体N(α)-Z-DL-2,3-二氨基丙酸N-羧基硫代... 设计合成了与伊曲康唑具有协同活性的系列β-氨基酸聚合物。通过β-氨基酸N-硫代羧基酸酐(β-NTA)开环聚合的方法,将不同比例疏水性单体DL-β-正亮氨酸N-羧基硫代羰基环内酸酐(简称Bu)和阳离子单体N(α)-Z-DL-2,3-二氨基丙酸N-羧基硫代羰基环内酸酐(简称DAP)进行共聚,得到了系列β-氨基酸聚合物(DAP_(x)Bu_(y))_(n)。抗菌测试表明,制备的(DAP_(x)Bu_(y))_(n)聚合物可通过协同增效,有效逆转白色念珠菌(C.albicans)对伊曲康唑的耐药性,使伊曲康唑的抗真菌最低抑制质量浓度从单药的大于200μg/mL降低至协同后的3.1μg/mL,即从无效逆转为高效抗真菌活性。此外,(DAP_(x)Bu_(y))_(n)聚合物在400μg/mL的高浓度下基本没有造成明显的人血红细胞溶血和细胞毒性。(DAP_(x)Bu_(y))_(n)聚合物能实现高效协同增效和逆转真菌对伊曲康唑的耐药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氨基酸聚合物 伊曲康唑 协同增效 逆转真菌耐药性 真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5所医院念珠菌属对氟康唑和伏立康唑的耐药性监测 被引量:47
7
作者 ARTEMIS念株菌属耐药性监测协作组 朱德妹 +1 位作者 张婴元 汪复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2007年第1期14-18,共5页
目的了解临床分离念珠菌属和其他酵母对氟康唑和伏立康唑的耐药性及耐药性变迁。方法按CLSI/NCCLS M44-A推荐的纸片扩散法对2001年至2005年8 000株念珠菌属和其他酵母临床分离株进行氟康唑和伏立康唑的药敏试验;并通过BIOMIC软件换算出... 目的了解临床分离念珠菌属和其他酵母对氟康唑和伏立康唑的耐药性及耐药性变迁。方法按CLSI/NCCLS M44-A推荐的纸片扩散法对2001年至2005年8 000株念珠菌属和其他酵母临床分离株进行氟康唑和伏立康唑的药敏试验;并通过BIOMIC软件换算出相应的MIC(mg/L)。结果白念珠菌及非白念珠菌如光滑念珠菌等在临床分离真菌中的分布自2001—2005年未见有明显的上升趋势。2001—2005年白念珠菌对氟康唑和伏立康唑的耐药率变化不大,但光滑念珠菌等非白念珠菌对氟康唑和伏立康唑的耐药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结论伏立康唑较氟康唑具有更广的抗菌谱和更强的抗菌活性;光滑念珠菌等非白念珠菌的耐药率正在逐年上升;提示对念珠菌属开展耐药性监测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菌耐药性监测 真菌 真菌药敏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研发中的抗真菌新药 被引量:3
8
作者 周迅 杨帆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96-500,共5页
随着各类侵袭性操作和免疫缺陷患者增加,念珠菌和曲霉等所致侵袭性真菌感染不断增多。现有的多烯类、吡咯类、棘白菌素类和氟胞嘧啶抗真菌药物存在抗真菌谱窄、抗真菌活性弱、组织浓度低、口服不吸收以及较多药物相互作用和不良反应等问... 随着各类侵袭性操作和免疫缺陷患者增加,念珠菌和曲霉等所致侵袭性真菌感染不断增多。现有的多烯类、吡咯类、棘白菌素类和氟胞嘧啶抗真菌药物存在抗真菌谱窄、抗真菌活性弱、组织浓度低、口服不吸收以及较多药物相互作用和不良反应等问题,不能满足当前抗真菌感染治疗需求[1]。近年,一些研发中的新抗真菌药物在抗菌活性、药动学特性、安全性方面显示出一定优点,且有部分为新作用靶点,值得期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菌药物 真菌耐药性 新药研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BC转运蛋白与临床白念珠菌耐药 被引量:11
9
作者 孙伟玮 高平挥 +1 位作者 王英 姜远英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038-1041,共4页
目的:研究临床氟康唑耐药白念珠菌中CDR1和CDR2基因的表达情况与耐药性产生的关系,探寻临床白念珠菌耐药的分子机制。方法:微量液基稀释法测定氟康唑对白念珠菌临床分离株的最低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实时定... 目的:研究临床氟康唑耐药白念珠菌中CDR1和CDR2基因的表达情况与耐药性产生的关系,探寻临床白念珠菌耐药的分子机制。方法:微量液基稀释法测定氟康唑对白念珠菌临床分离株的最低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实时定量PCR(RQ-PCR)方法检测主动外排泵基因CDR1和CDR2的表达水平;用罗丹明6G(Rhodamine 6G)外转运实验检测罗丹明6G在CDR1、CDR2高表达的白念珠菌中的外排情况。结果:氟康唑耐药组菌株CDR1和CDR2高表达发生率显著高于敏感组菌株;而在加入葡萄糖提供能量后,CDR1和CDR2蛋白发生高表达的耐药菌株罗丹明6G外排能力显著增加。部分耐药菌株中未见CDR1和CDR2的高表达。结论:白念珠菌临床分离株对氟康唑的耐药性与ABC转运蛋白过度表达相关;ABC转运蛋白的高表达可以使药物外排能力增加,从而导致耐药性产生。同时可能有其他机制参与临床白念珠菌耐药性的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念珠菌 氟康唑 真菌耐药性 ABC转运蛋白 罗丹明6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非血液标本念珠菌感染与药敏分析
10
作者 程金妹 陈乌娜 +2 位作者 陈贻锴 许元腾 谢振宇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954-955,共2页
关键词 念珠菌感染 药敏分析 血液标本 临床 真菌 医院内感染 真菌耐药性 白念珠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