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27篇文章
< 1 2 1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生态型蚯蚓对有机茶园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的影响
1
作者 张香凝 陈涛 +3 位作者 史福刚 李太魁 赵丰华 郭战玲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94-1102,共9页
茶园老化、茶园地力退化和土壤生物多样性差等已成为制约有机茶产量及品质的重要因素。本研究在有机茶园接种了不同生态型蚯蚓,探讨不同生态型蚯蚓对有机茶园土壤真菌群落组成的影响。试验共设置4个处理:接种密度为300条·m^(-2)的... 茶园老化、茶园地力退化和土壤生物多样性差等已成为制约有机茶产量及品质的重要因素。本研究在有机茶园接种了不同生态型蚯蚓,探讨不同生态型蚯蚓对有机茶园土壤真菌群落组成的影响。试验共设置4个处理:接种密度为300条·m^(-2)的赤子爱胜蚓(E),接种密度为100条·m^(-2)的威廉腔环蚓(P),同时接种密度为150条·m^(-2)的赤子爱胜蚓和密度为50条·m^(-2)的威廉腔环蚓(EP),以及未接种蚯蚓(CK);通过高通量测序研究土壤真菌群落组成及多样性。结果表明:与CK处理相比,接种蚯蚓处理(E、P和EP)显著增加了土壤真菌操作分类单元(OTU)个数,优势OTU个数从100增至269。与CK处理相比,接种蚯蚓增加了土壤真菌群落的α多样性,Shannon、Simpson和Fisher指数均有所提高(除EP处理外,其余均显著)。子囊菌门和担子菌门是茶园土壤真菌优势类群,接种单一类型蚯蚓的处理中,子囊菌门进一步增加,混合接种不同类型蚯蚓处理中略有减少。与CK处理相比,EP处理被孢霉门相对丰度(10.16%)增幅最大;EP处理出现了更多未知真菌,其比例约为29.61%,种群均匀性最好。与常规有机茶园相比,接种蚯蚓可以在降低腐生营养型真菌相对丰度的同时,促进病理-腐生-共生过渡型真菌的生长;P处理还可以增加病理型真菌的生长;EP处理可以减少专性腐生真菌,促进病理-腐生-共生真菌生长及腐生-共生过渡型真菌的生长,减少病理真菌。由此可见,蚯蚓类型之间的相互促进作用胜过竞争,混合接种不同生态型蚯蚓有助于控制潜在病原体,从而为改善有机茶园土壤生物多样性和提升土壤质量提供可持续发展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蚯蚓 真菌群落多样性 有机茶园 真菌群落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竹节参内生真菌群落结构组成与多样性分析
2
作者 梁娥 金睿 +3 位作者 唐婷婷 黄系伦 朱正美 张来 《现代农业科技》 2025年第10期146-153,158,共9页
以竹节参根、茎、叶、果实和根状茎为试材,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和传统培养分离方法,基于ITS序列,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竹节参内生真菌群落结构与多样性,以期为后续研究竹节参内生真菌的生物活性,探寻能够产生竹节参皂苷类活性物质或促... 以竹节参根、茎、叶、果实和根状茎为试材,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和传统培养分离方法,基于ITS序列,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竹节参内生真菌群落结构与多样性,以期为后续研究竹节参内生真菌的生物活性,探寻能够产生竹节参皂苷类活性物质或促进该物质积累的菌株提供参考依据。通过高通量测序25个样本共获得2668个ASVs,被注释到10门35纲98目242科475属714种,竹节参5个组织内生真菌丰富度和多样性表现为叶>茎>根状茎>根>果实,不同组织之间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存在差异。采用组织培养法获得形态特征差异明显的53株内生真菌,经ITS序列测序后,序列同源性大于97%的45株菌株被注释子囊菌门的3纲7目10科14属,不同组织之间真菌群落结构组成存在明显差异。2种方法比较下,茎和果实内生真菌物种组成相较于其他组织更为丰富。通过分析比较获得竹节参优势真菌如链格孢属(Alternaria)、镰刀菌属(Fusarium)、炭疽菌属(Colletotrichum)等,为后续探究竹节参内生真菌的生物活性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节参 内生真菌 群落结构组成 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清水河不同生境真菌群落结构、多样性及其影响因素
3
作者 赵增锋 邱小琮 +5 位作者 尹娟 杨强强 徐程 侯洪飞 王凯 倪成 《中国环境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4563-4572,共10页
为揭示宁夏清水河地表水、沉积物及河岸带土壤3种生境中的真菌群落结构、多样性及其影响因素,2022年在清水河设置了22个采样点.采样时间涵盖平水期(5月)、丰水期(7月)和枯水期(12月),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并结合环境因子检测与多元统计... 为揭示宁夏清水河地表水、沉积物及河岸带土壤3种生境中的真菌群落结构、多样性及其影响因素,2022年在清水河设置了22个采样点.采样时间涵盖平水期(5月)、丰水期(7月)和枯水期(12月),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并结合环境因子检测与多元统计分析方法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总体上地表水中的真菌α多样性低于沉积物,但群落结构对水期的响应更为敏感,而沉积物与河岸带土壤中的真菌群落相似性较高.优势门类包括壶菌门(Chytridiomycota)、子囊菌门(Ascomycota)、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未明确鉴定属(Fungi_gen_Incertae_sedis)、镰刀菌属(Fusarium)为关键优势属.地表水的水温(WT)、pH值、碳酸氢根(HCO3-)和钙离子(Ca2+),沉积物的pH值、电导率(EC)、速效钾(AK)、总磷(TP)和间隙水的pH值、总溶解性固体(TDS)、氨氮(NH3-N),河岸带土壤的水溶态氟(Ws-F)、可交换性钙(Ex-Ca)、总氮(TN)、TP等对真菌群落影响显著.真菌指示类群的变化反映不同水期的环境特征:平水期表现为农业面源污染富集,丰水期指示有机污染物迁移,枯水期则与难降解有机物的积累以及高盐碱环境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水河 真菌 群落结构 多样性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枝龄落叶松枝内生真菌多样性和群落结构分析
4
作者 钱莹莹 邓勋 +3 位作者 姜奕冰 张瑶 梁军 宋小双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7-58,共12页
【目的】落叶松枯梢病严重危害落叶松生长发育,但对健康、患病落叶松内生真菌的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研究未见报道。【方法】本研究以不同枝龄健康和患枯梢病落叶松枝(1年生健康枝、2年生健康枝、3年生健康枝、1年生病枝、2年生病枝和3年... 【目的】落叶松枯梢病严重危害落叶松生长发育,但对健康、患病落叶松内生真菌的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研究未见报道。【方法】本研究以不同枝龄健康和患枯梢病落叶松枝(1年生健康枝、2年生健康枝、3年生健康枝、1年生病枝、2年生病枝和3年生病枝)为研究对象,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其内生真菌群落结构组成和多样性差异。【结果】落叶松内生真菌信息共注释到5门,24纲,83目,184科,331属。Bradymyces、Lophiotrema、Arthrocatena、德福里斯孢属丰度随着枝龄的增长而增加;Perusta、Endosporium、亚隔孢壳属丰度随着枝龄的增长而降低。健康和患病落叶松枝内生真菌的优势门为子囊菌门和担子菌门。患病后,在纲水平,座囊菌纲、柄锈菌纲、圆盘菌纲和茶渍纲丰度显著降低,粪壳菌纲、银耳纲、伞型束梗孢菌纲丰度显著升高;属水平,Capnobotryella和Perusta丰度显著降低,新壳梭孢属和雪球酵母属丰度显著提高。伴随着菌群变化,植物病原菌和寄生真菌-未定义腐生真菌类群丰度显著增加,植物病原菌-未定义腐生真菌类群丰度显著降低。通过网络分析挖掘出健康落叶松真菌网络的关键种群为Lophiotrema、德福里斯孢属和Arthrocatena,患病落叶松真菌网络的关键种群为维希尼克氏酵母菌属、Papiliotrema、雪球酵母属、Camptophora、新壳梭孢属和Endosporium。病枝中,枯梢病原菌集中于1年生枝。【结论】落叶松枯梢病原菌的侵入改变了植株内生真菌的群落结构,健康组和患病组的内生真菌群落结构差异显著。本研究为防治落叶松枯梢病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落叶松枯梢病 落叶松 高通量测序 内生真菌 群落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兰坪箐花甸国家湿地公园植物多样性及群落结构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王有兵 姜健发 +5 位作者 杨淑娇 胡昌平 杨国斌 梁建忠 余皖云 罗燕彬 《林业调查规划》 2025年第1期89-94,共6页
基于前期综合科学考察资料,对云南兰坪箐花甸国家湿地公园展开了全域植物种类及植被类型补充调查,分析湿地公园植物多样性组成及群落α多样性特征。结果表明,湿地公园共记录到维管束植物397种,隶属86科252属;含10种以上的科有13个,占总... 基于前期综合科学考察资料,对云南兰坪箐花甸国家湿地公园展开了全域植物种类及植被类型补充调查,分析湿地公园植物多样性组成及群落α多样性特征。结果表明,湿地公园共记录到维管束植物397种,隶属86科252属;含10种以上的科有13个,占总科数的15.1%,其中包含有203个种,占湿地公园全部种数的51.1%;禾本科、蔷薇科、菊科及毛茛科植物为常见科,各科含种数均超过20种;单种科占比31.4%,单种属占比66.3%;种子植物属的区系以温带成分为主,累计占比达65.2%,其中北温带分布属有104个,占种子植物属的43.3%;湿地公园的植被可划分为6个植被型,8个植被亚型,12个群系组和18个群系,灌丛面积占比最高(38.37%),其次为草甸类(30.71%),再次为乔木林类(29.97%);α多样性指数呈现乔木林和灌丛类较草甸和水生植被类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多样性 群落结构 区系 植被类型 α多样性指数 云南兰坪箐花甸国家湿地公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海拔烤烟根际土壤真菌多样性及群落结构分析
6
作者 钟艮平 杨学乐 +7 位作者 艾季翔 朱崇文 李明 胡锋 朱建林 王素华 文绍刚 李基光 《作物研究》 2025年第2期143-153,共11页
为探究石门烟区不同海拔烤烟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的变化特征,在石门县选择海拔169.9(HLG)、383.5(PD)、750.8(ZHL)、1250.4 m(GLP)的4个试验点,采集烤烟根际土壤,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土壤的真菌多样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不同试验点... 为探究石门烟区不同海拔烤烟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的变化特征,在石门县选择海拔169.9(HLG)、383.5(PD)、750.8(ZHL)、1250.4 m(GLP)的4个试验点,采集烤烟根际土壤,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土壤的真菌多样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不同试验点的土壤理化性质不同,HLG试验点土壤偏酸性,其余3个试验点为中性土壤;中、高海拔试验点的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和有效磷含量高于低海拔试验点,而速效钾含量则为低海拔试验点较高。4个试验点烤烟根际土壤的真菌群落多样性丰度存在差异,低海拔试验点(HLG)的土壤真菌群落最丰富,高海拔试验点(GLP)的土壤真菌群落多样性较高;海拔对土壤真菌群落结构有明显的影响,且随着海拔差异的增大,处理间的差异也增大。子囊菌门(Ascomycota)在4个试验点均为优势菌门,其在HLG、PD、ZHL、GLP 4个试验点的相对丰度分别为78.87%、84.41%、45.20%、81.25%;速效钾、有效磷、全氮和有机质含量是烤烟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的主要驱动因子。综合分析,海拔对烤烟根际土壤的理化性质、真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具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土壤 真菌 多样性 群落结构 海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草种植利用对宁夏灌区盐渍化土壤古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的影响
7
作者 李凤霞 王长军 +6 位作者 王占军 杜建民 郭永忠 沈婧丽 孙娇 母养秀 张永宏 《草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72-1181,共10页
为了探究饲草种植利用对盐渍化土壤古菌的影响,采用宏基因组测序技术,对宁夏银北灌区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甜高粱(Sorghum bicolor)、玉米(Zea mays)、湖南稷子(Echinochloa crusgalli)4种饲草地0-20 cm盐渍化土壤的古菌群落结... 为了探究饲草种植利用对盐渍化土壤古菌的影响,采用宏基因组测序技术,对宁夏银北灌区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甜高粱(Sorghum bicolor)、玉米(Zea mays)、湖南稷子(Echinochloa crusgalli)4种饲草地0-20 cm盐渍化土壤的古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4种饲草地共检测到古菌物种297个OTUs,隶属于7个门7个纲15个目18个科75个属。4种饲草地土壤古菌总物种数和特有物种数表现为甜高粱>紫花苜蓿>玉米>湖南稷子。4种饲草地土壤古菌Simpson指数、Chao1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和Ace指数变化趋势均表现为湖南稷子>甜高粱>玉米>紫花苜蓿,Simpson指数、Chao1和Ace指数在紫花苜蓿与湖南稷子之间差异显著(P<0.05)。土壤主要优势菌门有泉古菌门(Crenarchaeota)(51.50%)、广古菌门(Euryarchaeota)(19.85%)和Thaumarchaeota(17.10%);优势菌属有硝酸候选菌属(Candidatus_Nitrosocosmicus)(5.50%)、盐碱球菌属(Halalkalicoccus)(4.78%)、硝基水杨酸菌属(Nitrosarchaeum)(6.73%)等。湖南稷子种植增加了硝酸候选菌属(7.77%)、硝基水杨酸菌属(17.26%)和甲烷八叠球菌属(Methanosarcina)(7.91%)的相对丰度。高粱种植增加了土壤盐碱球菌属(15.47%)相对丰度,玉米种植增加了盐碱球菌属(3.28%)相对丰度。土壤全盐(TS)、有机质(OM)、全氮(TN)、速效氮(AN)、全磷(TP)是影响土壤古菌群落相对丰度主要的环境因子。因此,饲草种植利用对于促进盐渍化土壤质量提升、区域种植结构优化和土壤生态系统稳定性改善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菌 群落结构 多样性 饲草 盐渍土 宁夏灌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稞根腐病根际土壤细菌多样性及群落结构变化规律
8
作者 李雪萍 许世洋 +1 位作者 李建军 漆永红 《草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8-129,共12页
青稞根腐病危害严重,其发生、蔓延与其根际土壤细菌群落动态密切相关。为明确青稞根腐病的发生对其根际土壤细菌多样性及群落结构的影响,本研究通过对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青稞种植区的根腐病进行系统调查,采集不同发病率青稞根际土壤样品... 青稞根腐病危害严重,其发生、蔓延与其根际土壤细菌群落动态密切相关。为明确青稞根腐病的发生对其根际土壤细菌多样性及群落结构的影响,本研究通过对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青稞种植区的根腐病进行系统调查,采集不同发病率青稞根际土壤样品,采用高通量测序获得其根际土壤细菌群落遗传信息,分析其多样性及演替规律,并通过COG基因库注释其基因功能。结果发现,青稞根际土壤细菌物种组成丰富,均匀程度高,能全面反映样品细菌群落结构。健康样品与发病率为5%青稞根际土壤细菌群落距离最近,发病率越高,则与健康样品的距离越大。随青稞根腐病发病率升高,不同发病样本特有物种数呈先增高后降低趋势;变形菌门相对丰度先升高后降低,与绿弯菌门、酸杆菌门、拟杆菌门、放线菌门和芽单胞菌门变化相反;芽孢杆菌目、硝化螺旋菌目,芽单胞菌科、芽孢杆菌科、硝化螺旋菌科及对应的芽单胞菌属、芽孢杆菌属、硝化螺旋菌属相对丰度先升高后降低,简单芽孢杆菌相对丰度先升高后降低,而醋酸钙不动杆菌、嗜根寡养单胞菌等相对丰度先降低后升高。青稞根际土壤细菌氨基酸转运代谢、转录、脂肪转运代谢及翻译后修饰、蛋白质折叠和伴侣蛋白等功能基因的丰度因根腐病的发生而降低,信号转导机制、能量生成和转换等功能基因的丰度则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稞 根腐病 群落结构 物种多样性 高通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刘家峡水库主动源试验区浮游硅藻群落结构及其多样性
9
作者 陈凌云 刘乐 +4 位作者 申啸天 陈锷 成丹 孔维宝 杜海峰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5-75,共11页
以刘家峡水库主动源试验区为研究区域,选取10个采样位点,对试验区浮游硅藻群落结构特征和功能多样性进行调查,结合水质理化指标,分析影响浮游硅藻群落特征的环境因子.结果表明,试验区共检出浮游硅藻90种,隶属于2纲6目9科32属,优势类群... 以刘家峡水库主动源试验区为研究区域,选取10个采样位点,对试验区浮游硅藻群落结构特征和功能多样性进行调查,结合水质理化指标,分析影响浮游硅藻群落特征的环境因子.结果表明,试验区共检出浮游硅藻90种,隶属于2纲6目9科32属,优势类群主要为曲丝藻属;浮游硅藻群落的Shannon多样性指数、Margalef丰富度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变化范围分别为2.02~2.21、4.11~4.95和0.56~0.61;对浮游硅藻群落丰度进行聚类分析和非度量多维尺度分析,结果显示采样点可划分为4个群组,其中A群组为样点S1、S2和S3,B群组为样点S4、S5和S6,C群组为样点S7和S8,D群组为样点S9和S10;相似性分析检验结合相似百分比分析,结果显示浮游硅藻群落存在极显著差异(R=0.959,P=0.01),且造成差异的主要贡献种为高尔夫曲丝藻、亚显曲丝藻、高山曲丝藻和尖肘形藻;分别对鉴定的8大功能类群代表种属进行主坐标典型分析,结果显示各群落间存在一定的异质性;对浮游硅藻类群与环境因子分别进行生物环境连接分析和基于距离的冗余分析,结果显示总氮、pH、化学需氧量和NO-3-N为影响浮游硅藻群落的主要环境因子.主动源试验区气枪激发活动扰动水体后,可能会对周边浮游硅藻的物种分布和群落结构产生轻微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硅藻 群落结构 生物多样性 生态效应 刘家峡水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芽孢杆菌对黄芪内生细菌群落多样性及结构的影响
10
作者 沙月霞 田兴芳 +1 位作者 贺彦怀 徐瑾瑜 《西北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49-958,共10页
为详细了解芽孢杆菌(Bacillus)浸种结合灌根处理对黄芪不同组织内生细菌群落多样性及结构的影响。提取黄芪内生细菌群落的总DNA后,采用植物微生物组测序技术检测黄芪根系及茎叶部组织的内生细菌群落的16SrRNA基因V3-V4序列,剖析黄芪根... 为详细了解芽孢杆菌(Bacillus)浸种结合灌根处理对黄芪不同组织内生细菌群落多样性及结构的影响。提取黄芪内生细菌群落的总DNA后,采用植物微生物组测序技术检测黄芪根系及茎叶部组织的内生细菌群落的16SrRNA基因V3-V4序列,剖析黄芪根部和茎叶部内生细菌群落多样性及结构特征。结果表明,芽孢杆菌浸种结合灌根显著影响黄芪幼苗根部和茎叶部组织的内生细菌群落多样性和丰富度,增加了分类单元OTU(OperationalTaxonomicUnits)(序列数≥5)的数量;黄芪幼苗根部内生厚壁菌门(Firmicutes)和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的相对丰度是空白对照的2.27倍以上,茎叶部厚壁菌门的丰度增加约42.70%、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的丰度降低约19.38%;对根部与茎叶部的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丰度、根部变形菌纲(Proteobacteria)及拟杆菌纲(Bacteroidia)丰度的影响趋势不一致;茎叶部的变形杆菌纲丰度降低约32.98%,增加了梭菌纲(Clostridia)、芽孢杆菌纲(Bacilli)、放线菌纲(Actinobacteria)和酸微菌纲(Acidimicro-biia)的相对丰度;芽孢杆菌处理组根部优势菌属(相对丰度≥5%)为根瘤菌属(Rhizobium),空白对照为嗜酸菌属(Acidovorax);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velezensis)S5浸种结合灌根后黄芪幼苗茎叶部优势菌属为嗜酸菌属,短小芽孢杆菌(Bacilluspumilus)J2浸种结合灌根后茎叶部没有相对丰度≥5%的细菌属,空白对照为鞘氨醇单胞菌属(Sphingomonas);增加了未分类根瘤菌(unclassifiedRhizobium)、芽孢杆菌、假单胞菌(Pseudomonas)、中慢生根瘤菌(Mesobradybioticrhizobium)和德沃斯菌(unclassified_Devosia)的种水平丰度,降低了未分类嗜酸菌(unclassifiedAcidophil)和纤维弧菌(Cellvibrio)的种水平丰度。PICRUSt2功能预测分析表明芽孢杆菌浸种结合灌根增加了黄芪组织中参与代谢、环境信息处理、遗传信息处理、细胞过程4个代谢通路的内生细菌相对丰度。总之,芽孢杆菌浸种结合灌根显著提高黄芪组织的内生细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改变优势菌属,改善黄芪幼苗生长的微生态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芽孢杆菌 黄芪 内生细菌群落 多样性及细菌群落结构 植物微生态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榴根腐病植株和健康植株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分析
11
作者 王燕平 杨永利 +3 位作者 陈松 王毛 刘旭 张翠翠 《中国果树》 2025年第6期88-95,共8页
研究石榴根腐病病株与健康植株的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变化,为探究石榴根腐病的微生态发病机理及防治提供理论基础。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和比较石榴根腐病患病植株和健康植株的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组成及多样性特点。结果... 研究石榴根腐病病株与健康植株的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变化,为探究石榴根腐病的微生态发病机理及防治提供理论基础。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和比较石榴根腐病患病植株和健康植株的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组成及多样性特点。结果表明:患病植株与健康植株相比,根际土壤细菌多样性和丰富度均未达到显著差异;Beta多样性分析表明,患病植株与健康植株根际土壤的细菌群落组成存在明显差异;在优势门菌群中,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ota)和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相对丰度在患根腐病的植株根际土壤中均显著高于健康植株,而酸杆菌门(Acidobacteriota)、芽单胞菌门(Gemmatimonadota)、绿弯菌门(Chloroflexi)以及黏球菌门(Myxococcota)相对丰度在健康植株的根际土壤中均高于患病植株。在属水平上,链霉菌属(Streptomyces)、Actinospica属、分枝杆菌属(Mycobacterium)相对丰度在患病植株根际土壤中均高于健康植株;而芽单胞菌属(Gemmatimonas)相对丰度在健康植株根际土壤中高于患病植株;LefSe分析结果表明,放线菌门和芽单胞菌门在患病植株和健康植株根际土壤中的差异最大。综上所述,健康石榴植株感染根腐病后,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发生了一定程度变化,链霉菌属为相对丰度最高的属,在患根腐病的植株根际土壤中明显富集,可作为候选生防菌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榴 根腐病 高通量测序 细菌多样性 群落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西内陆河流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生物多样性特征
12
作者 王昱 信雅玲 +5 位作者 李浩霖 苗天 袁兴鹏 李能安 雒天峰 王娟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81-791,共11页
为研究河西内陆河流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特征、生物多样性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于2023年8月对讨赖河与石羊河2条典型干旱内陆河的大型底栖动物、水体理化指标以及环境因子进行采样调查。结果表明,此次采样共采集到52种大型底栖动物... 为研究河西内陆河流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特征、生物多样性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于2023年8月对讨赖河与石羊河2条典型干旱内陆河的大型底栖动物、水体理化指标以及环境因子进行采样调查。结果表明,此次采样共采集到52种大型底栖动物,隶属3门6纲14目32科44属,节肢动物(75.3%)在全流域占优势地位。讨赖河平均密度和生物量分别为23 m^(-2)和1.8599 g·m^(-2),石羊河为32 m^(-2)和2.7211 g·m^(-2)。2条河大型底栖动物密度表现为下游农区段(251 m^(-2))>中游城区段(170 m^(-2))>上游山区段(76 m^(-2)),生物量表现为中游城区段(19.5444 g·m^(-2))>下游农区段(16.6575 g·m^(-2))>上游山区段(5.0278 g·m^(-2))。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Margalef丰富度指数分布特征均为中下游大于上游;Simpson优势度指数与Pielou均匀度指数在2条河流内变化较为平稳。由Jaccard相似性指数分析得出,讨赖河与石羊河各采样点之间共有物种较少,群落结构相似程度较低,表现出2条河流因河段异质性、河床组成、水生植被及底质组成等河流生境的不同,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空间分布差异显著。影响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的主要环境因子为水草丰富度、底质、海拔(ALT)、植被覆盖度、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电导率(EC)、溶解氧(DO)浓度、溶解性总固体(TDS)含量及盐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西内陆河 大型底栖动物 群落结构 生物多样性 生境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生草对干热河谷区芒果园杂草多样性和群落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耿沙 张钦 +5 位作者 段春芳 车彬 沈正松 熊贤坤 严炜 刘倩 《草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28-1238,共11页
为分析人工生草对芒果园杂草多样性和群落结构的影响,本研究选用柱花草(Stylosanthes guianensis)、穗序木蓝(Indigofera hendecaphylla)、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红三叶(Trifolium pratense)和大翼豆(Macroptilium lathyroides)等... 为分析人工生草对芒果园杂草多样性和群落结构的影响,本研究选用柱花草(Stylosanthes guianensis)、穗序木蓝(Indigofera hendecaphylla)、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红三叶(Trifolium pratense)和大翼豆(Macroptilium lathyroides)等5个豆科草种作为试验组在芒果园进行生草试验,以自然生草芒果园为对照,研究人工生草对芒果园杂草的生态位、多样性、群落结构相似性及功能群的影响。结果表明:与自然生草相比,5种人工生草模式均能降低芒果园的杂草生物量、物种数、个体数和ACE估计值(Abundance-based Coverage Estimator),提高干热河谷区的芒果园杂草多样性。人工生草影响了芒果园的杂草生态位宽度和重叠度,改变果园杂草的生态位、功能群和群落结构,增加果园的生态稳定性。在5种人工生草模式中,穗序木蓝生草芒果园具有较高的杂草多样性和较低的杂草生物量,是干热河谷区芒果园最理想的杂草管理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园生草 芒果园 杂草多样性 群落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河口湿地不同植被类型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岳航宇 郭成久 +1 位作者 苏芳莉 魏超 《生态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2-232,共11页
湿地是重要生态系统,微生物对维持其生态稳定发挥着重要作用。了解辽河口湿地不同植被类型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特征对于揭示该区域植被与土壤的相互作用具有重要科学意义。以辽河口湿地为研究对象,选取芦苇分布区-芦苇根际土... 湿地是重要生态系统,微生物对维持其生态稳定发挥着重要作用。了解辽河口湿地不同植被类型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特征对于揭示该区域植被与土壤的相互作用具有重要科学意义。以辽河口湿地为研究对象,选取芦苇分布区-芦苇根际土壤(D1)、芦苇-盐地碱蓬交错区-芦苇根际土壤(D2)、芦苇-盐地碱蓬交错区-盐地碱蓬根际土壤(D3)、盐地碱蓬分布区-盐地碱蓬根际土壤(D4)以及潮滩沉积物(D5),利用Illumina Miseq PE300高通量测序技术进行16S rRNA基因测序分析不同植被类型根际土壤微生物的多样性和群落结构特征,并探究土壤理化因子与其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辽河口湿地根际微生物检测出40门,95纲,184目,311科,528属,888种。2)在门水平上,变形菌门是最优势菌群。3)湿地各采样区域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分析表明,盐地碱蓬分布区-盐地碱蓬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丰富度和多样性最高。4)冗余分析结果表明,土壤总氮、有机质、氯离子含量是影响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主要因素。研究成果可从微生态学角度为中国北方滨海湿地生态系统功能的研究和保护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河口湿地 植被类型 高通量测序 土壤微生物 微生物多样性 群落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DNA宏条形码技术的巢湖夏季鱼类群落结构及多样性
15
作者 刘成凤 严云志 +4 位作者 韩胜盼 张家赫 谢平 陈隽 夏午来 《水生态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29-237,共9页
应用eDNA宏条形码技术探究鱼类群落结构与环境因子的关系,为水生生物监测以及生态保护提供新的技术手段。2022年8月在巢湖湖区设置了15个采样点进行水样采集,利用eDNA宏条形码技术探究巢湖夏季鱼类群落结构,分析生物多样性,并采用冗余分... 应用eDNA宏条形码技术探究鱼类群落结构与环境因子的关系,为水生生物监测以及生态保护提供新的技术手段。2022年8月在巢湖湖区设置了15个采样点进行水样采集,利用eDNA宏条形码技术探究巢湖夏季鱼类群落结构,分析生物多样性,并采用冗余分析(RDA)探讨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共检测到鱼类48种,隶属于7目13科39属,以鲤形目鱼类为主(35种),约占检测鱼类总数的72.92%;鳙(Aristichthys nobilis)和刀鲚(Coilia na-sus)等为优势种;检测到了2种近十年文献报道中传统调查方法没有采集到的物种,分别为赤眼鳟(Squaliobarbus curriculus)和唇䱻(Hemibarbus labeo)。15个采样点的Shannon-Wiener、Simpson、Pielou均匀度指数的平均值分别为1.710±0.375、0.696±0.140、0.504±0.112,3个湖区鱼类的3种多样性指数分布趋势基本相同,差异均不显著。主坐标分析(PCoA)和置换多元方差分析(PERMANOVA)检验结果表明,巢湖不同湖区鱼类群落结构差异不显著(R^(2)=0.13,P=0.53)。冗余分析(RDA)显示,氨氮、水温和溶解氧对巢湖鱼类群落结构变化具有显著影响(P<0.05)。研究表明eDNA宏条形码技术在巢湖鱼类资源监测中具有可行性,在长江流域禁捕环境下可作为一种新的技术手段对鱼类资源进行监测和保护,为今后长江流域开展鱼类资源调查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DNA宏条形码技术 鱼类多样性 群落结构 环境因子 巢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野生与栽培五味子叶际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和结构差异及功能预测分析
16
作者 吴宇彤 王若琳 +1 位作者 颜霞 黄丽丽 《西北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491-1505,共15页
基于高通量测序明确野生五味子与栽培五味子叶际微生物群落丰富度、多样性、群落组成及结构差异,旨在对不同微生物群落进行功能预测,为后续探究野生品种与栽培品种五味子叶际微生物如何影响植物次生代谢提供参考。采用Illumina Novaseq... 基于高通量测序明确野生五味子与栽培五味子叶际微生物群落丰富度、多样性、群落组成及结构差异,旨在对不同微生物群落进行功能预测,为后续探究野生品种与栽培品种五味子叶际微生物如何影响植物次生代谢提供参考。采用Illumina Novaseq平台对野生与栽培五味子叶际微生物群落DNA片段进行测序,对获取的有效数据进行物种注释和丰度计算,揭示样本物种构成;进一步进行Alpha多样性和Beta多样性分类分析,挖掘样本间群落结构差异。扩增子的注释结果关联相应的功能数据库,采用PICRUSt2软件开展相关分析,并对样本中的微生物群落进行功能预测。结果表明:(1)野生品种与栽培品种叶际细菌扩增子序列变体(Amplicon Sequence Variants, ASVs)分别为2 525和1 516个,其中408个ASV为共有;叶际真菌ASVs分别为883和368个,其中105个ASV为共有。(2)叶际细菌野生品种中占比较高的菌属为甲基杆菌属(Methylobacterium-Methylorubrum)和鞘氨醇单胞菌属(Sphingomonas),栽培品种中占比较高的菌属为甲基杆菌属;叶际真菌野生品种中占比较高的菌属为枝孢属(Cladosporium),栽培品种中占比较高的菌属为外囊菌属(Taphrina)和枝孢属。(3)叶际微生物群落通过PICRUSt2分析及KEGG通路预测显示,野生品种在脂类运输与代谢、萜类化合物和聚酮类化合物代谢及能量产生类功能方面相对丰度占比显著高于栽培品种。可见:五味子野生品种叶际微生物群落丰富度和多样性高于栽培品种,与植株次级代谢产物合成及能量产生有关的微生物群落相对丰度占比野生品种高于栽培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味子 叶际微生物 次生代谢物 群落多样性 结构分析 功能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平潭岛海域春秋季游泳动物多样性与群落结构
17
作者 官诗雨 刘彩莲 +2 位作者 林柏岸 陈丁 刘敏 《海洋与湖沼》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33-647,共15页
为了解福建平潭岛海域的游泳动物多样性、群落结构以及渔业资源现状,于2016年春季(4月)和秋季(10月)租用底拖网渔船,在19个站位进行采样。利用物种多样性指数、相对重要性指数(IRI)、ABC曲线和非度量多维标度序(NMDS)等方法,对该海域的... 为了解福建平潭岛海域的游泳动物多样性、群落结构以及渔业资源现状,于2016年春季(4月)和秋季(10月)租用底拖网渔船,在19个站位进行采样。利用物种多样性指数、相对重要性指数(IRI)、ABC曲线和非度量多维标度序(NMDS)等方法,对该海域的游泳动物组成及群落结构进行分析。共捕获游泳动物159种,春秋两季物种组成差异明显,季节更替率为59.1%。优势种共有8种,仅有龙头鱼(Harpadon nehereus)和口虾蛄(Oratosquilla oratoria)在春秋两季均为优势种。春秋两季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均值约为2,季节间无显著差异。分类多样性指数显示秋季群落物种间亲缘关系较近,且均匀程度较差。春秋两季游泳动物密度无显著差异,春季平均尾数密度和平均体质量密度分别为(22.05±22.82)ind./km^(2)和(364.44±351.04)kg/km^(2),以鱼类为主;秋季分别为(28.64±37.57)ind./km^(2)和(353.98±416.24)kg/km^(2),甲壳类与鱼类的密度占比相当。从空间分布来看,平潭岛东南面海域游泳动物密度较高。游泳动物群落结构表现出极显著的春秋季差异(P<0.01),相关性最高的环境因子组合为水温和叶绿素a(r=0.416,P<0.01)。与同海域历史数据(1990~1991年)相比,游泳动物多样性和密度虽然有所提升,但物种组成已发生明显改变,现以次级经济物种居多。近年来,平潭岛旅游业发展迅速,海岛建设对海洋生态的干扰日益严重,给渔业资源管理与生态保护带来了挑战。在此背景下,研究结果可为平潭岛海域游泳动物群落健康评估以及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数据支撑和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泳动物 优势种 物种多样性 群落结构 平潭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期弃管杉木人工林群落结构及其物种多样性特点
18
作者 邓鹏飞 肖永有 +5 位作者 曾常金 高雨 张秀兰 陈兴彬 肖复明 徐小牛 《生态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11-520,共10页
群落结构及其物种组成和多样性是评价森林质量的重要指标,探讨群落结构和物种多样性关系,可为林分结构优化及功能提升提供理论依据。选择江西阳明山国家森林公园弃管20年的50年生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人工林,采用样地调查法,... 群落结构及其物种组成和多样性是评价森林质量的重要指标,探讨群落结构和物种多样性关系,可为林分结构优化及功能提升提供理论依据。选择江西阳明山国家森林公园弃管20年的50年生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人工林,采用样地调查法,分析其群落结构、物种组成和多样性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群落乔木层林木径级分布呈双峰曲线,径级≤10cm的较小个体占比高,以侵入的阔叶树为主,属于稳定增长型林分。杉木种群的平均重要值为77,胸高断面积41 m^(2)·hm^(-2),占群落总胸高断面积的94%;其径级分布呈正态分布型,可维持其在群落中的长期优势地位;群落稳定性分析表明其属于稳定种群,但其幼苗、幼树储备严重不足,属于衰退型种群。该群落共出现植物72种55属35科,其中木本植物51种38属22科、草本植物6种6属4科、蕨类植物15种11属9科。热带成分在区系中占优势,共有种子植物28属37种,分别占总数的64%和65%。群落不同层次的物种多样性差异较大,相关性分析表明杉木重要值与灌木层所有多样性指数之间均无显著相关性,而与乔木层和草本层的3个多样性指数(包括Shannon-Wienner指数、Simpson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均呈显著负相关。这表明群落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受制于杉木种群的优势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群落 林分结构 物种多样性 区系特征 阳明山森林公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潮州单丛茶区不同海拔瓢虫科昆虫群落结构与多样性
19
作者 李再霖 彭锋 +1 位作者 王兴民 陈晓胜 《茶叶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9-109,共11页
为了明确潮州单丛茶区天敌瓢虫的群落结构和物种多样性,对潮州市不同海拔的茶园开展瓢虫科物种多样性调查。采用比较形态学和生物多样性指数两种分析方法,从不同海拔茶园瓢虫科昆虫的物种组成、群落结构、优势种、相对多度以及群落多样... 为了明确潮州单丛茶区天敌瓢虫的群落结构和物种多样性,对潮州市不同海拔的茶园开展瓢虫科物种多样性调查。采用比较形态学和生物多样性指数两种分析方法,从不同海拔茶园瓢虫科昆虫的物种组成、群落结构、优势种、相对多度以及群落多样性指数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潮州茶园中瓢虫群落与海拔间的关系。设置了茶园天敌瓢虫调查样点63个,共采集瓢虫标本1132头,鉴定天敌瓢虫12族26属45种。结果显示,直钩方瓢虫(Sasajiscymnus kuriharai Kitano,2012)是潮州单丛茶区天敌瓢虫群落优势种,其相对多度达到50.80%。此外,不同海拔的天敌瓢虫群落多样性指数分析结果表明,低海拔茶园中天敌瓢虫群落多样性最为丰富,且具有较高的多样性指数(2.48)、丰富度指数(5.07)及均匀度指数(0.73),而优势度指数最低(0.17)。这一结果表明潮州低海拔茶区内存在着较为丰富、分布均匀且具有平衡竞争关系的天敌瓢虫群落,从而使得该群落更加稳定。研究结果可为潮州单丛茶区害虫绿色防控以及茶园的生态保护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瓢虫 群落结构 多样性 不同海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典型高山河流尼洋河水体细菌多样性及群落结构
20
作者 母雪艳 李佳蔚 +4 位作者 郝兆 王艳红 黄帅帅 德吉 周永洪 《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7710-7721,共12页
本研究通过高通量测序的方法探究了尼洋河水体细菌多样性及群落结构,发现尼洋河上中下游以及支流之间细菌群落结构存在显著差异。尼洋河水体细菌群落主要由变形菌门、放线菌门、拟杆菌门、蓝藻门、浮霉菌门等类群组成,优势种多为未知种... 本研究通过高通量测序的方法探究了尼洋河水体细菌多样性及群落结构,发现尼洋河上中下游以及支流之间细菌群落结构存在显著差异。尼洋河水体细菌群落主要由变形菌门、放线菌门、拟杆菌门、蓝藻门、浮霉菌门等类群组成,优势种多为未知种,分别为Sporichthyaceae_sp.、Pseudarcicella_sp.、Limnohabitans_sp.、Flavobacterium_sp.、Candidatus_planktophila、Rhodoferax_sp.、Candidatus_nanopelagicus、f-Ilumatobacteraceae和hgcI_sp.,大量未知种的发现为青藏高原远古细菌多样性研究以及开发相关生物功能提供了可能。尼洋河上游的ASV数明显高于其它河段,α-多样性指数分析显示,其Shannon指数、ACE指数、Simpson多样性指数、pielou指数、以及Chao1指数均显著高于其它分段,说明尼洋河上游水体细菌的多样性最为丰富。中性群落拟合分析显示,相较于确定性过程而言,随机性过程对尼洋河水体细菌群落构建过程影响更大,不同区段细菌菌群差异主要与物种替换相关。生态位分析显示,巴河区段水体的生态位宽度均值最高但生态位重叠指数均值最低,说明巴河区段细菌优势种之间竞争程度较低。总的来说尼洋河水体细菌资源丰富,这对于青藏高原细菌多样性研究以及高原极端环境下功能性细菌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河流 尼洋河 水体细菌 多样性 群落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