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覆盖作物及耕作方法对土壤丝状真菌生物量的影响 被引量:4
1
作者 昭日格图 陆洪省 +2 位作者 李桂江 小松崎将一 太田宽行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2287-2293,共7页
以日本国立大学法人茨城大学农学部田间科学教育研究中心附属农场为研究对象,在不同季节(2004年5月、10月和2005年5月、10月)对农田采取旋耕、梨耕和免耕处理,并在每一耕作处理区分别种植黑麦(Secale cereale L.)、毛野豌豆(Vicia ... 以日本国立大学法人茨城大学农学部田间科学教育研究中心附属农场为研究对象,在不同季节(2004年5月、10月和2005年5月、10月)对农田采取旋耕、梨耕和免耕处理,并在每一耕作处理区分别种植黑麦(Secale cereale L.)、毛野豌豆(Vicia villosa Roth)和杂草(休闲处理对照区),来研究覆盖作物及耕作方法对土壤中真菌生物量的影响效果。结果表明,在免耕处理区,覆盖黑麦、毛野豌豆和杂草的土壤表层(0-10cm)中,其真菌的生物量均分别高于相应覆盖物的深层土壤(10-30cm)中真菌的生物量,并且覆盖黑麦的土壤表层中真菌的生物量比覆盖毛野豌豆的高很多,在2004年5月和10月测得的土壤表层中,覆盖黑麦的真菌生物量分别是覆盖毛野豌豆的1.2和1.8倍,在2005年5月和10月,分别是1.6和1.2倍。对旋耕和梨耕处理区,在不同深度的土层和覆盖物的条件下,真菌生物量均没有明显变化。从上述结果,不同的耕作方式和覆盖不同的作物都会影响土壤中真菌的生物量,并且,免耕和覆盖黑麦相结合,对土壤表层中的真菌生物量影响最为显著。另外,在不同的土壤层之间,表层中的真菌生物量要高于深层土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覆盖作物 耕作方法 真菌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选择性呼吸抑制技术在土壤细菌和真菌生物量测定中的应用 被引量:4
2
作者 林启美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921-926,共6页
放线菌酮和链霉素可以选择性地抑制土壤中真菌和细菌的葡萄糖诱导呼吸作用,但抑制效果仅50% 左右。二者的最适用量每克土分别为8~12m g 和4~8m g,培养时间以低于4h 为好。在两个土壤上选择性呼吸抑制方法测定的结果... 放线菌酮和链霉素可以选择性地抑制土壤中真菌和细菌的葡萄糖诱导呼吸作用,但抑制效果仅50% 左右。二者的最适用量每克土分别为8~12m g 和4~8m g,培养时间以低于4h 为好。在两个土壤上选择性呼吸抑制方法测定的结果与直接显微镜计数法所得的结果相当,但是,加入链霉素时,一个粘性土壤的葡萄糖诱导呼吸量不但不被抑制,反而随链霉素加入量的增加,诱导呼吸量增加,是否与其高的粘粒含量有关乃需要做进一步的研究。另还详细地讨论了应用此方法的有关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生物 真菌生物 诱导呼吸抑制 土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南农大研制出真菌生物杀虫剂
3
《蔬菜》 2003年第8期40-40,共1页
关键词 西南农业大学 研制技术 真菌生物杀虫剂 无公害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菌和细菌生物量在土壤团聚体中的分布和耕作响应 被引量:15
4
作者 罗红燕 蒋先军 +2 位作者 谢德体 李楠 曹良元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4588-4594,共7页
首次报道亚热带紫色水稻土中土壤真菌和细菌生物量在不同粒径水稳性团聚体中的分布及耕作的影响。实验样品采自16年的国家紫色土长期定位试验站的垄作免耕(Combining Ridge and No-tillage,NT)、冬水稻田(Flooded Paddy Field,FPF)... 首次报道亚热带紫色水稻土中土壤真菌和细菌生物量在不同粒径水稳性团聚体中的分布及耕作的影响。实验样品采自16年的国家紫色土长期定位试验站的垄作免耕(Combining Ridge and No-tillage,NT)、冬水稻田(Flooded Paddy Field,FPF)和常规平作(Conventional Tillage,CT)土壤。表层土样(0~20cm)通过湿筛法分别得到〉4.76 mm、2.0~4.76 mm、1.0~2.0 mm、0.25~1.0 mm、0.053~0.25 mm、〈0.053mm粒径的土壤团聚体。采用麦角固醇和胞壁酸标记法测定各级团聚体中真菌和细菌的生物量。结果显示在垄作免耕、冬水稻田、常规平作土样中,真菌生物量与细菌生物量在〈0.053 mm的粘粒中含量最低;在0.053~0.25 mm的土壤微团聚体中最高;在大于0.25 mm的大团聚体中真菌和细菌生物量随粒径的增大而增多,但细菌和真菌生物量在不同耕作方式的土样中的变化模式有一定的差异。3种耕作方式相比较,垄作免耕的土壤真菌和细菌的生物量在3种耕作方式中最高,冬水稻田次之,常规平作最低。真菌生物量与细菌生物量的比率分布模式在不同耕作方式的土样中差异较大,垄作免耕的真菌生物量与细菌生物量的比率在3种耕作方式中最高,冬水稻田次之,常规平作最低,但除了在0.25~1.0 mm、2.0~4.76 mm的团聚体之间有明显差异外(P〈0.05),其余粒径之间均无明显差异(P〉0.05)。这表明土壤真菌生物量和细菌生物量在亚热带紫色水稻土水稳定性团聚体中的分布模式与团聚体的粒径和耕作方式有关,3种耕作方式中垄作免耕对真菌和细菌生物量分布的响应最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团聚体 真菌生物 细菌生物 耕作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内真菌毒素生物标记物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5
作者 谢丽伟 孔维军 +1 位作者 杨美华 欧阳臻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43-550,共8页
真菌毒素是一些真菌在生长过程中产生的有毒次级代谢产物,广泛污染农作物、食品和饲料等,由于多数真菌毒素具有很强的毒性,可致癌、致畸和致突变,人和动物通过饮食可能暴露于不同的真菌毒素,对人和动物的健康构成了极大的威害。本文以... 真菌毒素是一些真菌在生长过程中产生的有毒次级代谢产物,广泛污染农作物、食品和饲料等,由于多数真菌毒素具有很强的毒性,可致癌、致畸和致突变,人和动物通过饮食可能暴露于不同的真菌毒素,对人和动物的健康构成了极大的威害。本文以人和动物血液、尿液、胆汁、乳汁和粪便中真菌毒素的原形及其代谢物作为真菌毒素生物标记物,通过测定其含量来评价人和动物暴露于真菌毒素的频率和水平。本文归纳体内常见真菌毒素生物标记物的种类,分析其对人和动物的危害性,并综述体内真菌毒素生物标记物检测的研究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菌毒素生物标记物 体内 检测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式白腐真菌膜生物反应器处理染料废水: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其与脱色效率的关系
6
作者 高尚 马丽华 +2 位作者 黄民生 陶芳 陈诚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01-406,共6页
通过PCR-DGGE(变性浓度梯度凝胶电泳)分析评价了连续运行100天的白腐真菌膜生物反应器中群落结构的变化,并研究了群落结构与染料脱色效率之间的耦联关系,且通过多维尺度(MDS)方法对DGGE电泳图谱进行分析,以二维图形向量的方式显示。结... 通过PCR-DGGE(变性浓度梯度凝胶电泳)分析评价了连续运行100天的白腐真菌膜生物反应器中群落结构的变化,并研究了群落结构与染料脱色效率之间的耦联关系,且通过多维尺度(MDS)方法对DGGE电泳图谱进行分析,以二维图形向量的方式显示。结果表明,通过对系统内优势菌种的18S rDNA序列进行测定,并通过NCBI(美国国立生物技术信息中心)基因库比对确定的菌种Phanerochaete chrysosporium(P.chrysosporium)在运行期间始终是微生物群落的优势种,随着系统运行时间的延长,其优势愈加明显,但反应器中微生物群落结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却逐渐降低,由起始阶段的1.92降至最终的0.92。对DGGE条带进行MDS分析得知,反应器在运行阶段基本稳定维持处在一个区域,表明其微生物群落结构在运行期间较为稳定,且该反应器对染料废水始终具有良好的脱色效果,平均脱色率为82.5%,最高时可达93.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腐真菌生物反应器 PCR—DGGE 群落结构 MDS分析 脱色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病原生物真菌防治蔬菜害虫药效对比试验
7
作者 陈翰秋 《现代农业科技》 2017年第9期124-124,126,共2页
随着西藏地区设施蔬菜种植面积不断增加,蔬菜害虫危害也日趋严重,严重影响了蔬菜产量和品质,是制约本地蔬菜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利用4种病原生物真菌金龟子绿僵菌乳粉剂、大孢绿僵菌、玫烟色拟青霉、白僵菌对4种蔬菜害虫小菜蛾、... 随着西藏地区设施蔬菜种植面积不断增加,蔬菜害虫危害也日趋严重,严重影响了蔬菜产量和品质,是制约本地蔬菜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利用4种病原生物真菌金龟子绿僵菌乳粉剂、大孢绿僵菌、玫烟色拟青霉、白僵菌对4种蔬菜害虫小菜蛾、菜青虫幼虫、蚜虫、茄科蔬菜粉虱开展药效试验。结果表明,金龟子绿僵菌对小菜蛾的防效最好,大孢绿僵菌对菜青虫的防效最好,玫烟色拟青霉对蚜虫的防效最好,白僵菌对粉虱的防效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原生物真菌 蔬菜害虫 药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酸对青贮玉米原料模拟压车条件发酵品质和真菌变化的研究
8
作者 张彩霞 王海荣 +3 位作者 李俊峰 张吉明 李俊良 韩吉雨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149-154,共6页
为抑制青贮玉米原料在运输压车过程中的异常发酵,探究不同有机酸盐对其抑制情况的影响,本试验以青贮玉米原料为材料,选用山梨酸钾和苯甲酸钠为添加剂,模拟青贮拉运堆积状态,以不添加为对照分别在模拟青贮拉运压车0、6、12、18、24、36 ... 为抑制青贮玉米原料在运输压车过程中的异常发酵,探究不同有机酸盐对其抑制情况的影响,本试验以青贮玉米原料为材料,选用山梨酸钾和苯甲酸钠为添加剂,模拟青贮拉运堆积状态,以不添加为对照分别在模拟青贮拉运压车0、6、12、18、24、36 h采样测定营养成分、霉菌毒素及36 h的真菌微群落结构,同时监控每隔2 h的温度变化,旨在筛选出可抑制青贮玉米原料异常发酵的有机酸添加剂。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山梨酸钾和苯甲酸钠能够显著抑制玉米青贮原料异常发酵的温度(P<0.05),其中山梨酸钾效果最为显著,在18~20 h降到了最低温度,温度为20.01℃;添加剂对营养成分的影响在各个发酵时间点的规律均不一致,在36 h时均会降低干物质、淀粉和粗灰分含量;与其他两组相比,苯甲酸钠组呕吐毒素、玉米赤霉烯酮含量显著降低(P<0.05),分别降低了31.6%和21.2%。综上所述,苯甲酸钠可抑制玉米青贮原料异常发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贮玉米 山梨酸钾 苯甲酸钠 温度 霉菌毒素 真菌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菌微生物组在慢性呼吸道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被引量:5
9
作者 苏晓芳 董航明 蔡绍曦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565-1567,1570,共4页
呼吸道微生物组与慢性呼吸道疾病的相关研究现为一个焦点,测序技术的应用可以更全面地阐述微生物群落结构。现呼吸道微生物组学研究主要集中于细菌微生物组与慢性呼吸道疾病的关系上,尤其是急性发作、用药与微生物群落的关系;也有少数... 呼吸道微生物组与慢性呼吸道疾病的相关研究现为一个焦点,测序技术的应用可以更全面地阐述微生物群落结构。现呼吸道微生物组学研究主要集中于细菌微生物组与慢性呼吸道疾病的关系上,尤其是急性发作、用药与微生物群落的关系;也有少数研究呼吸道微生物组与肺癌的关系。而测序技术应用于呼吸道真菌微生物组学研究比较缺乏。但目前部分研究表明真菌在慢性呼吸道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如真菌与喘息症状、耐药等相关,也参与了宿主黏膜免疫反应,并且阐述了真菌菌群失调与真菌感染两个观点,证实真菌菌群的动态变化在人体健康与疾病状态中作用重大。因此,从整体群落结构全面了解并阐述真菌微生物组与呼吸道疾病的关系有助于进一步探讨疾病发病机制,辅助临床诊疗工作。我们将阐述真菌微生物组在慢性呼吸道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以及二代测序在真菌微生物组学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菌生物 慢性呼吸道疾病 急性发作 二代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园林废弃物木质纤维素高效降解真菌的筛选与鉴定 被引量:3
10
作者 黄秋月 何建清 +3 位作者 刘海鑫 聂子芳 徐东 潘长漭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1-111,共11页
为筛选园林废弃物木质纤维素高效降解真菌菌株,利用PDA培养基分离腐殖土、牛粪、马粪、枯枝落叶、堆肥、秸秆等环境中的真菌,利用苯胺蓝筛选培养基、滤纸无机盐培养基定性筛选具有木质纤维素降解能力的真菌菌株,并定量测定其木质纤维素... 为筛选园林废弃物木质纤维素高效降解真菌菌株,利用PDA培养基分离腐殖土、牛粪、马粪、枯枝落叶、堆肥、秸秆等环境中的真菌,利用苯胺蓝筛选培养基、滤纸无机盐培养基定性筛选具有木质纤维素降解能力的真菌菌株,并定量测定其木质纤维素降解酶活性及其对园林废弃物的降解率,进而筛选出高效降解园林废弃物木质纤维素的优良真菌菌株。结果表明,共分离出109株真菌。其中,具有木质素降解能力的真菌有32株,占供试菌株的29.36%;具有纤维素降解能力的真菌有40株,占供试菌株的36.70%。上述菌株中,BF31-32、BF32-93、T2-55、T1-16、T1-24均可高效降解园林废弃物木质纤维素,其园林废弃物降解率分别为50.30%、45.94%、44.49%、44.68%、46.81%。结合真菌的木质纤维素降解酶活性、形态学特征及分子鉴定结果,将菌株BF31-32鉴定为短密青霉菌(Penicillium brevicompactum)、菌株BF32-93鉴定为烟曲霉(Aspergillus fumigatus)、菌株T1-16和菌株T1-24鉴定为木贼镰孢菌(Fusarium equiseti)、菌株T2-55鉴定为淡紫拟青霉(Paecilomyces lilacinu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林废弃物 木质素 纤维素 酶活性 生物降解真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去除金属离子的条件控制 被引量:6
11
作者 曲景奎 隋智慧 +1 位作者 周桂英 张强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32-34,共3页
研究了用生物法处理含单一状态金属离子的废水。试验了吸除时间、p H值和生物量对吸附量的影响及生物量对吸附容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吸附时间为 30 min时 ,Ca2 + 、Ni2 + 、Cr3+ 的吸附量为 70 %~ 75 % ,而 Cr( )可超过 90 % ;金属... 研究了用生物法处理含单一状态金属离子的废水。试验了吸除时间、p H值和生物量对吸附量的影响及生物量对吸附容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吸附时间为 30 min时 ,Ca2 + 、Ni2 + 、Cr3+ 的吸附量为 70 %~ 75 % ,而 Cr( )可超过 90 % ;金属离子的最大吸附 p H值为 :Fe2 +为 4~ 5、Ca2 +为 4~7、Ni2 +为 6~ 7、Cr3+和 Cr( )为 6;吸附量微生物量的增大而增大 ,但吸附容量随生物量的增大而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离子 条件控制 真菌生物 生物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标记法剖析传统酿造用大曲微生物群落结构 被引量:15
12
作者 秦臻 郑佳 +3 位作者 彭昱雯 金扬 黄钧 周荣清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65-170,共6页
建立一种基于生物标记物表征大曲类固态发酵体系微生物群落结构的生物化学方法。以微生物细胞膜的特征组分磷脂脂肪酸(PLFAs)组成信息为指标,描述大曲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采用麦角甾醇标记物含量估算出样品真菌生物量。结果显示:5种不... 建立一种基于生物标记物表征大曲类固态发酵体系微生物群落结构的生物化学方法。以微生物细胞膜的特征组分磷脂脂肪酸(PLFAs)组成信息为指标,描述大曲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采用麦角甾醇标记物含量估算出样品真菌生物量。结果显示:5种不同生产工艺的大曲样品中共计检出18种磷脂脂肪酸,优势PLFAs是16:0、18:2ω6,9和18:1ω9,占总PLFAs物质的量的90%以上。从PLFAs组成特征判断5类大曲中优势菌群均为真菌。基于麦角甾醇含量与真菌生物量的关联性,估算出绝干大曲中的真菌生物量分布在(110.45±4.60)~(218.47±11.19)μg/m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曲 磷脂脂肪酸 生物群落结构 麦角甾醇 真菌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芩苷抗生物膜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3
作者 韩佳慧 刘唐娟 +5 位作者 罗劲 温中薇 黄海珠 张珂 蒋玉婷 陈一强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2438-2441,共4页
随着抗生素耐药率的不断上升,加速了后抗生素时代的到来,生物膜的形成是细菌/真菌产生多药耐药的主要原因之一。黄芩苷是黄芩的主要活性成分,具有抗病毒、抗菌、抗过敏、抗肿瘤、保肝、利胆、免疫调节等多种药理作用,尤以抗真菌/细菌作... 随着抗生素耐药率的不断上升,加速了后抗生素时代的到来,生物膜的形成是细菌/真菌产生多药耐药的主要原因之一。黄芩苷是黄芩的主要活性成分,具有抗病毒、抗菌、抗过敏、抗肿瘤、保肝、利胆、免疫调节等多种药理作用,尤以抗真菌/细菌作用最为显著。大量研究表明黄芩苷可抑制生物膜的形成和发育,本文将近年来对黄芩苷抗生物膜作用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结合课题组对生物膜的研究,以期进一步深入挖掘其在抗生物膜方面的潜在价值,为治疗生物膜相关感染提供新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 黄芩苷 金黄色葡萄球菌 抗细菌生物 真菌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宏条码技术对校园足球运动员鞋腔内真菌组成的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梁桦 梁竹 +3 位作者 张芝元 郑欢 韩燕峰 梁宗琦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31-136,共6页
目的:探析青少年校园足球运动员鞋腔内真菌群落组成情况,为改善校园足球运动的卫生教育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贵州省不同地区和不同年龄段的105名青少年校园足球队员采集鞋腔样品,通过rDNA-ITS标记基因的高通量测序、宏基因组和... 目的:探析青少年校园足球运动员鞋腔内真菌群落组成情况,为改善校园足球运动的卫生教育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贵州省不同地区和不同年龄段的105名青少年校园足球队员采集鞋腔样品,通过rDNA-ITS标记基因的高通量测序、宏基因组和生物信息云平台技术进行分析研究。结果:从黔北某县A中学(Q1)、B中学(Q2),黔中地区某中学(Q3)和贵阳地区某大学(Q4)4个校园足球队中共获得有效序列133302条,经比对鉴定,它们分属于子囊菌门(Ascomycota)、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和类原生动物门(Rozellomycota)的12纲、16目、28科和40个属的真菌,球鞋鞋腔内富集的真菌物种类较为丰富。在属水平上的四支球队鞋腔内都富集有与人类疾病密切有关的6个属:迈耶尔属Meyerozyma(40.07%),丝孢酵母属Trichosporon(29.48%),红酵母属Rhodotorula(11.75%),座囊菌纲Dothideomycetes中一未定属(10.93%),隐球酵母属Cryptococcus(6.53%)和小大卫霉科Davidiellaceae一未定属(1.42%)。结论:来自贵州省不同地区和不同年龄段青少年足球队员鞋腔内真菌群落组成和相对丰度存在明显差异。4支足球队员的鞋腔内皆隐藏有迈耶尔属Meyerozyma,丝孢酵母属Trichosporon和红酵母属Rhodotorula等人类潜在病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园足球 运动设施 真菌生物多样性 宏条码技术 真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种湿生植物根际真菌群落参数和土壤肥力的比较 被引量:4
15
作者 曾欣 刘树元 +4 位作者 李朝辉 赵守龙 林梦露 李晓珊 刘文莉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815-822,共8页
【目的】利用人工湿地是目前我国进行点源污水处理的一项重要技术,人工湿地的湿生植物及其根际微生物对污水处理有重要影响。目前人们普遍关注的是湿生植物根际细菌的群落结构和功能,而对根际真菌群落结构的信息较少。本文主要研究10种... 【目的】利用人工湿地是目前我国进行点源污水处理的一项重要技术,人工湿地的湿生植物及其根际微生物对污水处理有重要影响。目前人们普遍关注的是湿生植物根际细菌的群落结构和功能,而对根际真菌群落结构的信息较少。本文主要研究10种湿生植物根际的土壤肥力、真菌数量、生物量和真菌的碳代谢,目的在于筛选出根际土壤真菌生物量和活性均较大的植物种类,为今后人工湿地的建设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向后抛石法"随机选取采样点,收集10种湿生植物根际土壤。采用常规方法测定土壤有机碳、全氮和全磷含量;真菌数量采用稀释平板法,真菌生物量(麦角固醇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真菌碳代谢指纹采用FF板进行分析。【结果】银边石菖蒲、花叶香蒲和黄菖蒲根际土壤分别有较高的有机碳、全氮和全磷含量(P<0.05)。黄菖蒲根际土壤真菌数量和生物量最大(P<0.05)。相关分析表明,土壤全磷与真菌数量和生物量有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5),是制约土壤真菌分布的重要因素。碳代谢指纹分析表明,水生美人蕉土壤真菌对95种碳源的平均利用活性以及对6种碳源群的利用强度均大于其它植物,土壤全氮显著地影响了真菌群落对碳水化合物的利用(P<0.05)。【结论】10种湿生植物根际土壤肥力和真菌群落有显著性差异,因而土壤肥力和真菌群落可以作为筛选人工湿地植物的重要依据,但这一结论还有待从分子生物学的角度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植物 根际土壤 真菌生物 碳代谢指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出土木质文物中分离真菌的生长特性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方旋 马星霞 +2 位作者 温敬伟 陈粤 范敏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23-131,共9页
【目的】为了解馆藏原位保存的出土木质文物上真菌病害特点,以针对性制定综合保护措施,本研究对南越国宫署遗址原位保存出土木质水槽上分离的11株真菌进行木材败坏测试和生物学特性观察。【方法】将分离的真菌分别表面接种木材,观察对... 【目的】为了解馆藏原位保存的出土木质文物上真菌病害特点,以针对性制定综合保护措施,本研究对南越国宫署遗址原位保存出土木质水槽上分离的11株真菌进行木材败坏测试和生物学特性观察。【方法】将分离的真菌分别表面接种木材,观察对木材表面的影响;通过质量损失率测试各真菌对木材的生物降解程度;并通过对真菌在不同培养基上培养,观察其生长速率、产孢情况和显微特点等生物学特性;利用对峙生长试验研究其相互影响。【结果】从木材表面接种测试观察到枝孢瓶霉菌、木霉菌、福氏拟青霉、篮状菌、黄暗青霉和镰孢菌在接种木材表面产生菌丝或孢子,使木材表面附着霉斑或者菌丝,聚壳座菌和节菱孢霉菌可使木材表面颜色发生显著变化。木材降解测试12周,担子菌纯黄白鬼伞使杨木的质量损失率接近10%,其他10株子囊菌基本未对杨木造成质量损失。PDA培养基上生长速率测试显示:木霉菌生长速度最快,每天生长近35 mm,其次是聚壳座菌、节菱孢霉菌、福氏拟青霉和镰孢菌,每天生长8~13 mm,较为缓慢是纯黄白鬼伞、聚多曲霉菌、黄暗青霉、篮状菌、枝顶孢霉菌和枝孢瓶霉菌,每天生长低于5 mm;除聚壳座菌、节菱孢霉菌和纯黄白鬼伞外,其余真菌均较易在不同培养基上产生孢子。对峙培养观察,木霉菌YN4-5对遗址中其他真菌生长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抑制率为11.0%~64.6%,对担子菌纯黄白鬼伞的抑制率最大。【结论】分离的11种真菌中8种子囊菌可引起木质文物表面发霉或变色,担子菌纯黄白鬼伞有降解木质文物的风险;其中生长最快的木霉菌可通过竞争生长环境的方式抑制其他真菌生长,对有降解木材作用的纯黄白鬼伞的抑制作用最大,使木质文物降低了生物降解风险,从而分析认为目前该馆藏出土木质文物上的微生态相互作用已经达到一个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土木质文物 遗址原位保存 木材生物败坏 真菌生物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森林转化为茶园及其管理对土壤碳、氮库的影响和调控机制初探
17
作者 黄福印 张少博 +7 位作者 胡强 罗莹 董雅洁 张洁 李鑫 付建玉 王华森 颜鹏 《茶叶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34-252,共19页
为明确森林转化为茶园及其茶园管理对茶园土壤剖面的碳(C)、氮(N)组分的影响,并从土壤真菌微生物群落结构方面探索其调控机制,以森林土壤以及低、中、高3个不同施肥水平的茶园土壤为研究对象,分别采集0~10、10~20、20~40 cm和40~60 cm... 为明确森林转化为茶园及其茶园管理对茶园土壤剖面的碳(C)、氮(N)组分的影响,并从土壤真菌微生物群落结构方面探索其调控机制,以森林土壤以及低、中、高3个不同施肥水平的茶园土壤为研究对象,分别采集0~10、10~20、20~40 cm和40~60 cm土层土壤,测定土壤碳、氮组分和其他养分含量以及真菌群落结构与组成。结果表明,与森林土壤相比,茶园管理显著提高0~10 cm土层土壤有机碳和总氮含量。高投入水平下茶园土壤全碳、总氮分别达到46.57 g·kg^(-1)和5.13 g·kg^(-1),与低投入水平茶园相比,分别提高68.12%和88.60%。土地利用变化和茶园不同施肥水平则会显著改变真菌群落结构和组成,改变主要受到有效钾、有效磷、总氮等的调控。同时,随着土层深度加深,真菌丰富度不断下降。进一步分析发现,座囊菌纲(Dothideomycetes)和深黄伞形霉纲(Umbelopsidomycetes)与碳、氮组分呈显著正相关,被孢霉菌纲(Mortierellomycetes)、双担子菌纲(Geminibasidiomycetes)和毛霉菌亚门未定纲(Mucoromycotina_cls_Incertae_sedis)与土壤碳、氮组分呈显著负相关,这些种群相对丰度的变化对茶园土壤的碳、氮循环可能具有较强影响。因此,森林转化为茶园以及茶园不同施肥管理通过影响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和优势种群丰度,从而影响土壤碳、氮积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碳库 氮库 茶园 肥料管理 真菌生物群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孢囊线虫病生防真菌08F04菌株的鉴定及防效测定 被引量:6
18
作者 张洁 袁虹霞 +3 位作者 孙炳剑 陈莉 付博 李洪连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09-514,共6页
小麦禾谷孢囊线虫病已成为我国黄淮麦区的重要病害,目前生产上尚缺乏有效的防控方法。菌株08F04是作者从禾谷孢囊线虫孢囊上分离的1株寄生真菌。本研究通过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将其鉴定为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Bals.)Vuill... 小麦禾谷孢囊线虫病已成为我国黄淮麦区的重要病害,目前生产上尚缺乏有效的防控方法。菌株08F04是作者从禾谷孢囊线虫孢囊上分离的1株寄生真菌。本研究通过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将其鉴定为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Bals.)Vuill。2011和2012年对该菌株进行了盆栽和田间防效试验,菌株08F04麦粒砂培养物6%(w/w)土壤处理的盆栽试验孢囊减退率分别达到65.03%和50.95%;田间试验中,菌剂08F04 20 g·m 2沟施处理土壤,2011年在许昌和荥阳的孢囊减退率分别为58.28%和32.13%,2012年分别达到58.49%和44.50%。结果表明,菌株08F04是防治小麦禾谷孢囊线虫病具有较大潜在开发价值的生防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禾谷孢囊线虫病 生物真菌 球孢白僵菌 孢囊减退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华南地区真菌性角膜炎致病菌谱变化 被引量:20
19
作者 龚桦 谭奕炜 +2 位作者 龚向明 梁嘉晖 蔡志伟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61-164,共4页
背景真菌性角膜炎发病率高,临床治疗比较困难,其病原学诊断和鉴定是改善疾病预后的前提。近年来随着地区环境和气候的不断变化,真菌性致病菌的菌属分布是否发生改变值得关注。 目的分析近年来华南地区真菌性角膜炎致病菌的分布状况... 背景真菌性角膜炎发病率高,临床治疗比较困难,其病原学诊断和鉴定是改善疾病预后的前提。近年来随着地区环境和气候的不断变化,真菌性致病菌的菌属分布是否发生改变值得关注。 目的分析近年来华南地区真菌性角膜炎致病菌的分布状况。 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收集和培养的化脓性角膜溃疡刮取标本3 350份进行回顾性分析,对真菌培养阳性率及致病真菌株的种属分布进行鉴定,并评估不同年段和不同季节的变化。 结果培养的3 350份标本中真菌培养阳性者1 050株(1 050例),每年平均175株,阳性率为31.34%,其中镰刀菌属337株,占32.10%;曲霉菌属270株,占25.71%;禾草蠕孢霉菌属150株,占14.29%;毛霉菌属96株,占9.14%;弯孢霉属与青霉菌属各65株,各占6.19%。2009—2010年培养的阳性菌株367株,占36.05%;2011—2012年阳性菌株329株,占32.45%;2013—2014年阳性菌株354株,占26.86%。各年段真菌检出阳性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37,P〈0.01)。1~3月培养的阳性菌株261株,占31.15%;4~6月阳性菌株182株,占25.53%;7~9月阳性菌株237株,占30.00%;10~12月阳性菌株370株,占36.67%;各季度间阳性菌株检出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19,P〈0.01),各种致病真菌的检出率以10~12月最高,4~6月最低。 结论中国华南地区真菌性角膜溃疡的致病菌以镰刀菌属居首位,其次依次为曲霉菌属、禾草蠕孢霉菌属、毛霉菌属、膝曲弯孢霉菌属和青霉菌属。真菌感染率最高的季节是10~12月。2009—2014年真菌性角膜溃疡仍处于高发期,但在华南地区发病率呈下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微生物 角膜溃疡/微生物 真菌感染性眼病/微生物 真菌病/微生物 华南 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真菌清理杨树伐根试验 被引量:5
20
作者 何彩霞 董爱荣 +1 位作者 徐海涵 刘海春 《防护林科技》 2004年第4期23-24,58,共3页
1996~ 2 0 0 1年 ,在大庆红旗林场选择当年新伐杨树伐根 ,选用彩云革盖菌 (Coriolusversicolor(L .exFr.)Quil.)、单色下皮黑菌 (Cerrenaunicolor(Bull.ExFr.)Murr.)、粗毛盖菌 (Funaliagallica(Fr.)Pat.)、木耳 (Auriculariaau ricula... 1996~ 2 0 0 1年 ,在大庆红旗林场选择当年新伐杨树伐根 ,选用彩云革盖菌 (Coriolusversicolor(L .exFr.)Quil.)、单色下皮黑菌 (Cerrenaunicolor(Bull.ExFr.)Murr.)、粗毛盖菌 (Funaliagallica(Fr.)Pat.)、木耳 (Auriculariaau riculaUnderw .)、平菇 (Pleurotusostreatus(Jacq .ExFr.)Quel.)、灵芝 (Ganodermalucidurn (Leyss .ExFr.)Karst.) 6种优良食、药用菌进行伐根接种试验 ,结果表明 :采用生物手段处理伐根是切实可行的 ,一般接种 2a后可使伐根迅速腐朽 ,并可进行迹地造林 ,并有效防治根朽菌 ((Vahl.ExFr.)Karst.)的侵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树 伐根接种试验 采伐迹地更新 根朽病 真菌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