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梧州六堡茶中真菌多样性分析及真菌毒素残留量的测定 被引量:4
1
作者 梁剑锋 李亚 +4 位作者 宾月景 奚广生 陈金辉 曾勇谋 陈美华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5期195-200,共6页
为研究六堡茶中真菌的多样性及真菌毒素残留量情况,验证其饮用安全性,该试验选取10批次不同年份、不同企业生产的梧州六堡茶样品进行研究,先提取样品的总DNA,再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进行ITS测序分析,然后采用QuEChERS(quick、easy、cheap... 为研究六堡茶中真菌的多样性及真菌毒素残留量情况,验证其饮用安全性,该试验选取10批次不同年份、不同企业生产的梧州六堡茶样品进行研究,先提取样品的总DNA,再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进行ITS测序分析,然后采用QuEChERS(quick、easy、cheap、effective、rugged、safe)-超高效液相质谱联用方法测定样品中16种常见真菌毒素等残留量。研究结果表明,梧州六堡茶中真菌的优势菌为曲霉属(Aspergillus)、青霉属(Penicillium),10个样品全部含有曲霉属,其平均相对含量为50.6%~99.9%,10个样品曲霉属平均相对含量86.4%;试验样品中真菌毒素残留量全部低于方法检出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梧州六堡茶 高通量测序 真菌多样性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 真菌毒素残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质谱多反应监测模式测定葡萄酒中41种农药和7种真菌毒素残留 被引量:14
2
作者 周春红 彭文静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64-267,I0005-I0008,共8页
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质谱联用法(ultra-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mass spectrometry,UPLC-MS/MS)同时分析葡萄酒中41种农药和7种真菌毒素残留的方法。样品经QuEChERS净化,UPLC-MS/MS测定,外标法定... 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质谱联用法(ultra-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mass spectrometry,UPLC-MS/MS)同时分析葡萄酒中41种农药和7种真菌毒素残留的方法。样品经QuEChERS净化,UPLC-MS/MS测定,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48种待测物质在各自线性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检出限为0.01~5μg/kg,定量限为0.05~17μg/kg;在25、50、80μg/kg加标水平下平均回收率为79.6%~122.5%,相对标准偏差(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RSD,n=6)为0.21%~6.39%。该方法前处理简单、稳定性好,可以广泛应用于葡萄酒中农药和真菌毒素残留的快速筛查和定量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质谱联用法(UPLC-MS/MS) 葡萄酒 农药残留 真菌毒素残留 多反应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酒类中外源性有害残留物及其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3
作者 匡莹 杨美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8期9854-9856,9884,共4页
分析了酒剂中外源性有害残留的种类及危害、对其研究进展及检测方法进行了全面回顾。
关键词 酒类 真菌毒素残留 农药残留 重金属及有害元素残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梧州霉豆腐渣中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及食用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李亚 梁剑锋 +2 位作者 黄林杰 蒋德莉 柯立坚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4期9619-9626,共8页
目的研究梧州霉豆腐渣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和有害真菌毒素残留量,验证其食用安全性。方法先提取霉豆腐渣样品的总DNA,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通过16s rDNA和真菌ITS区域进行PCR扩增及Miseq测序分析,然后再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同时测定... 目的研究梧州霉豆腐渣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和有害真菌毒素残留量,验证其食用安全性。方法先提取霉豆腐渣样品的总DNA,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通过16s rDNA和真菌ITS区域进行PCR扩增及Miseq测序分析,然后再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同时测定样品中的黄曲霉毒素、赭曲霉毒素、桔青霉素、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玉米赤霉烯酮、T-2毒素、伏马毒素等16种真菌毒素残留。结果高通量测序获得细菌Tag数目51821个,OTU(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s)数目57个,考克氏菌属(Kocuria)占比25.90%、肠球菌属(Enterococcus)占比18.73%、坂崎肠杆菌属(Cronobacter)占比14.78%、皮生球菌属(Dermacoccus)占比9.27%;真菌Tag数目56741个,OTUs数目6个,主要为链孢霉属(Neurospora),占比达到98.17%;其常见16种真菌毒素残留量未检出。结论初步推测梧州霉豆腐渣特征“红毛”为链孢霉(Neurospora),但发现有影响其食用安全性的腐生菌及有害坂崎肠杆菌等,需要进一步跟踪研究明确其来源、具体含量及相应控制方法,以确保其食用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梧州霉豆腐渣 高通量测序 微生物群落多样性 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 真菌毒素残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