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盘龙参内生真菌胞内细菌7-2H的分离鉴定和促生特性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方澜 黎妍妍 +3 位作者 江健伟 成胜 孙正祥 周燚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272-282,共11页
真菌内生细菌是一类特殊细菌,在寄主真菌体内及生态系统中发挥重要作用。为发掘盘龙参内生真菌内具有促生功能的内生细菌资源,并探索其生物学功能,采用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检测高粱附球菌Epicoccum s... 真菌内生细菌是一类特殊细菌,在寄主真菌体内及生态系统中发挥重要作用。为发掘盘龙参内生真菌内具有促生功能的内生细菌资源,并探索其生物学功能,采用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检测高粱附球菌Epicoccum sorghinum菌丝中内生细菌的存在后,利用菌丝组织研磨法分离内生细菌,通过菌落形态、生理生化特性及分子特征对其进行鉴定。运用特异性引物验证细菌的内生性,采用Salkowski比色法、CAS比色法以及钼锑抗比色法对菌株的促生特性进行测定,通过水稻种子促生长实验初步验证内生细菌的促生长能力,并对内生细菌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和促生相关功能基因分析。真菌E.sorghinum菌丝内能观察到与荧光素标记的单链核酸探针杂交后的细菌,证实其菌丝内含有细菌,从菌丝内分离出一株内生栖稻根瘤菌Rhizobium oryzihabitans 7-2H,具有产吲哚乙酸(IAA)、铁载体和溶磷能力,可显著提高水稻幼苗的茎长、根长、鲜重和干重。菌株7-2H与标准菌株R.oryzihabitans M15基因组之间的平均核酸一致性(average nucleotide identity,ANI)值为96.98%,通过对基因组分析发现,菌株7-2H含有与产IAA、铁载体及溶磷能力相关的基因。分离得到一株真菌内生栖稻根瘤菌,该菌具有良好的促进植物生长特性,可作为后续研发微生物菌肥的菌种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盘龙参 内生真菌 高粱附球菌 真菌内生细菌 栖稻根瘤菌 促生特性 全基因组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菌内生蜡样芽孢杆菌7-1Y的分离鉴定及其功能探索 被引量:2
2
作者 谭利涛 成胜 +2 位作者 苏杭 孙正祥 周燚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900-909,共10页
【目的】真菌内生细菌是一类特殊细菌,在寄主真菌体内及生态系统中发挥重要作用。前期从盘龙参菌根中筛选出一株含有内生细菌的真菌YZU172013(Phoma sp.),本研究进一步分离和鉴定YZU172013的内生细菌,并探索其生物学功能。【方法】首先... 【目的】真菌内生细菌是一类特殊细菌,在寄主真菌体内及生态系统中发挥重要作用。前期从盘龙参菌根中筛选出一株含有内生细菌的真菌YZU172013(Phoma sp.),本研究进一步分离和鉴定YZU172013的内生细菌,并探索其生物学功能。【方法】首先通过16S rDNA序列扩增和SYTO-9染色检测YZU172013内生细菌的存在,接着用菌丝组织研磨法分离内生细菌,并通过形态及分子特征对其进行鉴定;然后运用特异引物验证细菌的内生性,并初步探究内生细菌的产胞外酶和耐药性等生物学功能;最后通过喂饲及注射初步探索了内生细菌的杀虫活性。【结果】真菌YZU172013能检测到细菌16S rDNA序列且菌丝内存在较多的细菌颗粒类似物。从YZU172013菌丝内分离出一株内生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 7-1Y),其营养体细胞仅为(1~1.5)μm×(0.3~0.5)μm,比普通蜡样芽孢杆菌小很多;通过蜡样芽孢杆菌特有的高丝氨酸环内酯酶(AHLase)序列扩增证明了其内生性。7-1Y具有水解淀粉、纤维素、解磷等功能。喂饲72 h后,家蚕代谢紊乱;注射24 h后家蚕的死亡率为100%。【结论】首次分离了一株真菌内生蜡样芽孢杆菌,该菌株7-1Y可产生多种胞外酶,且该细菌代谢物对昆虫血细胞具有较强毒性,具有很好的生防应用潜质。研究结果为真菌内生细菌的探究提供重要材料,为生防资源挖掘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盘龙参 内生真菌 真菌内生细菌 蜡样芽孢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部湾红树土壤真菌-细菌共生体多样性及与野生线虫生态关系研究
3
作者 徐淑芬 李蜜 +3 位作者 陈心仪 许岚笛 易湘茜 高程海 《广西植物》 2025年第9期1617-1627,共11页
为研究北部湾海域红树土壤生境真菌-细菌共生体的多样性,并探究红树土壤生境中的真菌-细菌共生体和野生线虫的生态关系,该研究采用纯培养方法对红树土壤样品进行真菌分离纯化,用细菌16S rRNA引物筛选真菌-细菌共生体并分析内共生细菌多... 为研究北部湾海域红树土壤生境真菌-细菌共生体的多样性,并探究红树土壤生境中的真菌-细菌共生体和野生线虫的生态关系,该研究采用纯培养方法对红树土壤样品进行真菌分离纯化,用细菌16S rRNA引物筛选真菌-细菌共生体并分析内共生细菌多样性,采用真菌ITS引物测序进行真菌宿主多样性分析,从红树土壤中分离野生线虫并进行鉴定分类,利用20%的发酵液探究共生体与野生线虫的生态关系。结果表明:(1)从14个红树土壤样品中分离得到50株真菌,筛选得到29对真菌-细菌共生体,内共生细菌包括伯克霍尔德菌属(Burkholderia)、泛菌属(Pantoea)、鞘氨醇单胞菌属(Sphingomonas)和普罗威登斯菌属(Providencia),其中20株属于伯克霍尔德菌属,广泛与真菌宿主形成共生,经ITS鉴定29对共生体宿主真菌隶属于2门4纲7目11科12属22种。(2)从钦州黄槿土壤来源的共生体GXIMD14377中经菌丝破碎法分离得到其内共生细菌,经16S鉴定为分散泛菌(Pantoea dispersa)。(3)从钦州黄槿土壤中分离培养得到以分散泛菌为食物的野生线虫,经分子鉴定其为秀丽隐杆线虫。(4)部分共生体发酵液对野生线虫具有拮抗作用,其中共生体GXIMD14385(Fusarium solani-Burkholderia territorii)对野生线虫的拮抗作用最强,校正死亡率为(84.25±3.61)%。此外,共生体GXIMD14377(Fusarium oxysporum-Pantoea dispersa)对野生线虫表现拮抗作用,而该野生线虫对共生细菌存在捕食关系。综上认为,北部湾海域红树具有多样性丰富的真菌-细菌共生体,红树土壤生境中的共生体、内共生细菌和野生线虫之间存在三方关系。该研究是首次针对红树林生境中的真菌-细菌共生体及其所处生境下野生线虫之间生态关系展开的研究,其结果为探究红树土壤中真菌-细菌共生相互关系与野生线虫生态关系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树林 红树土壤 真菌-细菌共生体 共生体多样性 真菌内生细菌 土壤线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