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土施维生素B_6对苹果园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6
1
作者 毛云飞 于文章 +6 位作者 王增辉 杨恒峰 张佳腾 高付凤 陈学森 毛志泉 沈向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94-403,共10页
【目的】土壤微生物是影响根系生态环境的重要因素,维生素B_6具有提高果实品质的功效。本试验通过高通量测序的方法,研究土施不同剂量维生素B_6(VB_6)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从而揭示土施维生素B_6提质功效的机理。【方法】2015年4月... 【目的】土壤微生物是影响根系生态环境的重要因素,维生素B_6具有提高果实品质的功效。本试验通过高通量测序的方法,研究土施不同剂量维生素B_6(VB_6)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从而揭示土施维生素B_6提质功效的机理。【方法】2015年4月,在距富士苹果主干1 m处土施不同剂量的维生素B_6,同年10月,在撒入维生素B_6处采集土样,提取基因组DNA,通过PCR扩增建立文库,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并结合相关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土壤细菌16S r RNA基因V4+V5区域和真菌ITS1+ITS2区域的丰富度、多样性及群落结构进行检测。【结果】从9个土壤样品中共获得530714个有效细菌序列数和434886个有效真菌序列数,从每个样品中平均可获得1920个细菌群落(OTUs)和374个真菌群落(OTUs),每个样品中有566个相同的细菌群落(OTUs)和73个相同的真菌群落(OTUs),丰富度指数(Ace指数和Chao指数)分析显示,维生素B_6 5g/株处理提高了细菌丰富度,其Ace指数显著提高了62.6%,Chao指数显著提高了71.6%,降低了真菌丰富度,其Chao指数显著降低了18.6%,维生素B_6 10 g/株处理对细菌和真菌丰富度无显著影响。多样性指数(Simpson指数和Shannon指数)显示,维生素B_6 5 g/株处理提高了细菌的多样性,其Shannon指数显著提高了22.3%,降低了真菌的多样性,其Simpson和Shannon指数显著降低了29.2%和34.4%,维生素B_6 10 g/株处理对细菌和真菌的多样性无显著影响。在门分类水平上,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和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是优势细菌,其相对丰度之和超过80%,子囊菌门(Ascomycota)、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接合菌门(Zygomycota)是优势真菌,其相对丰度之和超过98%,维生素B_6 5 g/株处理降低了细菌中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的相对丰度,提高了真菌中子囊菌门(Ascomycota)的相对丰度,降低了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和接合菌门(Zygomycota)的相对丰度,维生素B_6 10 g/株处理提高了细菌中的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的相对丰度,降低了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和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的相对丰度,提高了真菌中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的相对丰度,降低了接合菌门(Zygomycota)的相对丰度。【结论】维生素B_6可以改变土壤中细菌和真菌的丰富度和多样性,改变土壤中门水平的细菌和真菌的相对丰度。维生素B_6作为一种良好的根系生态调节剂,具有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b6 苹果品质 高通量测序 细菌 真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竹炭基生物炭对茶叶品质和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8
2
作者 张四海 邓先俊 +3 位作者 赵承森 丁枫华 邱永华 金爱武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485-1495,共11页
为探讨竹炭对茶叶品质、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土壤酶的影响,本研究以多年种植的茶园土为对象,茶叶为供试作物,设置5个处理:不施肥对照处理(CK_(1));有机肥7500 kghm^(-2)对照处理(CK_(2));有机肥7500 kghm^(-2)+竹炭1125 kghm^(-2)处理(... 为探讨竹炭对茶叶品质、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土壤酶的影响,本研究以多年种植的茶园土为对象,茶叶为供试作物,设置5个处理:不施肥对照处理(CK_(1));有机肥7500 kghm^(-2)对照处理(CK_(2));有机肥7500 kghm^(-2)+竹炭1125 kghm^(-2)处理(T_(1));有机肥7500 kghm^(-2)+竹炭2250 kghm^(-2)处理(T_(2));有机肥7500 kghm^(-2)+竹炭3375 kghm^(-2)处理(T_(3)),探究茶园多年种植条件下土壤微生物和胞外酶对施入竹炭的响应机制。结果表明,竹炭的施入对土壤微生物总生物量(T)、细菌生物量(B)、真菌生物量(F)、茶叶产量(Y)、Mg含量、过氧化氢酶(PER)活性、酸性磷酸酶(ACP)活性、β-葡萄糖苷酶(BG)活性和蔗糖酶(SU)活性具有促进作用,各处理表现为T_(2)>T_(1)>T_(3)>CK_(2)>CK_(1);对放线菌生物量(A)、真菌/细菌(F/B)比值、百芽重(BW)、发芽密度(BD)、水浸出物(WE)、咖啡碱(Caf)、茶多酚(Po)、氨基酸(Am)、儿茶素(Cat)和Vc含量也具有促进作用,各处理表现为T_(2)>T_(3)>T_(1)>CK_(2)>CK_(1)。竹炭施入通过改变F/B比值和酚氨比,从而改善了病土食物网结构、土壤生态系统食物网营养结构以及茶叶的品质。在外界种植环境相同的条件下,随着竹炭添加量的增加,T、B、F、A、F/B、BG活性、PER活性、ACP活性、SU活性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酚氨比、G^(-)/G^(+)呈现下降趋势,压力指数先减少而后升高。竹炭添加量为2250 kghm^(-2)(T_(2))时更为有效。本研究结果可为深入解析茶叶品质、茶园土壤质量演变特征与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炭 茶叶品质 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 真菌/细菌(f/b) 土壤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根结线虫病土引入秸秆碳源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张四海 王意锟 +3 位作者 朱强根 黄健 金爱武 张国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923-929,共7页
【目的】微生物生物量及群落结构对农业管理措施极为敏感,土壤微生物数量和多样性的大小是土壤肥力状况的重要生物学指标,秸秆还田影响着土壤微生物的种群和数量。由于不合理的耕作,引起严重的根结线病虫害,尤以连作的番茄土壤十分普遍... 【目的】微生物生物量及群落结构对农业管理措施极为敏感,土壤微生物数量和多样性的大小是土壤肥力状况的重要生物学指标,秸秆还田影响着土壤微生物的种群和数量。由于不合理的耕作,引起严重的根结线病虫害,尤以连作的番茄土壤十分普遍,研究连作条件下添加秸秆碳源对根结线虫(Meloidogyne spp.)病害严重土壤中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和群落结构的影响,探讨添加秸秆碳源加入量与土壤微生物量、群落结构及其真菌/细菌比值的相互关系、变化规律,可为病土的生态修复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方法】本试验采用室内盆栽方法,试验设置4个小麦秸秆添加量0、2.08、4.16和8.32 g/kg,分别记为S0、S1、S2和S3,供试作物为番茄。采用磷脂脂肪酸法(PLFA)估算真菌生物量、细菌生物量和微生物生物总量。【结果】与不加秸秆的对照相比,秸秆碳源的施入显著增加了土壤微生物总生物量(MTB)、细菌生物量(MB)、真菌生物量(FB)。S3、S2和S1处理的MTB、MB、FB分别为30.17、28.42和22.72 nmol/g;24.27、23.12和22.97 nmol/g;5.90、5.30和4.93 nmol/g;不同秸秆添加量处理之间,微生物总生物量和细菌生物量之间差异不显著,但真菌生物量差异达显著水平。添加秸秆处理使土壤中微生物群落结构发生了变化,真菌/总生物量(FB/MTB)、真菌/细菌(F/B)比值显著提高。S3、S2和S1处理的FB/MTB和F/B分别为19.56%、18.65%和17.78%;24.34%、22.94%和21.68%;S3和S2的比值之间差异不显著,两个处理的比值与S1处理之间差异显著。秸秆的添加对细菌生物量在微生物总量中的比例有降低作用,细菌在微生物总量中占据绝大比例,在S0、S1、S2、S3个处理中分别为83.10%、82.22%、81.35%和80.44%,F/B比值分别为20.30%、21.68%、22.94%和24.34%。【结论】随着秸秆施入量的的增加,微生物总生物量、细菌和真菌生物量和F/B比值均有升高的趋势,特别是有利于F/B比值增加,说明秸秆碳源的施入改变F/B比值,从而改善病土食物网结构和土壤生态系统食物网营养结构。秸秆添加量以4.16和8.32 g/kg更为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碳源 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 真菌/细菌(f/b)比值 磷脂脂肪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