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真红树植物的净光合速率与其相关生理生态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11
1
作者 曾群英 刘素青 +1 位作者 李林峰 黄剑坚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8-34,共7页
为探讨真红树植物光合生理生态特性,以常见真红树林树种为研究对象,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仪测定了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光合有效辐射(PAR)、气孔导度(Gs)、叶片细胞间CO2浓度(Ci)、叶面温度(Tl)、叶面水气压亏缺(Vpdl)、蒸腾速率(Tr)... 为探讨真红树植物光合生理生态特性,以常见真红树林树种为研究对象,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仪测定了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光合有效辐射(PAR)、气孔导度(Gs)、叶片细胞间CO2浓度(Ci)、叶面温度(Tl)、叶面水气压亏缺(Vpdl)、蒸腾速率(Tr)等指标。结果表明:1)白骨壤、木榄、桐花树、无瓣海桑的Pn日变化呈"双峰"趋势,秋茄的接近"双峰",红海榄为"单峰";2)以Gs(X1)、Ci(X2)、Tr(X3)、Vpdl(X4)、PAR(X5)、Tl(X6)与Pn(Y)进行多元逐步分析得最优回归方程,白骨壤:Y=4.419+0.07 X5-6.429 X4+0.813 X6-0.064 X2+0.668 X3(R=0.969**),红海榄:Y=-8.035+32.787 X1-0.053 X2-3.503 X4+0.945 X6(R=0.963**),木榄:Y=13.528+40.28 X1-0.045 X2(R=0.938**),秋茄:Y=21.211-0.055 X2+18.951 X1+0.001 X5(R=0.975**),桐花树:Y=63.637-0.448 X1-0.053 X2+1.995 X3+1.770 X4+0.001 X5-1.461 X6(R=0.990**),无瓣海桑:Y=27.368-0.067 X2+20.081 X1(R=0.985**);3)白骨壤的Pn与Ci和PAR相关关系最强,其中与Ci是负相关关系,与PAR是正相关关系。红海榄、木榄和无瓣海桑的Gs和Ci对Pn的影响最大,分别是正相关和负相关。秋茄Ci与Pn的相关关系最强,为负相关。桐花树Ci、Tr及Tl与其Pn的偏相关显著性水平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红树植物 净光合速率 光合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红树植物和半红树植物叶片性状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黄依依 蔡水花 +2 位作者 谭淑娟 叶万辉 沈浩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45-355,共11页
红树植物是一类生长在热带、亚热带海岸潮间带的乔木、灌木或草本植物,根据其分布特征可分为真红树植物植物和半红树植物。为了探究两者对海岸潮间带高盐、高光和缺氧等环境的生态适应策略的异同,该文选取5种真红树植物植物[卤蕨(Acrost... 红树植物是一类生长在热带、亚热带海岸潮间带的乔木、灌木或草本植物,根据其分布特征可分为真红树植物植物和半红树植物。为了探究两者对海岸潮间带高盐、高光和缺氧等环境的生态适应策略的异同,该文选取5种真红树植物植物[卤蕨(Acrostichum aureum)、木榄(Bruguiera gymnorrhiza)、老鼠簕(Acanthus ilicifolius)、桐花树(Aegiceras corniculatum)、秋茄(Kandelia candel)]和4种半红树植物[银叶树(Heritiera littoralis)、水黄皮(Pongamia pinnata)、黄槿(Hibiscus tiliaceus)、杨叶肖槿(Thespesia populnea)]为研究对象,对叶片解剖和功能性状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1)9种红树植物叶片的共同特征表现为均具有角质层、叶肉具有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分化、气孔下陷等。(2)不同之处在于真红树植物植物叶片有蜡质层和内皮层、无表皮毛、气孔仅分布在下表皮,而半红树植物的叶片则较少有蜡质层,部分有表皮毛,无内皮层,气孔在上下表皮分布不完全一致。(3)真红树植物植物的气孔密度和比叶面积显著小于半红树植物(P<0.05),而叶片厚度、含水量、比叶重和鲜干重比则显著大于半红树植物(P<0.05)。以上结果说明真红树植物植物的叶片性状使其在维持盐度平衡及贮水保水能力方面强于半红树植物,从而能更好地适应海岸潮间带高盐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树植物 真红树植物 红树植物 解剖特征 功能性状 生态适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西海岸4种真红树植物根际土壤细菌多样性及其生物活性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韩敏敏 李蜜 +4 位作者 高程海 陈秋琪 陈春棣 钟振国 易湘茜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27-334,共8页
【目的】研究海南西海岸真红树根际土壤细菌多样性及延缓衰老活性和杀线虫活性,挖掘更多潜在新物种和高效活性物质,为红树林微生物资源的开发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海南西海岸4种真红树植物(红海榄、桐花树、白骨壤和红树)根际... 【目的】研究海南西海岸真红树根际土壤细菌多样性及延缓衰老活性和杀线虫活性,挖掘更多潜在新物种和高效活性物质,为红树林微生物资源的开发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海南西海岸4种真红树植物(红海榄、桐花树、白骨壤和红树)根际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9种分离培养基(AGG、M4、M5、M7、M9、M10、M11、P3和P7),以稀释涂布法和三线法从真红树根际土壤中分离细菌,通过菌株形态特征观察及16S rRNA序列分析,探讨真红树根际土壤细菌物种多样性;利用秀丽隐杆线虫活体模型对分离获得的细菌发酵产物粗提物进行延缓衰老活性筛选,并采用96孔板法测试细菌发酵产物粗提物的杀线虫活性。【结果】经排重合并及16S rRNA序列比对分析,从真红树根际土壤中分离得到23株根际细菌,隶属于10目11科12属,其中芽孢杆菌属(Bacillus sp.)11株,占分离细菌总数的47.83%,为优势菌属。有2株细菌(IMDGX 6099和IMDGX 6198)的16S rRNA序列与有效发表菌株的相似性低于98.65%,可能为潜在新种。秀丽隐杆线虫模型筛选发现3株细菌(IMDGX 6153、IMDGX 6098和IMDGX 6198)发酵液具有不同程度延缓线虫衰老的活性,有1株细菌(IMDGX 6094)的发酵液对秀丽隐杆线虫具有杀线虫活性,其半数致死浓度(LC50)为192.02μg/mL。【结论】海南西海岸真红树根际土壤细菌具有较高的物种多样性,蕴藏着丰富的细菌资源,且部分细菌菌株具有延缓衰老和杀线虫活性,在新菌种、生物活性物质的发现及研制新型抗衰老药物和高效生物杀虫剂方面均具有巨大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红树植物 根际细菌 细菌多样性 延缓衰老活性 杀线虫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三种真红树植物可培养细菌多样性及其生物活性初筛 被引量:5
4
作者 黎芳婷 李蜜 +3 位作者 徐淑芬 王慧敏 刘永宏 高程海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294-1303,共10页
为了挖掘真红树植物潜在细菌新物种和生物活性物质,丰富红树林微生物多样性,为新型活性产物开发提供菌株资源。该文从秋茄、木榄和红海榄三种广西来源的真红树植物及其生境中,按根、茎、叶、花、果实和泥土分成22份样品,选用8种不同培... 为了挖掘真红树植物潜在细菌新物种和生物活性物质,丰富红树林微生物多样性,为新型活性产物开发提供菌株资源。该文从秋茄、木榄和红海榄三种广西来源的真红树植物及其生境中,按根、茎、叶、花、果实和泥土分成22份样品,选用8种不同培养基分离可培养细菌,通过16S rRNA基因序列鉴定,分析其多样性,采用纸片法筛选细菌发酵粗提物的抑菌活性,点植法测试其酶活性。结果表明:(1)共分离获得可培养细菌35株,隶属于23个科28个属,芽孢杆菌属占细菌总数的14.3%,为优势菌属,同时发现11株潜在的新细菌资源。(2)活性筛选获得4株细菌具有抑菌活性,16株细菌具有酶活性,芽孢杆菌属是酶活性优势菌属。综上所述,广西真红树植物可培养细菌多样性丰富,部分细菌具有抑菌活性和酶活性,在新型抗生素和酶应用方面具有一定的开发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红树植物 细菌 物种多样性 抑菌活性 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红树和半红树植物体内盐分分布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蒋巧兰 牟美蓉 +1 位作者 王文卿 赵杭平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867-872,共6页
研究了典型的真红树植物(红树Rhizophora apiculata、木榄Bruguiera gymnorhiza、海桑Sonneratia caeseolaris、桐花树Aegiceras corniculatum、白骨壤Avicennia marina)、半红树植物(黄槿Hibiscus tiliaceus、水黄皮Pongamia pinnata)... 研究了典型的真红树植物(红树Rhizophora apiculata、木榄Bruguiera gymnorhiza、海桑Sonneratia caeseolaris、桐花树Aegiceras corniculatum、白骨壤Avicennia marina)、半红树植物(黄槿Hibiscus tiliaceus、水黄皮Pongamia pinnata)和目前还存在争议的物种银叶树(Heritiera littoralis)体内各器官的K、Na、Cl元素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真红树植物和半红树植物体内盐分分布存在明显的区别,真红树植物体内各器官的Na、Cl含量明显比半红树高,叶片的K/Na值比半红树低;(2)真红树植物(除红树和木榄)和半红树植物的K:Na离子吸收选择性(USR)没有差异,但半红树植物的K:Na离子运输选择性(TSR)明显比真红树高;(3)真红树植物根系Cl含量随径级增加有先上升后下降趋势,与半红树植物不同.从盐分分布特征来看,银叶树最好归为半红树植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红树植物 红树植物 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常见红树林植物一一真红树
6
作者 陈香罗 《花卉》 2023年第21期43-46,共4页
真红树植物是指专一性生长在潮间带的木本植物,它们只能在潮间带环境生长繁殖,耐水淹且耐盐,一般不会延伸至陆地环境生长。其主要特征是大多具胎萌、呼吸根与支柱根。中国原生及引进栽培的真红树植物约11科14属24种,其中引进3种,主要生... 真红树植物是指专一性生长在潮间带的木本植物,它们只能在潮间带环境生长繁殖,耐水淹且耐盐,一般不会延伸至陆地环境生长。其主要特征是大多具胎萌、呼吸根与支柱根。中国原生及引进栽培的真红树植物约11科14属24种,其中引进3种,主要生长于广东、广西及海南的沿海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红树植物 潮间带 陆地环境 木本植物 呼吸根 支柱根 红树 沿海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红树林的植物类型 被引量:18
7
作者 潘良浩 史小芳 +1 位作者 曾聪 陈元松 《广西科学》 CAS 2018年第4期352-362,共11页
红树林生态系统具备巨大的生态服务价值,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在大量实地调查基础上,综述广西红树林的植物及群落类型。广西北部湾的红树植物大家族里,共有真红树植物12种(其中外来种2种),半红树植物8种,广西的红树林群落类型可分... 红树林生态系统具备巨大的生态服务价值,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在大量实地调查基础上,综述广西红树林的植物及群落类型。广西北部湾的红树植物大家族里,共有真红树植物12种(其中外来种2种),半红树植物8种,广西的红树林群落类型可分为11个群系和若干群丛。据此,本文为广西海岸红树林的保护、恢复和持续利用提供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树 真红树植物 红树植物 外来种 广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西海岸真红树内生细菌多样性及其延缓衰老活性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李蜜 高程海 +4 位作者 姜舒 韦娟 刘思萍 戴恩枝 易湘茜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11-319,共9页
该文设计9种分离培养基,采用稀释涂布法从14份真红树植物的46份组织样品中分离纯化内生细菌。并基于菌株形态学特征和16S rRNA基因序列确定分离菌株的种属及分析其物种多样性,采用秀丽隐杆线虫模型筛选菌株延缓衰老活性。结果表明:(1)... 该文设计9种分离培养基,采用稀释涂布法从14份真红树植物的46份组织样品中分离纯化内生细菌。并基于菌株形态学特征和16S rRNA基因序列确定分离菌株的种属及分析其物种多样性,采用秀丽隐杆线虫模型筛选菌株延缓衰老活性。结果表明:(1)通过基因序列去重复后从46份真红树植物组织样品中获得32株海洋细菌,基于菌株16S rRNA基因序列信息分析,覆盖12科17属,其中芽孢杆菌属(Bacillus)为优势菌属,并获得1株疑似橙单胞菌属(Aurantimonas)新种,16S rRNA基因序列相似性低于97%;(2)经过秀丽隐杆线虫粗筛发现3株海洋细菌具有显著延缓线虫衰老的活性(P<0.05)。以上结果表明海南西海岸真红树内生细菌具有物种多样性,部分菌株具有延缓线虫衰老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红树植物 内生细菌 物种多样性 延缓衰老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