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液氢储罐中耦合蒸气冷却屏的连续变密度多层绝热的序列二次规划优化
1
作者 李科 忻碧平 文键 《化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85-994,共10页
为进一步优化应用于液氢存储的多层绝热结构的绝热性能,提出采用序列二次规划算法对耦合蒸气冷却屏(VCS)的连续变密度多层绝热辐射屏间距进行优化。研究了蒸气冷却屏位置、蒸气冷却屏内仲正转化以及蒸气冷却屏数量对最优辐射屏间距分布... 为进一步优化应用于液氢存储的多层绝热结构的绝热性能,提出采用序列二次规划算法对耦合蒸气冷却屏(VCS)的连续变密度多层绝热辐射屏间距进行优化。研究了蒸气冷却屏位置、蒸气冷却屏内仲正转化以及蒸气冷却屏数量对最优辐射屏间距分布以及绝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蒸气冷却屏的引入使多层绝热最优辐射屏间距分布在蒸气冷却屏设置处出现突变,优化后漏热热通量qin相比于优化前下降幅度最大可达到36.1%;引入仲正转化的条件下优化可使qin的下降幅度最大达到28.3%;VCS数量的增加使最内层辐射屏间距显著减小,当蒸气冷却屏数量增加到2时,最小qin相比于单蒸气冷却屏下降50.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热 优化 真空绝热 蒸气冷却屏 仲正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氦储罐高真空多层绝热结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郭壮 李长俊 +4 位作者 贾文龙 徐敬 张财功 蒲子银 朱浩宇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4-110,共7页
为了明确液氦储罐真空多层绝热结构的最佳层密度,采用Lockheed模型研究热流密度与层密度的关系,确定最佳层密度,探讨绝热层厚度、环境温度、绝热空间真空度对液氦储罐绝热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液氦储罐最佳层密度为41层/cm;绝热层... 为了明确液氦储罐真空多层绝热结构的最佳层密度,采用Lockheed模型研究热流密度与层密度的关系,确定最佳层密度,探讨绝热层厚度、环境温度、绝热空间真空度对液氦储罐绝热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液氦储罐最佳层密度为41层/cm;绝热层真空度减小,热流密度下降,真空度下降到一定值后,热流密度几乎不再下降;热流密度与环境温度、绝热层厚度分别呈正、负相关,当厚度增加到一定值后,热流密度下降速率减小。在实际确定绝热层厚度和真空度时,应兼顾经济性和绝热性能。研究结果可为液氦储罐高真空多层绝热结构的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氦储罐 真空绝热 密度 热流密度 Lockheed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真空多层绝热结构热阻的理论分析 被引量:11
3
作者 张存泉 徐烈 +1 位作者 邓东泉 赵兰萍 《低温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7-41,共5页
低温下真空多层绝热是非常有效的绝热方式 ,广泛应用于众多领域的科研和工程实践中。低温下真空多层绝热的影响因素很多 ,具体包括反射屏之间隔层的材料特性、反射屏的层数、层密度、真空度、捆扎的松紧程度等。运用热阻网络分析了间隔... 低温下真空多层绝热是非常有效的绝热方式 ,广泛应用于众多领域的科研和工程实践中。低温下真空多层绝热的影响因素很多 ,具体包括反射屏之间隔层的材料特性、反射屏的层数、层密度、真空度、捆扎的松紧程度等。运用热阻网络分析了间隔物为纤维材料的低温真空多层绝热结构的热阻组成 ,对总热阻中固体导热热阻Rconduction(solid) 、辐射换热热阻Rradiation、残余气体导热热阻Rconduction(gas) 分别建立了理论模型 ,并进行了理论计算推导 ,得到了低温下真空多层绝热结构总热阻的计算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真空绝热结构 热阻 真空绝热 低温工程 理论模型 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空多层绝热LHe输送管设计计算与传热分析 被引量:11
4
作者 陈长琦 乐瑞文 +2 位作者 欧阳峥嵘 孙铭 胡纯栋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937-940,共4页
文章根据系统对输送管的性能要求,进行了LHe输送管结构设计和绝热材料的选型,计算真空多层绝热管的真空性能及传热性能的主要参数,求出其真空夹层的最大允许漏率及单位管长的热损失。经NBI实验,表明该管在100 L LHe输送中热损小,满足设... 文章根据系统对输送管的性能要求,进行了LHe输送管结构设计和绝热材料的选型,计算真空多层绝热管的真空性能及传热性能的主要参数,求出其真空夹层的最大允许漏率及单位管长的热损失。经NBI实验,表明该管在100 L LHe输送中热损小,满足设计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空绝热 Lhe输送管 传热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g400直接替代PdO应用于高真空多层绝热储罐中的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王健 战颖 +2 位作者 魏蔚 汪荣顺 陈树军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6,共6页
高真空多层绝热因其超好的绝热性能而广泛的应用于低温储罐,但其夹层真空度会随着材料的放气而逐渐降低,放气的主要成分是氢气。为此,对比研究了新型廉价吸氢剂银分子筛(Ag400)和常规高价吸氢剂氧化钯(PdO)的吸氢特性。分别测定了PdO和A... 高真空多层绝热因其超好的绝热性能而广泛的应用于低温储罐,但其夹层真空度会随着材料的放气而逐渐降低,放气的主要成分是氢气。为此,对比研究了新型廉价吸氢剂银分子筛(Ag400)和常规高价吸氢剂氧化钯(PdO)的吸氢特性。分别测定了PdO和Ag400的吸附等温线,根据BDDT理论,均为第一类吸附等温线,属于化学吸附,并用Langmuir等温式进行了分析,PdO的吸附系数为8.11,饱和吸附量为228.53 ml/g;Ag400的吸附系数为8.28,饱和吸附量为29.45 ml/g。Ag400的饱和吸附量,平均最大吸附速率和实验周期内平均吸附速率分别是PdO的13.01%,40.89%和15.92%。综合考虑吸附量和吸附速率,认为Ag400进行PdO的直接替代时,质量比例应不低于10∶1。本文可以为工程设计人员应用新型吸氢剂Ag400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氢剂 氢气 吸附性能 真空储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m^3高真空多层绝热液氧容器真空性能 被引量:14
6
作者 汪荣顺 吴剑林 顾安忠 《低温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142-146,共5页
对高真空多层绝热液氧容器的真空寿命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 分析了吸附剂、吸气剂在获得和保持夹层真空度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真空绝热 液氧容器 真空寿命 真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产银分子筛和复合氧化物吸氢剂应用于高真空多层储罐的吸氢性能 被引量:9
7
作者 王健 林志民 +2 位作者 冯慧华 邵雪峰 汪荣顺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49-454,共6页
高真空多层绝热因其超好的绝热性能而广泛的应用于低温储罐,但其夹层真空度会随着材料的放气而逐渐降低,放气的主要成分是氢气。本文设计了实验平台,研究了国产银分子筛(NewGetter)和复合金属氧化物吸氢剂(PdO&AgO)的吸附等温线。根... 高真空多层绝热因其超好的绝热性能而广泛的应用于低温储罐,但其夹层真空度会随着材料的放气而逐渐降低,放气的主要成分是氢气。本文设计了实验平台,研究了国产银分子筛(NewGetter)和复合金属氧化物吸氢剂(PdO&AgO)的吸附等温线。根据BDDT理论,两种等温线均属于第Ⅰ类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吸附模型,NewGetter饱和吸附量是21.63m L/g,占PdO&AgO的12.12%。平衡压力处于相同范围内时,两种吸氢剂的平均吸附速率和最大吸附速率均随平衡压力的升高而减小;PdO&AgO的平均吸附速率比NewGetter大两个数量级,最大吸附速率比NewGetter大一个数量级。本文可以为两种吸氢剂的推广使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氢剂 氢气 吸附性能 真空储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真空多层绝热低温管道内管路波纹管应力非线性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11
8
作者 陈叔平 毛红威 +2 位作者 姚淑婷 刘福录 任永平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84-89,共6页
广泛用于LNG等输送的高真空多层绝热(HV-MLI)低温管道常使用波纹管膨胀节来补偿其内管的冷缩变形,波纹管由于工作在深冷环境中且要承受液体内压,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常出现断裂进而导致整个管道失效。为此,介绍了HV-MLI低温管道的基本结构... 广泛用于LNG等输送的高真空多层绝热(HV-MLI)低温管道常使用波纹管膨胀节来补偿其内管的冷缩变形,波纹管由于工作在深冷环境中且要承受液体内压,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常出现断裂进而导致整个管道失效。为此,介绍了HV-MLI低温管道的基本结构,建立了波纹管有限元模型,在HV-MLI低温管道输送LNG、LO_2及LN_2的不同工况下对波纹管进行了应力非线性有限元计算,分析了轴向位移载荷及内压载荷分别作用下的波纹管响应状况,并结合国家标准GB/T 12777—2008对所用波纹管进行了强度及疲劳寿命校核。结果表明:(1)波纹管满足HV-MLI低温管道使用要求;(2)输送LN_2工况时波纹管等效应力最大,波纹管波峰内表面为危险点,此时可以考虑适当降低介质输送压力;(3)轴向位移载荷引起的波纹管子午向应力远超过材料的屈服极限,是引起波纹管疲劳损坏的主要因素,在管道设计及使用时应严格控制其数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空绝热 低温管道 波纹管 应力 非线性有限元法 强度校核 液化天然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真空多层绝热低温容器完全真空丧失后传热及绝热夹层内温度分布规律实验 被引量:8
9
作者 谢高峰 朱鸣 汪荣顺 《低温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2-36,50,共6页
在搭建了高真空多层绝热低温容器完全真空丧失传热研究实验台的基础上,分别利用干燥氮气、二氧化碳、氧气、氦气及空气为破空介质,进行了高真空多层绝热低温容器发生完全真空丧失事故后的传热实验研究。实验中通过流量计和温度采集系统... 在搭建了高真空多层绝热低温容器完全真空丧失传热研究实验台的基础上,分别利用干燥氮气、二氧化碳、氧气、氦气及空气为破空介质,进行了高真空多层绝热低温容器发生完全真空丧失事故后的传热实验研究。实验中通过流量计和温度采集系统测得了高真空多层绝热低温容器在发生完全真空丧失事故后的排放率和绝热夹层内的温度分布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导入高真空多层绝热低温容器绝热夹层的气体种类对其完全真空丧失后的传热过程有很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空绝热低温容器 气体种类 完全真空丧失 传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真空多层绝热低温容器整体热分析及试验验证 被引量:5
10
作者 黄欢明 冯慧华 +1 位作者 苏晨光 单宏兵 《低温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7-60,共4页
对35 m3高真空多层绝热低温容器在满载液氧的状态下进行热分析,得到标准状态下该容器漏热量的分布范围及相应的静态蒸发率分布,分析了导热和辐射漏热在总漏热的比重。将计算结果和静态蒸发率试验进行对比,结果符合较好,说明计算的准确... 对35 m3高真空多层绝热低温容器在满载液氧的状态下进行热分析,得到标准状态下该容器漏热量的分布范围及相应的静态蒸发率分布,分析了导热和辐射漏热在总漏热的比重。将计算结果和静态蒸发率试验进行对比,结果符合较好,说明计算的准确性和有效性。进而分析了冷态下玻璃钢支承件和罐体的接触情况。结果可为高真空多层绝热低温容器的设计、试验和使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空绝热 低温容器 热分析 静态蒸发率 玻璃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空多层绝热性能测试装置及初步实验验证 被引量:4
11
作者 朱浩唯 黄永华 +2 位作者 李骏 吴静怡 李鹏 《低温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7-51,共5页
建立了一套低温用真空多层绝热材料性能测试装置,用于研究变密度多层绝热材料的特性规律。以内密外疏的层密度分布方式为例,在测试装置充注液氮之后,通过稳态量热法实验研究了真空条件下该布置方式绝热层内不同层位置的温度瞬态和稳态... 建立了一套低温用真空多层绝热材料性能测试装置,用于研究变密度多层绝热材料的特性规律。以内密外疏的层密度分布方式为例,在测试装置充注液氮之后,通过稳态量热法实验研究了真空条件下该布置方式绝热层内不同层位置的温度瞬态和稳态分布规律、单点的降温规律、以及单位面积漏热率情况。考察了稳态温度分布以及单位面积热流随热边界温度的变化特性,并将理论温度分布曲线与实验曲线进行了对比,从而验证层与层模型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密度 真空绝热 布置方式 低温容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形高真空多层绝热低温管道热-结构耦合分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陈叔平 毛红威 +3 位作者 杨佳卉 李军 刘福录 张军辉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95-103,共9页
用于输送LNG等低温介质的高真空多层绝热(HV-MLI)低温管道常处于深冷环境且要承受流体内压,在热-结构耦合作用下的受力较为复杂。为了研究HV-MLI低温管道各部件在复杂载荷作用下的响应状况,以某水平—竖直走向的L形HV-MLI低温管道为例,... 用于输送LNG等低温介质的高真空多层绝热(HV-MLI)低温管道常处于深冷环境且要承受流体内压,在热-结构耦合作用下的受力较为复杂。为了研究HV-MLI低温管道各部件在复杂载荷作用下的响应状况,以某水平—竖直走向的L形HV-MLI低温管道为例,建立了热-结构耦合分析有限元模型,计算得出了不同工况下的管道温度场分布情况,以及管道中内管、外管、热桥、波纹管和绝热支撑上的应力及应力随各载荷的变化关系。分析结果表明:(1)绝热支撑和热桥是影响管道漏热量的主要部件,以输送LN_2为例,通过上述两个部件的漏热量分别占管道总漏热量的49.07%和49.32%;(2)内管、外管、弯头及热桥等部件应力较小且低于材料屈服极限,实际使用过程中不易发生危险;(3)波纹管应力随输送介质温度的降低和补偿内管长度的增加而增大,水平管段波纹管的应力较高,是管道中的危险部件;(4)内管所受内压是影响绝热支撑应力的主要因素,随内管内压的增大,水平管段与竖直管段中离弯头最近的绝热支撑应力大幅增加,而远离弯头的其他位置处的绝热支撑应力变化不大,因而可适当增加离弯头最近的绝热支撑厚度,同时减少远离弯头处支撑的厚度,以便在保证强度的同时减少漏热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化天然气 真空绝热 低温管道 波纹管 绝热支撑 热-结构耦合 有限元方法 应力 漏热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子吸氢剂直接替代PdO应用于高真空多层储罐的吸氢性能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健 林志民 +2 位作者 冯慧华 邵雪峰 汪荣顺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43-448,共6页
高真空多层绝热因其超好的绝热性能而广泛的应用于低温容器,但其夹层真空度会随着材料的放气而逐渐降低,放气的主要成分是氢气。为此,本文设计实验平台,研究了Polymer吸氢剂的吸附特性。根据BDDT理论,Polymer吸氢剂的吸附等温线为第一... 高真空多层绝热因其超好的绝热性能而广泛的应用于低温容器,但其夹层真空度会随着材料的放气而逐渐降低,放气的主要成分是氢气。为此,本文设计实验平台,研究了Polymer吸氢剂的吸附特性。根据BDDT理论,Polymer吸氢剂的吸附等温线为第一类和第二类吸附等温线的组合,低平衡压力时,满足Langmuir吸附模型,高平衡压力时,满足Harkins-Jura吸附模型;吸氢剂的吸附量为同平台实验得出的贵金属吸氢剂PdO吸附量的26.69%,进行PdO的直接替代质量比例应不低于5∶1;吸氢剂的平衡压力随H_2充注次数的增加而逐渐升高,平衡时间随充注H_2压力增加呈现阶梯型升高;吸氢剂达到最大吸附速率的时间均出现在吸附开始的第一小时,最大吸附速率和24 h内平均吸附速率均与初始H_2压力接近正比例关系,而与充注H_2次数无关。本文可以为工程设计人员应用新型吸氢剂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氢剂 氢气 吸附性能 真空储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耦合蒸气冷却屏的真空多层绝热结构对液氢储罐自增压过程的影响机制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李科 文键 忻碧平 《化工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3786-3796,共11页
基于MATLAB,构建了一种考虑氢储罐真空多层绝热结构、蒸气冷却屏和内部流体域的瞬态仿真模型。引入了无量纲的蒸气消耗因子η_(c)、休眠期延长因子η_(s)和单位因子η,η_(c)代表冷却屏在储存全周期蒸气的消耗量,η_(s)代表采用冷却屏... 基于MATLAB,构建了一种考虑氢储罐真空多层绝热结构、蒸气冷却屏和内部流体域的瞬态仿真模型。引入了无量纲的蒸气消耗因子η_(c)、休眠期延长因子η_(s)和单位因子η,η_(c)代表冷却屏在储存全周期蒸气的消耗量,η_(s)代表采用冷却屏时休眠期相对于未采用时休眠期的延长量,η是η_(s)与η_(c)的比值,代表冷却屏屏蔽漏热的能力。研究了冷却屏的无量纲位置、η_(c)、流量和开启时刻对η_(s)和η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冷却屏开启时段不变时,使得η_(s)最大化的冷却屏最佳位置是0.622;当冷却屏位置是0.622,η_(c)从0.0640降至0.0128,η增大34.7%,但是当冷却屏的设置偏离最佳位置越远,降低η_(c)使得η增大的幅度越小;固定η_(c)和蒸气冷却屏的开启时长,η_(s)随着开启时刻的推迟先增大后减小,当冷却屏的位置是0.622,使η_(s)最大的开启时刻是第23.26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 传热 真空绝热 蒸气冷却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真空多层绝热低温容器真空丧失试验研究 被引量:9
15
作者 杨磊 汪荣顺 《压力容器》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5,共5页
通过高真空多层绝热容器真空丧失试验,分析了不同绝热结构下容器真空丧失后的升压规律,同时讨论了容器内气液状态变化。利用试验数据计算了容器真空丧失后的热负荷变化,并综合比较分析了不同绝热结构下的漏热量、气体升压、液体温度变... 通过高真空多层绝热容器真空丧失试验,分析了不同绝热结构下容器真空丧失后的升压规律,同时讨论了容器内气液状态变化。利用试验数据计算了容器真空丧失后的热负荷变化,并综合比较分析了不同绝热结构下的漏热量、气体升压、液体温度变化。经研究发现,容器夹层真空丧失后气液相处于不平衡态,气相空间压力变化呈现出三种不同状态,夹层的漏热量决定了液体升温和容器升压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空绝热 真空丧失 气体升压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种类破空气体对高真空多层绝热低温容器真空丧失后传热的影响 被引量:5
16
作者 朱鸣 于忠杰 +1 位作者 徐彬 汪荣顺 《低温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6-18,共3页
通过实验,分别利用氮气、空气、氧气和氦气作为破空气体,对高真空多层绝热低温容器在真空完全丧失后的漏热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多层绝热结构对于绝热真空完全丧失后的低温容器能够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初始和最终漏热和渗入到绝热真空... 通过实验,分别利用氮气、空气、氧气和氦气作为破空气体,对高真空多层绝热低温容器在真空完全丧失后的漏热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多层绝热结构对于绝热真空完全丧失后的低温容器能够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初始和最终漏热和渗入到绝热真空夹层中气体的性质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空复合多绝热 真空丧失排放率 热流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真空多层绝热低温容器完全真空丧失后升压规律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谢高峰 汪荣顺 魏蔚 《压力容器》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2-17,共6页
高真空多层绝热低温容器是一种危险性很高的压力容器。绝热夹层完全的真空丧失是可能发生在高真空多层绝热低温容器上的、并会对低温容器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在搭建了高真空多层绝热低温真空丧失试验台的基础上,用试验的方法研究了低... 高真空多层绝热低温容器是一种危险性很高的压力容器。绝热夹层完全的真空丧失是可能发生在高真空多层绝热低温容器上的、并会对低温容器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在搭建了高真空多层绝热低温真空丧失试验台的基础上,用试验的方法研究了低温容器的绝热材料层数和初始充满率对其真空丧失后无排放贮存过程中升压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高真空多层绝热低温容器绝热夹层内的绝热材料层数及其初始充满率都对容器完全真空丧失后的升压过程有着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空绝热低温容器 完全的真空丧失 绝热材料 初始充满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真空多层绝热低温容器真空丧失后的传热试验 被引量:2
18
作者 谢高峰 汪荣顺 魏蔚 《低温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54-58,共5页
利用一个工业化的高真空多层绝热低温量热器,以液氮为介质研究了真空突然丧失对高真空多层绝热低温容器漏热量的影响。主要研究了低温量热器绝热层的变化及破空气体(空气和干燥氮气)的不同对真空丧失后低温容器漏热量的影响,指出绝热层... 利用一个工业化的高真空多层绝热低温量热器,以液氮为介质研究了真空突然丧失对高真空多层绝热低温容器漏热量的影响。主要研究了低温量热器绝热层的变化及破空气体(空气和干燥氮气)的不同对真空丧失后低温容器漏热量的影响,指出绝热层数和破空气体种类都是影响真空丧失后低温容器漏热量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空绝热容器 真空丧失 传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氢容器真空夹层氢吸附剂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磊 潘权稳 +5 位作者 王博 赵钦宇 江龙 何远新 周伟明 甘智华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2194-2203,共10页
基于液氢容器高效氢吸附剂对使用方式、材料改性、性能评价和用量计算的需求,讨论真空夹层中的气体负荷来源和真空寿命,总结液氢容器常用氢吸附剂的种类、材料以及吸附性能研究方法.真空夹层主要的残余气体是材料放出的氢气,通过合理使... 基于液氢容器高效氢吸附剂对使用方式、材料改性、性能评价和用量计算的需求,讨论真空夹层中的气体负荷来源和真空寿命,总结液氢容器常用氢吸附剂的种类、材料以及吸附性能研究方法.真空夹层主要的残余气体是材料放出的氢气,通过合理使用吸附剂可以显著延长容器寿命.根据吸气机理可将氢吸附剂分为低温吸附剂、金属氧化物、离子交换沸石分子筛和非蒸散型吸气剂4类,并从实验测试和理论模型2个方面总结了吸附性能的研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能 液氢容器 真空绝热 氢吸附剂 吸附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型真空多层绝热低温容器真空丧失后热响应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于忠杰 朱鸣 +2 位作者 徐彬 石玉美 汪荣顺 《压力容器》 2012年第1期7-10,20,共5页
搭建了高真空多层绝热低温容器完全真空丧失研究实验台,分别利用干燥氮气及空气作为破空气源,进行了低温容器发生完全真空丧失事故后排放试验和无排放试验。排放试验中测得了复合型真空多层绝热低温容器在发生完全真空丧失事故后的排放... 搭建了高真空多层绝热低温容器完全真空丧失研究实验台,分别利用干燥氮气及空气作为破空气源,进行了低温容器发生完全真空丧失事故后排放试验和无排放试验。排放试验中测得了复合型真空多层绝热低温容器在发生完全真空丧失事故后的排放率并计算了热流密度;无排放试验中测得了复合型真空多层绝热低温容器在发生完全真空丧失事故后的压力上升情况和液体的温度分层。试验结果表明,导入复合型真空多层绝热低温容器绝热夹层的气体种类对其完全真空丧失后的响应有很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型多真空绝热低温容器 真空丧失 排放率 热流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