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后现代主义视域下“后真相”现象的根源及本质
被引量:
12
1
作者
曹亚雄
鲍雨璇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04-111,F0003,共9页
作为一种以情感高于真相、片面呈现真相、真相界定真空为特征的社交媒体传播现象,“后真相”现象生成于现代西方社会中真相需求消解、真相真实消解和真相权威消解的真相还原困境。相仿的命名和相似的消解内涵使“后真相”概念自出现就...
作为一种以情感高于真相、片面呈现真相、真相界定真空为特征的社交媒体传播现象,“后真相”现象生成于现代西方社会中真相需求消解、真相真实消解和真相权威消解的真相还原困境。相仿的命名和相似的消解内涵使“后真相”概念自出现就同聚焦西方社会现代性问题的后现代主义密切关联,而西方社会“后真相”现象所指代的真相还原困境早在其命名行为前就已出现在后现代主义视域中。后现代主义基于对现代性问题的批判,剖析出西方社会真相还原困境根源于元叙事的崩溃、部分真实的虚拟景观和符号化的现实,其本质是资本主义通过知识商品化的信息霸权、景观潜移默化的统治和“真相危机”的完美罪行来掩盖其控制真相的手段;但后现代主义对这一现象的否定也消解了受众对真相还原困境的反抗,未能深入到信息商品社会化生产同信息资本私人占有之间矛盾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
真相
”
社交媒体
信息霸权
景观社会
真相危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后现代主义视域下“后真相”现象的根源及本质
被引量:
12
1
作者
曹亚雄
鲍雨璇
机构
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处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04-111,F0003,共9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西方和平演变与苏东剧变关系研究”(19BGJ027)。
文摘
作为一种以情感高于真相、片面呈现真相、真相界定真空为特征的社交媒体传播现象,“后真相”现象生成于现代西方社会中真相需求消解、真相真实消解和真相权威消解的真相还原困境。相仿的命名和相似的消解内涵使“后真相”概念自出现就同聚焦西方社会现代性问题的后现代主义密切关联,而西方社会“后真相”现象所指代的真相还原困境早在其命名行为前就已出现在后现代主义视域中。后现代主义基于对现代性问题的批判,剖析出西方社会真相还原困境根源于元叙事的崩溃、部分真实的虚拟景观和符号化的现实,其本质是资本主义通过知识商品化的信息霸权、景观潜移默化的统治和“真相危机”的完美罪行来掩盖其控制真相的手段;但后现代主义对这一现象的否定也消解了受众对真相还原困境的反抗,未能深入到信息商品社会化生产同信息资本私人占有之间矛盾的分析。
关键词
“后
真相
”
社交媒体
信息霸权
景观社会
真相危机
分类号
B089 [哲学宗教—哲学理论]
D58 [政治法律—国际政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后现代主义视域下“后真相”现象的根源及本质
曹亚雄
鲍雨璇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
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