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rx Ⅱ缺失的真皮间充质干细胞提前衰老加速皮肤老化进程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于楠楠 毛莹莹 +2 位作者 冯琳 刘军 韩英浩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19年第5期98-102,107,共6页
通过比较野生型和Prx Ⅱ(Peroxiredoxin Ⅱ)基因敲除型小鼠皮肤老化情况,阐明皮肤老化过程中Prx Ⅱ对真皮间充质干细胞的保护作用。体内试验采用病理组织切片,蛋白免疫印迹等方法检测两种129/SvJ小鼠皮肤组织及生理功能的差异;体外试验... 通过比较野生型和Prx Ⅱ(Peroxiredoxin Ⅱ)基因敲除型小鼠皮肤老化情况,阐明皮肤老化过程中Prx Ⅱ对真皮间充质干细胞的保护作用。体内试验采用病理组织切片,蛋白免疫印迹等方法检测两种129/SvJ小鼠皮肤组织及生理功能的差异;体外试验采用SA-β-gal染色对比两种真皮间充质干细胞衰老情况。结果表明同月龄的PrxⅡ基因敲除型小鼠与野生型小鼠相比真皮厚度层变薄,伤口愈合速度减慢,皮肤组织中P16、p21表达水平增加,PCNA表达水平降低;同代数的PrxⅡ基因敲除型的真皮间充质干细胞与野生型相比衰老细胞数量明显增多。综合分析,Prx Ⅱ基因敲除小鼠皮肤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因子表达上升,皮肤发生提前老化,与真皮间充质干细胞的细胞衰老存在相关性,为通过Prx Ⅱ延缓皮肤老化,减少因皮肤老化而引发的多种疾病提供基础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真皮间充质干细胞 PEROXIREDOXIN 皮肤老化 细胞衰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皮间充质干细胞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周雅琼 侯玲玲 +1 位作者 彭洪尚 柯屾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4-48,共5页
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是一类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和高度自我复制能力的组织干细胞,来源于发育早期的中胚层和外胚层。MSCs最初在骨髓中发现,随后发现在个体发育的其他组织中也存在该细胞。本世纪初有研究者从幼年和成... 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是一类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和高度自我复制能力的组织干细胞,来源于发育早期的中胚层和外胚层。MSCs最初在骨髓中发现,随后发现在个体发育的其他组织中也存在该细胞。本世纪初有研究者从幼年和成年的啮齿动物皮肤真皮组织中分离得到了干细胞,并称之为皮肤前体细胞。随后,从胎儿、成人、老年供体的真皮结缔组织中得到了有跨胚层分化潜能的MSCs,第一次真正意义上证实了真皮组织中确实存在MSCs,并命名为真皮间充质干细胞(dermis mesenehymal stem cells,DMSCs)。本文就DMSCs的分离、培养、生物学特性及其临床应用前景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皮间充质干细胞 生物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等离子体活化介质诱导真皮间充质干细胞凋亡研究
3
作者 王媛 毛莹莹 +7 位作者 向虹怡 冯耀元 张惠娜 刘宣辰 袁威 贺鑫梅 邢晓娅 韩英浩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22年第5期78-84,共7页
旨在探究低温等离子体(NTAPP)处理的PAM对DMSCs活性的影响,阐明PAM促进DMSCs发生细胞凋亡的机制,在体外提取小鼠原代真皮间充质干细胞(DMSCs),并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其表面Marker,油红O和茜素红检测其成脂成骨能力、流式细胞术测定凋亡... 旨在探究低温等离子体(NTAPP)处理的PAM对DMSCs活性的影响,阐明PAM促进DMSCs发生细胞凋亡的机制,在体外提取小鼠原代真皮间充质干细胞(DMSCs),并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其表面Marker,油红O和茜素红检测其成脂成骨能力、流式细胞术测定凋亡情况以及活性氧(ROS)水平、蛋白质免疫印迹检测凋亡相关蛋白以及抗氧化蛋白表达水平。结果表明,成功提取DMSCs,并具有成脂成骨分化能力;与未处理组相比,低温等离子体活化介质(PAM)处理后可引起细胞内的ROS水平升高导致细胞凋亡,同时造成凋亡相关蛋白Bax表达水平上升、Bcl2表达水平下降,以及细胞内抗氧化蛋白Prx I、Prx V、GPX表达水平升高。研究表明,一定剂量的PAM能上调细胞内ROS水平,导致DMSCs细胞凋亡水平上升,研究结果可为今后筛选PAM诱导DMSCs增殖的最佳条件提供前期结果,也为丰富低温等离子体在干细胞领域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皮间充质干细胞 低温等离子体 活性氧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真皮多能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 被引量:47
4
作者 史春梦 程天民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1068-1079,共12页
目的 探讨发育成熟高等动物真皮组织中是否存在多能间充质干细胞 ,对其进行分离培养并初步研究其基本生物学性状。方法 以新生大鼠为研究对象 ,依据间充质干细胞的黏附特性采用酶消化法对其分离 ,通过传代培养进行筛选 ;流式细胞技术... 目的 探讨发育成熟高等动物真皮组织中是否存在多能间充质干细胞 ,对其进行分离培养并初步研究其基本生物学性状。方法 以新生大鼠为研究对象 ,依据间充质干细胞的黏附特性采用酶消化法对其分离 ,通过传代培养进行筛选 ;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细胞周期 ,MTT法检测细胞对生长因子的反应性 ,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细胞表面分子的表达。结果 早期贴壁的大鼠真皮细胞经过连续传代培养至第 3代 ,细胞形态较为均一 ,超过 88%的细胞处于G0 /G1期 ,细胞表面波形蛋白表达阳性 ,但Ⅷ因子和角蛋白表达阴性 ;体外培养细胞增殖旺盛 ,对bFGF有良好反应性 ,但对EGF和KGF反应不明显 ;地塞米松诱导分化实验证实该细胞可向成骨细胞、软骨细胞和脂肪细胞分化 ,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结论 本实验证实发育成熟大鼠真皮组织中存在多能干细胞 ,成功地分离得到真皮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并通过其基本生物学特性进行了鉴定。上述结果提示真皮有可能是间充质干细胞的又一重要来源途径。这为深入研究真皮间充质干细胞在组织修复与再生中的意义与应用提供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皮间充质干细胞 细胞分离 大鼠 细胞培养 皮肤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真核表达载体pEGFP-N1/PDGF-A的构建及真皮干细胞的转染 被引量:6
5
作者 闫国和 粟永萍 +5 位作者 王军平 汪代杰 艾国平 王锋超 冉新泽 程天民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0期2005-2008,共4页
目的克隆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A链(plateletderivedgrowthfactorAchain,PDGFA)基因,以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nhancedgreenfluorescentprotein,EGFP)载体pEGFPN1为骨架,携带PDGFA基因进入真皮间充质干细胞(dermisdrivedmesenchymalstemcells... 目的克隆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A链(plateletderivedgrowthfactorAchain,PDGFA)基因,以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nhancedgreenfluorescentprotein,EGFP)载体pEGFPN1为骨架,携带PDGFA基因进入真皮间充质干细胞(dermisdrivedmesenchymalstemcells,DMSCs),为采用转入PDGFA基因的DMSCs修复创面奠定基础。方法采用RTPCR二步分离法,以人肝癌细胞系(SMC7721)的总RNA为模板,扩增PDGFA基因的全长cDNA编码序列,克隆入载体pMD18T,随后又将PDGFA基因亚克隆入pEGFPN1载体中,构建PDGFA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EGFPN1/PDGFA,并采用Fugene6介导转染技术将PDGFA基因导入DMSCs。结果克隆到PDGFA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经测序验证,其序列与GenBank所报告的该基因的序列完全一致。结论成功地将PDGFA基因克隆到pEGFPN1载体中,并实现了PDGFA基因在DMSCs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隆 真核表达载体 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A链基因 绿色荧光蛋白 真皮间充质干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细胞分泌因子凝胶剂对老化皮肤创伤愈合的影响
6
作者 冯琳 王媛 +6 位作者 范春桃 王宝奇 贺鑫梅 于楠楠 毛莹莹 练旭冬 韩英浩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20年第5期63-68,共6页
采用真皮间充质干细胞分泌因子治疗老化小鼠皮肤创伤,旨在阐明干细胞分泌因子对老化小鼠皮肤创伤治疗效果及其相关调控机制。体内实验采用病理组织切片,观察创面皮肤组织学变化。体外实验采用MTT assay、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含有干细... 采用真皮间充质干细胞分泌因子治疗老化小鼠皮肤创伤,旨在阐明干细胞分泌因子对老化小鼠皮肤创伤治疗效果及其相关调控机制。体内实验采用病理组织切片,观察创面皮肤组织学变化。体外实验采用MTT assay、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含有干细胞分泌因子的条件培养基对小鼠真皮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干细胞分泌因子组与对照组相比能够明显促进老化皮肤创伤愈合;干细胞分泌因子组真皮成纤维细胞存活率更高,增殖相关蛋白PCNA,Cyclin D1表达水平上升,P-ErK蛋白表达水平上升。综上所述,干细胞分泌因子能够通过ErK信号通路促进真皮成纤维细胞增殖,进而加速老化皮肤创伤愈合。研究为治疗老化皮肤创伤提供新思路,为干细胞制剂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皮间充质干细胞 创伤愈合 老化皮肤 真皮成纤维细胞 条件培养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