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6
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关于真理客观性的几点思考
1
作者
忠军
余陶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2-30,共2页
一、现有论证的逻辑困惑 关于真理的客观性,从现有的论证来看,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依据: 1.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即在真理性的认识中包含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这当然不是指真理是一种客观存在的东西,而是说真理的内容来自客...
一、现有论证的逻辑困惑 关于真理的客观性,从现有的论证来看,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依据: 1.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即在真理性的认识中包含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这当然不是指真理是一种客观存在的东西,而是说真理的内容来自客观对象,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参见《哲学小百科》中国青年出版社88年版,第168页)。真理的内容来自客观对象,并不能成为真理客观性的依据。马克思说:“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217页)任何认识,无论正确的,还是错误的甚至荒诞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理客观性
真理
的内容
真理
的标准
真理
的
客观性
几点思考
客观
对象
谬误
主观形式
人的头
选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认识的主体性与真理的客观性
2
作者
叶玉殿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12-15,共4页
关键词
认识的主体性
真理
的
客观性
主体性因素
认识客体
真理
的内容
参考系
客观
真理
客体属性
主体制约
制约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客观性”范畴初探
被引量:
1
3
作者
王永昌
《人文杂志》
1986年第4期11-14,共4页
一、问题的提出 在哲学的研究和教学中,人们广泛地使用着“客观性”这一范畴。“客观性”范畴似乎“贯穿”于整个哲学体系。本体论(唯物论)、辩证法、规律论、认识论、意识论、社会论(社会历史观)都少不了它。也许正由于人们对“客观性...
一、问题的提出 在哲学的研究和教学中,人们广泛地使用着“客观性”这一范畴。“客观性”范畴似乎“贯穿”于整个哲学体系。本体论(唯物论)、辩证法、规律论、认识论、意识论、社会论(社会历史观)都少不了它。也许正由于人们对“客观性”范畴使用多了,就把它当作一个不证自明的、熟知的常识来接受,而对“客观性”的含义及其表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理
的
客观性
事物的
客观性
精神现象
物质现
社会领域
被反映者
判断形式
主观意志
真理客观性
列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客观真理的第一层含义也不能成立
4
作者
王永昌
《学术论坛》
1986年第6期18-19,共2页
什么是客观真理(即真理的客观性)?长期以来,哲学界认为有两层含义:一是指真理中有着不依赖于人或人类的客观内容;二是指检验真理的实践标准也是客观的。近年来,学术界对真理客观性的第二层含义提出了不少质疑,认为实践检验并不构成客观...
什么是客观真理(即真理的客观性)?长期以来,哲学界认为有两层含义:一是指真理中有着不依赖于人或人类的客观内容;二是指检验真理的实践标准也是客观的。近年来,学术界对真理客观性的第二层含义提出了不少质疑,认为实践检验并不构成客观真理的一个含义。我认为,客观真理的第一层含义也同样是不能成立的。为什么这样说呢?让我们作一简略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理客观性
学术界
客观
真理
发展规律
类事物
精神领域
马克思恩格斯
实践标准
人类社会
含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社会领域真理的客观性
5
作者
愚樵
《齐鲁学刊》
1979年第2期13-18,共6页
马克思主义真理观,是它的认识论的主要内容。长期以来,由于林彪、“四人帮”为实现其篡党夺权的罪恶阴谋,肆无忌惮地歪曲篡改马克思主义的真理观,在思想理论上造成了严重的混乱,要拨乱反正,就必须重新研究这个问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马克思主义真理观,是它的认识论的主要内容。长期以来,由于林彪、“四人帮”为实现其篡党夺权的罪恶阴谋,肆无忌惮地歪曲篡改马克思主义的真理观,在思想理论上造成了严重的混乱,要拨乱反正,就必须重新研究这个问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高度评价了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问题讨论,认为这对于促进全党同志和全国人民解放思想,端正思想路线,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随着讨论的深入发展,许多有关问题也突出起来了,真理的特性就是其中的一个问题。本文,就这个问题谈一些看法。客观性——真理的唯一特性在人类认识史上,历来存在着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两种真理观的根本对立和斗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理客观性
绝对
真理
客观
真理
马克思主义
真理
观
阶级性
辩证唯物主义
资产阶级
社会领域
唯心主义
无产阶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客观真理”非议
6
作者
程明华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5年第6期82-84,共3页
文章从两个方面对"客观真理"提出非议:一是"客观真理"论者把真理视为真理性认识所反映的客体,即把真理等同于客观实在,违背了真理的认识本性,取消了主观与客观的区别;二是"客观真理"论者把真理的一种属性(客观性)作为界定...
文章从两个方面对"客观真理"提出非议:一是"客观真理"论者把真理视为真理性认识所反映的客体,即把真理等同于客观实在,违背了真理的认识本性,取消了主观与客观的区别;二是"客观真理"论者把真理的一种属性(客观性)作为界定真理性质的唯一依据,在逻辑上是不严密的。文章还对列宁关于"客观真理"的论述进行评价,提出如何正确对待经典作家个别表述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客观
真理
真理
观
真理
的
客观性
真理
内容的
客观性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
客观
实在性
真理
性认识
主观
真理
唯心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谈谈真理内容中的主体性因素
7
作者
叶玉殿
《现代哲学》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52-53,48,共3页
我国现行的哲学教科书都非常强调真理客观性,认为它是指人们意识里所包含的不依赖于主体、不依赖于人、不依赖于人类的内容。马克思曾指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
我国现行的哲学教科书都非常强调真理客观性,认为它是指人们意识里所包含的不依赖于主体、不依赖于人、不依赖于人类的内容。马克思曾指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理客观性
主体性因素
马克思恩格斯
唯物主义
认识客体
费尔巴哈
哲学教科书
参考系
感性活动
一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真理有没有阶级性”的问题需要澄清
8
作者
张磊
《社会科学辑刊》
1981年第4期45-48,共4页
多年来,林彪、“四人帮”唯心主义横行,贩卖“精神万能论”“唯意志论”等主观唯心主义哲学,否认真理的客观性,把“真理的阶级性”作为打人的棍子,实行思想上的法西斯统治。对此,必须进行彻底的揭发和批判。可是,近年来有些文章在批判...
多年来,林彪、“四人帮”唯心主义横行,贩卖“精神万能论”“唯意志论”等主观唯心主义哲学,否认真理的客观性,把“真理的阶级性”作为打人的棍子,实行思想上的法西斯统治。对此,必须进行彻底的揭发和批判。可是,近年来有些文章在批判林彪“四人帮”否认真理客观性的主观唯心主义时,却完全否认真理的阶级性,把认为社会科学真理有阶级性这个马克思主义党性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阶级性
真理客观性
社会科学
真理
唯心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
资产阶级
主观唯心主义
无产阶级
资本主义
阶级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对“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论证的再思考———与传统哲学教科书商榷
9
作者
吴仁平
王金福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3期4-8,共5页
“实践是主观与客观相统一的活动”这一观点并不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实践一般本质的正确理解。所以,现行哲学教科书以这一观点为前提对真理标准所作的论证存有严重的理论问题:其一,从逻辑上必然否定真理标准的客观性观点;其二,...
“实践是主观与客观相统一的活动”这一观点并不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实践一般本质的正确理解。所以,现行哲学教科书以这一观点为前提对真理标准所作的论证存有严重的理论问题:其一,从逻辑上必然否定真理标准的客观性观点;其二,难以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主义的立场上说明包括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在内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一系列观点。要解决上述理论问题,必须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立场对认识的对象和实践的一般本质重新理解,把认识的对象理解为实践,把实践的本质理解为客观物质活动,这样,才能正确地论证说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理
标准的论证
真理
标准的
客观性
实践的一般本质
认识的对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真理的主观性
被引量:
1
10
作者
孙显元
《人文杂志》
1986年第4期27-30,共4页
人们总是说,唯物主义者坚持真理的客观性,唯心主义者坚持真理的主观性。其实,这种说法是一种旧唯物主义的偏见。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早就提出了对旧唯物主义忽视主观性的批评,他说,对现实,感性等都要从主观方面去理解,...
人们总是说,唯物主义者坚持真理的客观性,唯心主义者坚持真理的主观性。其实,这种说法是一种旧唯物主义的偏见。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早就提出了对旧唯物主义忽视主观性的批评,他说,对现实,感性等都要从主观方面去理解,从人的能动方面去理解,对于真理,当然也应如此。坚持真理的客观性,固然可以同唯心主义划清界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理
的主观性
真理
的形式
客观性
和主观性
真理
的
客观性
真理
的内容
真理
内容的
客观性
旧唯物主义
坚持
真理
真理
观
唯心主义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列宁《哲学笔记》对黑格尔真理观的改造
被引量:
1
11
作者
卞敏
《求是学刊》
1985年第6期1-5,共5页
关键词
黑格尔
真理
的
客观性
列宁
《哲学笔记》
真理
观
康德
《逻辑学》
绝对理念
真理
的全面性
物自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真理的绝对性相对性及其关系辨析
被引量:
1
12
作者
庄惠娟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6年第1期20-21,共2页
真理的绝对性相对性及其关系辨析庄惠娟在现行的哲学教材中,在论述真理的绝对性时,是从真理的内涵即真理的客观性内容这个意义上来讲的。而在论述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的辩证关系时,又是在终极真理的意义上来谈真理的绝对性的,把真...
真理的绝对性相对性及其关系辨析庄惠娟在现行的哲学教材中,在论述真理的绝对性时,是从真理的内涵即真理的客观性内容这个意义上来讲的。而在论述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的辩证关系时,又是在终极真理的意义上来谈真理的绝对性的,把真理的绝对性定义为:对无限的物质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理
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真理
的相对性
关系辨析
相对
真理
真理
内容的
客观性
牛顿力学
物质世界
相对论
量子力
终极
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真理的科学性和价值性
13
作者
齐振海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5年第3期58-62,共5页
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本质和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不仅是一种科学认识,而且具有伟大的价值,是从理论上沟通人类和客观世界的桥梁。探讨真理的科学性和价值性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真理的本质...
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本质和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不仅是一种科学认识,而且具有伟大的价值,是从理论上沟通人类和客观世界的桥梁。探讨真理的科学性和价值性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真理的本质、意义以及人类认识活动、实践活动的内在逻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理
的科学性
真理
的
客观性
真理
的价值性
认识谬误
客体
主体需要
客观
事物
真理
的对象
发展规律
社会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真理二题探讨
14
作者
李社来
《中州学刊》
1982年第3期41-43,共3页
真理问题,是我国哲学界长期来争论较多的问题之一。本文仅就真理是客观和主观统一的问题以及相对真理有没有一个“总和”的问题,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真理是客观和主观的统一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所谓真理,就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在人们意...
真理问题,是我国哲学界长期来争论较多的问题之一。本文仅就真理是客观和主观统一的问题以及相对真理有没有一个“总和”的问题,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真理是客观和主观的统一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所谓真理,就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在人们意识中的正确反映。人们的认识,凡是符合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就是正确的,就是真理,反之,凡是不符合或者是歪曲地反映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就是不正确的,就是谬误。这里包含着两个方面的意思:其一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对
真理
客观
世界
客观
事物
真理
的
客观性
客观
和主观
阶级性
客观
真理
主观意志
客观
规律
真理
的绝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真理的主观性
15
作者
彭维民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5年第2期65-69,共5页
关于“真理的主观性”,是一个有争论的问题。本文刊出,目的在于贯彻百家争鸣的方针,活跃学术思想,在讨论中取得对真理的正确认识。
关键词
真理
的主观性
真理
性认识
认识主体
真理
的
客观性
认识结果
主体因素
主体和客体
人脑
反射活动
参照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实践的观点和探求真理的途径
16
作者
汪寿祥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S1期30-38,共9页
一、以实践为基础的能动反映论 实践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重要范畴。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以实践为特征的科学认识论,从而与旧唯物主义的反映论和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实践也是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重要范畴,因为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
一、以实践为基础的能动反映论 实践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重要范畴。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以实践为特征的科学认识论,从而与旧唯物主义的反映论和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实践也是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重要范畴,因为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整个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以实践为基础的能动反映论,既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特征,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标准
实践活动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
认识能力
客体
探求
真理
真理
的
客观性
理性认识
真理
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探讨真理的主观性
17
作者
张南
《河北学刊》
1986年第1期45-50,共6页
真理的客观性是真理的本质属性,这在学术界是比较一致的看法;但是,关于真理的主观性,则是一个分歧较大的问题.我认为,不仅真理的客观性是真理的本质属性,而且真理的主观性也是真理的本质属性.一许多同志断然否认真理具有主观性,把主观...
真理的客观性是真理的本质属性,这在学术界是比较一致的看法;但是,关于真理的主观性,则是一个分歧较大的问题.我认为,不仅真理的客观性是真理的本质属性,而且真理的主观性也是真理的本质属性.一许多同志断然否认真理具有主观性,把主观性直接等同于主观主义,把承认真理的主观性看作就是唯心主义,是所谓“主观真理论”.有些同志虽然并不绝对地否认真理的主观性,却把它局限于真理的形式上,并把这看作一个不可逾越的界限,认为如果越出这个界限再谈真理的主观性,就是唯心主义.我认为,这些观点都是站不住脚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理
的主观性
客体
真理
的
客观性
真理
的内容
主观思维
思维结构
真理
的本质
真理
的形式
主体
为我之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真理是科学性和价值性的内在统一
18
作者
李次彬
《广东社会科学》
1987年第2期126-127,145,共3页
对真理与价值的关系问题的研究,已日益使人看到“真理是科学性和价值性的内在统一”这一命题的重要。它是涉及真理与价值关系中的其他问题得到解决的一个基本的、关键性问题。为了推动对这一问题的深入研究,本文试作如下探讨。 一 真理...
对真理与价值的关系问题的研究,已日益使人看到“真理是科学性和价值性的内在统一”这一命题的重要。它是涉及真理与价值关系中的其他问题得到解决的一个基本的、关键性问题。为了推动对这一问题的深入研究,本文试作如下探讨。 一 真理的价值性是由真理的本质属性即科学性与主体需要的关系决定的 理之为真,在于理的内容是真实的,也就是说,真理真实地正确地反映了客观事物及其规律。通常讲真理的科学性,就指这个意思。这一点,人们大都比较明了,看法也较一致。但是,对于真理的价值性,由于长时期的忽视,许多人不甚了了。因而要懂得真理是科学性和价值性的统一,必须先弄清楚什么是真理的价值性,它是由什么来决定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理
的价值性
真理
与价值
真理
的科学性
实用主义
真理
价值
哲学路线
主体需要
马克思主义
真理
的
客观性
有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关于真理的两个问题
19
作者
沧南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4年第3期1-6,共6页
一、什么是真理? 长期以来,我国学术界在界说真理这个问题上,反映出两种不同的倾向。一种倾向是强调真理性认识的内容,认为承认真理性认识的内容是来自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识和意志为转移的,就等于承认了真理。持有这种观点的同志说:“...
一、什么是真理? 长期以来,我国学术界在界说真理这个问题上,反映出两种不同的倾向。一种倾向是强调真理性认识的内容,认为承认真理性认识的内容是来自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识和意志为转移的,就等于承认了真理。持有这种观点的同志说:“真理就是人们的认识、意识中同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相符合的内容”,它的基本含义“是指人们认识中的客观内容”,即“在人类认识中的那些不依赖于人和人类的客观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理
的主观性
真理
性认识
相对
真理
客观
事物
客观
真理
发展规律
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真理
的
客观性
两个问题
列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事实”概念是一个本体论赘物——答陈嘉明、苏德超
被引量:
13
20
作者
陈波
《江淮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76-84,共9页
"事实"概念是一个本体论赘物,它无法为真理的客观性提供担保,所依据的"语言与世界同构"说是一种虚构。在原则上可为物理个体、性质、关系等提供同一性标准,却无法为本体论意义的"事实"提供同一性标准。...
"事实"概念是一个本体论赘物,它无法为真理的客观性提供担保,所依据的"语言与世界同构"说是一种虚构。在原则上可为物理个体、性质、关系等提供同一性标准,却无法为本体论意义的"事实"提供同一性标准。不存在与否定命题相对应的"否定事实"。表象论、给予论对真理符合论提出了严重挑战,却会导致极端怀疑论,无法合理地说明自然科学的巨大成功,而符合论所假定的实在论却是使科学成功不成为奇迹的唯一哲学理论。没有"事实"概念的新符合论还有许多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符合论
“事实”概念
真理
的
客观性
同一性标准
极端怀疑论
实在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关于真理客观性的几点思考
1
作者
忠军
余陶
机构
山东财政学院
出处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2-30,共2页
文摘
一、现有论证的逻辑困惑 关于真理的客观性,从现有的论证来看,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依据: 1.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即在真理性的认识中包含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这当然不是指真理是一种客观存在的东西,而是说真理的内容来自客观对象,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参见《哲学小百科》中国青年出版社88年版,第168页)。真理的内容来自客观对象,并不能成为真理客观性的依据。马克思说:“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217页)任何认识,无论正确的,还是错误的甚至荒诞的认识。
关键词
真理客观性
真理
的内容
真理
的标准
真理
的
客观性
几点思考
客观
对象
谬误
主观形式
人的头
选集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认识的主体性与真理的客观性
2
作者
叶玉殿
出处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12-15,共4页
关键词
认识的主体性
真理
的
客观性
主体性因素
认识客体
真理
的内容
参考系
客观
真理
客体属性
主体制约
制约性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客观性”范畴初探
被引量:
1
3
作者
王永昌
出处
《人文杂志》
1986年第4期11-14,共4页
文摘
一、问题的提出 在哲学的研究和教学中,人们广泛地使用着“客观性”这一范畴。“客观性”范畴似乎“贯穿”于整个哲学体系。本体论(唯物论)、辩证法、规律论、认识论、意识论、社会论(社会历史观)都少不了它。也许正由于人们对“客观性”范畴使用多了,就把它当作一个不证自明的、熟知的常识来接受,而对“客观性”的含义及其表述。
关键词
真理
的
客观性
事物的
客观性
精神现象
物质现
社会领域
被反映者
判断形式
主观意志
真理客观性
列宁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客观真理的第一层含义也不能成立
4
作者
王永昌
机构
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理论处
出处
《学术论坛》
1986年第6期18-19,共2页
文摘
什么是客观真理(即真理的客观性)?长期以来,哲学界认为有两层含义:一是指真理中有着不依赖于人或人类的客观内容;二是指检验真理的实践标准也是客观的。近年来,学术界对真理客观性的第二层含义提出了不少质疑,认为实践检验并不构成客观真理的一个含义。我认为,客观真理的第一层含义也同样是不能成立的。为什么这样说呢?让我们作一简略的分析。
关键词
真理客观性
学术界
客观
真理
发展规律
类事物
精神领域
马克思恩格斯
实践标准
人类社会
含义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社会领域真理的客观性
5
作者
愚樵
出处
《齐鲁学刊》
1979年第2期13-18,共6页
文摘
马克思主义真理观,是它的认识论的主要内容。长期以来,由于林彪、“四人帮”为实现其篡党夺权的罪恶阴谋,肆无忌惮地歪曲篡改马克思主义的真理观,在思想理论上造成了严重的混乱,要拨乱反正,就必须重新研究这个问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高度评价了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问题讨论,认为这对于促进全党同志和全国人民解放思想,端正思想路线,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随着讨论的深入发展,许多有关问题也突出起来了,真理的特性就是其中的一个问题。本文,就这个问题谈一些看法。客观性——真理的唯一特性在人类认识史上,历来存在着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两种真理观的根本对立和斗争。
关键词
真理客观性
绝对
真理
客观
真理
马克思主义
真理
观
阶级性
辩证唯物主义
资产阶级
社会领域
唯心主义
无产阶级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客观真理”非议
6
作者
程明华
出处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5年第6期82-84,共3页
文摘
文章从两个方面对"客观真理"提出非议:一是"客观真理"论者把真理视为真理性认识所反映的客体,即把真理等同于客观实在,违背了真理的认识本性,取消了主观与客观的区别;二是"客观真理"论者把真理的一种属性(客观性)作为界定真理性质的唯一依据,在逻辑上是不严密的。文章还对列宁关于"客观真理"的论述进行评价,提出如何正确对待经典作家个别表述的问题。
关键词
客观
真理
真理
观
真理
的
客观性
真理
内容的
客观性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
客观
实在性
真理
性认识
主观
真理
唯心主义
分类号
B023.3 [哲学宗教—哲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谈谈真理内容中的主体性因素
7
作者
叶玉殿
机构
成都电子科技大学人文系
出处
《现代哲学》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52-53,48,共3页
文摘
我国现行的哲学教科书都非常强调真理客观性,认为它是指人们意识里所包含的不依赖于主体、不依赖于人、不依赖于人类的内容。马克思曾指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
关键词
真理客观性
主体性因素
马克思恩格斯
唯物主义
认识客体
费尔巴哈
哲学教科书
参考系
感性活动
一致性
分类号
B15 [哲学宗教—世界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真理有没有阶级性”的问题需要澄清
8
作者
张磊
出处
《社会科学辑刊》
1981年第4期45-48,共4页
文摘
多年来,林彪、“四人帮”唯心主义横行,贩卖“精神万能论”“唯意志论”等主观唯心主义哲学,否认真理的客观性,把“真理的阶级性”作为打人的棍子,实行思想上的法西斯统治。对此,必须进行彻底的揭发和批判。可是,近年来有些文章在批判林彪“四人帮”否认真理客观性的主观唯心主义时,却完全否认真理的阶级性,把认为社会科学真理有阶级性这个马克思主义党性原则。
关键词
阶级性
真理客观性
社会科学
真理
唯心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
资产阶级
主观唯心主义
无产阶级
资本主义
阶级社会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对“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论证的再思考———与传统哲学教科书商榷
9
作者
吴仁平
王金福
机构
江西师范大学政法系
苏州大学管理学院
出处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3期4-8,共5页
文摘
“实践是主观与客观相统一的活动”这一观点并不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实践一般本质的正确理解。所以,现行哲学教科书以这一观点为前提对真理标准所作的论证存有严重的理论问题:其一,从逻辑上必然否定真理标准的客观性观点;其二,难以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主义的立场上说明包括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在内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一系列观点。要解决上述理论问题,必须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立场对认识的对象和实践的一般本质重新理解,把认识的对象理解为实践,把实践的本质理解为客观物质活动,这样,才能正确地论证说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关键词
真理
标准的论证
真理
标准的
客观性
实践的一般本质
认识的对象
分类号
B023.3 [哲学宗教—哲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真理的主观性
被引量:
1
10
作者
孙显元
出处
《人文杂志》
1986年第4期27-30,共4页
文摘
人们总是说,唯物主义者坚持真理的客观性,唯心主义者坚持真理的主观性。其实,这种说法是一种旧唯物主义的偏见。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早就提出了对旧唯物主义忽视主观性的批评,他说,对现实,感性等都要从主观方面去理解,从人的能动方面去理解,对于真理,当然也应如此。坚持真理的客观性,固然可以同唯心主义划清界限。
关键词
真理
的主观性
真理
的形式
客观性
和主观性
真理
的
客观性
真理
的内容
真理
内容的
客观性
旧唯物主义
坚持
真理
真理
观
唯心主义者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列宁《哲学笔记》对黑格尔真理观的改造
被引量:
1
11
作者
卞敏
出处
《求是学刊》
1985年第6期1-5,共5页
关键词
黑格尔
真理
的
客观性
列宁
《哲学笔记》
真理
观
康德
《逻辑学》
绝对理念
真理
的全面性
物自体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真理的绝对性相对性及其关系辨析
被引量:
1
12
作者
庄惠娟
出处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6年第1期20-21,共2页
文摘
真理的绝对性相对性及其关系辨析庄惠娟在现行的哲学教材中,在论述真理的绝对性时,是从真理的内涵即真理的客观性内容这个意义上来讲的。而在论述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的辩证关系时,又是在终极真理的意义上来谈真理的绝对性的,把真理的绝对性定义为:对无限的物质世界...
关键词
真理
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真理
的相对性
关系辨析
相对
真理
真理
内容的
客观性
牛顿力学
物质世界
相对论
量子力
终极
真理
分类号
B023.3 [哲学宗教—哲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真理的科学性和价值性
13
作者
齐振海
出处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5年第3期58-62,共5页
文摘
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本质和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不仅是一种科学认识,而且具有伟大的价值,是从理论上沟通人类和客观世界的桥梁。探讨真理的科学性和价值性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真理的本质、意义以及人类认识活动、实践活动的内在逻辑。
关键词
真理
的科学性
真理
的
客观性
真理
的价值性
认识谬误
客体
主体需要
客观
事物
真理
的对象
发展规律
社会实践
分类号
G65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真理二题探讨
14
作者
李社来
出处
《中州学刊》
1982年第3期41-43,共3页
文摘
真理问题,是我国哲学界长期来争论较多的问题之一。本文仅就真理是客观和主观统一的问题以及相对真理有没有一个“总和”的问题,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真理是客观和主观的统一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所谓真理,就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在人们意识中的正确反映。人们的认识,凡是符合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就是正确的,就是真理,反之,凡是不符合或者是歪曲地反映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就是不正确的,就是谬误。这里包含着两个方面的意思:其一是。
关键词
相对
真理
客观
世界
客观
事物
真理
的
客观性
客观
和主观
阶级性
客观
真理
主观意志
客观
规律
真理
的绝对性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真理的主观性
15
作者
彭维民
出处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5年第2期65-69,共5页
文摘
关于“真理的主观性”,是一个有争论的问题。本文刊出,目的在于贯彻百家争鸣的方针,活跃学术思想,在讨论中取得对真理的正确认识。
关键词
真理
的主观性
真理
性认识
认识主体
真理
的
客观性
认识结果
主体因素
主体和客体
人脑
反射活动
参照系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实践的观点和探求真理的途径
16
作者
汪寿祥
出处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S1期30-38,共9页
文摘
一、以实践为基础的能动反映论 实践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重要范畴。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以实践为特征的科学认识论,从而与旧唯物主义的反映论和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实践也是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重要范畴,因为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整个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以实践为基础的能动反映论,既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特征,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特征。
关键词
实践标准
实践活动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
认识能力
客体
探求
真理
真理
的
客观性
理性认识
真理
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分类号
D20 [政治法律—中共党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探讨真理的主观性
17
作者
张南
出处
《河北学刊》
1986年第1期45-50,共6页
文摘
真理的客观性是真理的本质属性,这在学术界是比较一致的看法;但是,关于真理的主观性,则是一个分歧较大的问题.我认为,不仅真理的客观性是真理的本质属性,而且真理的主观性也是真理的本质属性.一许多同志断然否认真理具有主观性,把主观性直接等同于主观主义,把承认真理的主观性看作就是唯心主义,是所谓“主观真理论”.有些同志虽然并不绝对地否认真理的主观性,却把它局限于真理的形式上,并把这看作一个不可逾越的界限,认为如果越出这个界限再谈真理的主观性,就是唯心主义.我认为,这些观点都是站不住脚的.
关键词
真理
的主观性
客体
真理
的
客观性
真理
的内容
主观思维
思维结构
真理
的本质
真理
的形式
主体
为我之物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真理是科学性和价值性的内在统一
18
作者
李次彬
出处
《广东社会科学》
1987年第2期126-127,145,共3页
文摘
对真理与价值的关系问题的研究,已日益使人看到“真理是科学性和价值性的内在统一”这一命题的重要。它是涉及真理与价值关系中的其他问题得到解决的一个基本的、关键性问题。为了推动对这一问题的深入研究,本文试作如下探讨。 一 真理的价值性是由真理的本质属性即科学性与主体需要的关系决定的 理之为真,在于理的内容是真实的,也就是说,真理真实地正确地反映了客观事物及其规律。通常讲真理的科学性,就指这个意思。这一点,人们大都比较明了,看法也较一致。但是,对于真理的价值性,由于长时期的忽视,许多人不甚了了。因而要懂得真理是科学性和价值性的统一,必须先弄清楚什么是真理的价值性,它是由什么来决定的。
关键词
真理
的价值性
真理
与价值
真理
的科学性
实用主义
真理
价值
哲学路线
主体需要
马克思主义
真理
的
客观性
有用性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关于真理的两个问题
19
作者
沧南
出处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4年第3期1-6,共6页
文摘
一、什么是真理? 长期以来,我国学术界在界说真理这个问题上,反映出两种不同的倾向。一种倾向是强调真理性认识的内容,认为承认真理性认识的内容是来自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识和意志为转移的,就等于承认了真理。持有这种观点的同志说:“真理就是人们的认识、意识中同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相符合的内容”,它的基本含义“是指人们认识中的客观内容”,即“在人类认识中的那些不依赖于人和人类的客观内容”。“
关键词
真理
的主观性
真理
性认识
相对
真理
客观
事物
客观
真理
发展规律
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真理
的
客观性
两个问题
列宁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事实”概念是一个本体论赘物——答陈嘉明、苏德超
被引量:
13
20
作者
陈波
机构
北京大学哲学系
出处
《江淮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76-84,共9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当代逻辑哲学重大前沿问题研究”(17ZDA024)。
文摘
"事实"概念是一个本体论赘物,它无法为真理的客观性提供担保,所依据的"语言与世界同构"说是一种虚构。在原则上可为物理个体、性质、关系等提供同一性标准,却无法为本体论意义的"事实"提供同一性标准。不存在与否定命题相对应的"否定事实"。表象论、给予论对真理符合论提出了严重挑战,却会导致极端怀疑论,无法合理地说明自然科学的巨大成功,而符合论所假定的实在论却是使科学成功不成为奇迹的唯一哲学理论。没有"事实"概念的新符合论还有许多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
新符合论
“事实”概念
真理
的
客观性
同一性标准
极端怀疑论
实在论
分类号
B81-05 [哲学宗教—逻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关于真理客观性的几点思考
忠军
余陶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199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认识的主体性与真理的客观性
叶玉殿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8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客观性”范畴初探
王永昌
《人文杂志》
1986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客观真理的第一层含义也不能成立
王永昌
《学术论坛》
198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论社会领域真理的客观性
愚樵
《齐鲁学刊》
197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客观真理”非议
程明华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谈谈真理内容中的主体性因素
叶玉殿
《现代哲学》
北大核心
198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真理有没有阶级性”的问题需要澄清
张磊
《社会科学辑刊》
198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对“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论证的再思考———与传统哲学教科书商榷
吴仁平
王金福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真理的主观性
孙显元
《人文杂志》
1986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列宁《哲学笔记》对黑格尔真理观的改造
卞敏
《求是学刊》
1985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真理的绝对性相对性及其关系辨析
庄惠娟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6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论真理的科学性和价值性
齐振海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真理二题探讨
李社来
《中州学刊》
198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论真理的主观性
彭维民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实践的观点和探求真理的途径
汪寿祥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199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探讨真理的主观性
张南
《河北学刊》
198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论真理是科学性和价值性的内在统一
李次彬
《广东社会科学》
198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关于真理的两个问题
沧南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事实”概念是一个本体论赘物——答陈嘉明、苏德超
陈波
《江淮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1
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