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呼唤真理 返回家园——从《真理与方法》看伽达默尔的艺术观 被引量:2
1
作者 王确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80-87,共8页
伽达默尔在他的现代哲学解释学的基础上 ,提出了世界文艺理论史中最具特色的艺术观念。他坚定地认为艺术是真理的经验形式 ;艺术只有在创作与解释者的相遇和攀谈中才能存在 ;原始文本与解释者之间的距离不是理解的障碍 ,而是使艺术现出... 伽达默尔在他的现代哲学解释学的基础上 ,提出了世界文艺理论史中最具特色的艺术观念。他坚定地认为艺术是真理的经验形式 ;艺术只有在创作与解释者的相遇和攀谈中才能存在 ;原始文本与解释者之间的距离不是理解的障碍 ,而是使艺术现出真理本性的积极因素 ,作者的创作与解释者在时间距离中达成的攀谈是一个永不休止的视域融合的过程。伽达默尔的艺术观是惊世骇俗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理与方法 伽达默尔 艺术观 真理 艺术经验 游戏 时间距离 视域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方法还是真理:一个二难选择——论《真理与方法》中的方法问题
2
作者 严平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3年第3期28-34,共7页
继1960年德园哲学解释学代表人物汉斯—乔治·伽达默尔的《真理与方法》出版后,方法问题随即成为众所关注的焦点。伽氏的方法理论对于那些一直信奉方法、膺服方法并且依赖方法的人来说,无疑是当头棒喝,亦是极大的讽刺。因为按照伽... 继1960年德园哲学解释学代表人物汉斯—乔治·伽达默尔的《真理与方法》出版后,方法问题随即成为众所关注的焦点。伽氏的方法理论对于那些一直信奉方法、膺服方法并且依赖方法的人来说,无疑是当头棒喝,亦是极大的讽刺。因为按照伽氏的观点,方法与真理并非一致,方法并非通达真理的途径,相反,真理困惑着具有方法的人。自近代以来一直经久不衰并且在现代西方哲学中愈演愈烈的方法论在结构主义、实证主义和科学哲学等学派中均有典型表现。因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理与方法 伽达默尔 解释学 方法问题 二难选择 人文科学方法 精神科学 自然科学方法 狄尔泰 黑格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话经典:20世纪西方美学经典论著导读》
3
《文艺理论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0-200,共1页
著者:王茜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4年11月此书选择六个20世纪比较有影响力的美学理论篇章或论著节选进行讲读,分别是弗洛伊德的《创作者与白日梦》、西美尔的《时尚的哲学》、本雅明的《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海德... 著者:王茜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4年11月此书选择六个20世纪比较有影响力的美学理论篇章或论著节选进行讲读,分别是弗洛伊德的《创作者与白日梦》、西美尔的《时尚的哲学》、本雅明的《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海德格尔的《筑居思》、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论“游戏”部分)以及罗兰巴特《神话修辞术》(节选),引导读者在阅读理论原著的基础上展开对当代审美文化生活的批判性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话修辞术 筑居思 时尚的哲学 真理与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方解释学的变迁及其对个体解读的意义 被引量:3
4
作者 李鲁宁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73-77,共5页
西方解释学观念及方法的变迁是从确定性出发,经过对历史性的强调走向不确定性,最近又重新响起了确定性的呼声。就解释学发展诸环节的积极方面而言,它们的观念和方法都积淀下来,成为文艺解读中所必经的逻辑环节。每一个体在其人生发... 西方解释学观念及方法的变迁是从确定性出发,经过对历史性的强调走向不确定性,最近又重新响起了确定性的呼声。就解释学发展诸环节的积极方面而言,它们的观念和方法都积淀下来,成为文艺解读中所必经的逻辑环节。每一个体在其人生发展中认识形态的变迁,甚至每一个体对每一特定本文的解读所遵循的轨迹都是解释学观念变迁的全息缩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释学 伽达默尔 不确定性 解构主义 德里达 视域融合 精神科学 真理与方法 施莱尔马赫 主体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伽达默尔的语言诠释学 被引量:3
5
作者 潘德荣 《学术界》 CSSCI 1995年第1期20-25,19,共7页
伽达默尔的语言诠释学潘德荣伽达默尔是当代最有影响的诠释学家之一,他以语言为本体,建立了他的语言诠释学体系。其语言诠释学反映了当代西方哲学、尤其是当代德国哲学的基本走向,对它的了解无疑有助于我们把握当代西方哲学脉络,然... 伽达默尔的语言诠释学潘德荣伽达默尔是当代最有影响的诠释学家之一,他以语言为本体,建立了他的语言诠释学体系。其语言诠释学反映了当代西方哲学、尤其是当代德国哲学的基本走向,对它的了解无疑有助于我们把握当代西方哲学脉络,然不仅于此,它所阐述的某些富有启发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伽达默尔 科学方法 效果历史意识 真理与方法 诠释学 语言 “效果历史” 现象学 视界融合 前判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释学视域中的马克思主义——略论一种马克思主义解释学的观念 被引量:5
6
作者 范志同 《理论月刊》 2002年第10期12-13,共2页
借助于西方解释学的眼光,本文提出了以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为解释对象的马克思主义解释学的观念。理解和解释马克思主义并对它的意义进行传递以使之世代流传构成了马克思主义解释学的一般的任务,而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正统?”的反思... 借助于西方解释学的眼光,本文提出了以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为解释对象的马克思主义解释学的观念。理解和解释马克思主义并对它的意义进行传递以使之世代流传构成了马克思主义解释学的一般的任务,而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正统?”的反思则是它的核心论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解释学 解释和传递 真理与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释学文艺美学的意义观 被引量:1
7
作者 金元浦 《浙江学刊》 CSSCI 1998年第6期58-65,共8页
当代解释学极大地改变了我们把握文学艺术的方式。它把意义看作文学存在的根本方式,看作文学在历史中实现的过程,看成是在对话与交流中生成的无限可能的世界。本文从三个方面展开论述:一、理解与意义的语言性;二、当代解释学美学意... 当代解释学极大地改变了我们把握文学艺术的方式。它把意义看作文学存在的根本方式,看作文学在历史中实现的过程,看成是在对话与交流中生成的无限可能的世界。本文从三个方面展开论述:一、理解与意义的语言性;二、当代解释学美学意义论的历史观;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解释学 文艺美学 语言系统 伽达默尔 哲学解释学 结构主义 阐释者 效果历史 相对主义 真理与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伽达默尔阐释学的批判性建构
8
作者 卓今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80-88,共9页
汉斯-格奥尔格·伽达默尔(Hans-Georg Gadamer)创建了哲学阐释学,他的阐释学是在前辈哲学家的思想和观点上的批判性继承,他吸收了施莱尔马赫的普遍阐释学、狄尔泰的浪漫主义阐释学、海德格尔的实际解释学的观点和方法,又对康德美学... 汉斯-格奥尔格·伽达默尔(Hans-Georg Gadamer)创建了哲学阐释学,他的阐释学是在前辈哲学家的思想和观点上的批判性继承,他吸收了施莱尔马赫的普遍阐释学、狄尔泰的浪漫主义阐释学、海德格尔的实际解释学的观点和方法,又对康德美学逐条解读和批判,使阐释学从哲学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门单独的学科,并从方法论发展成为本体论。伽达默尔的阐释学奠基之作《真理与方法》出版以后,经受同时代哲学家的质疑和批判。晚年,他延续了康德关于想象的艺术或者诗化哲学的学术理想,提出“阐释学是一种想象力或想象艺术”。伽达默尔从传统文化中获得思想资源和理论资源的研究方法,也给中国阐释学的建构带来启发,其中包括可资借鉴的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伽达默尔 阐释学 真理与方法 批判性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意义的生成如何可能?——评王峰《意义诠释与未来时间维度——探索一种意义诠释学》
9
作者 文贵良 《中文自学指导》 2008年第5期20-21,共2页
"意义"是一个很危险的词语,常常挂在人们的口头上。平常不由自主地反复使用它,教育学生说人活着要做有意义的事;填写课题的时候说该课题如何有现实意义,如何有理论意义。"意义"在哪里?在过去、现在还是未来?住自己... "意义"是一个很危险的词语,常常挂在人们的口头上。平常不由自主地反复使用它,教育学生说人活着要做有意义的事;填写课题的时候说该课题如何有现实意义,如何有理论意义。"意义"在哪里?在过去、现在还是未来?住自己、他人还是单位、国家?看来意义确实成了问题。体悟意义很艰难,谈论意义很危险,因为后者还包括谈论意义之意义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维度 真理与方法 伽达默尔 文本自身 布洛赫 主体性 格雷马斯 王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解释学对传统认识论的批判及其困境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金宝 《求是学刊》 CSSCI 1998年第4期10-14,共5页
现代解释学是本世纪在西方思想文化界出现的一个重要理论思潮,它对传统认识论进行了前所未有的批判和解构。文章从五个方面论述了这种批判的具体表现:批判对“人的本质”、“人性”的抽象预设,消解“主客二分”模式,用“理解”或“... 现代解释学是本世纪在西方思想文化界出现的一个重要理论思潮,它对传统认识论进行了前所未有的批判和解构。文章从五个方面论述了这种批判的具体表现:批判对“人的本质”、“人性”的抽象预设,消解“主客二分”模式,用“理解”或“解释”对抗“认识”,用“语言”去代替“意识”,反对“符合论真理观”。然而现代解释学又由于其内在的局限性,有其无法解决的理论困境,文章分析了其理论困境的症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解释学 传统认识 伽达默尔 人的本质 真理 海德格尔 认识论 符合论 真理与方法 语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哲学诠释学的基本特征”到底是什么——兼诠释学经验范畴述评
11
作者 刘家亮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1-29,共9页
针对关于伽达默尔哲学诠释学的习惯见解 ,本文旨在指出伽达默尔哲学诠释学的基本特征是“经验”问题 ,而不是“理解”问题。文章通过探究《真理与方法》的写作体例与表述方式、伽达默尔同海德格尔的关系 ,阐明造成这种“理解”倾向的原... 针对关于伽达默尔哲学诠释学的习惯见解 ,本文旨在指出伽达默尔哲学诠释学的基本特征是“经验”问题 ,而不是“理解”问题。文章通过探究《真理与方法》的写作体例与表述方式、伽达默尔同海德格尔的关系 ,阐明造成这种“理解”倾向的原因。并总结、评述“诠释学经验”范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伽达默尔 经验 理解 哲学诠释学 诠释学史 海德格尔 真理与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的批评观
12
作者 赵坤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F0004-F0004,共1页
伽达默尔曾经为他的《真理与方法》取过三个名字,前两个名字分别是“哲学阐释学”和“理解与发生”。虽然这部阐释学巨著为了强调人文艺术的真理不能粗暴地用科学主义方法来计量,另选了第三个名字,但被抛弃的第二个名字,却被阐释批评频... 伽达默尔曾经为他的《真理与方法》取过三个名字,前两个名字分别是“哲学阐释学”和“理解与发生”。虽然这部阐释学巨著为了强调人文艺术的真理不能粗暴地用科学主义方法来计量,另选了第三个名字,但被抛弃的第二个名字,却被阐释批评频繁地借用。大概是因为“理解与发生”实在是太适合用来描述文学批评了,它将文本、方法和语境相关联,强调人的生命体验,强调现实感。而这两样在我看来,正是作为认识或阐释活动的文学批评,在个人与世界之间建立起意义关系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学阐释学 批评观 文学批评 真理与方法 人的生命 人文艺术 伽达默尔 现实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