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政治理性视阈下的民主制理论——兼论费尔巴哈人本学对青年马克思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盛福刚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4-23,共10页
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扬弃了黑格尔法哲学中市民社会和政治国家的二元性方案,认为政治国家是人在政治领域的异化,并创立了“真正的民主制”理论。民主制是让市民社会的全体成员通过不受限制的选举和被选举参与立法权,扬弃市... 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扬弃了黑格尔法哲学中市民社会和政治国家的二元性方案,认为政治国家是人在政治领域的异化,并创立了“真正的民主制”理论。民主制是让市民社会的全体成员通过不受限制的选举和被选举参与立法权,扬弃市民社会的私人等级和私人本质,使市民社会变体为政治社会。民主制既非资产阶级的政治主张,也非二元框架下的理论构建,与其说是一种“国家的去政治性”,不如说是“纯政治性”的政治哲学方案。可以将民主制视作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哲学在政治社会中的应用,促使马克思从黑格尔国家哲学的迷梦中惊醒过来的关键人物正是费尔巴哈,他借助费尔巴哈在人本学中关于主宾结构倒置的分析,颠倒了黑格尔法哲学中国家对市民社会的决定关系,主张市民社会决定着国家。马克思在《论犹太人问题》中觉醒,将原本寄予厚望的民主制限定于完成了的政治解放,他对政治理性的扬弃暗含着对费尔巴哈宗教批判的再批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正的民主制 变体 政治社会 费尔巴哈 人本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国家治理主体思想及其在当代中国的实践 被引量:1
2
作者 王代月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40-48,共9页
如何在社会主义社会实现国家治理的现代化建设,这是马克思主义国家观需要回应的一个重大的理论和时代课题。虽然马克思并没有对社会主义国家治理的细节问题进行全面预测和系统论述,但马克思通过对黑格尔理性国家观的批判,从规范的意义... 如何在社会主义社会实现国家治理的现代化建设,这是马克思主义国家观需要回应的一个重大的理论和时代课题。虽然马克思并没有对社会主义国家治理的细节问题进行全面预测和系统论述,但马克思通过对黑格尔理性国家观的批判,从规范的意义上论证了人民是国家治理的主体。随着唯物史观的发展成熟,马克思发现人民在国家中缺席的原因是生产资料的私有制和国家的阶级性质。因此,要实现人民的国家治理主体地位,就需要打碎旧的国家机器。马克思对国家治理主体的变革具有重要的理论启示。其一,人民要有序实现对国家的治理,需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组织和领导;其二,人民治理国家需要经济基础的物质保障;其三,“真正的民主制”为人民治理国家提供系统的制度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正的民主制 国家治理 全过程人民民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