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真实固定效应空间随机前沿模型的贝叶斯估计 被引量:6
1
作者 蒋青嬗 韩兆洲 吴栩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05-115,共11页
忽略个体效应和空间效应会严重干扰效率测算,其中忽略个体效应使得技术无效率项发生偏移,忽略空间相关性导致估计量有偏且不一致。本文基于真实固定效应随机前沿模型(引入了个体效应),引入因变量和双边误差项的空间滞后项,构建了适用性... 忽略个体效应和空间效应会严重干扰效率测算,其中忽略个体效应使得技术无效率项发生偏移,忽略空间相关性导致估计量有偏且不一致。本文基于真实固定效应随机前沿模型(引入了个体效应),引入因变量和双边误差项的空间滞后项,构建了适用性更佳的真实固定效应空间随机前沿模型。对模型进行组内变化以消除额外参数,使用贝叶斯方法(需推导未知参数的后验分布并执行MCMC抽样)估计参数和技术效率。该方法真正克服了额外参数问题,比同类方法直观、简便。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对参数、个体截距项及技术无效率项的估计精度均较高,且增加样本容量,估计精度变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实固定效应随机前沿模型 个体效应 空间效应 贝叶斯估计 后验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异质性随机前沿模型的人力资本创新效应研究 被引量:18
2
作者 梁文群 牛冲槐 杨春艳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5期145-150,共6页
运用异质性随机前沿模型实证分析了人力资本对中国区域创新效率及其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人力资本存量对区域创新效率及其稳定性具有显著促进作用,高中、本科和研究生人力资本增加能促进区域创新效率提高,受教育程度越高,作用越大,... 运用异质性随机前沿模型实证分析了人力资本对中国区域创新效率及其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人力资本存量对区域创新效率及其稳定性具有显著促进作用,高中、本科和研究生人力资本增加能促进区域创新效率提高,受教育程度越高,作用越大,但大专人力资本对区域创新效率有抑制作用,人力资本教育结构对区域创新效率的稳定性也有显著影响;人力资本存量增加能提高人力资本的创新效应,在东、中和西部存在显著异质性。最后提出,可通过增加义务教育年限、提高人力资本水平;优化人力资本教育结构,提高高层次人力资本的比重;加大R&D资源投入,形成人才和资金的有效匹配等政策措施,促进区域创新效率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质性随机前沿模型 人力资本 创新效应 创新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随机前沿生产模型的IPO抑价分解与滞后效应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胡志强 赵美娟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70-77,共8页
为了探究我国A股市场IPO抑价现象的原因,在随机前沿生产模型的基础上对IPO抑价进行了分解,得到IPO发行价格的边界值。实证结果表明,IPO定价效率为99.14%,证实了样本期间的发行人故意抑价行为,但并不显著。进一步对二级市场进行研究,构... 为了探究我国A股市场IPO抑价现象的原因,在随机前沿生产模型的基础上对IPO抑价进行了分解,得到IPO发行价格的边界值。实证结果表明,IPO定价效率为99.14%,证实了样本期间的发行人故意抑价行为,但并不显著。进一步对二级市场进行研究,构建得到GARCH(1,1)是IPO首日抑价率的最优拟合,证实了新股抑价滞后效应的存在性。最后,根据新股发行改革时间点划分样本区间,得到了滞后性逐渐减弱的实证结论,这对IPO发行制度向市场化的注册制改革方向提供了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PO抑价 随机前沿生产模型 滞后效应 GARCH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制造业劳动生产率增长来自全要素生产率变动还是要素积累效应——基于状态空间随机前沿面板模型的计量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金春雨 程浩 《统计与信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30-38,共9页
基于超越对数生产函数构建具备时变截距项和时变斜率参数的随机趋势模型,采用卡尔曼滤波和卡尔曼平滑算法估计模型参数,并运用制造业劳动生产率增长分解方法分析制造业劳动生产率增长来源,识别全要要生产率变动、资本和中间投入要素积... 基于超越对数生产函数构建具备时变截距项和时变斜率参数的随机趋势模型,采用卡尔曼滤波和卡尔曼平滑算法估计模型参数,并运用制造业劳动生产率增长分解方法分析制造业劳动生产率增长来源,识别全要要生产率变动、资本和中间投入要素积累效应对制造业劳动生产率增长的贡献。结果表明:资本投入和中间投入的一阶斜率参数具有显著的时变特征,且中间投入的一阶斜率参数远高于资本投入,各省中间投入要素积累效应对制造业劳动生产率增长的贡献远高于资本投入要素积累效应和全要素生产率变动,全要素生产率变动对制造业劳动生产率增长的相对重要性强于资本要素积累效应;由于资本和中间投入一阶系数显著时变上升,资本和中间投入的技术进步偏离成为全要素生产率变动的重要来源,且对制造业劳动生产率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状态空间随机前沿面板模型 制造业劳动生产率 全要素生产率 要素积累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人口聚集度对空气污染的影响效应――基于双边随机前沿模型 被引量:8
5
作者 程开明 洪真奕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51-62,共12页
为识别城镇化进程中城市人口聚集对空气污染产生的影响效应,利用2004—2018年253个地级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Landscan全球人口动态统计数据、DMSP和Flint夜间灯光数据,构建双边随机前沿模型测算城市人口聚集度影响空气污染的集聚效应、... 为识别城镇化进程中城市人口聚集对空气污染产生的影响效应,利用2004—2018年253个地级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Landscan全球人口动态统计数据、DMSP和Flint夜间灯光数据,构建双边随机前沿模型测算城市人口聚集度影响空气污染的集聚效应、蔓延效应及净效应。结果表明:(1)2005-2018年中国城市人口聚集度变动对空气污染造成的集聚效应略强于蔓延效应,集聚效应使城市空气污染水平降低26.67%,蔓延效应使环境污染水平上升24.66%,两者的综合作用使城市实际空气污染水平比“污染边界”低2.01%。(2)随着城市人口聚集度提高,集聚效应不断增强,蔓延效应则逐渐减弱,两种效应呈现出明显的反向联动性;城市人口聚集度跨越门槛值后,集聚效应超过蔓延效应占据主导地位,对空气污染的综合影响由“加重污染”转变为“减轻污染”,总体上城市人口聚集度提高有利于改善空气污染。(3)不同聚集类型城市的人口聚集度对空气污染的影响效应存在较大差异,松散型和中低聚集型城市的蔓延效应仍占主导地位,高聚集型和聚合型城市的集聚效应发挥主导作用。(4)城市人口聚集度影响空气污染的净效应均值在不同年份变动不大,但地区之间差异明显,东部城市的净效应均值为正,而中部和西部城市的净效应均值为负。上述结论对于开展城市人口与空间管理具有启示意义,应从推动人口集聚、防止城市蔓延、合理规划城市功能布局等方面采取针对性措施,提高城市人口聚集度,改善城市空气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人口聚集度 空气污染 集聚效应 蔓延效应 双边随机前沿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口老龄化对人力资本积累的双边效应 ——基于双边随机前沿模型的测算 被引量:10
6
作者 赵春燕 吕昭河 李帆 《人口与发展》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7-50,共14页
从个人、公共人力资本积累两个维度来分析人口老龄化影响人力资本积累的双边作用机制,基于2000~2018年省级面板数据,构建双边随机前沿模型测算人口老龄化对人力资本积累的挤出、挤入以及净效应。研究表明:人口老龄化的挤出效应使人力资... 从个人、公共人力资本积累两个维度来分析人口老龄化影响人力资本积累的双边作用机制,基于2000~2018年省级面板数据,构建双边随机前沿模型测算人口老龄化对人力资本积累的挤出、挤入以及净效应。研究表明:人口老龄化的挤出效应使人力资本积累低于前沿水平5.83%,挤入效应使人力资本积累高于前沿水平2.12%,最终导致实际人力资本积累水平负向偏离前沿水平3.13%;人口老龄化对人力资本积累的净负效应呈现减弱,随后呈波动增强结构趋势特征且东、中、西部地区依次递增;然而人口老龄化的挤入效应使高质量人力资本积累提高0.66%,而挤出效应使高质量人力资本积累水平降低0.28%,净效应使实际高质量人力资本积累水平高于前沿水平的0.38%,且东、中、西部高质量人力资本积累的净正效应依次递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 人力资本积累 随机前沿模型 双边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度溢出效应的地区固定时间随机模型 被引量:1
7
作者 胡晓辉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7-11,23,共6页
为了控制个体效应的异质性,研究模型的固定效应和随机效应,尤其是因变量之间、解释变量之间和误差项之间存在的交互效应。借鉴国内外文献常用的一些制度代理变量、控制变量和扩散变量建立空间计量分析的指标体系。通过Matlab软件和R软... 为了控制个体效应的异质性,研究模型的固定效应和随机效应,尤其是因变量之间、解释变量之间和误差项之间存在的交互效应。借鉴国内外文献常用的一些制度代理变量、控制变量和扩散变量建立空间计量分析的指标体系。通过Matlab软件和R软件程序代码适用模型的比较,发掘其中的互补之处,针对固定效应可能的不足,着重分析同时或交叉使用地区或时间的固定效应和随机效应,即地区固定时间随机模型、时间固定地区随机模型、地区时间双固定模型和嵌套模型(SARAR)4种情况。1994—2014年中国内地31个省份面板数据的分析结果证实存在显著的制度溢出效应,并且地区固定时间随机模型较好地控制空间结构,得出与以往研究不同的一些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度 溢出效应 固定模型 随机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碳回弹效应的时空格局、动态演进及驱动因素——基于改进的碳排放随机前沿模型的实证考察 被引量:18
8
作者 贾锐宁 邵帅 +1 位作者 杜克锐 余燕团 《中国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23-34,共12页
在传统碳排放随机前沿(SFA)模型中嵌入回弹效应调整因子,构建基于“一步法”策略的碳回弹效应测算方法,实证考察中国城市碳回弹效应及其驱动因素,并借助核密度估计等方法探究其时空演化特征。研究发现:中国城市碳回弹效应整体处于70%左... 在传统碳排放随机前沿(SFA)模型中嵌入回弹效应调整因子,构建基于“一步法”策略的碳回弹效应测算方法,实证考察中国城市碳回弹效应及其驱动因素,并借助核密度估计等方法探究其时空演化特征。研究发现:中国城市碳回弹效应整体处于70%左右的高回弹区间,呈现“东北一家独大、由东至西递减”的空间分布格局;经济增长是碳回弹效应的首要驱动因素,碳排放强度约束政策可以抑制碳回弹效应,但政策效果缺乏持续性;不考虑空间条件时,碳回弹效应具有明显的路径依赖特征,考虑空间条件时,碳回弹效应的空间集聚模式存在极化效应,时间因素的加入会弱化空间相关性并强化极化效应。首次对中国城市层面的碳回弹效应及其驱动因素予以经验考察,有助于通过技术创新和效率改进而推动碳减排的政策有效性,从而为加快实现碳达峰目标和碳中和愿景提供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弹效应 碳排放 驱动因素 随机前沿模型 核密度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创业板IPO定价效率研究——基于双边随机前沿模型 被引量:7
9
作者 黄泽勇 《广东商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1-29,共9页
在询价制下,创业板上市公司IPO发行价格由发行人、承销商、询价对象及投资者等多方共同决定。基于双边随机前沿模型考虑IPO定价过程中的折价效应和溢价效应,对创业板IPO定价效率进行度量,结果表明:在2009年10月30日~2012年6月30日期间... 在询价制下,创业板上市公司IPO发行价格由发行人、承销商、询价对象及投资者等多方共同决定。基于双边随机前沿模型考虑IPO定价过程中的折价效应和溢价效应,对创业板IPO定价效率进行度量,结果表明:在2009年10月30日~2012年6月30日期间,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IPO定价过程中存在折价效应和溢价效应,但折价效应大于溢价效应,即创业板IPO整体表现为发行折价。平均折价幅度为6.58%,折价幅度较小,表明国内创业板IPO定价效率较高;且平均折价水平呈下降趋势,即创业板IPO的定价效率不断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PO定价 创业板 折价效应 溢价效应 双边随机前沿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CEP自贸区内中国农产品出口效应及贸易前景——基于随机模型及细分市场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44
10
作者 课题组 陈雨生 《中国流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6-66,共11页
运用时变随机前沿引力模型和贸易指数分析法,计算出口贸易拓展空间(TS)和农产品进口依赖度(IRCA)两项指标,借鉴波士顿矩阵分析法预测中国在RCEP区域内的农产品贸易前景,揭示建立RCEP自贸区对中国贸易前景的影响。研究显示,尽管在细分产... 运用时变随机前沿引力模型和贸易指数分析法,计算出口贸易拓展空间(TS)和农产品进口依赖度(IRCA)两项指标,借鉴波士顿矩阵分析法预测中国在RCEP区域内的农产品贸易前景,揭示建立RCEP自贸区对中国贸易前景的影响。研究显示,尽管在细分产品市场上有不同的贸易前景,但总体而言,中国与东盟的农产品贸易前景光明;无论是中国经济规模还是其他成员国经济规模,均对中国农产品出口有正向促进;中国与东盟大多数国家距离近,便于农产品贸易,且与东盟大多数国家的气候条件、资源禀赋等差异较大,在RCEP区域内的农产品贸易存在较大的贸易拓展空间,RCEP正式生效后将为中国农产品贸易带来战略机遇。中国应促进“一带一路”倡议与RCEP对接,尽快落实RCEP,扩大中国农产品尤其是食品加工类农产品贸易;推动RCEP区域内产业链供应链紧密融合,促进区域内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各相关部门采取相应措施,共同提升国内农产品产业和企业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 农产品 出口效应 贸易前景 时变随机前沿引力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门限随机前沿模型的构建与估计 被引量:2
11
作者 蒋青嬗 李毅君 《统计与信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5-31,共7页
基于空间计量视角拓展门限随机前沿模型,从技术效率时变和非时变两个层面分别构建空间门限随机前沿模型。模型同时考虑了生产单元的异质性和空间相关性,适用性较佳。分别使用两阶段最小二乘法和极大似然方法估计非时变和时变层面下的参... 基于空间计量视角拓展门限随机前沿模型,从技术效率时变和非时变两个层面分别构建空间门限随机前沿模型。模型同时考虑了生产单元的异质性和空间相关性,适用性较佳。分别使用两阶段最小二乘法和极大似然方法估计非时变和时变层面下的参数,使用JLMS法估计效率。蒙特卡罗结果表明:此方法的估计精度较高。随着样本容量的增加,估计精度增加;忽略空间效应或者门限效应,估计精度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前沿模型 门限效应 空间效应 两阶段最小二乘法 极大似然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滑转移空间随机前沿模型的贝叶斯估计 被引量:1
12
作者 蒋青嬗 黄晶晶 马佳羽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3-48,共6页
经济数据常存在空间相关性,忽略空间相关性会引发内生性问题,导致相应估计量有偏且不一致。空间随机前沿模型在随机前沿模型的基础上考虑了生产单元的空间相关性,更利于效率测算。然而现有空间随机前沿模型的生产函数形式单一,适用性较... 经济数据常存在空间相关性,忽略空间相关性会引发内生性问题,导致相应估计量有偏且不一致。空间随机前沿模型在随机前沿模型的基础上考虑了生产单元的空间相关性,更利于效率测算。然而现有空间随机前沿模型的生产函数形式单一,适用性较差,实证分析存在局限性。文章在空间随机前沿模型中引入平滑转移效应,构建了平滑转移空间随机前沿模型,该模型同时考虑了空间相关性和个体异质性,适用性较佳。为丰富估计方法,同时采用极大似然方法和贝叶斯方法估计模型,其中极大似然估计的核心在于推导对数似然函数、对数似然函数的最优化以及使用JLMS法估计技术效率,贝叶斯估计的核心在于推导未知参数的后验分布及执行MCMC抽样。数值模拟结果显示:(1)极大似然估计和贝叶斯估计的估计精度均较高,其中贝叶斯估计的估计精度略高于极大似然估计;增加样本容量,贝叶斯估计和极大似然估计的估计精度更高。(2)若忽略空间效应或者平滑转移效应,则估计精度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前沿模型 平滑转移 空间效应 极大似然估计 贝叶斯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数字经济的城市能源回弹效应研究:经验测算与形成机制
13
作者 朱于珂 宋依纯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0-104,共15页
将数字经济纳入能源回弹效应的测算框架,对于精准测算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宏观环境下的中国城市能源回弹效应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在全面选取传统能源消费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创新性地纳入数字经济这一宏观经济要素,利用... 将数字经济纳入能源回弹效应的测算框架,对于精准测算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宏观环境下的中国城市能源回弹效应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在全面选取传统能源消费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创新性地纳入数字经济这一宏观经济要素,利用2013—2021年中国277个城市的数据,通过改进的能源需求随机前沿模型测算数字经济下的城市能源回弹效应,分析其时空演变趋势,并进一步探究数字经济诱发城市能源回弹效应的形成机制。研究发现,将数字经济纳入能源回弹效应的测算框架后,中国城市能源回弹效应居于37%~98.4%之间,均值为56.2%,表明数字经济下城市的实际能源节约量仅为预期的40%左右。同时,中国城市能源回弹效应呈周期性波动与“内陆向沿海递减”的空间分布格局。更值得注意的是,数字经济对城市能源回弹效应存在显著的促增作用。数字经济将促进技术进步与创新,提升能源效率,并推动经济增长,通过“替代效应”“收入效应”与“产出效应”增加能源消费需求,进而诱发并扩大城市能源回弹效应,同时政府研发支出与自然资源禀赋亦显著扩大了数字经济对城市能源回弹效应的正向作用。本文为精确测度数字经济发展情景下的城市能源回弹效应提供了方法借鉴,并为优化数字经济发展进而有效抑制中国城市能源回弹效应提供了理论依据与经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回弹效应 数字经济 随机前沿模型 时空演变 形成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供给侧改革视角下我国物流业的技术效率评价——基于生产前沿模型和β收敛的实证 被引量:16
14
作者 倪超军 李俊凤 《工业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15-122,共8页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从供给、生产端入手,使要素实现最优配置,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数量的过程。物流业既是其他产业发展的供给方,又对最终的需求实现具有重要影响,供给侧改革对于物流业的发展,必然产生重大作用。本文以2005~2014年中国3...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从供给、生产端入手,使要素实现最优配置,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数量的过程。物流业既是其他产业发展的供给方,又对最终的需求实现具有重要影响,供给侧改革对于物流业的发展,必然产生重大作用。本文以2005~2014年中国30个省区的面板数据为基础,利用随机前沿的技术生产前沿可改进区间来估计供给侧改革在物流业的作用空间。研究发现:物流技术效率逐年增长,但近年出现下降趋势,东部地区的物流技术效率最高,中部居中,西部最低。β收敛分析结果显示:物流技术效率存在条件收敛,重点应从产业结构、创新环境以及物流专业化程度3个方面开展物流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给侧改革 物流业 生产前沿 Β收敛 固定效应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的3个针叶树种削度方程研究 被引量:9
15
作者 李春明 付卓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18-124,共7页
以96块云冷杉林中的3个主要优势树种解析木数据为例,基于混合效应模型方法,选择2个常用的削度方程,构建红松、冷杉和云杉树木的削度方程,并与传统方法进行模拟效果比较,采用验证数据进行精度验证。结果表明:这3个树种削度方程在考虑混... 以96块云冷杉林中的3个主要优势树种解析木数据为例,基于混合效应模型方法,选择2个常用的削度方程,构建红松、冷杉和云杉树木的削度方程,并与传统方法进行模拟效果比较,采用验证数据进行精度验证。结果表明:这3个树种削度方程在考虑混合效应模型方法后,AIC、BIC和-2logL指标值均明显下降,说明混合模型的模拟效果都比传统模型的模拟精度高。利用确定系数、均方根误差及绝对平均残差3个指标进行评价,模拟与验证数据均支持此结论。考虑3个树种2个拐点的Max等的分段削度方程,都高于Kozak等的简单削度方程的模拟和验证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削度方程 混合效应模型 固定效应 随机效应 云冷杉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气污染对区域科技创新的双边影响效应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丁晨辉 王威 宋晓明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4-88,共5页
文章分析了空气污染对科技创新的双边影响机理,基于2011—2020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双边随机前沿模型研究空气污染对科技创新的抑制效应、激励效应及净效应。结果表明:总体上空气污染对科技创新产生了抑制影响。首先,空气污染... 文章分析了空气污染对科技创新的双边影响机理,基于2011—2020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双边随机前沿模型研究空气污染对科技创新的抑制效应、激励效应及净效应。结果表明:总体上空气污染对科技创新产生了抑制影响。首先,空气污染的激励效应使得科技创新高于前沿水平6.58%,而空气污染的抑制效应使得科技创新低于前沿水平16.17%,最终在两种效应的综合作用下使得科技创新低于前沿水平9.59%。其次,从时间趋势看,空气污染的净效应始终为负且逐渐减弱;分区域看,空气污染的抑制效应呈东、西、中部地区逐渐减弱趋势。最后,在不同空气污染水平下,空气污染程度的加深会加剧对科技创新的抑制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污染 科技创新 抑制效应 激励效应 双边随机前沿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城市能源电力转型发展战略影响因素量化模型及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黄子桓 林伟芳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4106-4114,I0047,I0048,I0046,共12页
随着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作为二氧化碳主要排放源的城市能源电力消耗,其转型面临着极大的挑战。由于影响因素的指标计算存在极大的主观差异,该文根据中国296个地级市和4个直辖市的面板数据,基于信息熵提出了中国城市能源电力... 随着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作为二氧化碳主要排放源的城市能源电力消耗,其转型面临着极大的挑战。由于影响因素的指标计算存在极大的主观差异,该文根据中国296个地级市和4个直辖市的面板数据,基于信息熵提出了中国城市能源电力转型的影响因素指标体系。为解决传统线性统计学模型对城市能源电力转型影响因素的解释存在局限性的问题,该文提出了“基于SHAP值神经网络-个体随机效应-时间固定效应的混合模型”,分析了中国城市能源电力转型战略影响因素,阐述了中国城市能源电力转型的特征,并分析了不同区域、不同发展规模等级的城市能源电力转型影响因素的差异性特征和产生原因,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发展战略建议,为能源电力转型战略的制定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电力转型 个体因素随机效应 时间因素固定效应混合模型 混合神经网络模型 SHAP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空间效应的区域创新效率测评 被引量:29
18
作者 李婧 白俊红 谭清美 《研究与发展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7-22,共6页
以1998—2007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为基础,在考虑空间效应的基础上,应用随机前沿模型对各地区创新效率进行实证测评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的创新生产表现出规模报酬递减的性质,且R&D人员投入比R&D经费支出具有更高的产... 以1998—2007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为基础,在考虑空间效应的基础上,应用随机前沿模型对各地区创新效率进行实证测评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的创新生产表现出规模报酬递减的性质,且R&D人员投入比R&D经费支出具有更高的产出弹性;空间效应对区域创新效率的提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邻近地区的R&D活动对本地区产生积极作用.其他控制变量中,劳动者素质、基础设施对区域创新效率有显著的正影响,而产业结构有显著的负影响.本文结论为国家及地方创新工程建设提供政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创新 创新效率 空间效应 随机前沿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线性混合模型的落叶松枝条基径模型 被引量:21
19
作者 姜立春 李凤日 张锐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64-469,共6页
以黑龙江省五营林业局丽林林场30株人工落叶松2 190个枝条基径数据为例,利用逐步回归技术建立了落叶松枝条基径模型:BD=b1+b2DINC+b3DINC2+b4DBH.DINC2。然后,利用S-PLUS软件中的LME过程,拟合线性枝基径模型。采用AIC、BIC、对数似然值... 以黑龙江省五营林业局丽林林场30株人工落叶松2 190个枝条基径数据为例,利用逐步回归技术建立了落叶松枝条基径模型:BD=b1+b2DINC+b3DINC2+b4DBH.DINC2。然后,利用S-PLUS软件中的LME过程,拟合线性枝基径模型。采用AIC、BIC、对数似然值和似然比检验等模型评价统计指标对不同模型的拟合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当拟合枝条基径模型时,b1、b2、b3同时作为混合参数时模型拟合最好。为了矫正混合模型构建过程中产生的异方差现象,把幂函数和指数函数加入到枝条基径混合模型中。指数函数显著提高了枝条基径混合模型的拟合效果,并且消除了异方差现象。模型模拟表明:对于大小相同树木,枝条基径随着着枝深度(DINC)的增加而增大,对于大小不同的树木,枝条基径随着胸径(DBH)的增加而增大。林木的胸径变量很好地反映了不同大小树木的枝条基径的变化。在不知道详细林分信息的前提下,可以利用树木变量合理地预测兴安落叶松人工林的枝条基径的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枝条基径 固定效应 随机效应 线性混合模型 落叶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Mixed和Nlmixed过程建立混合生长模型 被引量:36
20
作者 李永慈 唐守正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79-283,共5页
本文用5块不同密度样地的树高生长资料,根据线性和非线性混合模型理论,利用SAS的Mixed过程和Nlmixed过程,分别拟合线性混合模型和非线性混合树高生长模型。根据预测值和固定效应同时绘制出不同密度下的高生长曲线和平均高生长曲线,充分... 本文用5块不同密度样地的树高生长资料,根据线性和非线性混合模型理论,利用SAS的Mixed过程和Nlmixed过程,分别拟合线性混合模型和非线性混合树高生长模型。根据预测值和固定效应同时绘制出不同密度下的高生长曲线和平均高生长曲线,充分显示了混合模型的优势,即它可以同时反映总体的平均变化趋势和个体之间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模型 随机效应 固定效应 生长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