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真核起始因子4E反义寡核苷酸对人食管癌EC-1细胞中真核起始因子4E表达的影响
1
作者 陈奎生 王志永 +3 位作者 周强 柴雅玫 高冬玲 张红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935-937,959,共4页
目的:探讨真核起始因子4E(eIF4E)反义寡核酸(ASODN)对人食管癌EC-1细胞中eIF4E表达的影响。方法:将针对eIF4E不同基因位点的2条反义寡核苷酸(ASODN1、2)和1条无义寡核苷酸(N-ODN)转染EC-1细胞(设5、10、15μmol/L3个转染浓度),分别培养2... 目的:探讨真核起始因子4E(eIF4E)反义寡核酸(ASODN)对人食管癌EC-1细胞中eIF4E表达的影响。方法:将针对eIF4E不同基因位点的2条反义寡核苷酸(ASODN1、2)和1条无义寡核苷酸(N-ODN)转染EC-1细胞(设5、10、15μmol/L3个转染浓度),分别培养24、48、72h,并设空脂质体转染作为空白对照,采用免疫细胞化学和原位杂交方法检测转染后细胞中eIF4E蛋白和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ASODN1、2转染EC-1细胞培养24、48、72h后,各组中eIF4E蛋白和mRNA的表达均降低,2者分别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SODN1、2组每个时间段内随浓度增加ASODN抑制效应增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9.423、10.284、10.496、7.621、8.420和9.089,P<0.05),组间相同时间点、相同浓度的抑制效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ODN组和空白对照组对eIF4E的表达均无抑制效应。结论:特异性的ASODN能有效抑制人食管癌EC-1细胞中eIF4E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核起始因子4e 反义寡核苷酸 人食管癌eC-1细胞 转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核起始因子4E-小干扰RNA对舌鳞状细胞癌细胞粘附和运动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谌嫦 彭友俭 陈燕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51-55,共5页
目的:研究真核起始因子4E(eukaryotic initiation factor 4E,eIF4E)-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对舌鳞状细胞癌(简称鳞癌)细胞粘附和运动能力的影响。方法:舌鳞癌细胞SCC25感染靶向eIF4E干扰的慢病毒,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 目的:研究真核起始因子4E(eukaryotic initiation factor 4E,eIF4E)-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对舌鳞状细胞癌(简称鳞癌)细胞粘附和运动能力的影响。方法:舌鳞癌细胞SCC25感染靶向eIF4E干扰的慢病毒,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uantitative real 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沉默效果,噻唑蓝(methylthiazolyldiphenyl-tetrazolium bromide,MTT)方法测定细胞增殖和粘附能力,划痕愈合实验测定细胞运动能力,Transwell实验测定细胞侵袭及迁移能力,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间质标志物神经性钙粘蛋白(N-cadherin)、上皮标志物上皮钙粘蛋白(E-cadherin)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ase,MMP)-9、MMP-2蛋白表达情况。结果:靶向eIF4E干扰的慢病毒感染后的SCC25细胞中eIF4E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降低。沉默eIF4E后的SCC25细胞的增殖活性降低,细胞粘附能力降低,细胞运动能力降低,侵袭和迁移能力降低,上皮标志物E-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升高,间质标志物N-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降低,细胞中MMP-9、MMP-2蛋白表达水平降低。结论:eIF4E-siRNA能够下调舌鳞癌细胞中eIF4E的表达,抑制舌鳞癌细胞粘附、运动、侵袭、迁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舌鳞状细胞癌 粘附 迁移 真核起始因子4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核转录起始因子4E在食管癌中的表达及其与微淋巴管密度的关系 被引量:1
3
作者 万雷 朱成楚 +1 位作者 张健 黄磊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3期4252-4254,共3页
目的:观察真核转录起始因子4E(eIF4E)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并计数微淋巴管密度(MLVD),探讨eIF4E与食管癌发生和转移的关系以及在食管癌微淋巴管生成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75例食管癌石蜡标本切片中eIF4E和D2-40的表达... 目的:观察真核转录起始因子4E(eIF4E)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并计数微淋巴管密度(MLVD),探讨eIF4E与食管癌发生和转移的关系以及在食管癌微淋巴管生成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75例食管癌石蜡标本切片中eIF4E和D2-40的表达,以26例癌旁组织、55例正常食管组织为对照;采用Image Pro Plus(IPP)6.0图像分析软件对采集的图片进行分析。结果:eIF4E在食管癌组织(0.048±0.023)中的表达较癌旁(0.028±0.023)和正常食管组织(0.013±0.016)高(P<0.05),且随着食管癌分化程度的降低,表达强度逐渐增强;eIF4E在淋巴结转移组(0.068±0.014)中的表达高于非淋巴结转移组(0.033±0.016)(P<0.05);eIF4E在中晚期食管癌组中的表达高于早期食管癌组(P<0.05);eIF4E的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年龄无关(P>0.05)。低分化食管癌组中的MLVD较中分化和高分化的MLVD高;淋巴结转移组MLVD较未转移组高(P<0.05)。eIF4E的表达与食管癌MLVD呈正相关(r=0.624,P<0.01)。结论:eIF4E在食管癌组织中有较高的表达,且与淋巴结转移、分化程度及食管癌组织的MLVD密切相关,提示食管癌的发生和淋巴转移可能与eIF4E有关,eIF4E可能作为食管癌新的标志物以及评估食管癌进展的客观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真核转录起始因子4e D2—40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核翻译起始因子4E在初治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中的表达和临床意义 被引量:1
4
作者 洪金全 何毅辉 黄建新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421-1425,共5页
目的:探讨初治多发性骨髓瘤(NDMM)患者骨髓标本中真核翻译起始因子4E(eIF4E)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分析75例NDMM患者和25例良性骨髓疾病ITP患者骨髓活检标本中eIF4E蛋白的表达情况。收集临床资料,分析N... 目的:探讨初治多发性骨髓瘤(NDMM)患者骨髓标本中真核翻译起始因子4E(eIF4E)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分析75例NDMM患者和25例良性骨髓疾病ITP患者骨髓活检标本中eIF4E蛋白的表达情况。收集临床资料,分析NDMM患者骨髓标本中eIF4E蛋白表达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及其预后意义。结果:NDMM患者骨髓标本中eIF4E蛋白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良性骨髓疾病患者(P<0.001)。eIF4E蛋白表达阳性与NDMM患者血清乳酸脱氢酶升高存在相关。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eIF4E蛋白表达阳性与NDMM患者总生存期(OS)缩短显著相关,是影响NDMM患者OS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eIF4E蛋白表达阳性是NDMM患者OS的独立不良预后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核翻译起始因子4e 多发性骨髓瘤 表达 临床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帕霉素对柯萨奇病毒B3诱导的大鼠心肌细胞mTOR和eIF-4E表达的调控作用 被引量:10
5
作者 陈淳媛 孙跃女 +2 位作者 杨作成 蔡姿丽 杨敏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612-617,共6页
目的:研究雷帕霉素对柯萨奇病毒B3(coxsackievirus B3,CVB3)诱导的心肌细胞哺乳类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TOR)和真核起始因子4E(eukaryotic initiation factor-4E,eIF-4E)表达的调控,探讨mTOR/eIF-4E信号传导... 目的:研究雷帕霉素对柯萨奇病毒B3(coxsackievirus B3,CVB3)诱导的心肌细胞哺乳类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TOR)和真核起始因子4E(eukaryotic initiation factor-4E,eIF-4E)表达的调控,探讨mTOR/eIF-4E信号传导在病毒性心肌炎(viral myocarditis,VM)的作用。方法:CVB3感染原代培养的SD大鼠心肌细胞建立病毒性心肌炎的细胞模型。根据细胞毒力实验筛选10 nmol/L的雷帕霉素干预CVB3感染的心肌细胞,采用RT-PCR和Western免疫印迹方法检测mTOR和eIF-4E mRNA表达及蛋白质水平。结果:CVB3诱导心肌细胞变性,雷帕霉素可减轻其变性;CVB3使大鼠心肌细胞的mTOR和eIF-4E mRNA和蛋白表达上调,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雷帕霉素可使CVB3感染的心肌细胞mTOR和eIF-4E 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下调,与CVB3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雷帕霉素能明显抑制CVB3感染的大鼠心肌细胞mTOR和eIF-4E表达,提示mTOR/eIF-4E信号传导在病毒性心肌炎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哺乳类雷帕霉素靶蛋白 真核起始因子4e 柯萨奇病毒B3 心肌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千金藤素通过调节eIF4E相关miR-215促进RL-952细胞凋亡 被引量:7
6
作者 李美霞 张菡菡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586-1592,共7页
目的:研究千金藤素对人子宫内膜癌RL-952细胞活力和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不同浓度的千金藤素作用于RL-952细胞后,MTT法检测细胞活力的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筛选最佳药物浓度;real-time PCR检测千金藤素作用后细胞内微... 目的:研究千金藤素对人子宫内膜癌RL-952细胞活力和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不同浓度的千金藤素作用于RL-952细胞后,MTT法检测细胞活力的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筛选最佳药物浓度;real-time PCR检测千金藤素作用后细胞内微小RNA-215(miR-215)表达的变化;Western blot检测千金藤素作用后真核起始因子4E(eIF4E)及p-eIF4E表达水平的变化;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miR-215的下游靶基因;荧光显微镜、流式细胞术及Western blot检测miR-215对eIF4E及p-eIF4E的抑制作用。结果:随作用浓度的增大,千金藤素对RL-952细胞活力的抑制率逐渐上升,细胞凋亡率逐渐增加,其中30μmol/L为最佳有效浓度;该浓度的千金藤素作用后,miR-215的表达水平较之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提示,eIF4E的3’UTR存在miR-215的结合位点;千金藤素作用后,eIF4E及p-eIF4E的蛋白水平均较对照组降低(P<0.05);将miR-215和pcDNA-GFP-eIF4E-3’UTR共转染至RL-952细胞后,GFP的表达水平降低(P<0.05);将miR-215转染RL-952细胞后,eIF4E及p-eIF4E的蛋白水平均较对照组降低(P<0.05)。结论:千金藤素可有效抑制RL-952细胞的生长,并促进其凋亡,其机制可能与上调eIF4E相关miR-215的表达,进而调控eIF4E及其活性形式p-eIF4E的蛋白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藤素 子宫内膜癌 微小RNA-215 真核起始因子4e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IP3/MLKL通过激活4EBP1-eIF4E通路诱导程序性坏死 被引量:1
7
作者 王树超 徐玫丽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979-985,共7页
目的:程序性坏死是一种由受体相互作用蛋白3(receptor interacting protein 3,RIP3)和混合谱系激酶域样蛋白(mixed lineage kinase domain-like protein,MLKL)介导的细胞死亡形式,有研究指出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通路可能参与程序性... 目的:程序性坏死是一种由受体相互作用蛋白3(receptor interacting protein 3,RIP3)和混合谱系激酶域样蛋白(mixed lineage kinase domain-like protein,MLKL)介导的细胞死亡形式,有研究指出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通路可能参与程序性坏死的调控,真核细胞翻译起始因子4E结合蛋白1(eukaryotic translation initiation factor 4Ebinding protein 1,4EBP1)-真核起始因子4E(eukaryotic initiation factor 4E,eIF4E)通路是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最重要的下游分子通路之一,然而此通路是否参与程序性坏死的发生,目前尚无相关研究。本研究旨在探索4EBP1-eIF4E通路在程序性坏死中是否发生改变。方法:首先向小鼠上皮样成纤维细胞系L929细胞中加入程序性坏死诱导剂TSZ(TNF-α/SM-164/Z-VAD-FMK),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坏死情况;进一步向敲除RIP3和MLKL基因的L929细胞中加入TSZ,采用碘化丙啶(propidium iodide,PI)染色观察细胞坏死情况,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4EBP1和eIF4E的mRNA和蛋白质表达水平。结果:野生型L929细胞用TSZ处理后,坏死细胞增加,4EBP1的mRNA和蛋白质表达水平明显下调且磷酸化的4EBP1(phosphorylated 4EBP1,p-4EBP1)/4EBP1值增加(P<0.05或P<0.01),eIF4E的mRNA表达水平明显上调且磷酸化的eIF4E(phosphorylated eIF4E,p-eIF4E)/eIF4E值增加(均P<0.01);在敲除L929细胞中的RIP3和MLKL基因后,PI阳性坏死细胞明显减少,4EBP1的mRNA和蛋白质表达水平明显上调且p-4EBP1/4EBP1值下降(P<0.05或P<0.01),eIF4E的mRNA表达水平明显下调且p-eIF4E/eIF4E值下降(均P<0.01)。结论:4EBP1-eIF4E通路在RIP3/MLKL介导的程序性坏死中发生活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序性坏死 受体相互作用蛋白3 混合谱系激酶域样蛋白 真核细胞翻译起始因子4e结合蛋白1 真核起始因子4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E-BP1在人脑胶质瘤细胞对卡氮芥获得性耐药中的作用 被引量:2
8
作者 朱慧丽 翁泽平 +5 位作者 张继君 林琛莅 谢思明 王超 马继伟 钟雪云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192-1196,共5页
目的:探讨真核翻译起始因子4E结合蛋白1(4E-BP1)与人脑胶质瘤细胞耐药性的关系,为寻找克服胶质瘤获得性耐药的新靶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SWOZ2及其获得性耐药细胞株SWOZ2-BCNU中4E-BP1及其磷酸化蛋白(p-4E-BP1)的... 目的:探讨真核翻译起始因子4E结合蛋白1(4E-BP1)与人脑胶质瘤细胞耐药性的关系,为寻找克服胶质瘤获得性耐药的新靶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SWOZ2及其获得性耐药细胞株SWOZ2-BCNU中4E-BP1及其磷酸化蛋白(p-4E-BP1)的表达。小干扰RNA下调4E-BP1表达后,细胞计数试剂盒8检测SWOZ2细胞对卡氮芥(BCNU)的耐药性。免疫荧光法检测4E-BP1及p-4E-BP1(T70)蛋白在2株细胞中的表达位置。结果:SWOZ2-BCNU细胞中4E-BP1及其磷酸化蛋白表达较SWOZ2细胞明显下降。下调4E-BP1表达能明显增加敏感细胞对BCNU的耐药性。SWOZ2-BCNU细胞p-4E-BP1(T70)蛋白在获得性耐药过程中出现了核转位。结论:4E-BP1作为翻译调控关键蛋白,可能参与了人脑胶质瘤获得性耐药的发生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核翻译起始因子4e结合蛋白1 神经胶质瘤 获得性耐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NA干扰对MCF-7细胞eIF4E表达的影响
9
作者 崔莹 孙淼淼 +3 位作者 崔黎 张威 周强 陈奎生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64-366,共3页
目的:探讨RNA干扰(RNAi)对人乳癌MCF-7细胞真核起始因子4E(eIF4E)表达的影响。方法:针对eIF4E基因的寡核苷酸序列设计并体外转录合成小干扰RNA(siRNA),分别以100、150和200mg/L转染MCF-7细胞24、48及72h后,采用免疫细胞化学及原位杂交... 目的:探讨RNA干扰(RNAi)对人乳癌MCF-7细胞真核起始因子4E(eIF4E)表达的影响。方法:针对eIF4E基因的寡核苷酸序列设计并体外转录合成小干扰RNA(siRNA),分别以100、150和200mg/L转染MCF-7细胞24、48及72h后,采用免疫细胞化学及原位杂交方法检测MCF-7细胞中eIF4E蛋白和mRNA的表达。另设正常对照组(不转染)、空白对照组(转染空脂质体)和无关对照组(转染非特异性siRNA)。结果:eIF4EsiRNA转染MCF-7细胞后,细胞中eIF4E蛋白及mRNA表达量均明显降低,且与转染浓度及时间有一定的依赖关系(P均<0.01),以200mg/LsiRNA转染72h的抑制效应最为明显(P<0.05)。结论:RNAi能有效抑制MCF-7细胞中eIF4E基因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核起始因子4e 乳癌 MCF-7细胞 RNA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直肠癌组织中S6K1及4EBP1蛋白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被引量:6
10
作者 张少华 毕经旺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47-753,共7页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组织中S6蛋白激酶1(protein S6 kinase 1,S6K1)和真核翻译起始因子-4E结合蛋白1(eukaryotic translation initiation factor 4E binding protein 1,4EBP1)的表达情况及其与结直肠癌患者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方法:...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组织中S6蛋白激酶1(protein S6 kinase 1,S6K1)和真核翻译起始因子-4E结合蛋白1(eukaryotic translation initiation factor 4E binding protein 1,4EBP1)的表达情况及其与结直肠癌患者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济南军区总医院肿瘤科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有完整临床病理资料、经手术切除的100例结直肠癌组织与40例正常癌旁结直肠黏膜组织、30例淋巴结转移灶组织、15例远处转移灶组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上述组织中S6K1和4EBP1蛋白的表达,并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S6K1和4EBP1蛋白在正常结直肠黏膜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7.50%(7/40)和22.50%(9/40),而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4.00%(74/100)和79.00%(79/100),S6K1和4EBP1蛋白在癌和正常结直肠黏膜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结直肠癌组织中,S6K1蛋白的阳性表达与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分期(r=0.31,P<0.01)及组织分化程度(r=0.25,P<0.05)显著相关。4EBP1蛋白的阳性表达与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分期(r=0.27,P<0.01)及组织分化程度(r=0.22,P<0.05)显著相关。S6K1和4EBP1蛋白高表达患者无疾病进展时间(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PFS)更短(P<0.05),但S6K1和4EBP1蛋白表达水平对患者的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无影响(P>0.05)。S6K1和4EBP1蛋白两者的阳性表达呈正相关(r=0.25,P<0.05)。结论:S6K1及4EBP1蛋白在结直肠癌形成过程中有互相促进作用,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及预后相关,可作为较为理想的分子靶点和预后评估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S6蛋白激酶1 真核翻译起始因子-4e结合蛋白1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旋棉酚通过下调X连锁凋亡抑制蛋白增强表柔比星抑制肝细胞癌的体外作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蒋文斌 孙梁博 +6 位作者 杜烨湘 肖云华 黎伯胜 闫小晶 吴亚冉 连继勤 何凤田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6期1599-1605,共7页
目的探讨左旋棉酚增强表柔比星杀伤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细胞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将HCC细胞(Hep3B及HuH7)分为溶剂对照组、左旋棉酚处理组、表柔比星处理组、联合用药组、对照siRNA+表柔比星组、沉默X连锁凋亡抑... 目的探讨左旋棉酚增强表柔比星杀伤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细胞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将HCC细胞(Hep3B及HuH7)分为溶剂对照组、左旋棉酚处理组、表柔比星处理组、联合用药组、对照siRNA+表柔比星组、沉默X连锁凋亡抑制蛋白(X-linked inhibitor of apoptosis protein,XIAP)+表柔比星处理组、对照质粒+联合用药组、过表达XIAP+联合用药组,采用CCK-8方法检测各组细胞存活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检测剪切型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cleaved poly(ADP-ribose)polymerase,Cle-PARP]水平、XIAP水平及真核起始因子4E(eukaryotic initiation factor 4E,eIF4E)磷酸化水平。结果与溶剂对照相比,低浓度的左旋棉酚(5μmol/L)单独处理对HCC细胞存活无明显抑制作用(P>0.05),而将左旋棉酚与表柔比星联合使用后可显著增强表柔比星对HCC细胞的杀伤(P<0.05)、促进HCC细胞的凋亡及对剪切型PARP的诱导,同时还能抑制表柔比星诱导的XIAP上调及eIF4E磷酸化。此外,表柔比星抑制HCC细胞存活及升高剪切型PARP的能力能被沉默XIAP所增强,而被过表达XIAP所抑制。结论左旋棉酚可增强表柔比星抑制HCC细胞存活促进细胞凋亡的能力,其机制可能与抑制XIAP上调和eIF4E磷酸化有关,提示左旋棉酚可作为表柔比星治疗HCC的潜在增敏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柔比星 左旋棉酚 肝细胞癌 X连锁凋亡抑制蛋白 真核起始因子4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