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真核生物转录因子及其研究方法进展 被引量:9
1
作者 张娜 尹继刚 +1 位作者 孙高超 陈启军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75-79,共5页
真核生物基因的表达调控是当前分子生物学最前沿的研究领域之一,而转录水平的调控是基因表达过程中最重要的第一步,由于蛋白质-蛋白质、蛋白质-DNA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一些复杂大分子复合物的形成,导致真核生物转录水平的调控是一个多... 真核生物基因的表达调控是当前分子生物学最前沿的研究领域之一,而转录水平的调控是基因表达过程中最重要的第一步,由于蛋白质-蛋白质、蛋白质-DNA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一些复杂大分子复合物的形成,导致真核生物转录水平的调控是一个多级的复杂过程。转录因子即反式作用因子在转录调控中可以直接或间接的识别或结合在顺式作用元件8 bp^112 bp核心序列上,参与调控靶基因的转录效率。因此,转录因子与调控序列的相互作用在决定某个基因是否表达中占据核心位置。随着对转录因子及其研究方法的深入研究,尤其是近几年染色质免疫沉淀及生物信息学的发展,人们将会进一步研究转录调控的机制及细胞行为和疾病的发生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核生物 转录因子 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藻氨酸致痫大鼠海马神经元中真核生物起始因子2α酶切片段的产生 被引量:7
2
作者 赵瑞 刘建民 +4 位作者 赵文元 黎莉 霍克克 许奕 黄清海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5年第4期318-320,i015,共4页
目的:研究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Caspase3)在红藻氨酸癫痫模型大鼠海马凋亡神经元中,对其已知底物真核生物起始因子2(eIF2α)的作用。方法:制备红藻氨酸诱导大鼠癫痫模型,记录模型发作行为及脑电图表现,以TUNEL法检测模型癫痫发作终止... 目的:研究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Caspase3)在红藻氨酸癫痫模型大鼠海马凋亡神经元中,对其已知底物真核生物起始因子2(eIF2α)的作用。方法:制备红藻氨酸诱导大鼠癫痫模型,记录模型发作行为及脑电图表现,以TUNEL法检测模型癫痫发作终止后12、24、48、72和96h海马神经元凋亡情况,同时以Westernblot法检测模型鼠海马eIF2α的表达变化及其与细胞凋亡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在癫痫发作后12h出现凋亡神经元,随时间延长,海马神经元凋亡数不断增加,72h达高峰;发作后24h海马神经元出现了Caspase3酶切eIF2α产生的片段,并逐渐变浓,至72h。结论:癫痫模型大鼠海马中Caspase3酶切eIF2α与神经元凋亡的发生时间一致,提示在癫痫模型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中eIF2α被Caspase3酶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海马 凋亡 真核生物起始因子2 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核生物启动子TATA-box·GC-box和CAAT-box的分析 被引量:25
3
作者 张小辉 祁艳霞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380-1381,1395,共3页
下载了已经通过试验证实的2541条真核生物启动子序列,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了TAT—box、GC—box和CAAT—box的数量及其在启动子中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有23.85%真核生物启动子序列中至少有1个TAT—box,且TATA—box主要分布在转... 下载了已经通过试验证实的2541条真核生物启动子序列,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了TAT—box、GC—box和CAAT—box的数量及其在启动子中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有23.85%真核生物启动子序列中至少有1个TAT—box,且TATA—box主要分布在转录起始位点前24~36bp的区域内;有47.30%真核生物启动子序列中至少有1个GC—box,且GC—box在转录起始位点前23~128bp的区域内分布比较集中;有42.35%真核生物启动子序列中至少有1个CAAT—box,且CAAT—box在转录起始位点前51~159bp的区域内分布比较集中。这说明TAT-box在真核生物启动子中的位置比较固定,对基因转录的正确起始可能起着重要的作用;而GC—box和CAAT-box分布区域较广,数量也明显多于TAT—box。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核生物 启动子 TAT—box GC—box CAAT—box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核生物启动子预测相关数据库资源概述 被引量:12
4
作者 刘玉瑛 张江丽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4期7418-7419,共2页
启动子是基因表达调控的重要元件,深入研究启动子的结构和功能,是理解基因转录调控机制和表达模式的关键。随着生物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应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对启动子进行预测和分析的方法得到了很大发展。对目前常用的真核生物... 启动子是基因表达调控的重要元件,深入研究启动子的结构和功能,是理解基因转录调控机制和表达模式的关键。随着生物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应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对启动子进行预测和分析的方法得到了很大发展。对目前常用的真核生物启动子预测相关数据库和软件资源作了简单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核生物 启动子 数据库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刺参池塘底栖真核生物DGGE指纹结构与环境理化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廖梅杰 荣小军 +4 位作者 李彬 张正 王印庚 陈贵平 王岚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25-30,共6页
采用基于18SrDNA PCR-DGGE技术对刺参池塘养殖系统底栖真核生物群落结构与环境理化因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刺参养殖池塘系统中附着基真核生物DNA指纹图谱均呈现出了丰富的多样性,成参养殖池塘分别获得26、25、25条扩增条带,幼参养殖池... 采用基于18SrDNA PCR-DGGE技术对刺参池塘养殖系统底栖真核生物群落结构与环境理化因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刺参养殖池塘系统中附着基真核生物DNA指纹图谱均呈现出了丰富的多样性,成参养殖池塘分别获得26、25、25条扩增条带,幼参养殖池塘分别获得20、22条扩增条带;刺参养殖池塘中叶绿素、总磷、总氮、溶氧分别为2.037~5.383μg/L、0.016~0.039mg/L、1.863~3.562mg/L、4.06~6.18mg/L,成参养殖池塘的各项理化指标值均高于幼参养殖池塘。通过指纹图谱和理化因子的聚类分析可以看出,附着基底栖真核生物DGGE指纹图谱与环境中理化因子聚类分析图相吻合,说明不同刺参养殖池塘底栖真核生物群落DNA指纹与养殖环境的理化因子密切相关。本研究通过DGGE技术分析刺参池塘附着基底栖真核生物指纹图谱,进而分析与环境中理化因子的关系,为建立底栖真核生物群落DNA指纹结构与水体理化指标之间的关系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参养殖系统PCR—DGGE 底栖真核生物 理化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个真核生物启动子计算机预测数据库资源概述 被引量:8
6
作者 刘玉瑛 张江丽 《湖南农业科学》 2007年第4期70-71,74,共3页
启动子是基因表达调控的重要元件,深入研究启动子的结构和功能,是理解基因转录调控机制和表达模式的关键。随着生物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应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对启动子进行预测和分析的方法得到了很大发展。简单介绍了目前常用的... 启动子是基因表达调控的重要元件,深入研究启动子的结构和功能,是理解基因转录调控机制和表达模式的关键。随着生物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应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对启动子进行预测和分析的方法得到了很大发展。简单介绍了目前常用的真核生物启动子预测相关数据库和软件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核生物 启动子 数据库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学家合成首个真核生物
7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14年第3期266-266,共1页
据Annalum N2014年4月4日[Science,2014,344(6179):55—58.]报道,由Johns Hopkins University领导的一支国际研究团队成功合成了一个真核细胞染色体。该染色体来自一种在地球上被研究得最透彻的生物之一——发面酵母或酿酒酵母。
关键词 真核生物 合成 科学家 HOPKINS 细胞染色体 Johns 研究团队 酿酒酵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扬子地台陡山沱期真核生物爆发事件研究
8
作者 李德亮 谌麒宇 +1 位作者 龙士清 祁超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3期6828-6830,共3页
635~551兆年的地史时期,新元古代陡山沱期的扬子地台发生了真核生物进化与辐射的事件。对陡山沱期的生物群从研究进展、构成、地层学、分子古生物学和诱因等方面进行探讨,系统地概括了中国南方陡山沱期生物事件的整体面貌。新生态系统... 635~551兆年的地史时期,新元古代陡山沱期的扬子地台发生了真核生物进化与辐射的事件。对陡山沱期的生物群从研究进展、构成、地层学、分子古生物学和诱因等方面进行探讨,系统地概括了中国南方陡山沱期生物事件的整体面貌。新生态系统在冰期后开始构建,不同地点出现相同的化石分子说明可能存在生物的扩散与空间竞争;分子生物学的证据也表明陡山沱期是真核生物演化的重要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核生物 爆发事件 扬子地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科学家破译原始真核生物寄生奥秘
9
《创新科技》 2010年第3期33-33,共1页
单细胞原生动物——贾第虫被认为是目前已知的最原始真核生物,然而它却能寄生在进化程度最高的脊椎动物体内。记者3月30从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采访了解到,该院科学家文建凡、孙隽等人最新研究成果成功破译这一奥秘。
关键词 中国科学家 真核生物 寄生 破译 单细胞原生动物 动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 动物体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UVBL1表达下调对胃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其机制
10
作者 于亭亭 徐萍 +1 位作者 姜中华 王建华 《山东医药》 2025年第1期53-58,共6页
目的探讨RUVBL1表达下调对胃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收集胃癌组织及配对癌旁正常组织各102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胃癌及癌旁组织RUVBL1蛋白。将人胃腺癌细胞系AGS、SGC-7901分别分为对照组及RUVBL1敲低组,... 目的探讨RUVBL1表达下调对胃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收集胃癌组织及配对癌旁正常组织各102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胃癌及癌旁组织RUVBL1蛋白。将人胃腺癌细胞系AGS、SGC-7901分别分为对照组及RUVBL1敲低组,对照组正常培养不进行转染,RUVBL1敲低组使用RUVBL1敲低慢病毒进行慢病毒转染。采用CCK-8实验、克隆形成实验、小鼠荷瘤实验观察各组细胞在体内外的增殖能力,采用细胞划痕实验、Transwell小室实验观察各组细胞的迁移、侵袭能力。采用转录组测序筛选各组间差异表达基因,KEGG功能富集分析差异表达基因富集的通路,发现PI3K-AKT信号通路为RUVBL1作用于胃癌细胞的关键信号通路。将AGS、SGC-7901细胞分为对照组、RUVBL1敲低组,对照组正常培养不进行处理,RUVBL1敲低组转染RUVBL1敲低慢病毒,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细胞PI3K、AKT、p-PI3K、p-AKT蛋白。在RUVBL1敲低组的基础上加入AKT激动剂SC79作为RUVBL1敲低+AKT激动剂组,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细胞AKT、p-AKT蛋白。采用CCK-8实验及克隆形成实验观察各组细胞增殖能力。结果胃癌组织RUVBL1蛋白表达高于癌旁组织(P<0.05)。RUVBL1敲低组在AGS、SGC-7901细胞中细胞A值、集落形成数量、荷瘤体积、荷瘤重量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AGS、SGC-7901细胞中对照组、RUVBL1敲低组划痕愈合率及穿膜细胞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AGS、SGC-7901细胞中RUVBL1敲低组细胞p-PI3K、p-AKT蛋白表达均低于对照组,RUVBL1敲低+AKT激动剂组p-AKT蛋白表达均高于RUVBL1敲低组;RUVBL1敲低组细胞A值、集落形成数量均低于对照组、RUVBL1敲低+AKT激动剂组(P均<0.05)。结论RUVBL1在胃癌中高表达,RUVBL1表达下调可抑制胃癌细胞的增殖能力,其机制可能与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UVBL1蛋白 真核生物ATP酶 胃癌 细胞增殖 细胞迁移 细胞侵袭 PI3K/AKT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蓄积大鼠食管黏膜组织差异表达基因的筛选及生物学功能分析
11
作者 刘国红 任雨轩 +2 位作者 邵谦毅 梁硕 王丽萍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12期37-41,共5页
目的筛选铁蓄积大鼠食管黏膜组织差异表达基因,并分析差异表达基因的生物学功能。方法12只6周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铁蓄积组和对照组,每组6只,铁蓄积组隔天腹腔注射蔗糖铁溶液制备铁蓄积模型,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14周后取血和食管... 目的筛选铁蓄积大鼠食管黏膜组织差异表达基因,并分析差异表达基因的生物学功能。方法12只6周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铁蓄积组和对照组,每组6只,铁蓄积组隔天腹腔注射蔗糖铁溶液制备铁蓄积模型,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14周后取血和食管、肝等组织,应用血清学、组织学方法鉴定铁蓄积造模是否成功;剥离两组食管黏膜组织,采用转录组测序技术筛选差异表达基因,并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富集分析及真核生物蛋白相邻类的聚簇(KOG)分类富集分析。结果筛选出9个差异表达基因,5个上调基因包括昼夜相关转录抑制因子(Ciart)、液泡蛋白质分选因子25(Vps25)、甲状腺激素应答蛋白(Thrsp)、UDP-N-乙酰氨基葡萄糖焦磷酸化酶1(Uap1)、血清解整合素—金属蛋白酶33(Adam33),4个下调基因包括过氧化物酶基因(Pxdn)、硫酸乙酰肝素蛋白多糖基因2(Hspg2)、中心体相关蛋白2(Cep2)、G蛋白信号转导调节因子4(Rgs4)。GO功能富集分析显示,上调基因的生物过程(BP)集中在节律过程、代谢过程、行为、生物过程调节、特定位置运动、生物过程的负调控、生物调节、定位、细胞过程、多细胞生物过程;细胞组成(CC)主要集中在膜封闭腔、细胞器部分、细胞器、膜、细胞外区域部分、膜部分、细胞部分、细胞;分子功能(MF)主要集中在结合、结构分子活性、催化活性。下调基因的BP主要集中在解毒、刺激反应、细胞组成或生物形成、信号、生物过程的负调控、生物过程的正调节、发育过程、细胞过程、生物过程调节、生物调节、代谢过程;CC主要集中在细胞外基质、细胞外基质组成、细胞外区域部分、细胞外区域、细胞器、膜、细胞部分、细胞;MF主要集中在酶调节活性、抗氧化活性、分子功能调节剂、受体调节活性、结构分子活性、结合、催化活性。KOG分类富集分析显示,表达上调的基因中有3个获得功能注释,Uap1被注释到细胞壁/膜/包膜生物形成,Adam33被注释到翻译后修饰,蛋白质折叠和伴侣蛋白,Vps25被注释到功能预测。表达下调的基因中有2个获得功能注释,Rgs4被注释到信号转导机制,Hspg2被注释到翻译后修饰,蛋白质折叠和伴侣蛋白。结论铁蓄积大鼠食管黏膜组织中共筛选出9个差异表达基因,包括5个表达上调基因和4个表达下调基因。GO功能富集分析显示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参与的BP包括节律过程、代谢过程、细胞过程、生物过程调节等,主要参与的CC包括细胞器、膜、细胞外区域部分等,主要参与的MF包括结合、催化活性、结构分子活性。有5个差异基因获得KOG功能注释,包括翻译后修饰、蛋白质折叠和伴侣蛋白、信号转导等,主要参与细胞周期、细胞代谢、细胞增殖及氧化应激等通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蓄积 差异表达基因 基因本体功能富集 真核生物蛋白相邻类的聚簇分类富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青苔发病程度下柑橘叶片营养及叶际生物特征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杨蕾 张云贵 +2 位作者 杨海健 李勋兰 洪林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632-643,共12页
为探讨不同青苔发病程度下柑橘叶片矿质营养元素含量和叶表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特征之间的关系,本研究对重庆江津区李市和白沙两个不同地点柑橘果园中的W·默科特叶片青苔病发生程度按G0~G5分级并进行病情指数统计,测定各病情等级下... 为探讨不同青苔发病程度下柑橘叶片矿质营养元素含量和叶表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特征之间的关系,本研究对重庆江津区李市和白沙两个不同地点柑橘果园中的W·默科特叶片青苔病发生程度按G0~G5分级并进行病情指数统计,测定各病情等级下叶片的氮(N)、磷(P)、钾(K)、钙(Ca)、镁(Mg)、锌(Zn)、铜(Cu)、铁(Fe)、锰(Mn)、硼(B)这10种矿质营养元素含量,同时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测定叶片叶际真核生物的群落组成、丰度、差异,分析了不同病情等级下叶际生物特征与营养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两样地的柑橘青苔发病程度和病情特征较为一致。李市和白沙两个果园W·默科特叶片青苔病病情等级均与P、Mg含量显著负相关,与K、Ca含量显著正相关。不同病情等级下叶际真核生物在属水平上存在明显差异,病情等级1下优势属是Heterochlorella、Sporidiobolus和Cladosporium,病情等级2下优势属是Heterochlorella、Symmetrospora和Microsporomyces,病情等级3下优势属是Heterochlorella、Cladosporium和Sporidiobolus,病情等级4下优势属是Heterochlorella、Cladosporium和Heveochlorella,病情等级5下优势属是Heterochlorella、Cladosporium和Microsporomyces;在种水平上,主要病原生物uncultured Apatococcus、Cladosporium herbarum、Heveochlorella hainangensis的相对丰度较高,且与病情等级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进一步分析显示,叶片中P、Fe、Mg、Mn、Cu、N含量与叶片生物群落结构之间关系密切,主要病原生物uncultured Apatococcus、Cladosporium herbarum与P含量极显著负相关,与Ca含量极显著正相关。综上所述,柑橘青苔病与叶片P和Ca两种元素关系最为密切,青苔病发生程度高低可直接影响叶片中P和Ca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橘 青苔 矿质营养元素 真核生物 发病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蚕微孢子虫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吉平 徐兴耀 《广东蚕业》 1997年第4期50-55,共6页
随着分子生物技术在微孢子虫研究上的应用,使得人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深入地认识微孢子虫。一、微孢子虫染色体DNA的研究微孢子虫染色体和其它生物的染色体一样有其恒定的染色体数和核型,且具有种属特异性。不同种类的微孢子虫,虽也... 随着分子生物技术在微孢子虫研究上的应用,使得人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深入地认识微孢子虫。一、微孢子虫染色体DNA的研究微孢子虫染色体和其它生物的染色体一样有其恒定的染色体数和核型,且具有种属特异性。不同种类的微孢子虫,虽也可有相同的染色体数和核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微孢子虫 染色体数 分子生物 研究进展 寄主 分子生物技术 真核生物 种属特异性 分子量 核糖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的遗传重组
14
作者 赵小平 《阴山学刊》 1995年第S2期85-88,共4页
遗传重组是生命的重要现象之一,在生物进化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从低等的原核生物到高等的哺乳动物其重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本文简要地阐述丁生物界多种不同的遗传重组方式,并对其进行了分析比较。
关键词 遗传重组 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有机所在高活性天然产物生物合成中发现新的自抗性机制
15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45-245,共1页
GyrI—like蛋白广泛存在于原核与真核生物中,被注释为小分子结合蛋白。近期,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生命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唐功利研究员课题组与周佳海研究员课题组以及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EPFL的袁曙光合作,以抗肿瘤抗生素谷田霉... GyrI—like蛋白广泛存在于原核与真核生物中,被注释为小分子结合蛋白。近期,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生命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唐功利研究员课题组与周佳海研究员课题组以及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EPFL的袁曙光合作,以抗肿瘤抗生素谷田霉素(YTM)和CC-1065为研究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抗性机制 生物合成 天然产物 高活性 国家重点实验室 抗肿瘤抗生素 真核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病毒、原核生物、原生生物的区分
16
作者 石菊花 《中学生数理化(高二数学、高考数学)》 2008年第Z1期165-167,共3页
一、知识归纳(1)病毒(如噬菌体)是没有细胞结构、由蛋白质和核酸(每种病毒只含一种核酸,如DNA或RNA)等物质组成的简单生命体,营寄生生活,以复制的方式增殖.离开寄主无生命活性.不要把它们当成原核生物.
关键词 原核生物 原生生物 细胞结构 染色体变异 真核生物 DNA 蛋白质结合 自养型生物 生物 光能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病原真菌肌球蛋白及其抑制剂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7
作者 邹靖培 贾芳莹 +1 位作者 周明国 张峰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37-646,共10页
肌球蛋白是一类在真核生物中广泛存在的功能性蛋白,在生物体细胞内的各项生命活动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此外,来源于植物病原真菌的肌球蛋白对真菌的生长发育和致病性也有着重要影响。基于这些特性,越来越多研究者把目光投入到了以... 肌球蛋白是一类在真核生物中广泛存在的功能性蛋白,在生物体细胞内的各项生命活动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此外,来源于植物病原真菌的肌球蛋白对真菌的生长发育和致病性也有着重要影响。基于这些特性,越来越多研究者把目光投入到了以肌球蛋白为靶标的农药创制研究当中。基于植物病原真菌来源的肌球蛋白进行抑制剂设计,从而开发具有新型作用机制的杀菌剂,将是防控植物病害、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手段。本文重点介绍了植物病原真菌来源肌球蛋白及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主要综述了植物病原真菌肌球蛋白的结构特征和生化功能,以及近年来已报道的肌球蛋白抑制剂类杀菌剂,可为植物病原真菌肌球蛋白靶标导向先导化合物的发现和新农药活性分子的合理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病原真菌 肌球蛋白 抑制剂 杀菌剂 氰烯菌酯 真核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食品防腐剂-抗菌肽 被引量:17
18
作者 刘毅 宁正祥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1期18-21,共4页
抗菌肽在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中都存在。它们分子量小、结构紧密、热稳定性好。通过基因工程可以改进其性质,优化分离过程可以降低生产成本,使把抗菌肽开发成天然食品防腐剂成为可能。
关键词 抗菌肽 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 食品防腐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D-repeat蛋白及其在植物中的作用 被引量:4
19
作者 段红英 丁笑生 卢龙斗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007-1008,共2页
综述了WD-repeat蛋白的结构域以及WD-repeat蛋白在植物中的作用。
关键词 WD基元 真核生物 WD-repeat蛋白 拟南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寇氏隐甲藻(Crypthecodinium cohnii)中的着丝粒蛋白及有关进化问题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梁前进 周红明 +3 位作者 陈力 彭安 何大澄 王永潮 《高技术通讯》 EI CAS CSCD 2003年第12期21-26,共6页
用免疫电镜、免疫印迹 (Westernblot)和间接免疫荧光 (IIF)技术研究了原始真核生物寇氏隐甲藻 (Crypthecodiniumcohnii)的着丝粒蛋白 (centromereproteins ,Cenps)。结果显示 :(1)寇氏隐甲藻Cenps相对集中分布于细胞核中及核膜上 ,胞质... 用免疫电镜、免疫印迹 (Westernblot)和间接免疫荧光 (IIF)技术研究了原始真核生物寇氏隐甲藻 (Crypthecodiniumcohnii)的着丝粒蛋白 (centromereproteins ,Cenps)。结果显示 :(1)寇氏隐甲藻Cenps相对集中分布于细胞核中及核膜上 ,胞质中分布稀少 (P<0 .0 1) ;(2 )染色体区域Cenps的分布比核内其他区域更加丰富 (P <0 .0 1) ;(3)寇氏隐甲藻具有与高等真核生物相似的和不同的Cenps ,其中有真核生物的主要着丝粒结构蛋白CenpB的同源分子 ;(4 )CenpB在寇氏隐甲藻细胞中具有动态的分布变化。这说明 ,CenpB等Cenps可能在真核生物细胞中具有重要功能 ,在形成着丝粒/动粒 (kinetochore)的演化中发挥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寇氏隐甲藻 着丝粒蛋白 真核生物 染色体 细胞核 细胞质 涡鞭毛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