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X也是”与“(X)真是”的语义表达与用法解析
- 1
-
-
作者
刘树晟
-
机构
南京师范大学国际文化教育学院
-
出处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74-77,共4页
-
基金
国家哲社规划项目(10BXW007)
江苏省2012年度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CXZZ12_0368)
-
文摘
"(X)真是"与"X也是"都用来表示埋怨,其用法差异表现在:组成成分上,二者在主语"X"是否省略,"X"与"真/也是"之间是否可以添加语气副词,之后除"的"外是否可以添加其他语气词的限制存在差异。语义表达上,二者表达的埋怨类型不同,语义自足性也存在差异;同等情况下,"(X)真是"所表达的埋怨程度高于"X也是"。造成二者用法差异的原因是"真是"与"也是"语法性质的不同。
-
关键词
X也是
(X)真是
埋怨
用法差异
-
分类号
H13
[语言文字—汉语]
-
-
题名副词“真是”的语法分析
- 2
-
-
作者
申延龙
-
机构
山东省日照市岚山区虎山镇初级中学
-
出处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X期71-72,共2页
-
文摘
副词"真是"在句法分布上表现为不总是充当状语,而主要是充当高层谓语,以直接充当合成谓语的方式表示主观评注。作为一个评注性副词,"真是"的主要功用是对相关的命题或述题进行主观评注,这就使得"真是"对其后接的"VP"成分和前附的名词性主语有一定的限制要求。当VP成分表现为动词性词语时,"真是"对它的限制则十分严格:这些动词性词语不能是光杆儿单音节动词,只能是"事件动词"。而"真是"前的名词性主语也只能是有指的、定指的,排斥无指的、不定指的。
-
关键词
“真是”
句法分布
组合特征
语用功能
-
分类号
H146.2
[语言文字—汉语]
-
-
题名哲学究竟是什么——张东荪的哲学观述评
- 3
-
-
作者
马秋丽
-
机构
山东大学威海分校
-
出处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65-69,共5页
-
文摘
为了回应哲学中的科学主义思潮,张东荪对"哲学究竟是什么"这一问题进行了追问。从哲学发展的历史来看,哲学是唯真是求的精神;从对哲学是否有独具的方法之追问中可知,与其说哲学有自己的独特方法,不如说哲学是一种态度,即彻底怀疑的态度、批判的态度、求整全求会通的态度;从哲学与文化的关系来说,哲学是文化之核心与本质的部分,它可为人们提供安身立命之本。张东荪对哲学特性的自觉,是为了申辩哲学的生存权利、寻求哲学的发展之路,这不仅在当时,而且在现在仍有其重要意义。
-
关键词
哲学观
唯真是求
哲学态度
文化基型
-
Keywords
Opinion of Philosophy
Seeking truth
Attitude of philosophy
Cultural pattern
-
分类号
B26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