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渴望这份真感情——观电视剧《跋涉者》有感
1
作者 吴明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25-25,共1页
一个不常看电视的人却居然能在中央台的非黄金频道(三台)和非黄金时间看上一出少有的好戏——六集连续剧《跋涉者》,算不算幸运?
关键词 跋涉者 电视剧 真感情 激情遭遇 爱情悲剧 内心独白 爱情观 痴男怨女 性格因素 中央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辨《人间词话》之“真” 被引量:8
2
作者 尚永亮 《江汉论坛》 1983年第2期33-36,共4页
真乃《人间词话》之核心王国维《人间词话》最重“境界”,开篇即云:“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五代北宋之词所以独绝者在此。”此“境界”之标举,固超乎流俗,独树一帜,然加细味即可发现,境界乃《人间词话》之主旨,而“真”乃... 真乃《人间词话》之核心王国维《人间词话》最重“境界”,开篇即云:“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五代北宋之词所以独绝者在此。”此“境界”之标举,固超乎流俗,独树一帜,然加细味即可发现,境界乃《人间词话》之主旨,而“真”乃“境界”之核心。正如王氏所说:“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在这里,境界包含自然景物与主观情感两大要素,然无论景还是情,皆赖一真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间词话 境界 景物 王国维 主观情感 真感情 自然景物 庄子 北宋词 自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国维“境界说”的禅宗意蕴 被引量:4
3
作者 王苏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61-65,共5页
王国维处在清末民国初年,不会摆脱当时人们的文化心境。有清一代,禅宗(及道教)作为“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一个心理补偿结构存在于文人士大夫的心中。从清初的钱谦益、顾炎武,到清末的龚自珍、王国维,其言论中多有与禅相关或相通之处。《... 王国维处在清末民国初年,不会摆脱当时人们的文化心境。有清一代,禅宗(及道教)作为“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一个心理补偿结构存在于文人士大夫的心中。从清初的钱谦益、顾炎武,到清末的龚自珍、王国维,其言论中多有与禅相关或相通之处。《红楼梦》有禅的思想,恽秉性的“富处皆空,空处皆富”亦通于禅。尤其是清末民初之际,禅学开始与新学相互碰撞、相互消长,从而滋生出许多新的思想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国维 "境界说" 禅宗意蕴 文学创作 文艺美学 "不即不离" "景物" "真感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间词话》刍议 被引量:3
4
作者 滕咸惠 《文史哲》 1986年第1期68-73,共6页
在清代众多的词话中,王国维的《人间词话》以其见解之新颖、理论之独到,一直受到学术界的重视。概括地说,《人间词话》主要有以下四个特点: 首先,以境界说为中心构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王国维明确提出:“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 在清代众多的词话中,王国维的《人间词话》以其见解之新颖、理论之独到,一直受到学术界的重视。概括地说,《人间词话》主要有以下四个特点: 首先,以境界说为中心构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王国维明确提出:“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那么,怎样才叫做“有境界”呢,境界的基本涵义是什么呢?王国维说:“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所谓写“真景物”,是说写景妙造自然、体物得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国维 人间词话 艺术境界 境界说 无我之境 有我之境 景物 文艺思想 真感情 艺术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代诗词的意境 被引量:1
5
作者 李贤民 《学习论坛》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2期36-37,共2页
“意境”是中国古代诗学中一个很重要的范畴,同时也是美学的重要范畴,它概括了审美认识的重要特征。诗人对宇宙人生的观照,是直觉的,审美的,既需“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人间词话&... “意境”是中国古代诗学中一个很重要的范畴,同时也是美学的重要范畴,它概括了审美认识的重要特征。诗人对宇宙人生的观照,是直觉的,审美的,既需“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人间词话·六十》)在这种观照中,主体与客体产生情感的交流,“物我一体”、“意与境浑”,形成意境。意境来自审美认识,是形象思维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诗词 意境 出乎其外 审美认识 宇宙人生 入乎其内 陶渊明 真感情 远人村 人间词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国维“意境”说我见 被引量:1
6
作者 沈家庄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6年第S1期129-133,共5页
“意境”,是我国文学批评理论的重要概念。这一概念的审美内涵,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丰富和完善的过程。王国维,则是这一概念内涵明确化和规范化的集大成者。他对“意境”的内涵把握及对具体作品的审美分析评价中关... “意境”,是我国文学批评理论的重要概念。这一概念的审美内涵,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丰富和完善的过程。王国维,则是这一概念内涵明确化和规范化的集大成者。他对“意境”的内涵把握及对具体作品的审美分析评价中关于“意境”的探究,表现出他对“意境”的认识,突破了前人,达到了一个高层次。唐代王昌龄《诗格》称诗有三境:“物境”、“情境”、“意境”,可算是最早在诗论专著中提出“意境”这个概念的。但这里的“意境”并非一个独立的专门术语,其与“物境”、“情境”相提并论,便可知王昌龄心目中的“意境”,与今天作为文学批评特定审美概念的“意境”内涵不尽相同,因为我们现在说的“意境”,实际上是包容着“物境”和“情境”的。王昌龄的“意境”说,应该是中国古代“意境”说的滥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国维 “意境”说 “境界” 人间词话 艺术形象 王氏 真感情 景物 文学批评 物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人间词话》看王国维对创作主体的认识
7
作者 王小刚 《学术论坛》 1987年第3期50-53,共4页
当今的文坛上,很多理论工作者都在探讨文学主体性的问题,并认为这是文学观念的一种新变革。其实,文学主体性的主张,在我国历代文论中早已存在,并不是“舶来货”。为了使这一探讨有所借鉴,本文就王国维(1877-1927)在《人间词话》中对创... 当今的文坛上,很多理论工作者都在探讨文学主体性的问题,并认为这是文学观念的一种新变革。其实,文学主体性的主张,在我国历代文论中早已存在,并不是“舶来货”。为了使这一探讨有所借鉴,本文就王国维(1877-1927)在《人间词话》中对创作主体的认识提出一点简单的看法,以求教于广大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国维 人间词话 文学主体性 境界 文学观念 文学创作 景物 创作主体 真感情 思想感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国维的诗学理论及其创作
8
作者 谭松林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6年第S1期122-128,共7页
王国维论诗,其要旨有三:一曰诗歌应以写人生为主,要“发表人类全体之感情”;二曰诗歌要描写“真景物”,体现“真感情”;三曰诗歌要有意境。多年来,学术界评价王氏诗学理论,多着眼于意境说,于其他,或置而不论,或简略述之,不作深入研究,... 王国维论诗,其要旨有三:一曰诗歌应以写人生为主,要“发表人类全体之感情”;二曰诗歌要描写“真景物”,体现“真感情”;三曰诗歌要有意境。多年来,学术界评价王氏诗学理论,多着眼于意境说,于其他,或置而不论,或简略述之,不作深入研究,不能不令人感到遗憾。王国维除提出上述诗学理论外,还致力于诗词创作。综计王氏一生共作诗一九二首,作词一一五首。笔者不揣固陋,特就其诗歌理论,结合其诗词创作,作一简略评述,尚祈海内方家有以教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国维 诗学理论 写人生 诗歌理论 真感情 诗词创作 文学 人类全体 景物 意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王国维对文学特质的认识
9
作者 郑天叔 赵维江 《河北学刊》 1987年第4期86-89,共4页
王国维先生所标举的“意境说”,是他运用当时西方美学思想和方法对中国传统的抒情文学的本质特征所进行的一次重新认识,也是他对传统文学理论关于这方面认识的一个总结和发展.下面分三点谈谈我们的看法.一、情《人间词话》为什么要冠以... 王国维先生所标举的“意境说”,是他运用当时西方美学思想和方法对中国传统的抒情文学的本质特征所进行的一次重新认识,也是他对传统文学理论关于这方面认识的一个总结和发展.下面分三点谈谈我们的看法.一、情《人间词话》为什么要冠以“人间”二字,陈鸿祥同志认为,这一方面是承袭了其词集的名称,另一方面也是他此时哲学思想和文学思想的直接反映和表现,《词话》正是他对诗词中所表现的“人生之问题”所做的艺术的、美学的考察.这一见解无疑是正确的,更确切一点,应该说这一用语深刻地体现了王氏要求文学必须回到“人间”,写人言情,反映“人生之问题”的文学主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特质 王国维 文学独立 王氏 审美静观 人间词话 修能 内美 真感情 西方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闹”字的美感作用
10
作者 何国彬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2期97-97,共1页
诗词贵意境。意境往往由佳句表现出来,而佳句则多由奇字造成。因此,诗词的艺术魅力和美感作用,往往就在炼字上。宋祁在《玉楼春》(《东城渐觉春光好》)一词中,用了一个“闹”字,就使“红杏枝头春意闹”成了传世名句。对“红杏枝头春意... 诗词贵意境。意境往往由佳句表现出来,而佳句则多由奇字造成。因此,诗词的艺术魅力和美感作用,往往就在炼字上。宋祁在《玉楼春》(《东城渐觉春光好》)一词中,用了一个“闹”字,就使“红杏枝头春意闹”成了传世名句。对“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历代诗词评论家有不少评论,有褒有贬,绝大部分是赞赏的。王国维《人间词话》中写道:“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红杏枝头春意闹’,着一‘闹’字而境界全出;‘云破月来花弄影’,着一‘弄’字而境界全出矣。”“闹”字写出了真景物真感情,真景物是红杏枝头杏花盛开的繁盛景象,真感情是作者对盎然春意的欢娱的感情,因此“境界全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感作用 景物 境界 真感情 诗词语言 艺术魅力 王国维 人间词话 宋祁 评论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间词话》中的“境界”说述评
11
作者 刘土兴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4年第3期49-53,共5页
王国维的《人间词话》是一部影响较大的词论,历来评价不一.有些同志认为《词话》的基本体系是唯心主义的,它鼓吹脱离现实的纯艺术的文艺观.而笔者却认为,《词话》虽然存在着某些自相矛盾和错误的观点,但基本体系是朴素唯物主义的,其“... 王国维的《人间词话》是一部影响较大的词论,历来评价不一.有些同志认为《词话》的基本体系是唯心主义的,它鼓吹脱离现实的纯艺术的文艺观.而笔者却认为,《词话》虽然存在着某些自相矛盾和错误的观点,但基本体系是朴素唯物主义的,其“境界”说是符合艺术规律的美学理论,在今天仍然有借鉴的价值.本文仅就《词话》中有关“境界”创造的几条理论的评述,从一个方面来说明《词话》基本观点的正确性,以求教于学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境界”说 《人间词话》 述评 出乎其外 造境 真感情 入乎其内 王氏 外物 写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门新学科的诞生─—读《诗歌释义学》
12
作者 陈辽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5年第2期121-122,共2页
一门新学科的诞生─—读《诗歌释义学》陈辽中国是诗的国家.自商周至今,人们写下的诗歌以恒河沙计。中国的诗话、词话之多,也是世界各国所仅见的。但对诗歌的含义究竟怎样解释,零星的、个别的意见较多,却并未形成专门的学问.西方... 一门新学科的诞生─—读《诗歌释义学》陈辽中国是诗的国家.自商周至今,人们写下的诗歌以恒河沙计。中国的诗话、词话之多,也是世界各国所仅见的。但对诗歌的含义究竟怎样解释,零星的、个别的意见较多,却并未形成专门的学问.西方有哲学意义上的阐释学,但也没有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歌释义 新学科 诗歌文本 阐释学 诗歌创作 真感情 王长俊 文艺心理学 陌生化 研究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诗的美学理论——“境界”说——读《人间词话》札记
13
作者 刘土兴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1年第4期60-69,共10页
王国维的《人间词话》(以下简称《词话》)是晚清以来论词的较有影响的著作之一,其内容所涉及的范围较广,“境界”说是其核心。他说:“沧浪所谓兴趣,阮亭所谓神韵,犹不过道其面目,不若鄙人拈出境界二字为探其本也”。“境界”说虽非王国... 王国维的《人间词话》(以下简称《词话》)是晚清以来论词的较有影响的著作之一,其内容所涉及的范围较广,“境界”说是其核心。他说:“沧浪所谓兴趣,阮亭所谓神韵,犹不过道其面目,不若鄙人拈出境界二字为探其本也”。“境界”说虽非王国维首创,但“根本”论的提出却是他的贡献。一九○八年王国维亲自整理出版的《人间词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境界”说 境界美 王国维 《人间词话》 美学理论 札记 造境 艺术概括 真感情 艺术境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爱情概论(续)——爱情中的魅力种种
14
作者 斯特凡·瓦西列夫 晓东 《国际论坛》 1997年第2期58-60,共3页
【正】 三、魅力的感染力感情的多样化以及它同人性的其他方面的复杂的相互依存性,是各种各样的感情感染力的先决条件。每一种感情作用,都会提高或者降低这种作用的施加者和接受者的情绪、活力、自尊心、敏感程度、联想力等等。据此,我... 【正】 三、魅力的感染力感情的多样化以及它同人性的其他方面的复杂的相互依存性,是各种各样的感情感染力的先决条件。每一种感情作用,都会提高或者降低这种作用的施加者和接受者的情绪、活力、自尊心、敏感程度、联想力等等。据此,我们可以说,有各种各样的感情感染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情 感染力 真感情 相互关系 多样化 自尊心 吸引力 相互依存性 完全正 感情色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