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真实砂岩微观模型在鄂尔多斯盆地泾川地区长8砂岩微观非均质性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20
1
作者 刘林玉 王震亮 高潮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80-84,共5页
砂岩储层的微观非均质性特征是储层地质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真实砂岩微观模型实验,客观并且真实的分析了鄂尔多斯盆地泾川地区长8砂岩的微观非均质性特征,发现该区长8储层为致密型砂岩,真实砂岩微观模型实验直观地显示出长8砂岩... 砂岩储层的微观非均质性特征是储层地质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真实砂岩微观模型实验,客观并且真实的分析了鄂尔多斯盆地泾川地区长8砂岩的微观非均质性特征,发现该区长8储层为致密型砂岩,真实砂岩微观模型实验直观地显示出长8砂岩具有很强的微观非均质性,砂岩的成岩作用和孔隙结构是影响本区长8砂岩微观非均质性的主要原因。在低渗透砂岩中,溶蚀作用引起砂岩产生强烈的非均质性,而这些砂岩则形成长8砂岩的高渗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观非均质性 真实砂岩微观模型 长8砂岩 泾川地区 鄂尔多斯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实砂岩微观模型实验在白豹地区长4+5砂岩微观非均质性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4
2
作者 刘林玉 王震亮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55-60,共6页
油气储层的微观非均质性特征是储层地质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真实砂岩微观模型实验,分析了鄂尔多斯盆地白豹地区长4+5储层的微观非均质性特征,发现该区长4+5储层为致密型砂岩,真实砂岩微观模型实验直观地显示出长4+5储层具有很强... 油气储层的微观非均质性特征是储层地质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真实砂岩微观模型实验,分析了鄂尔多斯盆地白豹地区长4+5储层的微观非均质性特征,发现该区长4+5储层为致密型砂岩,真实砂岩微观模型实验直观地显示出长4+5储层具有很强的微观非均质性,砂岩的成岩作用和孔隙结构是影响本区长4+5储层微观非均质性的主要原因。在低渗透砂岩中,溶蚀作用引起砂岩产生强烈的非均质性,而这些砂岩则形成长4+5储层的高渗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观非均质性 真实砂岩微观模型 实验分析 长4+5储层 白豹地区 鄂尔多斯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储层特征与真实砂岩微观模型实验研究——以鄂尔多斯盆地华池地区长3储层为例 被引量:2
3
作者 刘林玉 王震亮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639-642,共4页
目的探讨鄂尔多斯盆地华池地区长3储层特征。方法利用真实砂岩微观模型实验对储层进行研究。结果鄂尔多斯盆地华池地区长3储层为致密型砂岩,真实砂岩微观模型实验直观地显示出鄂尔多斯盆地华池地区长3储层具有很强的微观非均质性。结论... 目的探讨鄂尔多斯盆地华池地区长3储层特征。方法利用真实砂岩微观模型实验对储层进行研究。结果鄂尔多斯盆地华池地区长3储层为致密型砂岩,真实砂岩微观模型实验直观地显示出鄂尔多斯盆地华池地区长3储层具有很强的微观非均质性。结论砂岩的成岩作用和孔隙结构是影响鄂尔多斯盆地华池地区长3储层微观非均质性的主要原因。在低渗透砂岩中,溶蚀作用引起砂岩产生强烈的非均质性,而这些砂岩则形成长3储层的高渗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特征 真实砂岩微观模型 鄂尔多斯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砂岩孔隙介质内天然气运移的微观物理模拟实验研究 被引量:15
4
作者 张立宽 王震亮 +3 位作者 曲志浩 于岚 袁珍 刘小洪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39-544,共6页
采用真实的砂岩微观模型,通过与实际地质状况较为相似条件下的气驱水运移实验模拟天然气在砂岩孔隙内的二次运移,直接观察了天然气在砂岩孔隙、喉道内运移的过程和特征,在此基础上,分析和探讨了真实砂岩孔隙介质中天然气的微观运移机理... 采用真实的砂岩微观模型,通过与实际地质状况较为相似条件下的气驱水运移实验模拟天然气在砂岩孔隙内的二次运移,直接观察了天然气在砂岩孔隙、喉道内运移的过程和特征,在此基础上,分析和探讨了真实砂岩孔隙介质中天然气的微观运移机理。研究发现,天然气运移路径的形态通常迂回曲折,表现复杂的分支状特征,而且气体只沿毛细管阻力最小的运移路径向前运移;受真实砂岩孔隙结构的非均质性和运移动力变化的影响,天然气运移的速率不均一,呈现出跳跃式的运移方式;在孔喉比相差较大的亲水介质中,气体的卡断现象较为普遍,卡断增加了气体运移的阻力,对天然气运移十分不利;外界突发性的振动能够增加天然气运移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实砂岩模型 天然气运移 微观机理 物理模拟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西峰地区长8砂岩微观非均质性的实验分析 被引量:7
5
作者 刘林玉 王震亮 柳益群 《岩矿测试》 CAS CSCD 2008年第1期29-32,36,共5页
通过真实砂岩微观模型实验,客观地分析了鄂尔多斯盆地西峰地区长8砂岩的微观非均质性特征,发现该区长8储层为致密型砂岩,直观地显示出长8砂岩储层具有很强的微观非均质性,砂岩的成岩作用和孔隙结构是影响鄂尔多斯盆地西峰地区长8砂岩储... 通过真实砂岩微观模型实验,客观地分析了鄂尔多斯盆地西峰地区长8砂岩的微观非均质性特征,发现该区长8储层为致密型砂岩,直观地显示出长8砂岩储层具有很强的微观非均质性,砂岩的成岩作用和孔隙结构是影响鄂尔多斯盆地西峰地区长8砂岩储层微观非均质性的主要原因。在低渗透砂岩中,引起砂岩产生强烈的非均质性,而这些砂岩则形成长8砂岩储层的高渗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观非均质性 真实砂岩微观模型 实验分析 长8砂岩 鄂尔多斯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流动单元微观渗流特征研究--以华池油田长3油藏华152块为例 被引量:25
6
作者 朱玉双 柳益群 +4 位作者 赵继勇 党永潮 毕义君 郭兵 刘正伟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03-108,共6页
利用不同流动单元的真实砂岩微观孔隙模型,进行了不同流动单元微观渗流特征的试验研究,为提高油层开采效果提供科学依据。鄂尔多斯盆地华池油田华152块长3储层流动单元可分为A,B,C 3类,存储性能和渗透性能由好到差依次为A,B,C类。研究... 利用不同流动单元的真实砂岩微观孔隙模型,进行了不同流动单元微观渗流特征的试验研究,为提高油层开采效果提供科学依据。鄂尔多斯盆地华池油田华152块长3储层流动单元可分为A,B,C 3类,存储性能和渗透性能由好到差依次为A,B,C类。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流动单元的微观渗流特征有着明显的不同,体现在流体进入次序、流体驱替方式和剩余油类型上的不同。流体总是优先进入A类流动单元,其次进入B类流动单元,C类流动单元流体进入困难,在水驱油时,注入水无法进入C类流动单元;流体驱替方式不同,A类流动单元油驱水为非活塞式,而B类和C类流动单元油驱水均为活塞式;水驱油之后剩余油类型不同,A类流动单元主要为小绕流形成的小簇状油块和厚膜状残余油,而B类流动单元主要为大绕流形成的大簇状油块和珠状、滴状残余油。不同流动单元孔隙结构和润湿性的差别是造成各流动单元不同特征的主要原因。实验研究还表明,研究区C类和B类流动单元是剩余油的主要富集区,应加大挖潜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流特征 驱替方式 残余油类型 剩余油分布 流动单元 真实砂岩模型 华池油田 鄂尔多斯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安塞油田长6储层微观孔隙结构 被引量:23
7
作者 张浩 仲向云 +3 位作者 党永潮 邵飞 李莉 朱玉双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34-38,共5页
利用铸体薄片、扫描电镜、恒速压汞、核磁共振、真实砂岩微观驱替实验等测试手段,对安塞油田长6特低渗透储层微观孔隙结构、可动流体饱和度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粒间孔对可动流体饱和度具有较大的贡献,溶蚀孔不利于可动流体的赋存... 利用铸体薄片、扫描电镜、恒速压汞、核磁共振、真实砂岩微观驱替实验等测试手段,对安塞油田长6特低渗透储层微观孔隙结构、可动流体饱和度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粒间孔对可动流体饱和度具有较大的贡献,溶蚀孔不利于可动流体的赋存,喉道大小、孔喉比、分选系数对可动流体饱和度影响大,而储层物性、面孔率、孔隙半径的影响微乎其微。利用真实砂岩微观驱替型实验得到:不同物性样品的驱替类型及驱油效率存在明显差异。渗透率大于1.0×10-3μm2的样品,孔隙类型为溶孔-粒间孔型,驱替类型为网状-均匀驱替,最终驱油效率为69.3%;渗透率0.5×10-3~1.0×10-3μm2的样品,孔隙类型为粒间孔-溶孔型,驱替类型为指状-网状驱替,最终驱油效率为43.8%;渗透率小于0.5×10-3μm2的样品,孔隙类型为微孔-溶孔型,驱替类型为指状驱替,最终驱油效率为32.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恒速压汞 核磁共振 真实砂岩模型 安塞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北盆地草舍油田泰州组储层水敏伤害及其对注水开发的影响 被引量:15
8
作者 章雄冬 朱玉双 +2 位作者 曹海虹 马慧杰 程秀梅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04-510,共7页
运用真实砂岩微观模型实验技术,对苏北盆地草舍油田泰州组储集砂岩进行了浸泡型水敏性实验。结果显示,该砂岩具中等水敏。为充分了解水敏伤害对注水开发的影响,开展了真实砂岩微观模型水驱油实验,包括单模型及组合模型两种实验类型,分... 运用真实砂岩微观模型实验技术,对苏北盆地草舍油田泰州组储集砂岩进行了浸泡型水敏性实验。结果显示,该砂岩具中等水敏。为充分了解水敏伤害对注水开发的影响,开展了真实砂岩微观模型水驱油实验,包括单模型及组合模型两种实验类型,分别模拟微观及宏观水驱油,并比较了水敏伤害前、后水驱油特征的变化。结果表明,水敏伤害没有改变水驱油方式及残余油形态,但单模型的绕流现象整体增强,驱油效率降低,主要受注水压力、注水位置及微观非均质性等因素影响;而组合模型的采收率整体呈下降趋势,受微观非均质性及宏观非均质性共同控制。为避免水敏伤害对注水开发的影响,建议注入水矿化度为11.99 g/L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驱油效率 水敏伤害 真实砂岩微观模型 泰州组 草舍油田 苏北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含水后期油水微观渗流特征 被引量:18
9
作者 林玉保 贾忠伟 +1 位作者 侯战捷 袁敏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70-74,共5页
通过建立平面填砂模型、真实砂岩微观模型实验技术与方法,对高含水后期水驱宏观、微观渗流特征、剩余油分布形态及形成机理进行了阐述。真实砂岩微观模型保持了岩心原有的孔隙结构、岩石黏土矿物分布,微观驱油实验能够很好地描述剩余油... 通过建立平面填砂模型、真实砂岩微观模型实验技术与方法,对高含水后期水驱宏观、微观渗流特征、剩余油分布形态及形成机理进行了阐述。真实砂岩微观模型保持了岩心原有的孔隙结构、岩石黏土矿物分布,微观驱油实验能够很好地描述剩余油分布形态;平面填砂模型较好地诠释了水驱宏观剩余油分布;水驱实验表明油田进入高含水后期,流体流度比增大,水的流动能力增加,含水上升率逐渐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含水 大型填砂模型 真实砂岩微观模型 剩余油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镇北地区长3储层微观非均质性的实验分析 被引量:21
10
作者 刘林玉 张龙 +1 位作者 王震亮 高潮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24-229,共6页
油气储层的微观非均质性特征是储层地质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的目的是研究鄂尔多斯盆地镇北地区长3储层微观非均质性特征,研究方法是利用真实砂岩微观模型实验。通过实验发现鄂尔多斯盆地镇北地区长3和储层为致密型砂岩,真实砂岩... 油气储层的微观非均质性特征是储层地质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的目的是研究鄂尔多斯盆地镇北地区长3储层微观非均质性特征,研究方法是利用真实砂岩微观模型实验。通过实验发现鄂尔多斯盆地镇北地区长3和储层为致密型砂岩,真实砂岩微观模型实验直观地显示出鄂尔多斯盆地镇北地区长3储层具有很强的微观非均质性,砂岩的成岩作用和孔隙结构是影响本区长3储层微观非均质性的主要原因。在低渗透砂岩中,溶蚀作用引起砂岩产生强烈的非均质性,而这些砂岩则形成长3储层的高渗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观非均质性 真实砂岩微观模型 实验分析 长3储层 镇北地区 鄂尔多斯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致密储层孔隙介质内石油运移的物理模拟试验 被引量:8
11
作者 查明 苏阳 +2 位作者 曲江秀 丁修建 朱玉双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10,共10页
通过真实砂岩微观模型油驱水试验,结合铸体薄片、微米CT等图像分析,对不同驱替压力条件下致密油运移过程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低驱替压力下石油在孔隙间的运移呈“跳跃式”,单个跳跃性事件表现为石油突破喉道、充填孔隙和发... 通过真实砂岩微观模型油驱水试验,结合铸体薄片、微米CT等图像分析,对不同驱替压力条件下致密油运移过程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低驱替压力下石油在孔隙间的运移呈“跳跃式”,单个跳跃性事件表现为石油突破喉道、充填孔隙和发生卡断,跳跃式事件多次重复发生使油水界面不断向前推移;在运移方向上无统一油水界面,其推进速度存在差异,石油优先选择充填连通大孔隙,发育优势运移路径,石油主要呈孤立状和多孔状分布;高驱替压力下优势运移路径发生分叉与合并,石油主要呈网络状分布;石油运移主要受局部毛细管力(与孔隙结构有关)控制,外界驱替压力为石油运移提供必要的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储层 石油运移 真实砂岩微观模型 微观孔隙介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豹地区长3储层微观非均质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刘林玉 曹金舟 +1 位作者 王震亮 郑锐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69-272,共4页
目的探讨鄂尔多斯盆地白豹地区长3储层的微观非均质性特征。方法通过真实砂岩微观模型实验对储层进行研究。结果白豹地区长3储层为致密型砂岩,真实砂岩微观模型实验直观地显示出长3储层具有很强的微观非均质性。结论砂岩的成岩作用和孔... 目的探讨鄂尔多斯盆地白豹地区长3储层的微观非均质性特征。方法通过真实砂岩微观模型实验对储层进行研究。结果白豹地区长3储层为致密型砂岩,真实砂岩微观模型实验直观地显示出长3储层具有很强的微观非均质性。结论砂岩的成岩作用和孔隙结构是影响本区长3储层微观非均质性的主要原因。在低渗透砂岩中,溶蚀作用引起砂岩产生强烈的非均质性,而这些砂岩则形成长3储层的高渗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观非均质性 真实砂岩微观模型 长3储层 白豹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合水地区长8储层微观非均质性的试验分析 被引量:17
13
作者 陈杰 周鼎武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3-18,共6页
通过真实砂岩微观孔隙模型试验,对鄂尔多斯盆地合水地区长8储层的微观非均质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长8储层的微观非均质性很强,且存在储层物性越好其微观非均质性越强的特点;沉积微相和溶蚀作用是影响微观非均质性的主要因素;微... 通过真实砂岩微观孔隙模型试验,对鄂尔多斯盆地合水地区长8储层的微观非均质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长8储层的微观非均质性很强,且存在储层物性越好其微观非均质性越强的特点;沉积微相和溶蚀作用是影响微观非均质性的主要因素;微观非均质性是影响水驱油效果和剩余油分布的内因;在充分研究合水地区长8储层4种主要孔隙类型的基础上,建议相应地针对原生粒间孔隙和溶蚀孔隙型、微裂缝型、自生矿物晶间微孔隙型制定3类注水开发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合水地区 长8储层 微观非均质性 真实砂岩微观孔隙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吕家庄油田A区块阜二段储层速敏水敏特征 被引量:4
14
作者 程秀梅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2014年第5期18-23,共6页
运用真实砂岩微观模型,对金湖凹陷吕家庄油田A区块阜宁组二段储层开展速敏性、水敏性、速敏后水敏及水敏后速敏评价实验。结果表明,储层普遍具有中等偏弱—弱速敏,渗透率的变化大致可划分为下降区、波动区及平稳区。在相同驱替压力下,... 运用真实砂岩微观模型,对金湖凹陷吕家庄油田A区块阜宁组二段储层开展速敏性、水敏性、速敏后水敏及水敏后速敏评价实验。结果表明,储层普遍具有中等偏弱—弱速敏,渗透率的变化大致可划分为下降区、波动区及平稳区。在相同驱替压力下,Ⅰ类储层的速敏损害率较Ⅱ类储层要小。普遍具有强水敏,随注入水矿化度的不断降低,Ⅰ类储层呈上凸式变化,Ⅱ类呈下凹式变化,最终的损害率较为接近,但Ⅱ类储层经水敏伤害后,相当于Ⅲ类极致密储层,Ⅰ类储层经水敏伤害后,相当于伤害前的Ⅰ—Ⅱ类储层。为避免水敏伤害,注入水矿化度宜控制在7.97 g/L左右。当速敏、水敏同时存在时,水敏对储层的伤害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实砂岩微观模型 速敏 水敏 阜宁组二段 吕家庄油田 金湖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驱油用Gemini表面活性剂的合成与评价 被引量:4
15
作者 董珍 杨飞 +2 位作者 刘哲 金勤武 赵建社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11-415,共5页
本文以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月桂醇聚氧乙烯醚和马来酸酐、反丁烯二酸为主要原料,合成了一种表/界面活性很高的阴-非离子型Gemini表面活性剂——羧化月桂醇聚氧乙烯醚马来酸双酯表面活性剂(CAPM),并对其进行结构表征。对目标产物进行了表... 本文以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月桂醇聚氧乙烯醚和马来酸酐、反丁烯二酸为主要原料,合成了一种表/界面活性很高的阴-非离子型Gemini表面活性剂——羧化月桂醇聚氧乙烯醚马来酸双酯表面活性剂(CAPM),并对其进行结构表征。对目标产物进行了表面、界面的性质以及真实砂岩微观模型驱替的研究。结果表明:在水中加入所合成的羧化月桂醇聚氧乙烯醚马来酸双酯表面活性剂CAPM后,水溶液的表面张力降低至27.08 mN/m,临界胶束浓度达0.163g/L,与原油间的油/水界面张力可降低至10^(-3)mN/m,并可以将砂岩中的原油有效驱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MINI表面活性剂 三次采油 临界胶束浓度 水界面张力 真实砂岩微观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