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真实砂岩微观孔隙模型研究粘性不稳定指进 被引量:11
1
作者 朱玉双 孔令荣 +2 位作者 曲志浩 孙卫 刘保军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66-168,共3页
利用真实砂岩微观孔隙模型进行了不同油水粘度比下的油水两相驱替试验,研究了粘性不稳定指进;提出了控制注入水粘性指进的注入速度及油水粘度比的要求,对指导油田生产有一定的意义。
关键词 粘性指进 油层物理 砂岩 微观孔隙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实砂岩微观模型在鄂尔多斯盆地泾川地区长8砂岩微观非均质性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20
2
作者 刘林玉 王震亮 高潮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80-84,共5页
砂岩储层的微观非均质性特征是储层地质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真实砂岩微观模型实验,客观并且真实的分析了鄂尔多斯盆地泾川地区长8砂岩的微观非均质性特征,发现该区长8储层为致密型砂岩,真实砂岩微观模型实验直观地显示出长8砂岩... 砂岩储层的微观非均质性特征是储层地质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真实砂岩微观模型实验,客观并且真实的分析了鄂尔多斯盆地泾川地区长8砂岩的微观非均质性特征,发现该区长8储层为致密型砂岩,真实砂岩微观模型实验直观地显示出长8砂岩具有很强的微观非均质性,砂岩的成岩作用和孔隙结构是影响本区长8砂岩微观非均质性的主要原因。在低渗透砂岩中,溶蚀作用引起砂岩产生强烈的非均质性,而这些砂岩则形成长8砂岩的高渗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观非均质性 真实砂岩微观模型 长8砂岩 泾川地区 鄂尔多斯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实砂岩微观模型实验在白豹地区长4+5砂岩微观非均质性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4
3
作者 刘林玉 王震亮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55-60,共6页
油气储层的微观非均质性特征是储层地质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真实砂岩微观模型实验,分析了鄂尔多斯盆地白豹地区长4+5储层的微观非均质性特征,发现该区长4+5储层为致密型砂岩,真实砂岩微观模型实验直观地显示出长4+5储层具有很强... 油气储层的微观非均质性特征是储层地质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真实砂岩微观模型实验,分析了鄂尔多斯盆地白豹地区长4+5储层的微观非均质性特征,发现该区长4+5储层为致密型砂岩,真实砂岩微观模型实验直观地显示出长4+5储层具有很强的微观非均质性,砂岩的成岩作用和孔隙结构是影响本区长4+5储层微观非均质性的主要原因。在低渗透砂岩中,溶蚀作用引起砂岩产生强烈的非均质性,而这些砂岩则形成长4+5储层的高渗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观非均质性 真实砂岩微观模型 实验分析 长4+5储层 白豹地区 鄂尔多斯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储层特征与真实砂岩微观模型实验研究——以鄂尔多斯盆地华池地区长3储层为例 被引量:2
4
作者 刘林玉 王震亮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639-642,共4页
目的探讨鄂尔多斯盆地华池地区长3储层特征。方法利用真实砂岩微观模型实验对储层进行研究。结果鄂尔多斯盆地华池地区长3储层为致密型砂岩,真实砂岩微观模型实验直观地显示出鄂尔多斯盆地华池地区长3储层具有很强的微观非均质性。结论... 目的探讨鄂尔多斯盆地华池地区长3储层特征。方法利用真实砂岩微观模型实验对储层进行研究。结果鄂尔多斯盆地华池地区长3储层为致密型砂岩,真实砂岩微观模型实验直观地显示出鄂尔多斯盆地华池地区长3储层具有很强的微观非均质性。结论砂岩的成岩作用和孔隙结构是影响鄂尔多斯盆地华池地区长3储层微观非均质性的主要原因。在低渗透砂岩中,溶蚀作用引起砂岩产生强烈的非均质性,而这些砂岩则形成长3储层的高渗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特征 真实砂岩微观模型 鄂尔多斯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砂岩孔隙介质内天然气运移的微观物理模拟实验研究 被引量:15
5
作者 张立宽 王震亮 +3 位作者 曲志浩 于岚 袁珍 刘小洪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39-544,共6页
采用真实的砂岩微观模型,通过与实际地质状况较为相似条件下的气驱水运移实验模拟天然气在砂岩孔隙内的二次运移,直接观察了天然气在砂岩孔隙、喉道内运移的过程和特征,在此基础上,分析和探讨了真实砂岩孔隙介质中天然气的微观运移机理... 采用真实的砂岩微观模型,通过与实际地质状况较为相似条件下的气驱水运移实验模拟天然气在砂岩孔隙内的二次运移,直接观察了天然气在砂岩孔隙、喉道内运移的过程和特征,在此基础上,分析和探讨了真实砂岩孔隙介质中天然气的微观运移机理。研究发现,天然气运移路径的形态通常迂回曲折,表现复杂的分支状特征,而且气体只沿毛细管阻力最小的运移路径向前运移;受真实砂岩孔隙结构的非均质性和运移动力变化的影响,天然气运移的速率不均一,呈现出跳跃式的运移方式;在孔喉比相差较大的亲水介质中,气体的卡断现象较为普遍,卡断增加了气体运移的阻力,对天然气运移十分不利;外界突发性的振动能够增加天然气运移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实砂岩模型 天然气运移 微观机理 物理模拟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砂岩储层微观水驱油实验与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李滔 肖文联 +2 位作者 李闽 王颖 任奕明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55-159,共5页
为深入分析岩样孔隙结构、润湿性与水驱流动特征及驱油效率的关系,基于砂岩微观水驱油实验,观察不同类型的水驱油流动特征,同时对实验岩样进行微CT扫描,获取其孔隙结构参数,建立与岩样孔隙性质等价的孔隙网络模型,结合铸体薄片与环境扫... 为深入分析岩样孔隙结构、润湿性与水驱流动特征及驱油效率的关系,基于砂岩微观水驱油实验,观察不同类型的水驱油流动特征,同时对实验岩样进行微CT扫描,获取其孔隙结构参数,建立与岩样孔隙性质等价的孔隙网络模型,结合铸体薄片与环境扫描电镜鉴定结果及毛管压力曲线特征定量分析实验砂岩的孔隙结构差异,并运用建立的砂岩孔隙网络模型模拟不同润湿性下水驱油过程。结果表明:孔隙结构是影响砂岩水驱油流动特征的主要因素;孔隙均质性越好,砂岩越易表现出网状—均匀驱替特征,反之砂岩则越易表现为树枝状驱替特征,指状型驱替砂岩居于两者之间;中性润湿模型的驱油效率高于水湿模型,水湿模型的驱油效率高于油湿模型。该研究可为制订合理的生产、增产措施提供技术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岩 水驱流动特征 微观模型 网络模型 孔隙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致密砂岩储层孔隙结构对渗流特征的影响——以四川盆地川西地区上侏罗统蓬莱镇组储层为例 被引量:28
7
作者 司马立强 王超 +3 位作者 王亮 吴丰 马力 王紫娟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8-25,共8页
致密砂岩储层孔隙结构复杂、非均质性强,其渗流特征较之于常规砂岩储层存在着较大差异。为此,以四川盆地西部地区上侏罗统蓬莱镇镇组致密砂岩储层为研究对象,基于物性、压汞、核磁等实验数据,在分析储层孔隙结构的基础上,结合相渗实验... 致密砂岩储层孔隙结构复杂、非均质性强,其渗流特征较之于常规砂岩储层存在着较大差异。为此,以四川盆地西部地区上侏罗统蓬莱镇镇组致密砂岩储层为研究对象,基于物性、压汞、核磁等实验数据,在分析储层孔隙结构的基础上,结合相渗实验和可视化微观驱替模型,模拟油气成藏与开发过程中不同类型孔隙结构致密砂岩储层的渗流特征及气、水两相运移机理和分布状态。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孔隙结构储层的气体前缘推进特征均出现类似于树杈状的黏性指进现象,储层孔隙结构越好,束缚水饱和度越低,束缚水状态下的气相相对渗透率越大,气藏更易被开发;2开发后期残余气主要以绕流、卡断以及孔隙盲端等方式形成的封闭气存在于储层中;3不同类型储层的气、水两相相对干扰均较强,生产过程中容易产生气、水同出的现象;4封闭气的存在会严重降低气井产量,而水相的存在则会极大地降低气相相对渗透率,导致低渗透致密砂岩含水气藏后期产水严重,开发难度大,采出程度低,进而严重影响到气井的有效开发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晚侏罗世 蓬莱镇组 致密砂岩 孔隙结构 相渗实验 可视化微观模型 气、水两相 渗流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西峰地区长8砂岩微观非均质性的实验分析 被引量:7
8
作者 刘林玉 王震亮 柳益群 《岩矿测试》 CAS CSCD 2008年第1期29-32,36,共5页
通过真实砂岩微观模型实验,客观地分析了鄂尔多斯盆地西峰地区长8砂岩的微观非均质性特征,发现该区长8储层为致密型砂岩,直观地显示出长8砂岩储层具有很强的微观非均质性,砂岩的成岩作用和孔隙结构是影响鄂尔多斯盆地西峰地区长8砂岩储... 通过真实砂岩微观模型实验,客观地分析了鄂尔多斯盆地西峰地区长8砂岩的微观非均质性特征,发现该区长8储层为致密型砂岩,直观地显示出长8砂岩储层具有很强的微观非均质性,砂岩的成岩作用和孔隙结构是影响鄂尔多斯盆地西峰地区长8砂岩储层微观非均质性的主要原因。在低渗透砂岩中,引起砂岩产生强烈的非均质性,而这些砂岩则形成长8砂岩储层的高渗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观非均质性 真实砂岩微观模型 实验分析 长8砂岩 鄂尔多斯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孔隙网络模型的可视化方法及应用 被引量:2
9
作者 汲广胜 姚军 王晨晨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3073-3077,共5页
在微观渗流领域,孔隙网络模型的应用日渐广泛;但可视化成像方面研究的不足,使其应用受到极大的限制。基于四个基本假设,利用立体几何知识得到了喉道和孔隙体的确定方法。以孔隙网络模型数据文件为研究对象,将其应用于Berea砂岩的孔隙网... 在微观渗流领域,孔隙网络模型的应用日渐广泛;但可视化成像方面研究的不足,使其应用受到极大的限制。基于四个基本假设,利用立体几何知识得到了喉道和孔隙体的确定方法。以孔隙网络模型数据文件为研究对象,将其应用于Berea砂岩的孔隙网络模型、复杂孔隙网络模型及孔隙网络模型中含油饱和度分布的可视化;由此将孔隙网络模型立体地呈现在人们面前。这样既可以展现同一个孔隙网络模型的孔隙体和喉道分布,又可以展现复杂孔隙网络模型的孔隙体和喉道分布,甚至还可以展现含油饱和度的分布状况,便于进行流动机理分析和微观剩余油分布分析,从而拓展了孔隙网络模型的应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隙网络模型 可视化 微观渗流 Berea砂岩 复杂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合水地区长8储层微观非均质性的试验分析 被引量:17
10
作者 陈杰 周鼎武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3-18,共6页
通过真实砂岩微观孔隙模型试验,对鄂尔多斯盆地合水地区长8储层的微观非均质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长8储层的微观非均质性很强,且存在储层物性越好其微观非均质性越强的特点;沉积微相和溶蚀作用是影响微观非均质性的主要因素;微... 通过真实砂岩微观孔隙模型试验,对鄂尔多斯盆地合水地区长8储层的微观非均质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长8储层的微观非均质性很强,且存在储层物性越好其微观非均质性越强的特点;沉积微相和溶蚀作用是影响微观非均质性的主要因素;微观非均质性是影响水驱油效果和剩余油分布的内因;在充分研究合水地区长8储层4种主要孔隙类型的基础上,建议相应地针对原生粒间孔隙和溶蚀孔隙型、微裂缝型、自生矿物晶间微孔隙型制定3类注水开发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合水地区 长8储层 微观非均质性 真实砂岩微观孔隙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镇北地区长3储层微观非均质性的实验分析 被引量:21
11
作者 刘林玉 张龙 +1 位作者 王震亮 高潮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24-229,共6页
油气储层的微观非均质性特征是储层地质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的目的是研究鄂尔多斯盆地镇北地区长3储层微观非均质性特征,研究方法是利用真实砂岩微观模型实验。通过实验发现鄂尔多斯盆地镇北地区长3和储层为致密型砂岩,真实砂岩... 油气储层的微观非均质性特征是储层地质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的目的是研究鄂尔多斯盆地镇北地区长3储层微观非均质性特征,研究方法是利用真实砂岩微观模型实验。通过实验发现鄂尔多斯盆地镇北地区长3和储层为致密型砂岩,真实砂岩微观模型实验直观地显示出鄂尔多斯盆地镇北地区长3储层具有很强的微观非均质性,砂岩的成岩作用和孔隙结构是影响本区长3储层微观非均质性的主要原因。在低渗透砂岩中,溶蚀作用引起砂岩产生强烈的非均质性,而这些砂岩则形成长3储层的高渗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观非均质性 真实砂岩微观模型 实验分析 长3储层 镇北地区 鄂尔多斯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含水后期油水微观渗流特征 被引量:18
12
作者 林玉保 贾忠伟 +1 位作者 侯战捷 袁敏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70-74,共5页
通过建立平面填砂模型、真实砂岩微观模型实验技术与方法,对高含水后期水驱宏观、微观渗流特征、剩余油分布形态及形成机理进行了阐述。真实砂岩微观模型保持了岩心原有的孔隙结构、岩石黏土矿物分布,微观驱油实验能够很好地描述剩余油... 通过建立平面填砂模型、真实砂岩微观模型实验技术与方法,对高含水后期水驱宏观、微观渗流特征、剩余油分布形态及形成机理进行了阐述。真实砂岩微观模型保持了岩心原有的孔隙结构、岩石黏土矿物分布,微观驱油实验能够很好地描述剩余油分布形态;平面填砂模型较好地诠释了水驱宏观剩余油分布;水驱实验表明油田进入高含水后期,流体流度比增大,水的流动能力增加,含水上升率逐渐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含水 大型填砂模型 真实砂岩微观模型 剩余油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致密储层孔隙介质内石油运移的物理模拟试验 被引量:8
13
作者 查明 苏阳 +2 位作者 曲江秀 丁修建 朱玉双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10,共10页
通过真实砂岩微观模型油驱水试验,结合铸体薄片、微米CT等图像分析,对不同驱替压力条件下致密油运移过程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低驱替压力下石油在孔隙间的运移呈“跳跃式”,单个跳跃性事件表现为石油突破喉道、充填孔隙和发... 通过真实砂岩微观模型油驱水试验,结合铸体薄片、微米CT等图像分析,对不同驱替压力条件下致密油运移过程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低驱替压力下石油在孔隙间的运移呈“跳跃式”,单个跳跃性事件表现为石油突破喉道、充填孔隙和发生卡断,跳跃式事件多次重复发生使油水界面不断向前推移;在运移方向上无统一油水界面,其推进速度存在差异,石油优先选择充填连通大孔隙,发育优势运移路径,石油主要呈孤立状和多孔状分布;高驱替压力下优势运移路径发生分叉与合并,石油主要呈网络状分布;石油运移主要受局部毛细管力(与孔隙结构有关)控制,外界驱替压力为石油运移提供必要的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储层 石油运移 真实砂岩微观模型 微观孔隙介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豹地区长3储层微观非均质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刘林玉 曹金舟 +1 位作者 王震亮 郑锐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69-272,共4页
目的探讨鄂尔多斯盆地白豹地区长3储层的微观非均质性特征。方法通过真实砂岩微观模型实验对储层进行研究。结果白豹地区长3储层为致密型砂岩,真实砂岩微观模型实验直观地显示出长3储层具有很强的微观非均质性。结论砂岩的成岩作用和孔... 目的探讨鄂尔多斯盆地白豹地区长3储层的微观非均质性特征。方法通过真实砂岩微观模型实验对储层进行研究。结果白豹地区长3储层为致密型砂岩,真实砂岩微观模型实验直观地显示出长3储层具有很强的微观非均质性。结论砂岩的成岩作用和孔隙结构是影响本区长3储层微观非均质性的主要原因。在低渗透砂岩中,溶蚀作用引起砂岩产生强烈的非均质性,而这些砂岩则形成长3储层的高渗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观非均质性 真实砂岩微观模型 长3储层 白豹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用分形理论建立储集层非均质性的分维模型 被引量:3
15
作者 郑红军 苟迎春 +2 位作者 蒲体燕 刘向君 曹正林 《西北油气勘探》 CSCD 2005年第2期32-38,共7页
储集层研究的核心问题是非均质性的研究,包括宏观非均质性和微观非均质性2个方面。研究认为,利用压汞曲线计算出来的分数维作为储集层微观非均质性分维,来定量表征储集层微观孔隙结构的非均质性;研究提出“基于盒维数的测井曲线刻... 储集层研究的核心问题是非均质性的研究,包括宏观非均质性和微观非均质性2个方面。研究认为,利用压汞曲线计算出来的分数维作为储集层微观非均质性分维,来定量表征储集层微观孔隙结构的非均质性;研究提出“基于盒维数的测井曲线刻度线网格加密法”,利用单砂体测井曲线计算出来的分数维作为储集层宏观非均质性分维,来定量表征储集层层内及层间等宏观非均质性。最后按照同一微相、同一单砂体层位将储集层微观非均质性分维与宏观非均质性分维联系起来建立储集层非均质性分维模型,并实现了模型的三维可视化,从而实现了非均质性的表征从宏观向微观方向扩展、定性向定量方向扩展、单一学科向多学科一体化综合方向扩展。结合实际以某注水开发中后期油田的河流—三角洲沉积体系砂岩储集层为例展开研究,应用效果较为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集层非均质性 分维模型 理论建立 宏观非均质性 微观非均质性 三角洲沉积体系 分形 试用 微观孔隙结构 曲线计算 定量表征 三维可视化 砂岩储集层 开发中后期 测井曲线 分数维 单砂体 加密法 刻度线 盒维数 扩展 一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北盆地草舍油田泰州组储层水敏伤害及其对注水开发的影响 被引量:15
16
作者 章雄冬 朱玉双 +2 位作者 曹海虹 马慧杰 程秀梅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04-510,共7页
运用真实砂岩微观模型实验技术,对苏北盆地草舍油田泰州组储集砂岩进行了浸泡型水敏性实验。结果显示,该砂岩具中等水敏。为充分了解水敏伤害对注水开发的影响,开展了真实砂岩微观模型水驱油实验,包括单模型及组合模型两种实验类型,分... 运用真实砂岩微观模型实验技术,对苏北盆地草舍油田泰州组储集砂岩进行了浸泡型水敏性实验。结果显示,该砂岩具中等水敏。为充分了解水敏伤害对注水开发的影响,开展了真实砂岩微观模型水驱油实验,包括单模型及组合模型两种实验类型,分别模拟微观及宏观水驱油,并比较了水敏伤害前、后水驱油特征的变化。结果表明,水敏伤害没有改变水驱油方式及残余油形态,但单模型的绕流现象整体增强,驱油效率降低,主要受注水压力、注水位置及微观非均质性等因素影响;而组合模型的采收率整体呈下降趋势,受微观非均质性及宏观非均质性共同控制。为避免水敏伤害对注水开发的影响,建议注入水矿化度为11.99 g/L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驱油效率 水敏伤害 真实砂岩微观模型 泰州组 草舍油田 苏北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吕家庄油田A区块阜二段储层速敏水敏特征 被引量:4
17
作者 程秀梅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2014年第5期18-23,共6页
运用真实砂岩微观模型,对金湖凹陷吕家庄油田A区块阜宁组二段储层开展速敏性、水敏性、速敏后水敏及水敏后速敏评价实验。结果表明,储层普遍具有中等偏弱—弱速敏,渗透率的变化大致可划分为下降区、波动区及平稳区。在相同驱替压力下,... 运用真实砂岩微观模型,对金湖凹陷吕家庄油田A区块阜宁组二段储层开展速敏性、水敏性、速敏后水敏及水敏后速敏评价实验。结果表明,储层普遍具有中等偏弱—弱速敏,渗透率的变化大致可划分为下降区、波动区及平稳区。在相同驱替压力下,Ⅰ类储层的速敏损害率较Ⅱ类储层要小。普遍具有强水敏,随注入水矿化度的不断降低,Ⅰ类储层呈上凸式变化,Ⅱ类呈下凹式变化,最终的损害率较为接近,但Ⅱ类储层经水敏伤害后,相当于Ⅲ类极致密储层,Ⅰ类储层经水敏伤害后,相当于伤害前的Ⅰ—Ⅱ类储层。为避免水敏伤害,注入水矿化度宜控制在7.97 g/L左右。当速敏、水敏同时存在时,水敏对储层的伤害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实砂岩微观模型 速敏 水敏 阜宁组二段 吕家庄油田 金湖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驱油用Gemini表面活性剂的合成与评价 被引量:4
18
作者 董珍 杨飞 +2 位作者 刘哲 金勤武 赵建社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11-415,共5页
本文以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月桂醇聚氧乙烯醚和马来酸酐、反丁烯二酸为主要原料,合成了一种表/界面活性很高的阴-非离子型Gemini表面活性剂——羧化月桂醇聚氧乙烯醚马来酸双酯表面活性剂(CAPM),并对其进行结构表征。对目标产物进行了表... 本文以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月桂醇聚氧乙烯醚和马来酸酐、反丁烯二酸为主要原料,合成了一种表/界面活性很高的阴-非离子型Gemini表面活性剂——羧化月桂醇聚氧乙烯醚马来酸双酯表面活性剂(CAPM),并对其进行结构表征。对目标产物进行了表面、界面的性质以及真实砂岩微观模型驱替的研究。结果表明:在水中加入所合成的羧化月桂醇聚氧乙烯醚马来酸双酯表面活性剂CAPM后,水溶液的表面张力降低至27.08 mN/m,临界胶束浓度达0.163g/L,与原油间的油/水界面张力可降低至10^(-3)mN/m,并可以将砂岩中的原油有效驱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MINI表面活性剂 三次采油 临界胶束浓度 水界面张力 真实砂岩微观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