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真实地形的山谷场地三维地震响应特征研究
1
作者 张超 张生海 +2 位作者 殷珂 张济 曾世超 《地震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78-589,共12页
为探讨典型山谷场地的地震响应特征,以北天山地区典型山谷场地为背景,还原真实地形,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脉冲及非脉冲地震作用下的场地位移、加速度和谱加速度响应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场地地震动力响应受地形影响显著,地表位移和加... 为探讨典型山谷场地的地震响应特征,以北天山地区典型山谷场地为背景,还原真实地形,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脉冲及非脉冲地震作用下的场地位移、加速度和谱加速度响应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场地地震动力响应受地形影响显著,地表位移和加速度响应均随着地势的升高而整体放大,狭窄山谷区的位移响应强于宽阔山谷区,而加速度响应弱于宽阔山谷区;局部突起的山嘴地形会造成局部区域位移和加速度响应放大,非脉冲地震作用下局部加速度响应放大现象显著,而脉冲地震作用下该现象不明显;场地位移和加速度响应均随着岩土体深度的减小而放大,且浅层岩土体对位移的放大效应有所减弱,但对加速度的放大效应明显增强;两种类型地震作用下地表位移响应差异显著,加速度响应差异相对较小,随着输入地震动PGA的增加,场地位移和加速度的响应均近线性增大;山峰等高地势区域的短周期谱加速度明显高于山谷等低地势区域,山谷低地势区域的长周期谱加速度则高于山峰区域,狭窄山谷区的长周期谱加速度明显高于宽阔山谷区。在山谷场地开展工程建设时宜根据建筑结构的自身特征进行合理规划和布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实地形 山谷场地 地震响应 地形效应 放大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规模真实地形数据中的全局路径规划方法——基于遗传算法的研究 被引量:29
2
作者 梁晓辉 吴威 赵沁平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01-306,共6页
对基于遗传算法进行路径规划的方法进行了研究 ,重点在于解决基于真实数据集进行路径规划时问题的可解性及提高求解效率 .与以往的一些方法的不同之处在于 :一方面规划的数据集是根据大规模真实的地形数据构建的 ,其中包括高程数据和表... 对基于遗传算法进行路径规划的方法进行了研究 ,重点在于解决基于真实数据集进行路径规划时问题的可解性及提高求解效率 .与以往的一些方法的不同之处在于 :一方面规划的数据集是根据大规模真实的地形数据构建的 ,其中包括高程数据和表示各种景物的文化特征数据 ;另一方面在遗传算法提供了全局求优的机制下 ,在染色体的编码、初始群体的产生和各种遗传算子中加入了相关的知识 ,使得该算法具有了较好的求解局部问题的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算法 文化特征 领域知识 真实地形数据 全局路径规划 人工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真实地形环境下无人机救援航路规划方法 被引量:6
3
作者 梁宵 王宏伦 +1 位作者 孟光磊 陈侠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183-1187,共5页
利用无人机(UAV)的三维飞行能力,采用优化方法规划路径,能够使其在救援任务中比地面车辆以更短的时间到达救援区域,提高救援效率.针对真实的地理环境,根据无人机约束采用均匀化网格方法进行地形建模,之后根据地形数据的特点设计适合数... 利用无人机(UAV)的三维飞行能力,采用优化方法规划路径,能够使其在救援任务中比地面车辆以更短的时间到达救援区域,提高救援效率.针对真实的地理环境,根据无人机约束采用均匀化网格方法进行地形建模,之后根据地形数据的特点设计适合数学计算与求解的数据结构.最后设计了包含偏离代价、高度代价、地形跟随/回避代价、威胁代价和安全距离代价的综合性能指标函数,并采用航路点交叉和网格搜索代替航路点搜索的方法,对蚁群算法进行改进完成航路规划.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方法能够直接处理三维地形数据,在保持地貌的前提下,完成了无人机的三维航路规划任务,得到满足无人机约束的三维最优航路,提高了航路规划方法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UAV)救援 三维航路规划 蚁群算法 数字地图 真实地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真实地形计算流体力学网格生成方法 被引量:9
4
作者 章博 陈国明 孔令圳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04-108,共5页
随着计算流体力学(CFD)的应用领域逐步涉及到真实地形模拟,系统探讨如何生成及优化真实地形CFD网格也显现出重要意义。结合算例研究,提出一种通过获取及处理GIS数据,绘制点线面体等步骤生成真实地形网格的方法;强调对于所生成的网格,需... 随着计算流体力学(CFD)的应用领域逐步涉及到真实地形模拟,系统探讨如何生成及优化真实地形CFD网格也显现出重要意义。结合算例研究,提出一种通过获取及处理GIS数据,绘制点线面体等步骤生成真实地形网格的方法;强调对于所生成的网格,需采用网格依赖分析方法对比其计算精确性与经济性以实现优化选择;提出通过CFD前处理器二次开发形成真实地形CFD网格绘制软件以提高网格生成效率的建议。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生成的CFD网格与实际地形吻合程度高,可为真实地形CFD精细模拟应用提供可靠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实地形 计算流体力学网格 网格依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真实地形的高压线电场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1
5
作者 侯宇 李保珠 +1 位作者 陆振君 侯奋飞 《电波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57-664,共8页
为研究真实环境下高压输电线路的工频电场,基于有限差分思想,提出对地形阶梯近似的剖分方法,并对有限差分法进行改进,实现了真实地形中高压输电线路三维空间电场分布的仿真,同时进行了验证.这种考虑真实地形的计算模型大大提高了工频电... 为研究真实环境下高压输电线路的工频电场,基于有限差分思想,提出对地形阶梯近似的剖分方法,并对有限差分法进行改进,实现了真实地形中高压输电线路三维空间电场分布的仿真,同时进行了验证.这种考虑真实地形的计算模型大大提高了工频电场计算的准确性,可为高压输电线路在复杂地形架设时,线路设计和电磁环境分析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输电线路 有限差分 真实地形 工频电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实地形下尾矿库溃坝尾砂流下泄过程数值模拟 被引量:1
6
作者 刘晓峰 廖宗文 +1 位作者 肖利兴 姚池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06-212,共7页
为了研究尾矿库溃坝尾砂流对下游敏感目标的影响,以江西省某尾矿库为研究对象,建立了真实三维地形数值模型,利用FLOW-3D三维流体力学软件模拟分析了该尾矿库分别在不同工况下溃坝下泄尾砂流在下游1 km范围内的输移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 为了研究尾矿库溃坝尾砂流对下游敏感目标的影响,以江西省某尾矿库为研究对象,建立了真实三维地形数值模型,利用FLOW-3D三维流体力学软件模拟分析了该尾矿库分别在不同工况下溃坝下泄尾砂流在下游1 km范围内的输移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溃坝尾砂流的发展方向、分布情况、水深以及泥沙淤积受真实三维地形变化影响较为明显,溃坝尾砂流主要分布于下游稻田和低洼地段,浅溪河作为主要行洪通道,水深变化和泥沙淤积情况较为明显,只有已搬离的浅溪村受到尾砂流淹没,洪水最远到达港口村西部鱼塘,其余村庄均未受到影响。所得结果可以为尾矿库安全运行管理和制定溃坝应急预案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尾矿库 FLOW-3D 溃坝 真实地形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真实地形的着陆飞机尾涡演化数值模拟:以重庆江北机场为例
7
作者 潘卫军 陈志远 +2 位作者 栾天 张琛 邓蕾蕾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25年第25期10937-10947,共11页
尾涡作为限制飞机间隔的重要因素,如何加速尾涡耗散以提升机场容量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研究重点。基于真实地形开展数值模拟仿真实验,就地形对于尾涡演化影响效果进行了研究。选用F构型A332机翼模型在重庆江北机场02R跑道着陆为拟研究场景... 尾涡作为限制飞机间隔的重要因素,如何加速尾涡耗散以提升机场容量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研究重点。基于真实地形开展数值模拟仿真实验,就地形对于尾涡演化影响效果进行了研究。选用F构型A332机翼模型在重庆江北机场02R跑道着陆为拟研究场景,利用Fluent软件基于SST k-ω湍流模型进行数值模拟实验,将实验所得计算结果与无地形条件下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地形能够引导尾涡移动,从而增加下沉距离使其远离下滑道,根据分析结果显示,有地形条件下增加最大下沉距离为无地形条件下的22倍,同时地形对尾涡的形态破坏能够更早激发Crow长波不稳定性,使其在9个翼展位置基本完成内机身襟翼涡的耗散,且地形可限制尾涡影响范围,有地形条件下涡核间距最大缩减量约为26.5%。因此,所研究的真实地形对于减小后机尾涡遭遇风险,缩小尾流间隔,提升跑道容量具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实地形 数值模拟 尾涡演化 着陆阶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注入式仿真平台的自适应真实感地形生成算法 被引量:2
8
作者 王莹 王延杰 +3 位作者 周渝人 李静宇 丁南南 姚志军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3419-3426,共8页
为了满足注入式仿真系统对实时性的要求,提出了一种基于实时优化自适应网格(ROAM)算法的自适应真实感地形生成算法。将基本ROAM算法生成的地形作为基网格,提出了一种新的评价参数,通过比较给定阈值与参数来判断是否进行局部细分。对满... 为了满足注入式仿真系统对实时性的要求,提出了一种基于实时优化自适应网格(ROAM)算法的自适应真实感地形生成算法。将基本ROAM算法生成的地形作为基网格,提出了一种新的评价参数,通过比较给定阈值与参数来判断是否进行局部细分。对满足细分条件的顶点进一步提取地形的尖锐特征,采用Loop算法细分局部曲面。在实时漫游过程中利用旋转映射技术生成一个视频流实时输出到注入式仿真平台并显示在数字视频接口(DVI)显示器上。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实时漫游仿真时,平均帧频达到45.130 3frame/s,峰值帧频接近50frame/s,高于原始算法的36frame/s。得到的仿真地形场景能够在注入式仿真平台上流畅输出到DVI显示器,平均帧频为45frame/s左右,满足注入式仿真系统实时性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视觉 自适应真实地形生成算法 ROAM算法 地形提取 注入式仿真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OpenGL的三维散乱点生成真实感地形的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刘英 张瑞全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3年第2期117-119,共3页
三维真实感图形是科学可视化、计算机动画和虚拟现实的技术核心 ,也是时空一体化地理信息系统的关键技术 ,而OpenGL又是最新的三维图形的国际标准 ,为实现地形的真实感显示 ,本文讨论三维散乱点数据通过插值算法生成数字高程地表模型 (D... 三维真实感图形是科学可视化、计算机动画和虚拟现实的技术核心 ,也是时空一体化地理信息系统的关键技术 ,而OpenGL又是最新的三维图形的国际标准 ,为实现地形的真实感显示 ,本文讨论三维散乱点数据通过插值算法生成数字高程地表模型 (DEM)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实感图形 三维图形 OPENGL 真实地形 地理信息系统 三维散乱点 数字高程地表模型 电子地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地区山体地形对地闪回击定位精度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邹斌 崔海华 +6 位作者 张其林 李静 戴炳哲 姚年鹏 蒋尧 杨敢 罗华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8期11989-11998,共10页
为了将地形地貌带来的误差进行修正,提高闪电的探测效率和定位精度,基于二维时域有限差分法(finite difference time domain,FDTD),构建了真实地形下的雷电电磁波传播模型,研究了海南地区地形对雷电电磁波传播的影响,然后提出了一种修... 为了将地形地貌带来的误差进行修正,提高闪电的探测效率和定位精度,基于二维时域有限差分法(finite difference time domain,FDTD),构建了真实地形下的雷电电磁波传播模型,研究了海南地区地形对雷电电磁波传播的影响,然后提出了一种修正闪电定位误差的方法即不同步长的地形包络和时间补偿法。模拟结果表明:山地地形会明显改变切向磁场的波形峰值大小和上升沿时间,与平坦地表情况相比,切向磁场波形峰值变化最大的减小了38%,上升沿时间增加范围在1~3μs,峰值到达时间也滞后于平地情况,而经过滤波处理,磁场峰值减小,波形变陡,上升沿时间变短;对于逐峰法,雷击点在真实地形路径下定位误差相比平地明显增大很多;而对于互相关算法,真实地形路径下定位误差比平地情况下大,但相差不大,相比逐峰法定位误差明显大很多;总体来说,使用5 km包络修订效果较好,定位误差都在百米量级内,相比较其他算法闪电定位精度有很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域有限差分(FDTD) 真实地形 雷电电磁场传播 闪电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探测低飞目标的PD雷达仿真系统 被引量:4
11
作者 李磊 谢拥军 +2 位作者 李晓峰 陈博韬 陈潇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131-1135,共5页
针对相参体制的脉冲雷达波形,在综合考虑雷达平台及低飞目标运动规律的基础上,采用半空间物理光学结合图形电磁学,快速准确地计算了半空间低飞复杂目标的雷达散射截面,并按照真实地形的地形高程数据和地形地物特征,生成地杂波模拟数据... 针对相参体制的脉冲雷达波形,在综合考虑雷达平台及低飞目标运动规律的基础上,采用半空间物理光学结合图形电磁学,快速准确地计算了半空间低飞复杂目标的雷达散射截面,并按照真实地形的地形高程数据和地形地物特征,生成地杂波模拟数据。最后,采用频域信号处理方法对包含目标和杂波信息的雷达回波信号进行研究,实现对目标探测、测速、测距的功能。给出了仿真系统的总体架构和各模块的功能原理,并用仿真实例进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空间物理光学方法 真实地形 脉冲多普勒雷达 杂波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采空区碳封存CO_(2)泄漏地表扩散规律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丁洋 陈文彬 +2 位作者 林海飞 朱冰 谭军红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05-714,共10页
为积极响应国家双碳减排政策并有效利用我国不断增长的煤矿采空区资源,本研究以陕北某煤矿采空区作为试验区域,对采空区CO_(2)封存后可能发生的地表泄漏及其运移扩散规律进行了深入研究,旨在为进一步风险评估提供科学依据。通过ArcGIS... 为积极响应国家双碳减排政策并有效利用我国不断增长的煤矿采空区资源,本研究以陕北某煤矿采空区作为试验区域,对采空区CO_(2)封存后可能发生的地表泄漏及其运移扩散规律进行了深入研究,旨在为进一步风险评估提供科学依据。通过ArcGIS软件提取地表地形特征,建立真实地形模型。在此基础上,使用Fluent数值模拟软件模拟了不同泄漏速度和不同风速下的常温常压CO_(2)泄漏扩散规律和浓度分布特征,并与平坦地形上的泄漏规律进行比较。研究表明:地势降低有助于扩散,地势升高对扩散有阻碍作用;泄漏速度越大,扩散范围越大,危害范围也越大;风速越大,扩散越快,横向扩散越小,纵向扩散先增大后减小。以1%的CO_(2)浓度为限,得到了不同影响因素下会对人员产生危害的范围,可为封存项目的安全评价和泄漏后应急处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空区碳封存 风险评估 真实地形 Fluent数值模拟 泄漏扩散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