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临界条件下煤层甲烷视吸附量、真实吸附量的差异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46
1
作者 杨兆彪 秦勇 +1 位作者 高弟 陈润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3-16,122,共4页
煤层甲烷高压等温实验一般已属于超临界条件,由其吸附数据计算出的视吸附量不能反映真实吸附量,两者存在差异,因而由视吸附量建立的煤层气产能评价及含气性评价需要重新进行厘定。为深入研究这一差异性,基于前人成果并结合一般气体状态... 煤层甲烷高压等温实验一般已属于超临界条件,由其吸附数据计算出的视吸附量不能反映真实吸附量,两者存在差异,因而由视吸附量建立的煤层气产能评价及含气性评价需要重新进行厘定。为深入研究这一差异性,基于前人成果并结合一般气体状态方程,给出了甲烷视吸附量和真实吸附量在不同压力点下的关系式,对具体等温吸附数据进行了计算。结果显示:真实吸附量和视吸附量差值随压力增大而增大,煤储层吸附性越强差值越大;同时,以视吸附量代替真实吸附量求取的临界解吸压力和实测饱和度均要大些。据此认为,依据视吸附量预测深部含气量会远远低估深部煤储层的含气性,超临界条件下,深部游离气含量数值可能要远远大于以往的认识。该结论对于重新认识煤储层真实吸附性及含气性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 煤层甲烷 吸附 真实吸附量 差异 地质意义 临界解吸压力 实测饱和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