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8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集采仿制药文拉法辛缓释胶囊有效性和安全性真实世界研究
1
作者 杨敏 彭莉蓉 +5 位作者 白荷荷 韩小年 王金萍 王可 董宪喆 张兰 《医药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84-589,共6页
目的采用真实世界临床数据,评估国家组织集采中选仿制药文拉法辛缓释胶囊与原研药在临床实际使用中的有效性、安全性和经济性。方法采取多中心、回顾性的真实世界研究。收集2021年10月—2022年10月西安市中心医院等7家医疗机构使用文拉... 目的采用真实世界临床数据,评估国家组织集采中选仿制药文拉法辛缓释胶囊与原研药在临床实际使用中的有效性、安全性和经济性。方法采取多中心、回顾性的真实世界研究。收集2021年10月—2022年10月西安市中心医院等7家医疗机构使用文拉法辛缓释胶囊的门诊患者信息,包括处方数据和实验室检查数据,将患者分为仿制药组和原研药组。倾向性评分匹配后,比较两组患者的处方日剂量,血药浓度,药物持有率,药物持续治疗3、6、9个月率,换药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用药频度,日均费用,药品人均年费用及年均费用占比。结果仿制药组的处方日剂量、药物持有率(MPR≥0.8)高于原研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血药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94);仿制药组的药物持续治疗3、6、9个月率均高于原研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原研药组的单次换药率高于仿制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2);两组患者的二次换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两组患者丙氨酸氨基转移、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固醇、电解质钠、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血小板计数异常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仿制药组的日均费用低于原研药组;仿制药组的药品人均年费用及年均费用占比均低于原研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真实世界临床诊疗患者中,未发现国家组织集采中选药品文拉法辛缓释胶囊仿制药与原研药在有效性和安全性方面存在有临床意义的差异,而仿制药的经济性优于原研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拉法辛 抗抑郁药 仿制药 原研药 真实世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医疗标准及规范中真实世界数据治理要求及技术要点
2
作者 关心淼 朱燕姿 +7 位作者 刘浩 罗慜婧 梁昌昊 曹凤 刘芷含 周建国 张东 费宇彤 《协和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08-1017,共10页
目的调查我国医疗标准、规范中关于真实世界数据(real world data,RWD)的治理要求,总结数据治理技术要点,为开展RWD治理工作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 Data)、维普网(VIP)、中... 目的调查我国医疗标准、规范中关于真实世界数据(real world data,RWD)的治理要求,总结数据治理技术要点,为开展RWD治理工作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 Data)、维普网(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SinoMed)以及国内29家医学一级学会官网、全国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12月12日。制定资料提取表,根据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的《用于产生真实世界证据的真实世界数据指导原则(试行)》中RWD治理前6个环节(数据安全、数据提取、数据清洗、数据转化、数据传输与存储、质量控制)对纳入的标准、规范进行分类,并对数据治理相关内容进行汇总和比较分析。结果共纳入标准、规范32部,其中医疗基础类数据标准15部,数据治理技术规范17部;涉及数据安全6部、数据提取6部、数据清洗5部、数据转化5部、数据传输与存储6部、质量控制4部。医疗基础类数据标准包含数据描述元素信息、术语、格式标准,整体覆盖了关键数据要素,能基本满足数据标准化的需求。数据治理技术规范主要为普适性医疗数据规范,内容以治理工作的要求与指导性建议为主,数据安全和提取方面的要求和方法相对明确,然而在数据转化和质量控制方面的规范技术指导较为有限,数据清洗、传输和存储环节则缺乏明确的实施路径。结论随着真实世界证据在医疗卫生决策中的作用不断增强,我国医疗标准及规范中RWD治理框架逐渐清晰,然而,RWD的治理在技术细节和实施方面仍需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实世界研究 真实世界数据 数据治理 标准 规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真实世界研究数智化平台的构建及应用
3
作者 温冰涛 谭磊 +1 位作者 王尊亮 刘凡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38-246,共9页
目的探讨真实世界研究数智化平台在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OVCF)专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依据临床管理及研究的需要构建包含EDC电子数据采集、ePRO电子患者报告结局、eHealth康复训... 目的探讨真实世界研究数智化平台在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OVCF)专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依据临床管理及研究的需要构建包含EDC电子数据采集、ePRO电子患者报告结局、eHealth康复训练与健康宣教、eQuality数据质控、eInsight数据洞察分析5个核心模块的真实世界研究数智化平台,依托该平台建立综合健康管理路径对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进行健康管理,建立数据自动核查体系保证数据收集质量,同时利用数据洞察分析工具筛选出再骨折的危险因素并建立可靠的再骨折预测模型。结果构建的研究型数据库连续入组302例OVCF老年患者,采用智能信息化手段完成了部分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长期管理,获得了质量较高的骨质疏松症患者数据并实行了科学研究的目的。1年内发生再骨折的住院率为24.17%(73/302),病死率为5.62%(17/302),明显改善了患者术后康复水平。结论通过真实世界研究数智化平台的构建可以实现OVCF老年患者的院后长期管理,获得高质量的真实世界数据,实现了科研与临床、治疗与康复的紧密结合。为老年OVCF治疗领域提供预后评价体系、综合管理体系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 真实世界研究 数智化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髓性肌萎缩症疾病修正治疗真实世界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吴献 刘艳 +6 位作者 刘昕竹 黄晓会 马婧 徐阿晶 幸小东 蒋文高 张健 《临床儿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1-69,共9页
脊髓性肌萎缩症(SMA)是一种遗传性的神经肌肉疾病,会导致患者出现渐进式的肌无力和肌萎缩,严重者甚至死亡。近年来,SMA修正治疗药物的出现,极大地改善了患者的临床症状及提升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此类药物的长期有效性和安全性,以及对疗... 脊髓性肌萎缩症(SMA)是一种遗传性的神经肌肉疾病,会导致患者出现渐进式的肌无力和肌萎缩,严重者甚至死亡。近年来,SMA修正治疗药物的出现,极大地改善了患者的临床症状及提升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此类药物的长期有效性和安全性,以及对疗效的各种影响因素尚未明确,需进一步监测和研究。本文通过对SMA修正治疗药物的真实世界有效性、安全性研究进行综述,以期对SMA精准化及个体化治疗提供一些新启发及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性肌萎缩症 疾病修正治疗 有效性 安全性 真实世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实世界患者中替格瑞洛对血清尿酸水平的影响
5
作者 周子涵 刘德敏 +5 位作者 陈慧 姚一鸣 王倩 耿雪 刘阔 崔炜 《中国心血管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8-34,共7页
目的明确真实世界患者接受替格瑞洛治疗后血清尿酸水平的变化及血清尿酸升高的发生率,并进一步探讨影响替格瑞洛相关血清尿酸升高的危险因素。方法单中心、横断面研究。连续入选2015年1月至2023年10月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电子病历系... 目的明确真实世界患者接受替格瑞洛治疗后血清尿酸水平的变化及血清尿酸升高的发生率,并进一步探讨影响替格瑞洛相关血清尿酸升高的危险因素。方法单中心、横断面研究。连续入选2015年1月至2023年10月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电子病历系统登记的多次住院并应用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的患者11778例(其中男性8219例,69.8%),分为氯吡格雷组6492例和替格瑞洛组5286例。收集患者的基线临床资料和再次住院时的血清尿酸水平。使用倾向性评分匹配(PSM)对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和影响尿酸水平变化的因素进行校正,分别比较两组患者用药后尿酸水平的变化及尿酸升高的发生率。将替格瑞洛用药患者血清尿酸升高(2552例)与未升高(2734例)两组单因素分析中P<0.05的变量,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替格瑞洛相关血清尿酸水平升高的独立危险因素,根据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上述危险因素对血清尿酸水平升高的预测价值。结果替格瑞洛组和氯吡格雷组的基线和用药后血清尿酸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01)。为了平衡基线混杂因素,对两组患者按1∶1比例进行PSM分析。经匹配后,替格瑞洛组用药后血清尿酸水平高于氯吡格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39.27±101.54)μmol/L比(328.43±96.68)μmol/L,t=5.471,P<0.001];替格瑞洛组用药后尿酸升高的绝对值和百分比均高于氯吡格雷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10.54±88.87)μmol/L比(1.56±82.39)μmol/L,t=5.242,P<0.001;6.8%±47.0%比3.5%±27.7%,t=4.364,P<0.001];此外,替格瑞洛组血清尿酸升高发生率高于氯吡格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8.4%比41.9%,χ^(2)=43.146,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体重(OR=1.011,95%CI:1.006~1.017)、基线肌酐水平(OR=1.010,95%CI:1.006~1.013)和袢利尿剂(OR=1.548,95%CI:1.172~2.044)为替格瑞洛组血清尿酸升高的独立危险因素;而再次住院间隔时间(OR=1.000,95%CI:1.000~1.000)、基线尿酸水平(OR=0.990,95%CI:0.990~0.991)、血钾(OR=0.824,95%CI:0.700~0.970)、贝特类药物(OR=0.312,95%CI:0.110~0.888)、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OR=0.553,95%CI:0.444~0.689)和质子泵抑制剂(OR=0.825,95%CI:0.728~0.935)为替格瑞洛组血清尿酸升高的保护因素(均为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基线尿酸水平预测替格瑞洛组血清尿酸升高的最佳截断点为318.85μmol/L,ROC曲线下面积为0.681(95%CI:0.667~0.695,P<0.001),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2.3%和63.8%。结论本研究显示,真实世界中接受替格瑞洛治疗的患者约有48.4%出现血清尿酸水平升高,升高百分比约为6.8%。大体重、高基线肌酐水平、使用袢利尿剂、短住院间隔时间、低基线尿酸水平和低血钾是影响替格瑞洛相关血清尿酸升高的危险因素,其中基线尿酸水平对血清尿酸升高具有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格瑞洛 尿酸 真实世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真实世界中使用2 L和3 L聚乙二醇电解质溶液进行肠道准备的效果比较
6
作者 李蕉君 谭贤豪 +4 位作者 张宸 刘一锋 姜琳 孙晓滨 单晶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55-261,共7页
目的比较在真实世界中2 L及3 L聚乙二醇电解质溶液(polyethylene glycol,PEG)的肠道准备效果。方法本研究为真实世界环境中单中心的队列研究,研究对象为2023年5-10月在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接受结肠镜检查并使用2 L或3 L PEG进行... 目的比较在真实世界中2 L及3 L聚乙二醇电解质溶液(polyethylene glycol,PEG)的肠道准备效果。方法本研究为真实世界环境中单中心的队列研究,研究对象为2023年5-10月在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接受结肠镜检查并使用2 L或3 L PEG进行肠道准备的患者。根据纳排标准,3 L组共纳入3700例,2 L组共纳入4684例。主要结果指标是根据波士顿肠道准备评分(Boston bowel preparation score,BBPS)计算的肠道准备充分率;次要结果包括BBPS分数、息肉检出率(polyp detection rate,PDR)、耐受性、依从性和不良反应。结果3 L组的肠道准备充分率为94.35%,高于2 L组的91.29%(P<0.001);BBPS总分为(6.92±1.06)分,高于2 L组的(6.81±1.14)分(P<0.001)。2组的PDR无统计学差异(P=0.073)。2组患者PEG完成率(P=0.810)、按要求进行低渣饮食(P=0.094)及服用二甲硅油(P=0.07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3 L组的呕吐率(4.5%vs 3.2%,P=0.002)、腹部不适率(5.0%vs 3.9%,P=0.011)和睡眠障碍率(18.0%vs 14.6%,P<0.001)高于2 L组。结论在真实世界,2 L PEG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肠道准备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二醇电解质溶液 肠道准备 比较效益研究 真实世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低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一项真实世界研究
7
作者 何莉 江小燕 吕宇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8-175,共8页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LABSI)的发病风险及窗口期,分析应用多学科(MDT)管理方法降低CLABSI的效果,为CLABSI防控策略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2年12月,某三级甲等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所有中心静脉导管(CVC...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LABSI)的发病风险及窗口期,分析应用多学科(MDT)管理方法降低CLABSI的效果,为CLABSI防控策略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2年12月,某三级甲等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所有中心静脉导管(CVC)置管的住院患者。使用2个阶段的单中心前后对照真实世界研究,第1阶段(2019年1月—2020年12月)为基线对照阶段,第2阶段(2021年1月—2022年12月)为干预阶段,项目组运用MDT管理方法持续强化组织管理,完善工作流程,使用独立研发的“CLABSI吹哨系统”前瞻性监控CLABSI发病风险,并在CLABSI集束化防控策略中根据风险实际情况增加了CVC置管后7 d内医护间交互核查(cross-checklist)的机制。结果基线期CLABSI发病率为9.16%,日发病率为10.75‰;干预期CLABSI发病率为5.99%,日发病率为6.48‰;干预前后CLABSI发病率、日发病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CVC置管后的第7~9天是CLABSI的急性发病期,急性期后发病风险趋于平缓,项目组在置管后的7 d内通过干预,成功降低了CLABSI发病风险(χ^(2)=19.130,P<0.001)。结论CVC置管后第7~9天是降低CLABSI的机会窗口,把握住这个时期,可以有效降低CLABSI发病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静脉导管 血流感染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 真实世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陷证在古籍和真实世界中的证治规律比较
8
作者 张蒙 汤少梁 +1 位作者 姜燕华 成彦 《中成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109-2115,共7页
目的 比较气陷证在古籍和真实世界中的证治规律。方法 采用数据挖掘,收集南京中医药大学古籍全文数据库和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南京中医院门诊及住院的气陷证相关数据,采用R、Concept explorer等软件进行形式概念分析、关联规则分析、共... 目的 比较气陷证在古籍和真实世界中的证治规律。方法 采用数据挖掘,收集南京中医药大学古籍全文数据库和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南京中医院门诊及住院的气陷证相关数据,采用R、Concept explorer等软件进行形式概念分析、关联规则分析、共词分析,探讨中药、症状、证型、证素、脉象、舌象等,并比较古今差异。结果 气陷证在古籍中的常用中药以补虚药、清热解表药为主,常见症状有腹痛、纳呆、气短等,常见疾病有痢疾、崩漏、泄泻等,脉象以沉、细、弦为主,舌象以舌淡、苔白为主,与气陷证关联性最强的证素为虚、邪、脾、阳、胃等8个;在真实世界中的常用中药以补虚药、理气活血药为主,常见症状为肛门脱出、纳呆、大便秘结等,常见疾病有脱肛、疝气、阴挺等,脉象以沉、细、弦为主,舌象以舌淡、苔白为主。结论 气陷证古今病性描述一致,但现代证型较古代有所减少;在治疗方法上,古代偏重于补虚解表发散,现代偏重于补虚理气活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陷证 古籍 真实世界 证治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钩藤玄参方治疗高血压病的疗效评价:基于真实世界数据的回顾性队列研究
9
作者 郇家铭 滑振 +3 位作者 陈昊昱 王晓杰 孔令辉 李运伦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32-841,共10页
目的 验证钩藤玄参方治疗高血压病的降压疗效,探讨其对患者不适症状的改善情况,为高血压病的临床个体化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本研究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设计,数据来源于2013年1月1日至2023年1月1日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6770名高血压患... 目的 验证钩藤玄参方治疗高血压病的降压疗效,探讨其对患者不适症状的改善情况,为高血压病的临床个体化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本研究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设计,数据来源于2013年1月1日至2023年1月1日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6770名高血压患者的电子病历数据,以接受钩藤玄参方(包括钩藤、玄参、莱菔子)治疗为暴露因素,倾向性评分处理混杂因素后,观察患者治疗后的血压变化。同时,为了分析患者的症状改善情况,本研究使用Apriori算法挖掘患者的核心症状,并构建患者症状网络,使用BGLL算法症状进行社团划分,形成症状图谱。最后,利用生存分析和Cox回归寻找钩藤玄参方的敏感症状社团,并分析相关因素。结果 暴露组和对照组各纳入468人。治疗后,暴露组中更多患者达到目标血压(P<0.01),在降低收缩压方面疗效更佳(P<0.05),且未出现明显的安全性指标异常。在症状改善方面,病历记录的134个症状被划分为6个社团,随着服药时间增加,患者的头部不适更易缓解,在治疗8周时效果最佳,且对于心血管风险极高危或3级高血压的患者更为敏感。结论 本研究通过电子病历数据验证了钩藤玄参方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初步揭示了钩藤玄参方治疗高血压的潜在作用及其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病 钩藤玄参方 真实世界研究 回顾性队列 临床症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中医临床真实世界研究进展及展望
10
作者 李家劼 刘金星 +5 位作者 尤良震 申国明 廖加抱 李钦 崔换天 温伟波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610-1617,共8页
近年来真实世界研究已经成为临床研究的热点,亦受到中医药领域的极大关注,其研究模式为中医药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方法学支撑,在现代循证医学的大背景下,逐步在多种病证的中医药临床研究中应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作为糖尿病诸多并发症中... 近年来真实世界研究已经成为临床研究的热点,亦受到中医药领域的极大关注,其研究模式为中医药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方法学支撑,在现代循证医学的大背景下,逐步在多种病证的中医药临床研究中应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作为糖尿病诸多并发症中发病率最高的病症之一,临床使用中医药诊疗取得良好效果。拟对基于真实世界开展中医药防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研究进行综述,主要围绕疾病的临床特征分析、用药特征研究、名老专家经验总结、疗效和安全性评价以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和预测模型构建等展开,结合既往研究,介绍真实世界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医药研究中的应用进展与不足,并提出新的研究思路,进而促进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以及其他糖尿病并发症领域的中医药临床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真实世界研究 中医药 中医临床 临床特征 诊治经验 治疗性研究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倾向性评分结合复合似然和幂先验方法在真实世界数据中的应用
11
作者 钟欣雯 黄吉科 侯艳 《中国卫生统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46-451,共6页
目的介绍倾向性评分结合复合似然法和倾向性评分结合幂先验法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并通过医疗器械临床试验借用真实世界数据的案例来展示其应用情况。方法近年来有学者提出基于倾向性评分结合频率统计方法或贝叶斯统计方法,这种倾向性评分... 目的介绍倾向性评分结合复合似然法和倾向性评分结合幂先验法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并通过医疗器械临床试验借用真实世界数据的案例来展示其应用情况。方法近年来有学者提出基于倾向性评分结合频率统计方法或贝叶斯统计方法,这种倾向性评分结合方法可以有效地整合当前的研究与外部数据,特别是真实世界数据。本研究阐述了倾向性评分结合复合似然法和倾向性评分结合幂先验法,并在一个两阶段的设计框架中,展示了如何将上述方法应用于借用真实世界数据的医疗器械临床试验案例。结果与不进行倾向性评分调整方法相比,两阶段设计框架下倾向性评分结合方法可以实现均衡后借用,使得数据借用更合理和客观。结论在两阶段设计框架中,倾向性评分结合方法更易被监管机构所接受,可广泛应用于医疗器械随机对照试验或单臂试验中,可以更有效地利用真实世界数据支持监管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倾向性评分 复合似然 幂先验 真实世界数据 数据借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AERS数据库的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4/6抑制剂血液毒性真实世界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董俊丽 宋海斌 +1 位作者 张韶辉 郭珩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7-142,共6页
目的 基于美国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的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AERS)分析3种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4/6(CDK4/6)抑制剂上市后的不良事件(AEs)信号,为临床用药安全提供参考。方法 提取FAERS数据库2015年第一季度至2022年第一季度共29个季度AEs... 目的 基于美国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的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AERS)分析3种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4/6(CDK4/6)抑制剂上市后的不良事件(AEs)信号,为临床用药安全提供参考。方法 提取FAERS数据库2015年第一季度至2022年第一季度共29个季度AEs,利用报告比值比法(ROR)和比例报告比值法(PRR)对CDK4/6抑制剂AEs进行数据挖掘。结果 CDK4/6抑制剂相关性血液毒性报告共有7 872份,各抑制剂血液毒性AEs占总AEs比例依次为哌柏西利(80.31%)>瑞博西利(15.36%)>阿贝西利(4.33%)。血液毒性常见中性粒细胞减少和贫血。哌柏西利(2 982/6 322,47.17%)和瑞博西利(613/1 209,50.70%)致中性粒细胞减少的报告占比较阿贝西利(117/341,34.31%)更高,血液毒性主要发生在药物开始使用后60 d内(1 630,61.86%),哌柏西利中位时间最长,且用药90 d后仍有32.9%的患者存在血液毒性,不同CDK4/6抑制剂血液毒性临床表现及发生强度存在差异。结论 哌柏西利、阿贝西利、瑞博西利均会导致明显的血液毒性,其中阿贝西利致血液毒性报告最少,但要警惕阿贝西利致贫血后导致死亡的风险。用药后的2个月内密切监测全血细胞计数,关注中性粒细胞、血红蛋白等水平,警惕CDK4/6抑制剂相关血液AEs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4/6抑制剂 血液毒性 药品不良反应 真实世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宣肺止嗽合剂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多中心真实世界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许大庆 黄燕 +9 位作者 贺思云 高元元 梁爱武 顾问 王韶华 张会娟 宋月红 严智林 宋敏平 吕霞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08-110,共3页
目的 评价宣肺止嗽合剂在临床“真实世界”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7月—2021年11月国内8家医院的122例稳定期COPD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服用宣肺止嗽合剂后症状体征(咽痛、咳嗽、咳痰、... 目的 评价宣肺止嗽合剂在临床“真实世界”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7月—2021年11月国内8家医院的122例稳定期COPD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服用宣肺止嗽合剂后症状体征(咽痛、咳嗽、咳痰、胸痛、咽痒、肺部啰音等),血常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淋巴细胞百分比、C反应蛋白(CRP)]变化情况,记录不良事件。结果 患者治疗后发热、咽痛、咳嗽、咳痰、胸痛、咽痒、肺部啰音消失率分别为85.71%、50.94%、52.58%、38.46%、91.67%、37.84%,消失时间为分别为(7.25±3.90)d、(8.03±4.11)d、(8.09±5.32)d、(8.44±4.86)d、(7.07±5.21)d、(8.94±4.48)d。治疗后,患者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含量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宣肺止嗽合剂辅助治疗稳定期COPD相对安全且有较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宣肺止嗽合剂 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真实世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起始联合降脂策略对心内科门诊“极高危ASCVD”患者疗效及安全性观察——真实世界的前瞻性队列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赵震宇 李媛 +3 位作者 郭宇轩 毛萧萧 MD Sayed Ali Sheikh 夏珂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907-916,共10页
目的:在真实世界的前瞻性队列研究中观察心内科门诊“极高危ASCVD”患者在治疗起始阶段采用联合降脂策略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连续入组2021年1月至6月在湘雅医院心内科高脂血症专病门诊就诊的“极高危ASCVD”患者,根据其实际降脂策略... 目的:在真实世界的前瞻性队列研究中观察心内科门诊“极高危ASCVD”患者在治疗起始阶段采用联合降脂策略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连续入组2021年1月至6月在湘雅医院心内科高脂血症专病门诊就诊的“极高危ASCVD”患者,根据其实际降脂策略分为三组:阿托伐他汀单药组;阿托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组;阿托伐他汀联合依洛尤单抗组。主要观察终点为治疗一个月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脂蛋白a[Lp(a)]、非-HDL-C变化,次要终点为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LDL-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变化及安全性指标。结果:无论哪种联合方式,在“极高危ASCVD”患者降脂起始阶段联合降脂治疗的疗效均显著优于阿托伐他汀单药组:LDL-C、Log[Lp(a)]、非-HDL-C、TC的降幅更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两种联合降脂方案中,阿托伐他汀联合依洛尤单抗与联合依折麦布相比,LDL-C、Log[Lp(a)]的降幅更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C、TG有一定的降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LDL-C<1.4 mmol/L或<1.8 mmol/L”作为降脂达标的标准时,两组联合降脂治疗的LDL-C达标率均高于阿托伐他汀单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阿托伐他汀联合依洛尤单抗组的LDL-C达标率高于阿托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单独或联合“LDL下降超过50%”的降幅为达标标准,三组均无人能达标。治疗后三组间的肝脏转氨酶水平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三组间心肌酶同工酶(CK-MB)均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阿托伐他汀单药组相比,两联合降脂组治疗组的血糖均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阿托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组的血糖比阿托伐他汀联合依洛尤单抗组的降幅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起始联合降脂治疗1个月对心内科门诊“极高危ASCVD”患者的降脂效果及LDL-C的达标率优于阿托伐他汀单药组。以LDL-C<1.4 mmol/L或<1.8 mmol/L为降脂达标目标时,阿托伐他汀联合依洛尤单抗组治疗1个月后LDL-C达标率高于联合依折麦布组;以“LDL下降超过50%”的降幅作为降脂达标标准时,1个月内很难达标。门诊“极高危ASCVD”患者采用起始联合的降脂治疗1个月无不良反应。起始联合降脂策略可用于心内科门诊“极高危ASCVD”患者中LDL-C数值需早期达标的人群,阿托伐他汀联合依洛尤单抗可用于需在1个月内LDL-C<1.4 mmol/L或<1.8 mmol/L的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起始联合降脂 极高危ASCVD 真实世界 前瞻性队列研究 早期达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真实世界数据交易的政策环境与关键要素
15
作者 潘子奇 苗权 +2 位作者 邱凌志 刘志科 詹思延 《信息安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48-553,共6页
充分利用、挖掘真实世界数据(real-world data,RWD)对提升健康服务水平、促进健康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国真实世界数据利用不够充分,存在“数据孤岛”现象,《数据二十条》等文件出台为行业探索数据交易等数据流通方式带来新的契机.... 充分利用、挖掘真实世界数据(real-world data,RWD)对提升健康服务水平、促进健康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国真实世界数据利用不够充分,存在“数据孤岛”现象,《数据二十条》等文件出台为行业探索数据交易等数据流通方式带来新的契机.以医疗健康领域真实世界数据交易为背景,分析了我国现有关于真实世界数据交易的政策文件及法律法规,并对真实世界数据交易的关键要素包括数据产权结构性分置制度、数据交易平台、数据交易模式、数据交易规则、数据交易相关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实世界数据 真实世界研究 数据政策 数据交易 数据流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实世界针灸临床研究数据管理规范》的编制与解读
16
作者 吕晓颖 李洪皎 +4 位作者 王超 王启桢 岳俐宏 刘佳 何丽云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917-921,共5页
随着中医药标准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由于真实世界临床研究理念的影响,越来越多的研究者重视从真实世界获得数据,以解决医学问题。针灸临床试验由于实施盲法存在一定困难,使得随机对照研究并不好开展,因而越来越多地转向真实世界研究。真... 随着中医药标准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由于真实世界临床研究理念的影响,越来越多的研究者重视从真实世界获得数据,以解决医学问题。针灸临床试验由于实施盲法存在一定困难,使得随机对照研究并不好开展,因而越来越多地转向真实世界研究。真实世界数据主要来源于医院信息系统数据、登记研究数据、医保支付数据等多个数据源,相较于“金标准”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真实世界数据在大多数情况下缺乏记录、采集、存储等流程的研究质量控制,数据质量问题严重影响了临床研究结果的可靠性。数据管理是提高数据质量的重要途径,故《真实世界针灸临床研究数据管理规范》的诞生对于真实世界针灸临床研究的规范性具有重要意义。因此,通过详述该规范的编制原则、方法、过程及具体内容和在编制中的思考过程,希望帮助读者深刻理解该规范的内容,将该规范应用于数据管理实践,提高研究数据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实世界 针灸 临床研究 数据管理 规范编制 标准化 解读 数据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真实世界数据的青春期异常子宫出血用药规律研究
17
作者 郭春彦 柳静 +4 位作者 张萌 丁倩 王谦 张怡 王晓玲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469-1475,1485,共8页
目的:通过对女童青春期异常子宫出血患儿临床实际诊疗病例资料进行数据挖掘分析其中药治疗的用药规律。方法:基于医院信息管理系统提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女童青春期异常子宫出血患儿的病历数据,分为止... 目的:通过对女童青春期异常子宫出血患儿临床实际诊疗病例资料进行数据挖掘分析其中药治疗的用药规律。方法:基于医院信息管理系统提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女童青春期异常子宫出血患儿的病历数据,分为止血期和调理期2个阶段,总结归纳其辨治规律。结果:纳入止血期663例患儿,1020例病历;调理期796例患儿,2047例病历。止血期涉及中药169味,排名前5位为侧柏炭、牡丹皮、小蓟、麸炒椿皮和白芍,性味以寒、苦药为最多,归经以肝经为最多,功效以止血、补虚类药物为最多;调理期涉及中药232味,排名前5位为当归、酒女贞子、炙淫羊藿、黄芪和生地黄,性味以温、甘药最多,归经以肝、肾经为最多,功效以补虚类为最多。聚类分析分别获得4类和5类核心药物组合。结论:真实世界临床数据显示肾阴亏虚、血热内扰为青春期异常子宫出血常见证型,治则先以止血为主,待崩漏缓解后,重在调补脾肾以复旧,组方注重止血、补虚、收涩和清热等药物的配伍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儿童 青春期异常子宫出血 真实世界数据 数据挖掘 关联规则 辨证论治 用药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真实世界的中医药慢性肾脏病大数据平台应用和展望 被引量:3
18
作者 朱佩琦 谢佳东 +4 位作者 何佳怡 胡孔法 赵静 孙伟 何伟明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8-22,共5页
当前,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这些技术与医疗领域深入交叉应用,为医疗服务与科学研究带来了巨大变革。在真实世界研究中,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已经成为中医药诊治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的“数字新基建... 当前,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这些技术与医疗领域深入交叉应用,为医疗服务与科学研究带来了巨大变革。在真实世界研究中,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已经成为中医药诊治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的“数字新基建”。真实世界的慢性肾脏病大数据平台积累了海量数据,促进了肾脏病数据的整合与共享,为临床诊疗、慢病随访、临床队列等研究提供了宝贵的数据支撑。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平台提供数据分析与科研服务,如CKD患病预警、预后风险评估、凝练核心处方等,为肾脏病诊治提供了更加准确、高效的决策支持。介绍基于真实世界的慢性肾脏病大数据平台发展现状与应用,以中国肾脏病大数据应用创新联盟为具体案例进行阐述,最后提出对真实世界的慢性肾脏病大数据研究的未来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实世界 中医药 慢性肾脏病 大数据 人工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实世界中2型糖尿病患者二甲双胍联用西格列汀的心血管安全性 被引量:8
19
作者 刘佐相 陈晓薇 +2 位作者 赵厚宇 詹思延 孙凤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24-430,共7页
目的:评估真实世界中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在二甲双胍治疗基础上联用西格列汀对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风险的影响。方法:使用来自宁波市鄞州区域健康信息平台的真实世界数据,选取2017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期... 目的:评估真实世界中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在二甲双胍治疗基础上联用西格列汀对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风险的影响。方法:使用来自宁波市鄞州区域健康信息平台的真实世界数据,选取2017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期间,在平台中具有诊疗记录的T2DM患者。根据其用药情况,将其分二甲双胍联用西格列汀组(联用组)以及二甲双胍单用药组(单用组)。根据用药索引日期构建一系列回顾性队列,并使用倾向性评分匹配,将可能与结局有关的基线协变量纳入模型,用单用组研究对象匹配联用组研究对象,以增加组间基线特征的可比性,构建最终的回顾性队列。随访终止时间为结局发生、死亡或者是研究结束时间(2022年12月31日),以先发生者为准。观察结束后使用Cox比例风险模型估算两组间三点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3-point 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3P-MACE)复合结局(心血管死亡、心肌梗死、卒中)以及各次要结局发生的风险比(hazard ratio,HR)及其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结果:倾向性评分匹配前,联用组基线使用胰岛素、α糖苷酶抑制剂、钠-葡萄糖转运体2抑制剂(sodium-glucose transporter 2 inhibitors,SGLT-2I)、格列奈类降糖药的患者比例大于单用组,且联用组基线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与糖化血红蛋白(hemoglobin A1c,HbA1c)水平高于单用组。在倾向性评分匹配后,联用组和单用组各纳入5416例研究对象,组间基线特征均得到有效平衡。两组3P-MACE的发病密度分别为6.41/100人年和6.35/100人年。与单用组相比,联用组3P-MACE发生风险不增加也不降低(HR=1.00,95%CI:0.91~1.10)。次要结局比较,联用组患者心血管死亡发生率低于单用组(HR=0.59,95%CI:0.41~0.85),未发现二甲双胍联用西格列汀与心肌梗死和卒中发生风险的关联(HR=1.12,95%CI:0.89~1.41;HR=0.99,95%CI:0.91~1.12)。结论:在我国宁波市鄞州区T2DM患者中,与单用二甲双胍相比,二甲双胍联用西格列汀治疗可能降低心血管死亡的发生风险,且不增加或减少总体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研究结果可为西格列汀的心血管安全性评价提供真实世界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实世界研究 心血管安全性 COX比例风险模型 西格列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帕博利珠单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安全性和有效性的真实世界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万宁 王冰 +10 位作者 郭娅 何梓健 杨晨 杨宁 卢丽清 梁虹艺 萧伟斌 杨丹丹 陈卓佳 方文峰 梁蔚婷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745-754,共10页
背景与目的帕博利珠单抗(Pembrolizumab,PEM)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在临床试验中被证实有效,但这些试验是基于按照特定标准筛选的患者群体,因此这些结果是否能够代表真实世界中患者的普遍情况,仍然值... 背景与目的帕博利珠单抗(Pembrolizumab,PEM)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在临床试验中被证实有效,但这些试验是基于按照特定标准筛选的患者群体,因此这些结果是否能够代表真实世界中患者的普遍情况,仍然值得讨论。本研究旨在基于真实世界数据评估PEM治疗晚期NSCLC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收集接受PEM治疗的晚期NSCLC患者的真实世界数据,使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消除组间差异,评估PEM与化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在倾向性评分匹配后的450例患者中PEM组和化疗组任何等级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79.87%和86.71%,≥3级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4.03%和7.31%。PEM组和化疗组的客观缓解率分别为48.63%和36.00%(P=0.011),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分别为15.5和8.8个月(P<0.001),中位总生存期分别为未达到和26.2个月(P<0.001)。结论PEM治疗晚期NSCLC在实际临床应用中显示出较好的生存率和可接受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实世界数据 帕博利珠单抗 肺肿瘤 安全性 有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