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试论禅宗的生态文化精神
被引量:
2
1
作者
陈红兵
迟丕贤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4-60,共7页
禅宗真如缘起思想将自然万物视作真如的显现,从真如的视角肯定自然万物与人的平等性、一体性,客观上导向尊重自然、尊重生命的生态观;禅宗"无情说法""无情成佛"等观念赋予自然万物以超越性、神圣性,并将人自身的解...
禅宗真如缘起思想将自然万物视作真如的显现,从真如的视角肯定自然万物与人的平等性、一体性,客观上导向尊重自然、尊重生命的生态观;禅宗"无情说法""无情成佛"等观念赋予自然万物以超越性、神圣性,并将人自身的解脱与自然万物的解脱成佛相联系,体现了终极层面的生态关怀;禅宗对自然万物超越性、神圣性的认同,体现在生活方式上则是诗意栖居的生存方式。禅宗相关思想文化对于我们今天生态文化建设依然具有多方面的启迪。禅宗作为中国化佛教的代表,其思想深受中国传统人文精神影响,具有不同于印度佛教的思想文化特质。其对自然万物存在价值的肯定,对自然万物本性状态的认同,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简朴、清净悠然生活理念的崇尚,均与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特别是道家思想文化一脉相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禅宗
生态
真如缘起
无情说法
诗意栖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大乘起信论》:一心抑或二心
2
作者
刘泽亮
田希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12-118,169,共8页
《大乘起信论》作为一部里程碑式的巨著,对中国佛教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在对该书所据《楞伽经》译本是魏译还是宋译,思想主旨是属于真如缘起的一心说还是赖耶缘起的二心说,真如、生灭是不一还是不异等理论问题上,均存在不少的误解。通...
《大乘起信论》作为一部里程碑式的巨著,对中国佛教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在对该书所据《楞伽经》译本是魏译还是宋译,思想主旨是属于真如缘起的一心说还是赖耶缘起的二心说,真如、生灭是不一还是不异等理论问题上,均存在不少的误解。通过研究《大乘起信论》及诸家注疏义理和借鉴前贤的阐释,可以知道,《大乘起信论》是统摄"真如门"与"生灭门"的一心而非二心,这种"一心二门"的理论构架是基于真如缘起说的一心辩证理论模型,与魏译《楞伽经》"如来藏识不在阿梨耶识中"的思想旨趣并不相符,基于赖耶缘起视角的理解必然导致对《大乘起信论》思想义理的误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乘起信论》
如来藏
阿梨耶识
一心
真如缘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主观唯心主义到客观唯心主义——章太炎的本体论的探讨
3
作者
何成轩
《社会科学辑刊》
1984年第3期39-46,共8页
一、世界是意志的表彰自然界的万事万物,例如日月星辰、地水火风、山川草木、鸟兽虫鱼等等,是否是真实的存在?对这个问题,只要是思维正常而又不带偏见的人,都会作出肯定的回答。可是,章太炎从佛教唯心主义的观点出发,断然否定世界的客...
一、世界是意志的表彰自然界的万事万物,例如日月星辰、地水火风、山川草木、鸟兽虫鱼等等,是否是真实的存在?对这个问题,只要是思维正常而又不带偏见的人,都会作出肯定的回答。可是,章太炎从佛教唯心主义的观点出发,断然否定世界的客观实在性,认为万事万物都是虚幻不实的。他说: “这法相宗所说,就是万法惟心。一切有形的色相,无形的法尘,总是幻见幻想,并非实在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赖耶识
法相宗
真如缘起
章太炎
佛教
唯识
无我论
主观唯心主义
宇宙
客观唯心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惠能“直显佛性论”的哲学意义
4
作者
胡京国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1年第2期15-20,95,共7页
本文论述了惠能的哲学思想是“直显佛性论”,其中包括真如本体论、二心相向认识论、顿悟方法论三个方面,并说明惠能哲学思想的客观唯心论的性质和佛学人生观的意义。
关键词
真如缘起
佛性论
惠能
自性
缘起
论
佛学人生
佛学理论
如来藏
坛经
禅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试论禅宗的生态文化精神
被引量:
2
1
作者
陈红兵
迟丕贤
机构
山东理工大学法学院
出处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4-60,共7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生态哲学思想史"(编号:14ZDB005)
文摘
禅宗真如缘起思想将自然万物视作真如的显现,从真如的视角肯定自然万物与人的平等性、一体性,客观上导向尊重自然、尊重生命的生态观;禅宗"无情说法""无情成佛"等观念赋予自然万物以超越性、神圣性,并将人自身的解脱与自然万物的解脱成佛相联系,体现了终极层面的生态关怀;禅宗对自然万物超越性、神圣性的认同,体现在生活方式上则是诗意栖居的生存方式。禅宗相关思想文化对于我们今天生态文化建设依然具有多方面的启迪。禅宗作为中国化佛教的代表,其思想深受中国传统人文精神影响,具有不同于印度佛教的思想文化特质。其对自然万物存在价值的肯定,对自然万物本性状态的认同,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简朴、清净悠然生活理念的崇尚,均与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特别是道家思想文化一脉相通。
关键词
禅宗
生态
真如缘起
无情说法
诗意栖居
Keywords
Zen
Ecology
Tathata Dependent Origination
Grass and Trees etc. are Preaching the View
Poetic Habitation
分类号
B946.5 [哲学宗教—宗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大乘起信论》:一心抑或二心
2
作者
刘泽亮
田希
机构
厦门大学哲学系
出处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12-118,169,共8页
文摘
《大乘起信论》作为一部里程碑式的巨著,对中国佛教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在对该书所据《楞伽经》译本是魏译还是宋译,思想主旨是属于真如缘起的一心说还是赖耶缘起的二心说,真如、生灭是不一还是不异等理论问题上,均存在不少的误解。通过研究《大乘起信论》及诸家注疏义理和借鉴前贤的阐释,可以知道,《大乘起信论》是统摄"真如门"与"生灭门"的一心而非二心,这种"一心二门"的理论构架是基于真如缘起说的一心辩证理论模型,与魏译《楞伽经》"如来藏识不在阿梨耶识中"的思想旨趣并不相符,基于赖耶缘起视角的理解必然导致对《大乘起信论》思想义理的误读。
关键词
《大乘起信论》
如来藏
阿梨耶识
一心
真如缘起
分类号
B94 [哲学宗教—宗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主观唯心主义到客观唯心主义——章太炎的本体论的探讨
3
作者
何成轩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出处
《社会科学辑刊》
1984年第3期39-46,共8页
文摘
一、世界是意志的表彰自然界的万事万物,例如日月星辰、地水火风、山川草木、鸟兽虫鱼等等,是否是真实的存在?对这个问题,只要是思维正常而又不带偏见的人,都会作出肯定的回答。可是,章太炎从佛教唯心主义的观点出发,断然否定世界的客观实在性,认为万事万物都是虚幻不实的。他说: “这法相宗所说,就是万法惟心。一切有形的色相,无形的法尘,总是幻见幻想,并非实在有。”
关键词
阿赖耶识
法相宗
真如缘起
章太炎
佛教
唯识
无我论
主观唯心主义
宇宙
客观唯心主义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惠能“直显佛性论”的哲学意义
4
作者
胡京国
出处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1年第2期15-20,95,共7页
文摘
本文论述了惠能的哲学思想是“直显佛性论”,其中包括真如本体论、二心相向认识论、顿悟方法论三个方面,并说明惠能哲学思想的客观唯心论的性质和佛学人生观的意义。
关键词
真如缘起
佛性论
惠能
自性
缘起
论
佛学人生
佛学理论
如来藏
坛经
禅宗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试论禅宗的生态文化精神
陈红兵
迟丕贤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大乘起信论》:一心抑或二心
刘泽亮
田希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从主观唯心主义到客观唯心主义——章太炎的本体论的探讨
何成轩
《社会科学辑刊》
198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论惠能“直显佛性论”的哲学意义
胡京国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