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真值条件意义理论视阈中指称问题的演变 被引量:1
1
作者 王栋 朴玉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60-163,共4页
指称概念不仅是语言哲学的基本概念,更是意义理论中的核心问题。在早期真值条件意义理论中,指称成为意义理论研究的阿基米德点。早期的真值条件论者弗雷格和罗素认为,语言表达式所具有的意义是因为它们直接指称外部实在中的事物。在戴... 指称概念不仅是语言哲学的基本概念,更是意义理论中的核心问题。在早期真值条件意义理论中,指称成为意义理论研究的阿基米德点。早期的真值条件论者弗雷格和罗素认为,语言表达式所具有的意义是因为它们直接指称外部实在中的事物。在戴维森提出的系统的真值条件意义理论中,他对指称概念的解释并未直接向名称或谓词与对象的关系指派经验内容。指称在戴维森真值条件意义理论中的基础性作用被消解。指称从意义理论研究的阿基米德点蜕变为纯粹语义学的设定。指称概念的消解与蜕变是从早期逻辑原子主义的微观语义分析到戴维森整体语义理论构建必然的逻辑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值条件意义理论 指称 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隐喻语句的语用真值条件 被引量:1
2
作者 杨小龙 王天翼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72-76,共5页
隐喻语句的真值条件是构成隐喻意义分析的重要内容。之前对隐喻真值条件的刻画忽视了隐喻语句产生的真实语境。隐喻离不开语境,没有语境的充实和帮助,人类将很难进行隐喻交流。本文提出隐喻语句的语用真值条件在于主体间性和意图性。语... 隐喻语句的真值条件是构成隐喻意义分析的重要内容。之前对隐喻真值条件的刻画忽视了隐喻语句产生的真实语境。隐喻离不开语境,没有语境的充实和帮助,人类将很难进行隐喻交流。本文提出隐喻语句的语用真值条件在于主体间性和意图性。语用真值条件属于"个人层面"(personal level),用以反映说话人的命题态度。语用真值条件在不同语境中的表现形式不同。在此基础上,说话人运用最具关联性的"亚个人层面"(sub-personal level)词语帮助听话人构建临时特定概念。最终,听话人通过语用真值条件与说话人在"个人层面"达成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喻 真值条件 主体间性 意图性 关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言逻辑视域中的戴维森意义理论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吴新民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19-123,共5页
塔尔斯基真理形式语义学的重大意义,在于对传统的真理问题提出了一个内容上恰当、形式上正确的定义性说明,戴维森纲领则是利用这一成果刻画自然语言意义这一根本性语义学问题的创造性构想。文章从语言逻辑的视角分析了戴维森纲领,探究... 塔尔斯基真理形式语义学的重大意义,在于对传统的真理问题提出了一个内容上恰当、形式上正确的定义性说明,戴维森纲领则是利用这一成果刻画自然语言意义这一根本性语义学问题的创造性构想。文章从语言逻辑的视角分析了戴维森纲领,探究了戴维森意义理论在语言哲学、认识论和实践理性研究方面的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义理论 真值条件 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收缩论及其不一致性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周振忠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33-37,共5页
收缩论是与实质论相对立的一种真理论研究立场,其意图是通过说明真谓词的形式性质并消除附于真概念上的各种形而上学的、认识论的要素而终结有关真理论问题的各种哲学争论。然而,对收缩论基本论点的分析表明,其理论立场是内在地不一致... 收缩论是与实质论相对立的一种真理论研究立场,其意图是通过说明真谓词的形式性质并消除附于真概念上的各种形而上学的、认识论的要素而终结有关真理论问题的各种哲学争论。然而,对收缩论基本论点的分析表明,其理论立场是内在地不一致的。收缩论的主要缺陷是忽略了对真值条件概念的实质性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收缩论 不一致性 真值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句子的意义 被引量:1
5
作者 周文华 《理论月刊》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49-51,共3页
句子有没有意义?句子的意义是什么?在回答这类问题之前,似乎应该弄清楚:什么是句子?什么是意义?然而给"句子"和"意义"下定义是困难的。句子意义的可证实理论和真值条件论也面临重重困难。
关键词 句子 意义 句子的意义 意义理论 真值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戴维森意义理论的主要思想导源
6
作者 梁义民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05-110,158-159,共6页
戴维森意义理论具有明显的思想继承性,主要表现在:弗雷格的真值条件论是其基本立足点,塔尔斯基真之语义论的约定-T模式充当其形式表征基础,蒯因的彻底翻译理论成为其经验解释的理论基础。正是由于戴维森善于借鉴这些影响深远的思想成果... 戴维森意义理论具有明显的思想继承性,主要表现在:弗雷格的真值条件论是其基本立足点,塔尔斯基真之语义论的约定-T模式充当其形式表征基础,蒯因的彻底翻译理论成为其经验解释的理论基础。正是由于戴维森善于借鉴这些影响深远的思想成果,使其意义理论呈现出一种解释性的真理论而潜在地具有非凡的理论优势和影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戴维森意义理论 思想导源 真值条件 约定-T 彻底翻译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事实真理和逻辑真理
7
作者 王军风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0期68-74,61,共8页
在其相互关系之下,如果事实真理和逻辑真理的确切含义没有得到澄清,则人们在从事逻辑推理的过程中,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都会遇到一些严重损害清晰思维的困惑。维特根斯坦关于逻辑命题是重言式,不对世界作断言,因而是同义反复这种不加限... 在其相互关系之下,如果事实真理和逻辑真理的确切含义没有得到澄清,则人们在从事逻辑推理的过程中,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都会遇到一些严重损害清晰思维的困惑。维特根斯坦关于逻辑命题是重言式,不对世界作断言,因而是同义反复这种不加限定的观点可以说是前者的典型代表,事实上它已成为现代逻辑学中的正统,以致罗素晚年竟发出了整个数学(他认为就如同逻辑一样)都是像陈述"四足的动物是动物"那样的空洞这种悲剧性的浩叹。而后者的典型代表则是确认悖论以及蕴涵悖论等一系列所谓"怪论"。在下文中,我试图通过对事实真理和逻辑真理在其相互关系之下各自含义的逻辑分析,以澄清将逻辑命题(真理)看作为重言式这种观点的具体意义及其界限;同时力图使人们得以清楚地意识到,那些在逻辑运用领域中出现的貌似深奥的疑惑,说到底无非是一些语言的基本误用。如果一切顺利的话,正如追根溯底的探究往往将人们分别地引向哲学史上某个伟大的时代一样,最后我们或许会发现我们又以自己的方式回到了康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逻辑真理 事实真理 同义反复 真值条件 重言式 等值命题 逻辑推理 现代逻辑 表达式 逻辑命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语谦卑语的语义解释
8
作者 朱志方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2-49,共8页
汉语谦卑语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自称式的谦卑语具有描述内容,但并不是对说话者本人的真实描述。我们发现,谦卑语并不指称说话者自己,因而谦卑语句通常是假的。因此,汉语谦卑语需要得到语义学的说明,但这种现象在西方语言哲学中并无讨... 汉语谦卑语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自称式的谦卑语具有描述内容,但并不是对说话者本人的真实描述。我们发现,谦卑语并不指称说话者自己,因而谦卑语句通常是假的。因此,汉语谦卑语需要得到语义学的说明,但这种现象在西方语言哲学中并无讨论,用法理论并不合适,因为它只列举事实而不提供理论。吸收奥斯汀的施事话语理论、戴维森和马丁尼奇的隐喻理论中一些成分,可以建立一种语言哲学理论:话语的意义是它的本义,说话就是在做事,而说话时做了什么事,可以通过实践推理来把握。真值条件语义学提供话语的意义,而语言行动理论则说明说话行动,属于一般的行动理论。这样一种语言理论适合于所有的说话行动,当然也适合于汉语谦卑语的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谦卑语 真值条件语义学 施事话语 隐喻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知命题的逻辑语义特征分析
9
作者 唐晓嘉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9年第4期38-43,共6页
建立模型是对认知表达式进行逻辑语义分析的前提,可能世界语义学为此提供了有效工具。但是逻辑全能悖论说明认知世界不同于逻辑可能世界,为描述其逻辑特征我们需要“瓮”模型。此外对认知命题来说,名称—对象关系总是相对于认知主体而定... 建立模型是对认知表达式进行逻辑语义分析的前提,可能世界语义学为此提供了有效工具。但是逻辑全能悖论说明认知世界不同于逻辑可能世界,为描述其逻辑特征我们需要“瓮”模型。此外对认知命题来说,名称—对象关系总是相对于认知主体而定,因此在对其逻辑分析中涉及到量词的信息独立等问题。这些都说明,我们对认知逻辑进行语义学和语形学方面的研究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命题 可能世界语义学 “瓮”模型 真值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理的形式:从伽达默尔到图根哈特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岱 傅永军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76-184,共9页
在海德格尔那里,"解蔽"与"真理"是一对内在一致却又表面上相互抵触的概念,它们之间的矛盾促使海德格尔不得不倾向于隐匿真理概念的使用,这就为诠释学提出了新的理论任务,即在恢复古希腊哲学追求真之理想的同时为真... 在海德格尔那里,"解蔽"与"真理"是一对内在一致却又表面上相互抵触的概念,它们之间的矛盾促使海德格尔不得不倾向于隐匿真理概念的使用,这就为诠释学提出了新的理论任务,即在恢复古希腊哲学追求真之理想的同时为真理找到更加明晰而真实的形式。积极从事这一工作的哲学家首先是海德格尔的两个学生——伽达默尔和图根哈特。他们从人的语言经验出发,分别由历史意识和存在概念着手,找出了对话和真值条件句两种真理的形式。这两种真理形式的相继呈现,从根本上促使诠释学逐渐摆脱较为传统的本体论哲学范式,变得越来越开放和自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德格尔 伽达默尔 图根哈特 真理 解蔽 对话 真值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J·福多目的论的心理语义学 被引量:2
11
作者 熊哲宏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5年第4期8-13,共6页
论J·福多目的论的心理语义学熊哲宏关键词心理语义学;目的论;心理表征;真值条件现任美国拉特格斯大学和纽约市立大学哲学教授J·福多(JerryA·Fodor),是当代西方心智哲学、认知科学界的领先人物。他所... 论J·福多目的论的心理语义学熊哲宏关键词心理语义学;目的论;心理表征;真值条件现任美国拉特格斯大学和纽约市立大学哲学教授J·福多(JerryA·Fodor),是当代西方心智哲学、认知科学界的领先人物。他所倡导的“心理语义学”(Psychosema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语义学 目的论 心理表征 真值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图根特哈特对胡塞尔范畴直观理论的批判
12
作者 朱海斌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93-98,共6页
作为当代德国语言分析哲学最重要代表人物的图根特哈特认为,胡塞尔在意向性进路的迫使下,将名词性表达变成所有表达的模型,最终导致虚构出范畴直观理论。在图根特哈特看来,胡塞尔发现的这种非感性的看--范畴直观--只是一种毫无必要而且... 作为当代德国语言分析哲学最重要代表人物的图根特哈特认为,胡塞尔在意向性进路的迫使下,将名词性表达变成所有表达的模型,最终导致虚构出范畴直观理论。在图根特哈特看来,胡塞尔发现的这种非感性的看--范畴直观--只是一种毫无必要而且模糊不堪的设置。图根特哈特对胡塞尔范畴直观理论的批判并没有完全切中要害,原因在于:首先,离开范畴直观,我们无法展示范畴的真值条件,也无法理解语言使用者如何学会句子;其次,胡塞尔对范畴直观的坚持实际上是以明见性作为其理论依据的;最后,只有在直观与语言的共同作用下,才能理解知识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范畴直观 对象性 事态 真值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夫意义理论述评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道德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2年第6期60-62,共3页
沙夫(Adam Schaff 1913),是波兰重要的哲学家和逻辑学家。一九六○年出版的《语义学引论》是沙夫的一部代表作。这部书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叙述和评价了各种不同的语义学理论;第二部分讨论了语义学的一些重要问题。本文试图简要分析... 沙夫(Adam Schaff 1913),是波兰重要的哲学家和逻辑学家。一九六○年出版的《语义学引论》是沙夫的一部代表作。这部书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叙述和评价了各种不同的语义学理论;第二部分讨论了语义学的一些重要问题。本文试图简要分析和评价他有关意义理论的论述。 一、意义理论的出发点——符号情境 沙夫语义理论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重视人们的交际过程,不论是论述符号(sign)还是分析意义(meaning)都是以此为出发点的。他认为符号必须在交际过程的环境中加以分析,只有在交际过程中一个对象或一个现象才能是一个符号。他对符号所作的定义就是:“每一个物质的对象、这样一个对象的性质或一个物质的事件,当它在交际过程中和在交际的人们所采用的语言体系之内,达到了传达关于实在 即关于客观世界或关于交际过程的任何一方的感情的、美感的、意志的等等内在经验 的某些思想这个目的的时候,它就成为一个符号。”我们从这个定义中可以看出:沙夫是多么强调交际过程。没有交际过程就没有符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义理论 符号情境 交际过程 行为论 语义理论 述评 指称论 语义学 观念论 真值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内涵逻辑在蒙塔古语义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林新年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6年第3期52-57,共6页
蒙塔古语法是美国数理逻辑学家蒙塔古(R,Montague)提出的一种关于自然语言的逻辑分析的方法。这个理论最引人注目的是“规则对规则语义学”。即每一条句法规则都有一条语义规则与它相对应,阐明了各部分意义组合成结构的整... 蒙塔古语法是美国数理逻辑学家蒙塔古(R,Montague)提出的一种关于自然语言的逻辑分析的方法。这个理论最引人注目的是“规则对规则语义学”。即每一条句法规则都有一条语义规则与它相对应,阐明了各部分意义组合成结构的整体意义的方法以及规则运算的过程。本文从内涵逻辑的基本概念着手,探析内涵逻辑在蒙塔古语义学中的应用过程及其主要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涵逻辑 蒙塔古语义学 逻辑表达式 自然语言 可能世界 语义理论 模型论 蒙塔古语法 真值条件 特征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理与自然语言
15
作者 孙学钧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2年第3期45-51,共7页
波兰逻辑学家A.塔斯基的真理论对形式化理论做出了重大贡献,然而,他关于在自然语言中不可能定义真理的结论却是轻率的。本文通过分析塔斯基真理论中T等式的歧义,证明他否定自然语言一致性的论证是无效的,并指出,在自然语言中定义真理是... 波兰逻辑学家A.塔斯基的真理论对形式化理论做出了重大贡献,然而,他关于在自然语言中不可能定义真理的结论却是轻率的。本文通过分析塔斯基真理论中T等式的歧义,证明他否定自然语言一致性的论证是无效的,并指出,在自然语言中定义真理是可能的,这一定义将是采用语用学方法做出的有关特定表达式的许多局部定义的合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斯基 自然语言 真语句 对象语言 真理概念 元语言 语义学 当且仅当 形式化语言 真值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语语用标记语功能探析
16
作者 陆琦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71-73,共3页
一、引言 语用标记语(Pragmatic markers),目前学界尚无定论。一般认为,语用标记语是口语或会话交流中一种十分常见的话语现象,它们是一些在话语中起语用作用的词语或结构。从词类的角度看,语用标记语包括连词、副词、感叹词、... 一、引言 语用标记语(Pragmatic markers),目前学界尚无定论。一般认为,语用标记语是口语或会话交流中一种十分常见的话语现象,它们是一些在话语中起语用作用的词语或结构。从词类的角度看,语用标记语包括连词、副词、感叹词、短语以及一些主谓结构的小句。从意义的角度看,语用标记语传递的不是真值条件意义,而是程序意义(procedural mean。ing),即它们对话语命题的真假不产生影响,其作用主要是引导听话人对会话含义(implication)进行正确的推导,对话语的理解过程进行制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用标记语 功能 英语 程序意义 主谓结构 会话含义 语用作用 真值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