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1
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荀子《赋篇》的真伪问题及研究
被引量:
4
1
作者
张小平
《江淮论坛》
CSSCI
1996年第6期95-102,共8页
关键词
司马迁
《史记》
真伪问题
刘向
屈原
班固
春申君
成相杂辞
《荀子》
《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就《心史》真伪问题答陈福康先生
被引量:
1
2
作者
鲁同群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6年第2期96-97,共2页
就《心史》真伪问题答陈福康先生鲁同群读了陈福康先生《(心史)决不是伪书》一文以后,对陈先生在《心史》研究方面的用力之勤、资料搜集之广,印象十分深刻,也十分佩服。不过,陈先生这篇将近万言的长文并未提出任何足以证明《心史...
就《心史》真伪问题答陈福康先生鲁同群读了陈福康先生《(心史)决不是伪书》一文以后,对陈先生在《心史》研究方面的用力之勤、资料搜集之广,印象十分深刻,也十分佩服。不过,陈先生这篇将近万言的长文并未提出任何足以证明《心史》不是伪书的有力证据,对拙稿的反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史》
真伪问题
陈先生
郑思肖
《古文尚书疏证》
《宋史》
《尚书》
《四库提要》
保藏方法
站不住脚的理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全唐诗外编》所收沈亚之逸诗逸句的真伪问题
3
作者
杨胜宽
《社会科学(甘肃)》
1986年第3期82-84,95,共4页
孙望《全唐诗补逸》卷八载沈亚之逸诗一首,冠以“传奇小说诗句”之题。原诗是:
关键词
全唐诗
真伪问题
逸诗
传奇小说
诗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关于李白詞两首的真伪問題
4
作者
吳孟复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0年第3期43-44,共2页
李白词两首《菩萨蛮》《忆秦娥》的真伪问题争论了几百年,我们认为有必要搞清楚。首先应该指出:宋人著的《诗人玉屑》、《湘山野录》均认为它是李白作的,并说曾子宣家所藏古本李白集中就有这两首词,宋代黄玉林《绝妙好词选》办“以太白...
李白词两首《菩萨蛮》《忆秦娥》的真伪问题争论了几百年,我们认为有必要搞清楚。首先应该指出:宋人著的《诗人玉屑》、《湘山野录》均认为它是李白作的,并说曾子宣家所藏古本李白集中就有这两首词,宋代黄玉林《绝妙好词选》办“以太白《菩萨蛮》《亿秦娥》为百代词曲之祖”。这本来是没有什么可疑的。问题的提出主要是由明代胡应麟的《少室山房笔丛》,它的理山:1、据《杜阳杂编》等书说,《菩萨蛮》这一词牌是唐末大中年间才有的。如果事实如此,李白当然“何得预制其曲”了。2、说李白“风雅自任,即近体盛行七律,鄙不肯为,宁屑事此?”3、“二词虽工丽,意象亦衰飒,于太白超然之致,不啻窍壤”,因而说李白“必不作如是语”;并说看两词“意调”很类似温庭筠,因而说是晚唐词人嫁名太白。从所举理由看,主要在第一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白
忆秦娥
真伪问题
菩萨
胡应麟
太白
意象
长安
湖南
词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李白《别内赴征三首》的真伪问题
5
作者
吴企明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79年第4期76-78,共3页
李白《别内赴征三首》云: “王命三征去未还,明朝离别出吴关。白玉高楼看不见,相思须上望夫台。出门妻子强牵衣,问我西行几日归?归来倘佩黄金印,莫见苏秦不下机。翡翠为楼金作梯,谁人独宿倚门啼。夜坐寒灯连晓月,行行泪尽楚关西。”
关键词
妻子
黄金
玄宗
李白诗文
至德
水军
真伪问题
元载
南陵
明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话说档案(5):档案的“真”与“假”
6
作者
任汉中
《档案管理》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15-115,共1页
档案的真伪问题是普遍关注的问题。而恰恰是这个问题,让档案人员回答时语焉不详,含糊不清。长期以来,档案学领域并未就这个问题进行过严谨的理论解释,档案管理部门也未对馆藏档案开展过档案真伪鉴定。作为以求真为至高目标的行业,不对...
档案的真伪问题是普遍关注的问题。而恰恰是这个问题,让档案人员回答时语焉不详,含糊不清。长期以来,档案学领域并未就这个问题进行过严谨的理论解释,档案管理部门也未对馆藏档案开展过档案真伪鉴定。作为以求真为至高目标的行业,不对档案真伪给予准确的说法,恐怕是说不过去的。因此,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就档案真伪问题给出一个满意的答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档案人员
馆藏档案
含糊不清
档案学
真伪问题
档案管理部门
责任和义务
档案
真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晏子春秋》略论
被引量:
12
7
作者
徐立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3年第4期59-65,共7页
《晏子春秋》是一部以记载晏婴言行为主的专书。晏婴(?——前500年),春秋后期一位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他是齐国历史上继管仲之后的又一位贤相,历灵、庄、景三朝,从政五十余年,并“以节俭力行重干国”。关于晏婴的材料较多、较集中地...
《晏子春秋》是一部以记载晏婴言行为主的专书。晏婴(?——前500年),春秋后期一位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他是齐国历史上继管仲之后的又一位贤相,历灵、庄、景三朝,从政五十余年,并“以节俭力行重干国”。关于晏婴的材料较多、较集中地保留在《晏子春秋》里面。这部书虽然不能完全作为信史看待,但仍不失为我们研究晏婴这个历史人物的重要资料。《晏子春秋》在中国古代思想史、先秦文学史中应有一定的地位。可是,由于这部书的真伪问题长期聚讼不已,影响到人们对它的重视、研究未能达到应有的水平。它在思想史和文学史上的地位和价值,也还有待于我们重新作真正的认识。本文拟就《晏子春秋》的真伪问题,书中所体现的晏婴的政治思想及这部书的艺术特色作一点粗浅的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晏子春秋
晏婴
艺术特色
中国古代思想史
真伪问题
齐国
政治家
柳宗元
战国时期
思想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文心雕龙》“隐秀”的含义及柔美特征
被引量:
8
8
作者
蔡育曙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2期57-61,共5页
南朝文学理论家刘勰在《文心雕龙·风骨》篇中,曾着力地论述了一种“壮言慷慨”的美,一种阳刚形态的美,这在《风骨》篇里表露得很明白。但对柔美的剖析阐述则相形见弱,这从《隐秀》篇的情况可以看出来。“隐秀”并不纯粹是论述柔性...
南朝文学理论家刘勰在《文心雕龙·风骨》篇中,曾着力地论述了一种“壮言慷慨”的美,一种阳刚形态的美,这在《风骨》篇里表露得很明白。但对柔美的剖析阐述则相形见弱,这从《隐秀》篇的情况可以看出来。“隐秀”并不纯粹是论述柔性美,它的含义比较丰富、复杂。它除论及柔性美外,还论述了含蓄美等。由于对《隐秀》篇补文的真伪问题考据家们争论有年,迄无定论。这里则着重探讨其中的柔性美因素。因此,我们对《隐秀》篇的探讨以现存正文为基准,结合《文心雕龙》其他篇章的有关论述一起研究。至于《隐秀》篇的补文,即使纯为明人伪作,那么最低限度也可看作是明人对该篇的一种理解、引申和阐发,所以我们在讨论中把补文也作为一种参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秀
文心雕龙
阴柔美
含蓄美
南朝文学
真伪问题
作品
古诗十九首
最低限度
秘响旁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关于太平天国玺的种种
被引量:
3
9
作者
谢兴尧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2年第2期50-55,70,共7页
近几年来,关于太平天国玺本身的问题,专家们发表了许多文章,提出了好些问题,归纳起来,约有几项:一是太平天国玉玺的真伪问题;一是太平天国玉玺上玺文的读法和“八位万岁”的解释问题;一是太平天国经常使用的金玺的时间问题等。其中又以...
近几年来,关于太平天国玺本身的问题,专家们发表了许多文章,提出了好些问题,归纳起来,约有几项:一是太平天国玉玺的真伪问题;一是太平天国玉玺上玺文的读法和“八位万岁”的解释问题;一是太平天国经常使用的金玺的时间问题等。其中又以讨论玺文的读法和解释“八位万岁”的文章最多,看法不一,未有定论。至于太平天国玺文所包涵的政治意义,则谈者较少,近有荣孟源同志的文章《太平天国的玺文》谈到这个问题(见《历史教学》1979年第6期——以下简称荣文),而这个问题,却是很重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平天国
玉玺
军机处
玺文
太平军
国玺
政治意义
历史教学
读法
真伪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坟墓文明·帝王图腾·百家讲古
10
作者
房向东
路皖颜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I0010-I0013,共4页
路皖颜(以下简称路):最近的一个文化现象,也是热闹话题,便是曹操。曹操墓的真伪问题搞得沸沸扬扬,据说,又要开挖刘备墓了。真也罢,伪也罢;挖也罢,不挖也罢,关我们何事!
关键词
图腾
帝王
文明
坟墓
文化现象
真伪问题
曹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蔡琰被掳年代考辨
11
作者
周芝成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3年第1期151-152,共2页
蔡琰(文姬)被掳年代,不少研究者认为是初平三年。其根据有二: 一是《悲愤诗》有句云:“卓众来东下,金甲耀日光,平土人脆弱,来兵皆胡羌”。因卓众杀掠乃初平年间事,此为“初平说”之本。二是《后汉书·董卓传》载:“卓以牛辅子婿,素...
蔡琰(文姬)被掳年代,不少研究者认为是初平三年。其根据有二: 一是《悲愤诗》有句云:“卓众来东下,金甲耀日光,平土人脆弱,来兵皆胡羌”。因卓众杀掠乃初平年间事,此为“初平说”之本。二是《后汉书·董卓传》载:“卓以牛辅子婿,素所亲信,使兵屯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悲愤诗
蔡文姬
后汉书
考辨
兴平
真伪问题
蔡琰
研究者
作品
年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略谈《红楼梦》的版本
12
作者
应必诚
《远程教育杂志》
1985年第5期17-18,共2页
中国的古籍,由于传抄和印刷条件等原因,一般说来,都有一个版本问题,版本成了一门专门的学问。特别是《红楼梦》的版本更为复杂,不仅牵涉到一般版本的错夺讹舛,而且还直接关系到《红楼梦》的创作过程,《红楼梦》的思想艺术,甚至...
中国的古籍,由于传抄和印刷条件等原因,一般说来,都有一个版本问题,版本成了一门专门的学问。特别是《红楼梦》的版本更为复杂,不仅牵涉到一般版本的错夺讹舛,而且还直接关系到《红楼梦》的创作过程,《红楼梦》的思想艺术,甚至《红楼梦》的真伪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楼梦》
版本
问题
创作过程
思想艺术
真伪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关于《中华木刻集》
13
作者
王观泉
《鲁迅研究动态》
1985年第4期34-37,共4页
《鲁迅研究资料》第十四辑上发表了熊融同志《新发现的鲁迅题笺》一文。文中说该木刻集的封面题签系由鲁迅所写,并指出:“由鲁迅亲笔题签的《中华木刻集》的发现和查证,无疑为研究鲁迅从事中国现代木刻的光辉业迹又增添了新的例证。”...
《鲁迅研究资料》第十四辑上发表了熊融同志《新发现的鲁迅题笺》一文。文中说该木刻集的封面题签系由鲁迅所写,并指出:“由鲁迅亲笔题签的《中华木刻集》的发现和查证,无疑为研究鲁迅从事中国现代木刻的光辉业迹又增添了新的例证。”我保存的《中华木刻集》第二集是丁景唐同志赠我的,那是一九七六年,当时丁先生和我就研究过鲁迅题签的真伪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刻
鲁迅研究
真伪问题
木刻运动
版画
伪作
一八艺社
扉页
图案
作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对公孙龙诡辩的逻辑分析
14
作者
吴士栋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6年第1期1-8,共8页
多年来打不定主意,有时觉得公孙龙是逻辑家,有时觉得他是诡辩家。近年来认为不必硬分个主次,用个褒贬兼有的名称最妥,称他为精通逻辑的诡辩家。在公孙龙(下文简称龙)的著作里确含有一些逻辑道理,不利用这些道理,龙无法进行诡辩,无法使...
多年来打不定主意,有时觉得公孙龙是逻辑家,有时觉得他是诡辩家。近年来认为不必硬分个主次,用个褒贬兼有的名称最妥,称他为精通逻辑的诡辩家。在公孙龙(下文简称龙)的著作里确含有一些逻辑道理,不利用这些道理,龙无法进行诡辩,无法使人口服虽心不服。龙未明确地,更未系统地说明这些道理,但若利用了也算有了一种程度的知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马论
无指
物指
使人
鸡三足
去取
名实论
不得其所
不等于
真伪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一字千金——郭沫若为《胡笳十八拍》“拍”字进一解
15
作者
肖武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44-44,共1页
五十年代末,郭沫若仅用七天时间便写出了轰动剧坛的历史剧《蔡文姬》。在为剧本写的序里,郭沫若慷慨地说:“蔡文姬就是我!”的确,蔡文姬(名琰)是汉末的一位才女,能诗文,善音律,有琴曲歌辞名作《胡笳十八拍》传世,写她被掳流落匈奴,后来...
五十年代末,郭沫若仅用七天时间便写出了轰动剧坛的历史剧《蔡文姬》。在为剧本写的序里,郭沫若慷慨地说:“蔡文姬就是我!”的确,蔡文姬(名琰)是汉末的一位才女,能诗文,善音律,有琴曲歌辞名作《胡笳十八拍》传世,写她被掳流落匈奴,后来又被曹操赎回而与亲子别离的苦难经历。这些很像郭老二三十年代被迫东逃和离亲归国的遭遇。然而,近代学者大都认为《胡茄十八拍》是托名的伪作。郭沫若经过精心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蔡文姬
琴曲歌辞
近代学者
胡茄
五十年代
苦难经历
真伪问题
乐府诗集
能改斋漫录
匈奴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考证精当 见解新颖——读张恒寿著《庄子新探》
16
作者
商聚德
《河北学刊》
1988年第5期94-98,共5页
庄子研究是近年来的热点之一,不但有不少专题论文问世,还先后有几部专著出版。著名学者、河北师范学院历史系教授张恒寿先生的《庄子新探》作为《中国哲学史丛书》之一,出版后受到学术界的普遍重视和高度评价。全书分上下两编。上编主...
庄子研究是近年来的热点之一,不但有不少专题论文问世,还先后有几部专著出版。著名学者、河北师范学院历史系教授张恒寿先生的《庄子新探》作为《中国哲学史丛书》之一,出版后受到学术界的普遍重视和高度评价。全书分上下两编。上编主要考论《庄子》各篇的时代真伪,以善于独辟蹊径、开拓视角见长;下编主要分析庄子思想,以见解新颖、说理细密取胜。上下编相对独立,又互相渗透,浑然一体。上编是下编的立论基础,下编是上编的引申发挥,富有逻辑性和论辩力。 一 《新探》上编考论部分,结集了作者从三十年代当研究生至今的研究成果,时间跨度达半个世纪,是倾注作者心力最多的部分。 《庄子》三十三篇传统分内、外、杂三部分,从宋代苏轼以来,对其中的真伪多有怀疑。有的认为大部分篇章都是庄周手笔;有的则认为只有少数篇章可信;有的认为内篇为庄子自著,外杂篇多系伪作,有的则认为内篇绝非庄子思想,倒是外杂篇中某些篇更真实些。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这种争论一直持续到当今,一些哲学史著作,各依据自己对《庄子》各篇可靠程度的理解立论,因之在取材和评价上有很大差距。不解决这个材料真伪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子研究
《庄子》
庄子思想
专题论文
真伪问题
中国哲学史
可靠程度
逻辑性
时间跨度
学术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再谈《中华木刻集·迅》是集字伪作
17
作者
王观泉
《鲁迅研究动态》
1987年第3期29-31,共3页
《鲁迅研究动态》编辑部给我转来了熊融写的《〈中华木刻集〉上的题签是集字还是亲题?——蔡祖欢、傅养浩、黄源同志忆往谈片》一文(以下简称“谈片”),是针对我发表在《动态》一九八五年第四期上《关于〈中华木刻集〉》一文的反驳。至...
《鲁迅研究动态》编辑部给我转来了熊融写的《〈中华木刻集〉上的题签是集字还是亲题?——蔡祖欢、傅养浩、黄源同志忆往谈片》一文(以下简称“谈片”),是针对我发表在《动态》一九八五年第四期上《关于〈中华木刻集〉》一文的反驳。至此,熊融已发文两篇三次(其中提出“中华木刻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刻
集字
伪作
鲁迅研究
编辑部
当事人
现代美术史
名字
真伪问题
学术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李秀成供词是曾国藩的伪造——兼与罗尔纲同志商榷
18
作者
王甸平
《江淮论坛》
1982年第3期37-41,共5页
关于李秀成供词的真伪问题,解放以前,就有人传说曾国藩家藏有李秀成供词原稿,陈寅恪见到这一原稿后觉得曾国藩不肯把它公开示人,必有不可告人之隐,已暗示不是真货。广西通志馆得此情况,便于1944年派秘书吕集义前往湘乡曾家抄录摄照,并...
关于李秀成供词的真伪问题,解放以前,就有人传说曾国藩家藏有李秀成供词原稿,陈寅恪见到这一原稿后觉得曾国藩不肯把它公开示人,必有不可告人之隐,已暗示不是真货。广西通志馆得此情况,便于1944年派秘书吕集义前往湘乡曾家抄录摄照,并请历史学家罗尔纲鉴定其真伪。罗氏根据故宫博物馆所藏忠王给“李昭寿谕”和庞际云供词手卷中的“忠王答词第二纸”,与曾家藏的供词原稿完全是一人手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曾国藩
李秀成
罗尔纲
供词
真伪问题
广西通志
原稿
吕集
博物馆
历史学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华木刻集》上的题签是集字还是亲题——蔡祖欢、傅养浩、黄源同志忆往谈片
19
作者
熊融
《鲁迅研究动态》
1987年第3期24-28,共5页
王观泉同志在《鲁迅研究动态》一九八五年第四期上发表了《关于〈中华木刻集〉》一文,对我刊登在《鲁迅研究资料》第十四辑上的《新发现的鲁迅题签》所述种种提出异议。他认为这幅题签不是出于鲁迅亲笔,而是“集鲁迅字的伪作”。这个问...
王观泉同志在《鲁迅研究动态》一九八五年第四期上发表了《关于〈中华木刻集〉》一文,对我刊登在《鲁迅研究资料》第十四辑上的《新发现的鲁迅题签》所述种种提出异议。他认为这幅题签不是出于鲁迅亲笔,而是“集鲁迅字的伪作”。这个问题,正如他所说,搞清楚这幅鲁迅为《中华木刻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刻
鲁迅研究
伪作
提出异议
集字
现代美术史
木刻运动
作品
真伪问题
初中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再谈《胡笳十八拍》
20
作者
萧滌非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60年第Z1期152-157,共6页
一关于有关《胡笳十八拍》真伪问题的讨论文章,已由“文学遗产”汇编成书,这对于作进一步的探讨有很大方便。尽管在真伪问题上,双方看法不同,相持不下,但对于这篇作品本身的高度艺术成就,却差不多是一致肯定的。正因为《胡笳十八拍》是...
一关于有关《胡笳十八拍》真伪问题的讨论文章,已由“文学遗产”汇编成书,这对于作进一步的探讨有很大方便。尽管在真伪问题上,双方看法不同,相持不下,但对于这篇作品本身的高度艺术成就,却差不多是一致肯定的。正因为《胡笳十八拍》是这样一篇不容忽视的杰作,这也就迫使我们对于它的真伪问题不能置之不理,或者半途而废。象这样的作品,在文学史上是应该有它的地位的,它要求我们必须对它作出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笳十八拍
真伪问题
文学史
作品
归来
再谈
文章
艺术成就
肯定
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荀子《赋篇》的真伪问题及研究
被引量:
4
1
作者
张小平
机构
安徽省社科院文学所
出处
《江淮论坛》
CSSCI
1996年第6期95-102,共8页
关键词
司马迁
《史记》
真伪问题
刘向
屈原
班固
春申君
成相杂辞
《荀子》
《箴》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就《心史》真伪问题答陈福康先生
被引量:
1
2
作者
鲁同群
机构
南京师范大学国际交流处
出处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6年第2期96-97,共2页
文摘
就《心史》真伪问题答陈福康先生鲁同群读了陈福康先生《(心史)决不是伪书》一文以后,对陈先生在《心史》研究方面的用力之勤、资料搜集之广,印象十分深刻,也十分佩服。不过,陈先生这篇将近万言的长文并未提出任何足以证明《心史》不是伪书的有力证据,对拙稿的反驳...
关键词
《心史》
真伪问题
陈先生
郑思肖
《古文尚书疏证》
《宋史》
《尚书》
《四库提要》
保藏方法
站不住脚的理由
分类号
I206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全唐诗外编》所收沈亚之逸诗逸句的真伪问题
3
作者
杨胜宽
出处
《社会科学(甘肃)》
1986年第3期82-84,95,共4页
文摘
孙望《全唐诗补逸》卷八载沈亚之逸诗一首,冠以“传奇小说诗句”之题。原诗是:
关键词
全唐诗
真伪问题
逸诗
传奇小说
诗句
分类号
I222.2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关于李白詞两首的真伪問題
4
作者
吳孟复
出处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0年第3期43-44,共2页
文摘
李白词两首《菩萨蛮》《忆秦娥》的真伪问题争论了几百年,我们认为有必要搞清楚。首先应该指出:宋人著的《诗人玉屑》、《湘山野录》均认为它是李白作的,并说曾子宣家所藏古本李白集中就有这两首词,宋代黄玉林《绝妙好词选》办“以太白《菩萨蛮》《亿秦娥》为百代词曲之祖”。这本来是没有什么可疑的。问题的提出主要是由明代胡应麟的《少室山房笔丛》,它的理山:1、据《杜阳杂编》等书说,《菩萨蛮》这一词牌是唐末大中年间才有的。如果事实如此,李白当然“何得预制其曲”了。2、说李白“风雅自任,即近体盛行七律,鄙不肯为,宁屑事此?”3、“二词虽工丽,意象亦衰飒,于太白超然之致,不啻窍壤”,因而说李白“必不作如是语”;并说看两词“意调”很类似温庭筠,因而说是晚唐词人嫁名太白。从所举理由看,主要在第一点。
关键词
李白
忆秦娥
真伪问题
菩萨
胡应麟
太白
意象
长安
湖南
词选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李白《别内赴征三首》的真伪问题
5
作者
吴企明
出处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79年第4期76-78,共3页
文摘
李白《别内赴征三首》云: “王命三征去未还,明朝离别出吴关。白玉高楼看不见,相思须上望夫台。出门妻子强牵衣,问我西行几日归?归来倘佩黄金印,莫见苏秦不下机。翡翠为楼金作梯,谁人独宿倚门啼。夜坐寒灯连晓月,行行泪尽楚关西。”
关键词
妻子
黄金
玄宗
李白诗文
至德
水军
真伪问题
元载
南陵
明朝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话说档案(5):档案的“真”与“假”
6
作者
任汉中
机构
湖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出处
《档案管理》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15-115,共1页
文摘
档案的真伪问题是普遍关注的问题。而恰恰是这个问题,让档案人员回答时语焉不详,含糊不清。长期以来,档案学领域并未就这个问题进行过严谨的理论解释,档案管理部门也未对馆藏档案开展过档案真伪鉴定。作为以求真为至高目标的行业,不对档案真伪给予准确的说法,恐怕是说不过去的。因此,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就档案真伪问题给出一个满意的答复。
关键词
档案人员
馆藏档案
含糊不清
档案学
真伪问题
档案管理部门
责任和义务
档案
真伪
分类号
G271 [文化科学—档案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晏子春秋》略论
被引量:
12
7
作者
徐立
出处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3年第4期59-65,共7页
文摘
《晏子春秋》是一部以记载晏婴言行为主的专书。晏婴(?——前500年),春秋后期一位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他是齐国历史上继管仲之后的又一位贤相,历灵、庄、景三朝,从政五十余年,并“以节俭力行重干国”。关于晏婴的材料较多、较集中地保留在《晏子春秋》里面。这部书虽然不能完全作为信史看待,但仍不失为我们研究晏婴这个历史人物的重要资料。《晏子春秋》在中国古代思想史、先秦文学史中应有一定的地位。可是,由于这部书的真伪问题长期聚讼不已,影响到人们对它的重视、研究未能达到应有的水平。它在思想史和文学史上的地位和价值,也还有待于我们重新作真正的认识。本文拟就《晏子春秋》的真伪问题,书中所体现的晏婴的政治思想及这部书的艺术特色作一点粗浅的探索。
关键词
晏子春秋
晏婴
艺术特色
中国古代思想史
真伪问题
齐国
政治家
柳宗元
战国时期
思想家
分类号
G65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文心雕龙》“隐秀”的含义及柔美特征
被引量:
8
8
作者
蔡育曙
出处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2期57-61,共5页
文摘
南朝文学理论家刘勰在《文心雕龙·风骨》篇中,曾着力地论述了一种“壮言慷慨”的美,一种阳刚形态的美,这在《风骨》篇里表露得很明白。但对柔美的剖析阐述则相形见弱,这从《隐秀》篇的情况可以看出来。“隐秀”并不纯粹是论述柔性美,它的含义比较丰富、复杂。它除论及柔性美外,还论述了含蓄美等。由于对《隐秀》篇补文的真伪问题考据家们争论有年,迄无定论。这里则着重探讨其中的柔性美因素。因此,我们对《隐秀》篇的探讨以现存正文为基准,结合《文心雕龙》其他篇章的有关论述一起研究。至于《隐秀》篇的补文,即使纯为明人伪作,那么最低限度也可看作是明人对该篇的一种理解、引申和阐发,所以我们在讨论中把补文也作为一种参证。
关键词
隐秀
文心雕龙
阴柔美
含蓄美
南朝文学
真伪问题
作品
古诗十九首
最低限度
秘响旁通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关于太平天国玺的种种
被引量:
3
9
作者
谢兴尧
出处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2年第2期50-55,70,共7页
文摘
近几年来,关于太平天国玺本身的问题,专家们发表了许多文章,提出了好些问题,归纳起来,约有几项:一是太平天国玉玺的真伪问题;一是太平天国玉玺上玺文的读法和“八位万岁”的解释问题;一是太平天国经常使用的金玺的时间问题等。其中又以讨论玺文的读法和解释“八位万岁”的文章最多,看法不一,未有定论。至于太平天国玺文所包涵的政治意义,则谈者较少,近有荣孟源同志的文章《太平天国的玺文》谈到这个问题(见《历史教学》1979年第6期——以下简称荣文),而这个问题,却是很重要的。
关键词
太平天国
玉玺
军机处
玺文
太平军
国玺
政治意义
历史教学
读法
真伪问题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坟墓文明·帝王图腾·百家讲古
10
作者
房向东
路皖颜
出处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I0010-I0013,共4页
文摘
路皖颜(以下简称路):最近的一个文化现象,也是热闹话题,便是曹操。曹操墓的真伪问题搞得沸沸扬扬,据说,又要开挖刘备墓了。真也罢,伪也罢;挖也罢,不挖也罢,关我们何事!
关键词
图腾
帝王
文明
坟墓
文化现象
真伪问题
曹操
分类号
B933 [哲学宗教—宗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蔡琰被掳年代考辨
11
作者
周芝成
出处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3年第1期151-152,共2页
文摘
蔡琰(文姬)被掳年代,不少研究者认为是初平三年。其根据有二: 一是《悲愤诗》有句云:“卓众来东下,金甲耀日光,平土人脆弱,来兵皆胡羌”。因卓众杀掠乃初平年间事,此为“初平说”之本。二是《后汉书·董卓传》载:“卓以牛辅子婿,素所亲信,使兵屯陕。
关键词
悲愤诗
蔡文姬
后汉书
考辨
兴平
真伪问题
蔡琰
研究者
作品
年代
分类号
G658.3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略谈《红楼梦》的版本
12
作者
应必诚
出处
《远程教育杂志》
1985年第5期17-18,共2页
文摘
中国的古籍,由于传抄和印刷条件等原因,一般说来,都有一个版本问题,版本成了一门专门的学问。特别是《红楼梦》的版本更为复杂,不仅牵涉到一般版本的错夺讹舛,而且还直接关系到《红楼梦》的创作过程,《红楼梦》的思想艺术,甚至《红楼梦》的真伪问题。
关键词
《红楼梦》
版本
问题
创作过程
思想艺术
真伪问题
分类号
I207.411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关于《中华木刻集》
13
作者
王观泉
出处
《鲁迅研究动态》
1985年第4期34-37,共4页
文摘
《鲁迅研究资料》第十四辑上发表了熊融同志《新发现的鲁迅题笺》一文。文中说该木刻集的封面题签系由鲁迅所写,并指出:“由鲁迅亲笔题签的《中华木刻集》的发现和查证,无疑为研究鲁迅从事中国现代木刻的光辉业迹又增添了新的例证。”我保存的《中华木刻集》第二集是丁景唐同志赠我的,那是一九七六年,当时丁先生和我就研究过鲁迅题签的真伪问题。
关键词
木刻
鲁迅研究
真伪问题
木刻运动
版画
伪作
一八艺社
扉页
图案
作品
分类号
I210.97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对公孙龙诡辩的逻辑分析
14
作者
吴士栋
出处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6年第1期1-8,共8页
文摘
多年来打不定主意,有时觉得公孙龙是逻辑家,有时觉得他是诡辩家。近年来认为不必硬分个主次,用个褒贬兼有的名称最妥,称他为精通逻辑的诡辩家。在公孙龙(下文简称龙)的著作里确含有一些逻辑道理,不利用这些道理,龙无法进行诡辩,无法使人口服虽心不服。龙未明确地,更未系统地说明这些道理,但若利用了也算有了一种程度的知识。
关键词
白马论
无指
物指
使人
鸡三足
去取
名实论
不得其所
不等于
真伪问题
分类号
G6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一字千金——郭沫若为《胡笳十八拍》“拍”字进一解
15
作者
肖武
出处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44-44,共1页
文摘
五十年代末,郭沫若仅用七天时间便写出了轰动剧坛的历史剧《蔡文姬》。在为剧本写的序里,郭沫若慷慨地说:“蔡文姬就是我!”的确,蔡文姬(名琰)是汉末的一位才女,能诗文,善音律,有琴曲歌辞名作《胡笳十八拍》传世,写她被掳流落匈奴,后来又被曹操赎回而与亲子别离的苦难经历。这些很像郭老二三十年代被迫东逃和离亲归国的遭遇。然而,近代学者大都认为《胡茄十八拍》是托名的伪作。郭沫若经过精心研究。
关键词
蔡文姬
琴曲歌辞
近代学者
胡茄
五十年代
苦难经历
真伪问题
乐府诗集
能改斋漫录
匈奴语
分类号
H19 [语言文字—汉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考证精当 见解新颖——读张恒寿著《庄子新探》
16
作者
商聚德
出处
《河北学刊》
1988年第5期94-98,共5页
文摘
庄子研究是近年来的热点之一,不但有不少专题论文问世,还先后有几部专著出版。著名学者、河北师范学院历史系教授张恒寿先生的《庄子新探》作为《中国哲学史丛书》之一,出版后受到学术界的普遍重视和高度评价。全书分上下两编。上编主要考论《庄子》各篇的时代真伪,以善于独辟蹊径、开拓视角见长;下编主要分析庄子思想,以见解新颖、说理细密取胜。上下编相对独立,又互相渗透,浑然一体。上编是下编的立论基础,下编是上编的引申发挥,富有逻辑性和论辩力。 一 《新探》上编考论部分,结集了作者从三十年代当研究生至今的研究成果,时间跨度达半个世纪,是倾注作者心力最多的部分。 《庄子》三十三篇传统分内、外、杂三部分,从宋代苏轼以来,对其中的真伪多有怀疑。有的认为大部分篇章都是庄周手笔;有的则认为只有少数篇章可信;有的认为内篇为庄子自著,外杂篇多系伪作,有的则认为内篇绝非庄子思想,倒是外杂篇中某些篇更真实些。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这种争论一直持续到当今,一些哲学史著作,各依据自己对《庄子》各篇可靠程度的理解立论,因之在取材和评价上有很大差距。不解决这个材料真伪问题。
关键词
庄子研究
《庄子》
庄子思想
专题论文
真伪问题
中国哲学史
可靠程度
逻辑性
时间跨度
学术界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再谈《中华木刻集·迅》是集字伪作
17
作者
王观泉
出处
《鲁迅研究动态》
1987年第3期29-31,共3页
文摘
《鲁迅研究动态》编辑部给我转来了熊融写的《〈中华木刻集〉上的题签是集字还是亲题?——蔡祖欢、傅养浩、黄源同志忆往谈片》一文(以下简称“谈片”),是针对我发表在《动态》一九八五年第四期上《关于〈中华木刻集〉》一文的反驳。至此,熊融已发文两篇三次(其中提出“中华木刻集·
关键词
木刻
集字
伪作
鲁迅研究
编辑部
当事人
现代美术史
名字
真伪问题
学术鉴定
分类号
I210.97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李秀成供词是曾国藩的伪造——兼与罗尔纲同志商榷
18
作者
王甸平
出处
《江淮论坛》
1982年第3期37-41,共5页
文摘
关于李秀成供词的真伪问题,解放以前,就有人传说曾国藩家藏有李秀成供词原稿,陈寅恪见到这一原稿后觉得曾国藩不肯把它公开示人,必有不可告人之隐,已暗示不是真货。广西通志馆得此情况,便于1944年派秘书吕集义前往湘乡曾家抄录摄照,并请历史学家罗尔纲鉴定其真伪。罗氏根据故宫博物馆所藏忠王给“李昭寿谕”和庞际云供词手卷中的“忠王答词第二纸”,与曾家藏的供词原稿完全是一人手笔。
关键词
曾国藩
李秀成
罗尔纲
供词
真伪问题
广西通志
原稿
吕集
博物馆
历史学家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D61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华木刻集》上的题签是集字还是亲题——蔡祖欢、傅养浩、黄源同志忆往谈片
19
作者
熊融
出处
《鲁迅研究动态》
1987年第3期24-28,共5页
文摘
王观泉同志在《鲁迅研究动态》一九八五年第四期上发表了《关于〈中华木刻集〉》一文,对我刊登在《鲁迅研究资料》第十四辑上的《新发现的鲁迅题签》所述种种提出异议。他认为这幅题签不是出于鲁迅亲笔,而是“集鲁迅字的伪作”。这个问题,正如他所说,搞清楚这幅鲁迅为《中华木刻集》
关键词
木刻
鲁迅研究
伪作
提出异议
集字
现代美术史
木刻运动
作品
真伪问题
初中学生
分类号
I210.97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再谈《胡笳十八拍》
20
作者
萧滌非
出处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60年第Z1期152-157,共6页
文摘
一关于有关《胡笳十八拍》真伪问题的讨论文章,已由“文学遗产”汇编成书,这对于作进一步的探讨有很大方便。尽管在真伪问题上,双方看法不同,相持不下,但对于这篇作品本身的高度艺术成就,却差不多是一致肯定的。正因为《胡笳十八拍》是这样一篇不容忽视的杰作,这也就迫使我们对于它的真伪问题不能置之不理,或者半途而废。象这样的作品,在文学史上是应该有它的地位的,它要求我们必须对它作出鉴定。
关键词
胡笳十八拍
真伪问题
文学史
作品
归来
再谈
文章
艺术成就
肯定
看法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荀子《赋篇》的真伪问题及研究
张小平
《江淮论坛》
CSSCI
1996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就《心史》真伪问题答陈福康先生
鲁同群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6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全唐诗外编》所收沈亚之逸诗逸句的真伪问题
杨胜宽
《社会科学(甘肃)》
198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关于李白詞两首的真伪問題
吳孟复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论李白《别内赴征三首》的真伪问题
吴企明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7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话说档案(5):档案的“真”与“假”
任汉中
《档案管理》
北大核心
202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晏子春秋》略论
徐立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3
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文心雕龙》“隐秀”的含义及柔美特征
蔡育曙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7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关于太平天国玺的种种
谢兴尧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2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坟墓文明·帝王图腾·百家讲古
房向东
路皖颜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1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蔡琰被掳年代考辨
周芝成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略谈《红楼梦》的版本
应必诚
《远程教育杂志》
198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关于《中华木刻集》
王观泉
《鲁迅研究动态》
198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对公孙龙诡辩的逻辑分析
吴士栋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一字千金——郭沫若为《胡笳十八拍》“拍”字进一解
肖武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199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考证精当 见解新颖——读张恒寿著《庄子新探》
商聚德
《河北学刊》
198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再谈《中华木刻集·迅》是集字伪作
王观泉
《鲁迅研究动态》
198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李秀成供词是曾国藩的伪造——兼与罗尔纲同志商榷
王甸平
《江淮论坛》
198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中华木刻集》上的题签是集字还是亲题——蔡祖欢、傅养浩、黄源同志忆往谈片
熊融
《鲁迅研究动态》
198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再谈《胡笳十八拍》
萧滌非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6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