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9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DMD的真三维显示系统及其三维成像引擎设计 被引量:3
1
作者 韩刚 耿征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24-129,共6页
结合在体元式三维显示(Volumetric 3D display)中比较有代表性的3种显示系统,在说明了体元式真三维显示系统的实现思路和方法的基础上,从应用的角度解析以DMD为核心构成的三维成像引擎在体元式真三维显示系统中的应用,并给出3种基于DMD... 结合在体元式三维显示(Volumetric 3D display)中比较有代表性的3种显示系统,在说明了体元式真三维显示系统的实现思路和方法的基础上,从应用的角度解析以DMD为核心构成的三维成像引擎在体元式真三维显示系统中的应用,并给出3种基于DMD的三维成像引擎架构,能够在不同层次上很好地满足真三维显示对海量数据实时、高速、精确处理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三维显示系统 数字微镜芯片组 真三维成像引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地应力真三维加载模型试验系统的研制及其应用 被引量:16
2
作者 张强勇 陈旭光 +2 位作者 林波 刘德军 张宁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588-1593,共6页
为模拟深部岩体在高地应力条件下的非线性变形破坏特征,研制出一种高地应力真三维加载地质力学模型试验系统,该系统主要由高压加载系统、智能液压控制系统和反力装置系统组成。高压加载系统用于给试验模型施加三维高地应力荷载,主要包... 为模拟深部岩体在高地应力条件下的非线性变形破坏特征,研制出一种高地应力真三维加载地质力学模型试验系统,该系统主要由高压加载系统、智能液压控制系统和反力装置系统组成。高压加载系统用于给试验模型施加三维高地应力荷载,主要包括加载板和大吨位液压千斤顶。为解决相邻加载板因三维加载引起模型体压缩而出现的相互妨碍,即"打架"现象,在试验模型体外设置了中空的正方体导向框。通过前后加载板上设置的导洞盘保证了模型洞室在轴向地应力状态下进行开挖,解决了地下洞室试验模型轴向加载开挖的难题。智能液压控制系统用于试验模型的自动加载与稳压,主要包括试验控制台和智能控制传感器。反力装置系统用于给试验模型提供加载反力,主要包括模型反力架、法兰盘和反力传递板。通过工程应用,有效模拟出深部巷道围岩分区破裂–的非线性变形破坏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三维加载 导向框 开挖导洞盘 深部巷道 非线性变形破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维可视化与Zigbee技术的真三维煤矿人员定位 被引量:17
3
作者 孟祥瑞 徐雪战 +1 位作者 赵光明 殷大发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2期603-608,共6页
针对现阶段煤矿人员定位系统定位不精确、成本高、不能实现真三维人员定位等问题,提出并实现了一种基于三维可视化与Zigbee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的真三维人员煤矿人员定位系统。从系统的设计与优化角度出发,较全面的分析了三维模型的创建... 针对现阶段煤矿人员定位系统定位不精确、成本高、不能实现真三维人员定位等问题,提出并实现了一种基于三维可视化与Zigbee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的真三维人员煤矿人员定位系统。从系统的设计与优化角度出发,较全面的分析了三维模型的创建与导出、真三维定位算法设计、微弱信号检测等关键性问题,构建了真三维人员煤矿人员定位系统,通过定位系统在安徽理工大学煤矿安全高效开采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模拟巷道中的测试数据显示:在测试环境下,平均定位误差仅为0.76 m,较好的满足了煤矿工作环境下从业人员的定位需求。同时,较传统人员定位系统相比,真三维煤矿人员定位系统在定位性能、成本、操作性和视觉感官等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人员定位 三维可视化 ZIGBEE 无线传感器网络 真三维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体感交互的公路真三维设计与系统架构 被引量:8
4
作者 符锌砂 龙立敦 +1 位作者 李海峰 葛婷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91-96,共6页
引入自然交互这一人机交互领域的最新概念,基于Kinect传感器强大的人体识别与关节点空间运动跟踪及坐标定位能力,提出采用体感人机交互技术在三维虚拟空间中进行公路线形几何设计的方法,并给出了公路真三维设计系统架构.讨论了采用手势... 引入自然交互这一人机交互领域的最新概念,基于Kinect传感器强大的人体识别与关节点空间运动跟踪及坐标定位能力,提出采用体感人机交互技术在三维虚拟空间中进行公路线形几何设计的方法,并给出了公路真三维设计系统架构.讨论了采用手势进行公路设计的流程以及手势识别、视角控制、线形实时动态交互优化编辑等功能模块的功能设计与相互关系.并采用微软SDK和Google Earth作为第三方软件,开发了系统原型并进行实验,实现了人机交互手段与公路设计平台由二维向三维转变,验证了基于体感交互的公路真三维设计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工程 线形设计 真三维 系统架构 体感交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真三维岩体建模仿真技术推进岩石力学教学改革 被引量:12
5
作者 王述红 梁成 +2 位作者 杨勇 杨天鸿 徐源 《力学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89-91,共3页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研究项目最新成果的取得,把岩体真三维建模仿真技术引入到岩石力学教学改革与实践中,挖掘教学资源潜力;开展岩体结构、岩石变形与破坏过程的数值试验,再现许多物理实验所不能观察到的力学现象,例如岩体的空间真...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研究项目最新成果的取得,把岩体真三维建模仿真技术引入到岩石力学教学改革与实践中,挖掘教学资源潜力;开展岩体结构、岩石变形与破坏过程的数值试验,再现许多物理实验所不能观察到的力学现象,例如岩体的空间真三维结构、岩石破坏过程块体滑落等,从而使学生对岩石的变形与破坏过程有更加清晰的认识,提高岩石力学实验的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教学改革 真三维建模仿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态体积式真三维立体显示器的色度学特性 被引量:8
6
作者 冯奇斌 王小丽 +1 位作者 吕国强 吴华夏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00-104,共5页
开发了一种真三维显示器样机,由单片DMD、200W UHP光源、RGBRGB 6段4倍速色轮、20层液晶光阀组成的显示体、投影镜头、折叠光路、控制电路等部分组成。对该显示器的色度学特性进行了分析,其色域是NTSC标准的53.8%,色温是5 401K。色轮是... 开发了一种真三维显示器样机,由单片DMD、200W UHP光源、RGBRGB 6段4倍速色轮、20层液晶光阀组成的显示体、投影镜头、折叠光路、控制电路等部分组成。对该显示器的色度学特性进行了分析,其色域是NTSC标准的53.8%,色温是5 401K。色轮是影响色域的主要因素之一,选择新的色轮后,色域提升至NTSC标准的69.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度学特性 真三维立体显示 色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固态体积式真三维立体显示的LED投影照明系统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冯奇斌 牛红林 +1 位作者 华懿魁 吕国强 《光电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93-98,共6页
合肥工业大学开发的固态体积式真三维立体显示器包括单片DMD、UHP投影光源、RGBRGB六段4倍速色轮、方棒、20层液晶光阀组成的显示体、投影镜头、折叠光路、控制电路等,存在刷新率低、色域小的问题。本文设计了基于LED的投影照明系统,包... 合肥工业大学开发的固态体积式真三维立体显示器包括单片DMD、UHP投影光源、RGBRGB六段4倍速色轮、方棒、20层液晶光阀组成的显示体、投影镜头、折叠光路、控制电路等,存在刷新率低、色域小的问题。本文设计了基于LED的投影照明系统,包括RGB三原色LED发光模块、混合聚光镜、X棱镜等,替换样机中的UHP光源和色轮。红、绿、蓝LED顺序发光,光线经准直后进入X棱镜,在方棒的出射端顺序形成红、绿、蓝均匀矩形光斑。LED照明系统无需色轮分色,显示刷新率可达到60Hz。仿真和试验结果证明本文设计的LED照明系统完全满足真三维立体显示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三维立体显示 LED 照明系统 准直透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态体积式真三维立体显示器 被引量:5
8
作者 杨光磊 井长龙 +3 位作者 裴治棋 张应松 宋志刚 冯奇斌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37-142,共6页
为了追求更加真实的立体显示效果,实现真正的三维物理空间显示,合肥工业大学研发了第二代固态体积式真三维立体显示器,文章介绍了显示器的整机结构及系统设计,并对显示效果进行了测试。介绍了显示器的各组成部分及作用,主要包括LED光源... 为了追求更加真实的立体显示效果,实现真正的三维物理空间显示,合肥工业大学研发了第二代固态体积式真三维立体显示器,文章介绍了显示器的整机结构及系统设计,并对显示效果进行了测试。介绍了显示器的各组成部分及作用,主要包括LED光源、方棒积分器、中继系统、全反射棱镜、分色棱镜、三片数字微镜器件、投影镜头、折叠光路、显示体和控制电路等。然后进行了系统设计,包括液晶光阀制作、光源设计和电路模块设计。搭建了样机并测试了整机显示效果,亮度达到123cd/m2,色彩饱和度达到78.43%NTSC色域。显示图像颜色鲜艳,亮度较高,立体感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态体积式真三维立体显示器 数字微镜器件 显示亮度 色彩饱和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三维显示技术在战场可视化系统中的应用 被引量:6
9
作者 王晓东 郭雷 +1 位作者 董银文 赵峰 《火力与指挥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77-80,共4页
在阐述战场可视化对现代战争重要性的基础上,分析了现代战争对战场可视化的新需求,并提出真三维显示作为一种新型的基于体素的三难显示技术。显示效果既具有心理景深又具有物理景深,是战场可视化技术的突破性解决方法。概要介绍了真三... 在阐述战场可视化对现代战争重要性的基础上,分析了现代战争对战场可视化的新需求,并提出真三维显示作为一种新型的基于体素的三难显示技术。显示效果既具有心理景深又具有物理景深,是战场可视化技术的突破性解决方法。概要介绍了真三维显示技术,描述了真三维显示技术在战场可视化系统模型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场可视化 真三维显示技术 可视化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控真三维梯度加载模型试验系统的研制及应用 被引量:3
10
作者 陈旭光 张强勇 +4 位作者 刘德军 张宁 贾超 刘健 段抗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72-277,共6页
为模拟深部地下洞室所处的非均匀三维地应力状态,研制了一种大型数控真三维梯度非均匀加载模型试验系统。该系统包括梯度非均匀加载装置、加载反力装置和数控加压系统。梯度非均匀加载装置分为6个加载面,其加载量值由其所处模型位置决定... 为模拟深部地下洞室所处的非均匀三维地应力状态,研制了一种大型数控真三维梯度非均匀加载模型试验系统。该系统包括梯度非均匀加载装置、加载反力装置和数控加压系统。梯度非均匀加载装置分为6个加载面,其加载量值由其所处模型位置决定,并由数控加压系统控制施加。数控加压系统采用人机交互系统控制加载,实现模型加载过程的自动化、可视化和智能化。该系统能模拟真三维非均匀的真实地应力状态,并可据此研究深部地下洞室围岩的非线性变形特征,进而可更合理地评价地下洞室围岩的稳定性。将该系统应用于注采气压变化条件下的盐岩地下储气库稳定性模型实验,成功获得了在不同稳压阶段及不同注采气速率下的围岩变形收敛规律,发现了低压与稳压时间过长对储库稳定性的不良影响;得到了储气库安全运营的最低限制(4 MPa)。通过实验表明,该系统能真实有效模拟围岩应力状态,控制直观方便,可广泛应用于深部洞室大型地质力学模型实验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控 真三维梯度加载 地下储气库 注采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滑坡区域的真三维数字仿真 被引量:4
11
作者 谭德宝 张煜 孙家柄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7-70,共4页
介绍了一种滑坡区域的真三维数字模型仿真方法。通过已知的滑坡区地形数据,结合地质工作人员提供的剖面图,可以重建该区域的地下不同岩层属性及滑动面等与地质灾害紧密相关的地质结构。模型采用了基于三棱柱体体元的建模方法。实验结果... 介绍了一种滑坡区域的真三维数字模型仿真方法。通过已知的滑坡区地形数据,结合地质工作人员提供的剖面图,可以重建该区域的地下不同岩层属性及滑动面等与地质灾害紧密相关的地质结构。模型采用了基于三棱柱体体元的建模方法。实验结果证明该方法能较好地解决基于层状地质结构的三维仿真,能有效地将采样所获得的各种空间数据相融合,实现滑坡区域的真三维模拟,为地质灾害区域的防治提供可视化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 三棱柱 曲面拟合 真三维建模 地质灾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三维地学模拟系统与水利工程应用 被引量:23
12
作者 吴立新 沙从术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2003年第2期20-25,共6页
水利工程涉及工程地质与岩土开挖问题,在场址选择、渠涵选线、工程施工、沉陷与变形监测全过程中,需要一系列的地质调查、工程勘察、围岩结构及其稳定性分析基础工作。真三维地学模拟的主要目的是基于钻孔数据并综合地球物理与地球化学... 水利工程涉及工程地质与岩土开挖问题,在场址选择、渠涵选线、工程施工、沉陷与变形监测全过程中,需要一系列的地质调查、工程勘察、围岩结构及其稳定性分析基础工作。真三维地学模拟的主要目的是基于钻孔数据并综合地球物理与地球化学等多源地学数据来建立研究区域的集成地学空间数据库,并利用真三维体元来构建研究区域的数字化的真三维地层环境模型,从而在可视化环境中实现地层任意剖切、量算、揭层显示和开挖设计,以及各类地学统计、查询与空间分析。该文以煤矿地质环境建模为例,介绍了国产真三维地学模拟系统GeoMo^(3D)的基本功能,进而分析了GeoMo^(3D)在南水北调工程中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水北调 水利工程 真三维地学模拟 地学数据集成 可视化 围岩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三维套管-水泥环-岩层系统力学模型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伍开松 罗进军 +3 位作者 佘月明 张新政 李明 余长柏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2-15,2,共4页
二维力学模型很难真实反映套管的受力状态,三维力学模型没有考虑地质构造形态对套管损坏的影响。为了克服上述力学模型的缺陷,提出了真三维套管-水泥环-岩层系统力学模型。采用ANSYS软件中自底向上的建模方法建立真三维套损力学模型。... 二维力学模型很难真实反映套管的受力状态,三维力学模型没有考虑地质构造形态对套管损坏的影响。为了克服上述力学模型的缺陷,提出了真三维套管-水泥环-岩层系统力学模型。采用ANSYS软件中自底向上的建模方法建立真三维套损力学模型。根据地质勘探获得的三维地质构造信息,在井眼附近取出一定大小范围内的三维地质构造数据点,以获取不同层位各离散点的高度数据,用这些数据建立井眼周围的三维地质构造曲面,在此基础上生成三维实体的粗糙模型。研究结果表明,真三维套管-水泥环-岩层系统力学模型能够真实地模拟套管实际变形,可与有限元分析方法相结合用于套损的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三维套管-水泥环-岩层系统 力学模型 套损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三维显示在医学教育与仿真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4
作者 田丰 夏雪 王鹤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35-538,共4页
研究了真三维显示技术在医学影像中的应用。使用CT、MRI、DSA原始医学影像作为数据源,对影像进行图像分割与三维重建,在此基础上进行真三维数据转换,运用计算机视觉技术开发互动教学系统。构建了基于真三维显示技术的医学教育与仿真系统... 研究了真三维显示技术在医学影像中的应用。使用CT、MRI、DSA原始医学影像作为数据源,对影像进行图像分割与三维重建,在此基础上进行真三维数据转换,运用计算机视觉技术开发互动教学系统。构建了基于真三维显示技术的医学教育与仿真系统,可呈现与器官组织空间结构一致的立体医学影像,并进行互动仿真操作。真三维显示技术将是医学教育与仿真的重要手段,可为医学教育提供最逼真的模拟实践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三维 体扫描 可视体素 三维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响应光阀的制备及在真三维立体显示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5
作者 牛红林 陆红波 +3 位作者 鲁文武 张贵玉 张俊 冯奇斌 《光电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41-145,共5页
固态体积式真三维立体显示系统主要由数据传输,图像处理模块,高速彩色投影光路模块,显示模块(显示体)以及外围控制电路组成。显示模块由多层液晶光阀组成,光线透过显示体后能量衰减严重,造成显示画面黯淡,模糊,此外,由于光阀响应时间慢... 固态体积式真三维立体显示系统主要由数据传输,图像处理模块,高速彩色投影光路模块,显示模块(显示体)以及外围控制电路组成。显示模块由多层液晶光阀组成,光线透过显示体后能量衰减严重,造成显示画面黯淡,模糊,此外,由于光阀响应时间慢,系统刷新频率低,屏幕存在严重的闪烁问题。本文通过在液晶中添加少量聚合物和手性物添加剂制备出快速响应的聚合物稳定胆甾相液晶光阀,其开态透过率达到88%,响应时间小于1ms。将其应用于真三维立体显示系统,显示画面清晰稳定,无闪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三维立体显示 聚合物稳定胆甾相液晶 快速响应光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实时三维采集及多视三维显示的真三维端到端系统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赵行 耿征 +4 位作者 刘永春 李伟 李托拓 王晶一 张骁 《光电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49-54,共6页
针对三维图像数据获取和显示结合的问题,本文设计了一种融合数据采集和显示的端到端系统。该系统根据人眼自然观察方式,采用对应的采集和显示方法提供对物体从输入(采集)端到输出(显示)端可视化的逼真体验。本文重点阐述了系统中采集、... 针对三维图像数据获取和显示结合的问题,本文设计了一种融合数据采集和显示的端到端系统。该系统根据人眼自然观察方式,采用对应的采集和显示方法提供对物体从输入(采集)端到输出(显示)端可视化的逼真体验。本文重点阐述了系统中采集、传输以及显示部分的软、硬件结构的设计实现,其中输入(采集)端使用相机阵列对物体进行采集,图像经过采集校正后传输到由投影阵列组成的输出(显示)端,进行投影校正后再投影到各向异性散射屏上,以多视真三维显示的方式进行显示。本文对不同参数下的实际物体显示效果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通过合理选择参数,该样机可以很好地以真三维的方式显示采集得到的图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采集 多视真三维显示 端到端系统 图像传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动荷载作用下地铁隧道结构和围岩真三维动力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薛富春 张建民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33-140,共8页
构建精细化双线地铁轨道-隧道结构-围岩非线性耦合系统动力分析模型,以三维黏弹性静-动力统一人工边界模拟地基无限域,考虑材料非线性、接触非线性和隧道运营前的静应力状态,研究移动荷载作用下地铁隧道和围岩的动力行为。结果表明:荷... 构建精细化双线地铁轨道-隧道结构-围岩非线性耦合系统动力分析模型,以三维黏弹性静-动力统一人工边界模拟地基无限域,考虑材料非线性、接触非线性和隧道运营前的静应力状态,研究移动荷载作用下地铁隧道和围岩的动力行为。结果表明:荷载移动过程中,隧道衬砌周向不同位置均经历了多次加、卸载过程;衬砌的动应力水平较低但速率效应明显;受载钢轨附近位置的动应力响应规律性较强,较远位置的动应力响应无明显规律;受载钢轨正下方靠近衬砌处的土单元以受压为主,其动应力水平较低但速率效应较大;同一断面衬砌在不同时刻和同一时刻不同位置处断面受力状态不同,其轴力合力与合弯矩的变化不完全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移动荷载 隧道 动力分析 真三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光对固态体积式真三维显示闪烁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杨良勇 王阳 +3 位作者 金韬 石珩臻 康吴伟 方勇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006-1012,共7页
为了优化固态体积式真三维显示中的闪烁现象,研究了环境光对于显示闪烁的影响。通过傅里叶变换在频域获得环境光与成像光信号叠加后的频域能量分布,分析了环境光影响显示闪烁的原因。同时,设计完成了两组视觉感知实验并进行统计分析。... 为了优化固态体积式真三维显示中的闪烁现象,研究了环境光对于显示闪烁的影响。通过傅里叶变换在频域获得环境光与成像光信号叠加后的频域能量分布,分析了环境光影响显示闪烁的原因。同时,设计完成了两组视觉感知实验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环境光的频率、最大光强及占空比对于真三维显示的闪烁程度有显著性影响,显著性差异小于0.001。其中,环境光的频率是影响显示闪烁的首要因素,环境光频率与显示刷新率相匹配是消除环境光对闪烁影响的主要途径;降低最大光强或提高占空比有助于消除闪烁。闪烁程度评价模型的评估结果与实验结果的相关系数大于0.99,研究结果对于基于层叠屏的三维显示闪烁程度优化具有积极的启发和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态体积式真三维 环境光 闪烁 视觉感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PGA的真三维显示器构建 被引量:2
19
作者 田丰 饶谦 张文俊 《电视技术》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2期25-28,共4页
通过介绍已制作的真三维显示器,解释了基于可视体素的显示技术。针对LED真三维显示分辨力较低的问题,采用了数字光投影的真三维显示方案,提出了基于FPGA的多机同步投影方法,实现了较高分辨力的空间可视体素显示。实验证明,该方法可保证... 通过介绍已制作的真三维显示器,解释了基于可视体素的显示技术。针对LED真三维显示分辨力较低的问题,采用了数字光投影的真三维显示方案,提出了基于FPGA的多机同步投影方法,实现了较高分辨力的空间可视体素显示。实验证明,该方法可保证真三维显示的实时性,降低系统对机械转台与光学元件的要求,为立体影像的互动提供了可靠的硬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三维 可视体素 现场可编程门阵列 同步显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光学的真三维触控定位与识别方法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田晶 田丰 +2 位作者 凌晨 王鹤 张文俊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4-70,共7页
通过介绍真三维显示技术与无标记空间定位原理,提出了真三维两点触控实现方法,搭建了真三维两点触控定位与识别系统。针对真三维空间定位绘制、空间两点跟踪和手势识别问题,研究了真三维两点触控交互方法。实验证明,在不需要佩戴任何标... 通过介绍真三维显示技术与无标记空间定位原理,提出了真三维两点触控实现方法,搭建了真三维两点触控定位与识别系统。针对真三维空间定位绘制、空间两点跟踪和手势识别问题,研究了真三维两点触控交互方法。实验证明,在不需要佩戴任何标记和传感器的条件下,基于光学的空间两点触控方法与系统能够满足真三维显示的人机交互要求,且环境光的变化不干扰人机交互的操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三维 光学触控 空间定位 手势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