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绿色增长核算方法的中国省际经济差距来源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石风光 《统计与信息论坛》 CSSCI 2014年第11期23-29,共7页
通过构建绿色经济增长核算模型,测算中国省区经济增长的源泉,并利用虚拟增长分布法和状态空间模型分析要素投入和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及构成对中国省际经济差距的影响。研究认为:绿色技术效率对中国省际经济差距影响最大,其次为资本深化和... 通过构建绿色经济增长核算模型,测算中国省区经济增长的源泉,并利用虚拟增长分布法和状态空间模型分析要素投入和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及构成对中国省际经济差距的影响。研究认为:绿色技术效率对中国省际经济差距影响最大,其次为资本深化和绿色技术进步的作用,而人力资本对中国省际经济差距的影响最小;围绕加快绿色技术进步和提升绿色技术效率,提出改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以缩小中国省际经济差距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经济增长核算 省际经济差距 虚拟增长分布 状态空间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视角下的中国省际经济差距来源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石风光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53-62,共10页
文章用考虑能源环境因素的绿色经济增长核算模型,将中国省区经济增长分解为环境技术进步、环境技术效率、环境管制、产业环境结构和要素投入等五个部分,进一步利用核密度方法、时变参数方法、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方法分析了五种增长... 文章用考虑能源环境因素的绿色经济增长核算模型,将中国省区经济增长分解为环境技术进步、环境技术效率、环境管制、产业环境结构和要素投入等五个部分,进一步利用核密度方法、时变参数方法、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方法分析了五种增长源泉对中国省际经济差距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要素投入是拉动中国省区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环境技术进步和环境管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较低,而环境技术效率和产业环境结构的总体恶化则阻碍了中国省区经济的增长;2000年以来,中国省际经济差距总体呈现缩小趋势,要素投入是促使中国省际经济差距趋于缩小的唯一因素,而其他因素都在不同程度上拉大了中国省际经济差距。其中,环境管制对省际经济差距的扩大作用最显著,其次是环境技术效率和环境技术进步的作用,而产业环境结构对地区差距的扩大作用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向性环境生产函数 环境全要素生产率 环境管制 产业环境结构 省际经济差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省际经济差距来源分析
3
作者 石风光 《统计与信息论坛》 CSSCI 2013年第3期32-37,共6页
在利用索洛模型对中国省区1985—2009年经济增长进行分解的基础上,结合空间标准差指标并采用基于VAR模型的脉冲响应函数分析了中国省际经济差距状况及来源。研究发现:总的来看,中国省区劳均产出与要素投入均呈现空间σ趋异倾向,而全要... 在利用索洛模型对中国省区1985—2009年经济增长进行分解的基础上,结合空间标准差指标并采用基于VAR模型的脉冲响应函数分析了中国省际经济差距状况及来源。研究发现:总的来看,中国省区劳均产出与要素投入均呈现空间σ趋异倾向,而全要素生产率则在呈现空间σ收敛后趋于稳定。进一步利用VAR模型及脉冲响应函数分析发现,在较长时期内,要素投入总体上扩大了中国省际经济差距,而全要素生产率则有助于缩小省际经济差距,这主要是由要素投入的经济拉动滞后效应和技术的扩散效应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协动空间权重矩阵 脉冲响应函数 要素投入 全要素生产率 省际经济差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省际经济差距的格局演变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1
4
作者 管豪 《区域经济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2-39,共8页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省际绝对经济差距在不断扩大,但相对经济差距呈现在波动中总体下降趋势。以基尼系数测度的中国省际经济差距一直处在正常范围,并没有出现经济差距过大的现象。伴随着省际经济差距的时序变化,中国省际经济差距在空间上...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省际绝对经济差距在不断扩大,但相对经济差距呈现在波动中总体下降趋势。以基尼系数测度的中国省际经济差距一直处在正常范围,并没有出现经济差距过大的现象。伴随着省际经济差距的时序变化,中国省际经济差距在空间上也在不断发展变化。从东中西三大地带看,经历了东中西三大地带经济差距扩大再缩小的过程;从南北区域来看,中国经济的重心不断从北方区域向南方区域转移。单位劳动所拥有的资本量、市场化水平、城镇化水平、产业结构、交通基础设施、对外开放水平、技术创新能力、人力资本以及人口等因素对省际经济差距及其演变产生了影响。由此,我们要采取有力措施促进各省经济协调发展,落后省份应提升自我发展的动能,要加强省际交流与合作,促进各省经济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省际经济差距 时空演变 标准差 基尼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省际区域经济差距演进及协调发展 被引量:11
5
作者 高志刚 克甝 《区域经济评论》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4-36,共13页
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是新时代中国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省际区域经济差距经历了差距拉大—逐渐缩小—缓慢增大—逐渐缩小—维持不变的过程,逐步趋于收敛,其深层原因在于经济发展基础、资本投入、区域要素配置、区... 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是新时代中国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省际区域经济差距经历了差距拉大—逐渐缩小—缓慢增大—逐渐缩小—维持不变的过程,逐步趋于收敛,其深层原因在于经济发展基础、资本投入、区域要素配置、区域要素使用和制度因素的地区异质性。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要不断加强对中西部地区的资本投入,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开放水平,推进贸易高质量发展,完善与区域协调发展总体战略要求相适应的宏观区域政策和区域管理体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省际区域经济差距 时空分异 影响因素 协调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知识经济发展战略的进一步思考 被引量:5
6
作者 崔援民 武建奇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1999年第4期1-7,共7页
知识经济是把双刃剑,一方面,它更看重知识和人才。资源和原有发展基础的重要性降低给了不同发展水平的省份以“重新洗牌”的机会;另一方面,相对落后省份又大多是“资源型”省份所以,缩小与先进省份经济差距的难度又增大了。省际差... 知识经济是把双刃剑,一方面,它更看重知识和人才。资源和原有发展基础的重要性降低给了不同发展水平的省份以“重新洗牌”的机会;另一方面,相对落后省份又大多是“资源型”省份所以,缩小与先进省份经济差距的难度又增大了。省际差距本质上是知识化程度的差距。本文对发展河北知识经济,缩小河北与先进省份知识占有方面的差距的战略观念、战略方针和战略对策作了初步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北 知识经济 经济差距 省际经济差距 发展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