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深化政府间财政关系改革的四项重点任务
1
作者 方红生 《财经论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14,共4页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就深化政府间财政关系改革,特别是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关系改革作出了重要部署,既有缓解地方政府财政困难的中短期目标的思量,也有...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就深化政府间财政关系改革,特别是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关系改革作出了重要部署,既有缓解地方政府财政困难的中短期目标的思量,也有加快建立健全与中国式现代化相适应的政府间财政关系制度的中长期目标的考虑。为深化政府间财政关系改革,《决定》围绕保持和加强中央调控能力、发挥好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聚焦减轻地方政府财政困难、权责清晰、财力协调、区域均衡四方面的目标要求,进一步理顺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关系,加快形成稳定的各级政府事权、支出责任与财力相适应的制度,部署了四项重点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财政关系 地方政府财政 中长期目标 支出责任 区域均衡 中国式现代化 政府事权 短期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省以下政府间合理财政关系问题研究——兼论“省管县”体制向常态化发展的制度要求 被引量:1
2
作者 贾小雷 《地方财政研究》 2011年第6期48-52,共5页
"省管县"财政管理措施的实施必定导致地方行政管理层级与财政管理层级关系的不匹配。而上下级政府间关系中的财政利益一旦发生疏离,不可避免地对于地方经济社会统筹发展中的资源整合动力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因此对于"... "省管县"财政管理措施的实施必定导致地方行政管理层级与财政管理层级关系的不匹配。而上下级政府间关系中的财政利益一旦发生疏离,不可避免地对于地方经济社会统筹发展中的资源整合动力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因此对于"省管县"财政体制改革的认识不能仅定位于压缩财政层级或县域政区财政脱困的权宜之计,必须将其提升至地方行政管理体制变革的高度。在这个过程中的基本策略是逐步通过解除市领导县的管理体制、重新整合县域行政辖区,以及必要的省级行政区划的调整,在形成了一个相对合理地方行政管理层级架构之后,方能营造出构建相对合理的地方政府间财政关系的可能性,进而使得"省管县"财政管理体制成为一种常态化的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政管理体制 地方政府财政关系 管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省以下财政分权与政府间关系——兼论“省直管县”
3
作者 宁家耀 李军 田斌 《地方财政研究》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0-36,共7页
本文从财政分权的决定因素入手,实证分析了政府间转移支付对省以下财政分权的影响,结果表明,地方政府的"双重援助依赖"引起了省以下政府的过度集权。与县级政府相比,省级政府的权力和资源更容易被地方精英所觊觎,并产生更大的... 本文从财政分权的决定因素入手,实证分析了政府间转移支付对省以下财政分权的影响,结果表明,地方政府的"双重援助依赖"引起了省以下政府的过度集权。与县级政府相比,省级政府的权力和资源更容易被地方精英所觊觎,并产生更大的"横财效应"和"贪婪效应"。资本等生产要素在省内的流动性比省际间要高,分权条件下县级政府为增长而竞争的激励更强。"省直管县"制度难以孕育县级经济发展动力,对根本解决县乡财政困难作用有限,借鉴"命令模式"建立省以下分权制度可能找到解决之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移支付 政府关系 财政分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省以下政府间合理财政关系问题研究——兼论“省管县”体制向常态化发展的可能性及路径
4
作者 贾小雷 《太平洋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76-84,共9页
对于"省管县"财政体制改革的认识,不能仅定位于压缩财政层级或县域政区财政脱困的权宜之计,必须将其提升至地方行政管理体制变革的高度。中国的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必须在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本文认为,... 对于"省管县"财政体制改革的认识,不能仅定位于压缩财政层级或县域政区财政脱困的权宜之计,必须将其提升至地方行政管理体制变革的高度。中国的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必须在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本文认为,应逐步通过解除市领导县的管理体制,重新整合县域行政辖区,以及必要的省级行政区划的调整,在形成了一个相对合理地地方行政管理层级架构之后,方能营造出构建相对合理的地方政府间财政关系的可能性,进而使得"省管县"财政管理体制成为一种常态化的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政管理体制 地方政府财政关系 管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构地方政府间财政关系——基于政府财政层级变革的分析 被引量:15
5
作者 田发 周琛影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38-42,共5页
目前,地方财政日益困难,已经影响到地方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地方财政困难根源于各级地方财政关系混乱,事权与财权高度不对称。解困的根本出路在于规范地方政府间财政关系,进行财政体制创新。但是,若按... 目前,地方财政日益困难,已经影响到地方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地方财政困难根源于各级地方财政关系混乱,事权与财权高度不对称。解困的根本出路在于规范地方政府间财政关系,进行财政体制创新。但是,若按现有过多的政府财政层级去规范各级地方财政关系,基层财政则没有出路。因此,要真正规范各级地方财政关系,彻底解决地方财政困境,须着眼于改革政府财政层级,构建中央一省一市(县)三级财政尊以此为基础,合理划分各级地方的事权和财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财政关系 分税制 中国 财政体制 地方政府 财政管理 政府财政层级 事权 财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县乡财政困难看政府间财政关系改革——以西安贫困县为案例 被引量:21
6
作者 刘尚希 邢丽 《地方财政研究》 2006年第3期13-17,共5页
关键词 县乡财政困难 政府财政关系 农村税费改革 西安市 贫困县 减轻农民负担 案例 政策效果 政府关系 制度性成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央代发地方债券的经济法分析——兼论政府间财政关系的法治化进路 被引量:13
7
作者 冯果 李安安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33-237,共5页
中央代发地方债券是调整政府间财政关系的重要举措,但存在诸多法律隐忧,主要表现为多重的风险类别与模糊的责任边界。完善中央代发地方债券的监管机制与争端解决机制是匡正政府间财政关系的必然选择。实现政府间财政关系的法治化,需要... 中央代发地方债券是调整政府间财政关系的重要举措,但存在诸多法律隐忧,主要表现为多重的风险类别与模糊的责任边界。完善中央代发地方债券的监管机制与争端解决机制是匡正政府间财政关系的必然选择。实现政府间财政关系的法治化,需要在形式法治上修订《预算法》和制定《政府间财政关系法》,在实质法治上则需将"实质合理性"与"社会妥当性"注入财政体制的内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代发地方债券 政府财政关系 法治化进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省以下财政分权、转移支付与地方政府规模——对中国县级数据的分析 被引量:6
8
作者 宁家耀 吴明 《当代经济管理》 2012年第4期66-69,共4页
中国的省以下分权改革由地方政府参照中央与省的制度安排自行调整,省内财政体制的安排存在较大差异。文章利用中国的县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省以下财政分权与地方政府规模的关系,结果表明,"双重援助依赖"的地方财政制度显著... 中国的省以下分权改革由地方政府参照中央与省的制度安排自行调整,省内财政体制的安排存在较大差异。文章利用中国的县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省以下财政分权与地方政府规模的关系,结果表明,"双重援助依赖"的地方财政制度显著扩张了地方政府规模,其原因主要在于地方官员的"横财效应"机制和转移支付存在的严重"粘蝇纸效应"。因此,想要约束政府规模的膨胀,一个有效的方式便是通过制度安排消除省内地方政府的"双重援助依赖"格局,通过县级政府竞争提高地方政府运营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下财政分权 转移支付 地方政府规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政府间财政关系的特色 被引量:3
9
作者 毛晖 邵稳重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07-111,共5页
在中国,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关系存在博弈关系。分税制后,中央下放了更多的支出责任,地方财政谋求制度外收入的动机增强。在分析中国的地方财政活动时,不应局限于地方政府的预算表,完全意义上的地方财政体系应包括有关的准财政活动。
关键词 政府财政关系 财政体制 地方财政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横向财政转移支付立法与政府间财政关系的构建 被引量:25
10
作者 徐阳光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84-91,共8页
政府间财政关系包括纵向、横向与斜向三个重要的维度,横向转移支付是政府间财政关系的重要内容,中国目前缺失这种重要的制度,但以行政主导形式呈现在中国广阔地域上的对口支援机制具有横向转移支付制度的雏形,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功不可... 政府间财政关系包括纵向、横向与斜向三个重要的维度,横向转移支付是政府间财政关系的重要内容,中国目前缺失这种重要的制度,但以行政主导形式呈现在中国广阔地域上的对口支援机制具有横向转移支付制度的雏形,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功不可没。中国的横向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可以此为契机,参考德国的"纵横均衡"模式,在地方试行的基础上予以推广,借以推动中国政府间财政关系的法治化发展,为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提供财政法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财政关系 财政转移支付法 横向财政转移支付 对口支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央与民族自治地方政府间财政关系新原则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玉玲 潘登 江荣华 《地方财政研究》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36-40,共5页
对于中央与民族自治地方政府间财政关系的原则而言,"财权与事权统一"或者"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提法都比较笼统。中央与民族自治地方政府间财政关系的基本逻辑应为:在明确民族自治地方政府公共服务职责和支出责任的... 对于中央与民族自治地方政府间财政关系的原则而言,"财权与事权统一"或者"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提法都比较笼统。中央与民族自治地方政府间财政关系的基本逻辑应为:在明确民族自治地方政府公共服务职责和支出责任的基础上,匹配相应的财力,财权作为财力的基础。此外,应逐渐完善民族自治地方的财政自治权,与财力共同形成"财政共治力",以满足其公共服务职责的需要,完成支出责任。因此,中央与民族自治地方政府间财政关系的新原则为"明确民族自治地方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责和支出责任,支出责任与财政共治力匹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自治地区 政府财政关系 支出责任 财政共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政府间财政关系的演变(1949-2009) 被引量:29
12
作者 张光 《公共行政评论》 2009年第6期26-57,共32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来的政府间财政关系,经历了中央计划(1949-1978)、财政包干(1979-1993)和分税制(1994至今)三个体制阶段。论文借助财政联邦主义的政治经济分析框架,试图就如下问题做出回答:在不同的政府间财政关系制度下,财富和收...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来的政府间财政关系,经历了中央计划(1949-1978)、财政包干(1979-1993)和分税制(1994至今)三个体制阶段。论文借助财政联邦主义的政治经济分析框架,试图就如下问题做出回答:在不同的政府间财政关系制度下,财富和收入在国家与社会之间是如何分配的?国家财政收入在中央与地方之间、在不同的地区之间是如何分配的?谁是受益者?谁是受损者?其对经济增长产生了何种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财政关系 中央计划 财政包干 分税制 转移支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国家治理框架下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政府间财政关系 被引量:20
13
作者 于树一 《地方财政研究》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1-16,22,共7页
当前,我国改革进入以国家治理为标志的新阶段,财政体制改革的目标要求也应适时转换:立足现有基础,探索建立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相呼应的财政体制——现代财政体制。现代财政体制要求按照"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原则理顺政府间... 当前,我国改革进入以国家治理为标志的新阶段,财政体制改革的目标要求也应适时转换:立足现有基础,探索建立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相呼应的财政体制——现代财政体制。现代财政体制要求按照"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原则理顺政府间财政关系,这就涉及到确定政府事权总的范围、政府间事权和支出责任的划分、为各级政府事权和支出责任寻求资金来源、优化财政收入结构、完善转移支付制度等多方面问题。对这些问题一一作答,才可能促成事权和支出责任的全面实现,才可能使政府间财政关系符合国家治理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治理 事权 支出责任 政府财政关系 现代财政体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政府间财政关系实证分析——兼析基层公共治理的财政困境及路径 被引量:12
14
作者 卢洪友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30-35,共6页
1994年分税制改革后,中国政府间财政关系在没有确定政府与市场、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效率边界下,向着财政收入层层集权、公共事务治理责任及相应的支出负担层层下移的方向演变,结果导致基层财政普遍处于“紧”运行之中,并衍生出一系列基... 1994年分税制改革后,中国政府间财政关系在没有确定政府与市场、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效率边界下,向着财政收入层层集权、公共事务治理责任及相应的支出负担层层下移的方向演变,结果导致基层财政普遍处于“紧”运行之中,并衍生出一系列基层公共治理问题。理顺中国政府间财政关系,必须按“以公共需要为本”的公共治理观和公共财政观、“财政负担与财政能力大致对称”的政府间纵向支出结构安排观以及“基本公共品优先保障”的各级政府横向支出结构安排观,从根本上解决政府效率职能界定、政府间公共事务治理责任及相应的支出负担划分、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重建、打破城市与农村公共品分割分治的“一品两制”等深层次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财政关系 分税制 基层公共治理 制度安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债券制度中的政府间财政关系 被引量:14
15
作者 熊伟 《新视野》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05-109,共5页
自分税制实施以来,我国曾实行中央转贷地方、中央代地方发行、中央代地方偿还等三种地方债模式。这三者都有发债规模的控制,且都由中央承担最后偿还责任。导致这个事实的原因不仅仅在于《预算法》对地方发债的限制,更在于我国现行政府... 自分税制实施以来,我国曾实行中央转贷地方、中央代地方发行、中央代地方偿还等三种地方债模式。这三者都有发债规模的控制,且都由中央承担最后偿还责任。导致这个事实的原因不仅仅在于《预算法》对地方发债的限制,更在于我国现行政府间财政关系模式下,财政收支划分和转移支付由国务院单方决定和调整,地方政府无法成为独立的财政主体,进而独立对外偿还债务。今后应由全国人大制定《财政收支划分法》和《转移支付法》,以保障地方的财政自主权;同时,应制定《公债法》,防止地方滥用发债权,让地方政府有机会成为独立的财政主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债券 财政收支划分 政府财政关系 地方财政自主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府间财政关系改革的多维思考 被引量:5
16
作者 徐永红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7-13,共7页
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前提条件之一在于公共品供给结构的均衡化,而公共品供给结构的均衡化又取决于一级政府的内在激励机制和外在的制度环境,因此,单纯依靠财政体制改革无法充分提高政府间财政关系的运行绩效。换言之,当前地方政府公共品供... 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前提条件之一在于公共品供给结构的均衡化,而公共品供给结构的均衡化又取决于一级政府的内在激励机制和外在的制度环境,因此,单纯依靠财政体制改革无法充分提高政府间财政关系的运行绩效。换言之,当前地方政府公共品供给结构失衡与"供给困境"不仅是财政体制自身缺陷所致,GDP政治绩效考核标准、地方政府行为异化以及监督约束机制的缺位共同导致了公共品的"供给困境"。所以,政府间财政关系改革的下一步不能仅仅侧重于收入一方,必须优化以经济增长为根本的政治晋升激励机制,向以服务民生为目标的公共服务型政府转变,同时从事权优化配置为逻辑起点带动整个财政体制的完善,并提高法治化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财政关系 政治激励机制 形式与实质法治 顶层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出口退税:中央的政策与地方的分担——一项关于政府间财政分配关系的个案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王殿志 《地方财政研究》 2007年第9期38-41,60,共5页
出口退税,有时也称出口退(免、抵)税,指退还或免抵出口货物在国内生产或流转环节缴纳的增值税或消费税。中央财政是出口退税资金的主要来源,而地方财政通过定额上解、账户托管贷款贴息、超基数增量分成等方式加以分担,构成必要的... 出口退税,有时也称出口退(免、抵)税,指退还或免抵出口货物在国内生产或流转环节缴纳的增值税或消费税。中央财政是出口退税资金的主要来源,而地方财政通过定额上解、账户托管贷款贴息、超基数增量分成等方式加以分担,构成必要的补充。中央与地方共同负担出口退税,是政府间财政分配关系的具体体现。根据国家税务总局的统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政分配关系 出口退税 中央财政 政府 分担 个案 政策 国家税务总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政府间财政关系变革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温立洲 朱泉睿 周艳平 《经济与管理》 CSSCI 2020年第5期36-42,共7页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这一重要论断,这是首次将财政上升到了国家治理的高度。但是随着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的推进,我国当前政府间财政关系存在一定局限性,如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中央权限过大且缺少法律约束,...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这一重要论断,这是首次将财政上升到了国家治理的高度。但是随着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的推进,我国当前政府间财政关系存在一定局限性,如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中央权限过大且缺少法律约束,地方税收入少、不稳定,转移支付结构不合理等。完善我国政府间财政关系的改革方向,应合理划分事权与支出责任,加快相关法律出台;对税权进行合理划分兼顾公平效率原则;更好地权衡一般性转移性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的比重;完善法律体系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治理 财政体制 政府财政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我国政府间财政分配关系的改进策略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樱杕 《财经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64-67,共4页
中国各级政府间财政关系自改革以来有所改进 ,但因政治体制改革的滞后及相关经济改革的缺位 ,非规范特征明显 ,相当程度上阻碍着中国经济市场化及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因此 ,有必要通过明确政府职能目标、合理划分各级政府事权、修正... 中国各级政府间财政关系自改革以来有所改进 ,但因政治体制改革的滞后及相关经济改革的缺位 ,非规范特征明显 ,相当程度上阻碍着中国经济市场化及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因此 ,有必要通过明确政府职能目标、合理划分各级政府事权、修正分税机制予以矫正和疏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财政关系 事权 非规范化 分税机制 中国 政府职能 预算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资助法令的政治:中国政府间财政关系和政治结构 被引量:2
20
作者 范永茂 《公共行政评论》 2010年第2期200-202,共3页
关键词 政府财政关系 政治结构 法令 中国 资助 下级政府 财力支持 政府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