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铁车站端头盾构井的空间分析 被引量:10
1
作者 黎钜宏 盛建龙 +1 位作者 邓静 王淇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3-77,共5页
地铁地下车站端头盾构井是整个车站结构受力最复杂的地方,为确保其施工阶段和使用阶段的安全,必须对盾构井结构进行准确分析。以深圳地铁2号线东延线工程岗厦北站东端盾构吊出井为例,利用ANSYS 13.0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盾构井结构的空间... 地铁地下车站端头盾构井是整个车站结构受力最复杂的地方,为确保其施工阶段和使用阶段的安全,必须对盾构井结构进行准确分析。以深圳地铁2号线东延线工程岗厦北站东端盾构吊出井为例,利用ANSYS 13.0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盾构井结构的空间计算模型,研究端头盾构井主体结构各主要构件的受力特性。结果表明:端头盾构井空间效应显著,通过建立空间计算模型可避免平面简化模型对墙体转角处边界约束条件和板侧向刚度的不合理假定。所得计算结果对类似工程设计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地铁车站 端头盾构井 空间模型 内力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砂层地带盾构井端头加固计算与应用 被引量:10
2
作者 刘胜利 麦家儿 游杰 《隧道建设》 2009年第3期301-304,309,共5页
针对广州地区地铁盾构施工端头井加固现状,介绍砂土地层盾构端头加固的主要方法和基本要求、加固体强度和稳定性的验算模式,结合某具体工程的地层条件,对加固效果进行了核算。
关键词 盾构井 砂层 端头加固 加固体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物元分析理论的盾构井施工方案评价 被引量:4
3
作者 张军 陈欢 张玉丽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15-120,共6页
针对地下管廊盾构井施工方案优选中存在影响因素多、施工条件复杂和现场环境变化难以预测等问题,将物元理论和层次分析法相结合,运用Matlab等辅助工具,建立了一种新型的物元分析模型.通过对地下管廊盾构井施工方案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 针对地下管廊盾构井施工方案优选中存在影响因素多、施工条件复杂和现场环境变化难以预测等问题,将物元理论和层次分析法相结合,运用Matlab等辅助工具,建立了一种新型的物元分析模型.通过对地下管廊盾构井施工方案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可以有效地处理复杂多样的指标系统,将定性与定量分析有机结合起来,弱化人为因素的影响.由于物元要素具有多样性和发散性,该模型还可以应用到建筑结构形式优选和滑坡灾害风险预测等多种领域,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元理论 层次分析法 盾构井 施工技术 综合评判 权重 经典域 节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铁车站盾构井处临时环梁计算优化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高涛 赵芮 《隧道建设》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44-548,共5页
盾构井在盾构吊装期间,侧向压力主要由临时环梁承担,开孔周边受力情况较为复杂。本文通过对地铁车站盾构井处临时环梁进行三维建模计算,并与传统二维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得出如下结论:1)二维计算存在局部弯矩过大及配筋过于保守等缺点,有... 盾构井在盾构吊装期间,侧向压力主要由临时环梁承担,开孔周边受力情况较为复杂。本文通过对地铁车站盾构井处临时环梁进行三维建模计算,并与传统二维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得出如下结论:1)二维计算存在局部弯矩过大及配筋过于保守等缺点,有一定的优化余地;2)相对于二维计算,三维整体建模计算结果更加合理,得出的结构尺寸及配筋结果对于类似工程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车站 盾构井 临时环梁 SAP2000 有限元 三维整体计算 二维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环境下大型盾构井的设计 被引量:3
5
作者 王丽庆 《铁道标准设计》 2007年第z1期48-50,共3页
北京地下直径线盾构始发井深31.72m,净空尺寸为15m×17m,为超大、超深基坑工程;阐述在地质条件复杂和周围建(构)筑物密集、沉降变形控制标准高,施工工况多、受力复杂等情况下超大型竖井的设计。
关键词 地铁隧道 盾构井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铁窄盾构井倾斜下吊轨排施工方法及吊装装置研究
6
作者 车彦海 杨宝锋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00-104,共5页
通过对城市地铁窄盾构井倾斜下吊轨排施工方法总结,设计出一种新型的轨排倾斜下吊吊装装置,改进了轨排倾斜下吊的施工方法,解决了传统轨排吊装装置无法在窄盾构井处实现轨排直接吊装到位的难题,在保证施工安全的情况下,能有效地降低作... 通过对城市地铁窄盾构井倾斜下吊轨排施工方法总结,设计出一种新型的轨排倾斜下吊吊装装置,改进了轨排倾斜下吊的施工方法,解决了传统轨排吊装装置无法在窄盾构井处实现轨排直接吊装到位的难题,在保证施工安全的情况下,能有效地降低作业人员劳动强度、较大幅度的提高施工进度,同时在复杂环境中具有更广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盾构井 轨排倾斜吊装方法 轨排吊装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挖车站盾构井环框梁的受力分析及优化设计 被引量:7
7
作者 马鹏远 阳文胜 +1 位作者 黎新亮 蒋雅君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34-138,共5页
以长沙市地铁3号线某明挖车站为研究对象,探讨盾构井环框梁在施工阶段的受力状态及优化设计方法。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进行荷载组合计算,分别应用三维立体模型和平面模型计算盾构井环框梁结构内力。对比分析三维立体模型和平面模型计算结... 以长沙市地铁3号线某明挖车站为研究对象,探讨盾构井环框梁在施工阶段的受力状态及优化设计方法。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进行荷载组合计算,分别应用三维立体模型和平面模型计算盾构井环框梁结构内力。对比分析三维立体模型和平面模型计算结果,结合工程经验总结认为可以通过考虑侧墙刚度、弯矩调幅、弯矩削峰的方法优化平面数值计算,并介绍考虑侧墙作为翼缘对盾构井环梁刚度增大系数的计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车站 盾构井 环框梁 数值计算 刚度增大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璃纤维筋在盾构井围护结构中的应用 被引量:17
8
作者 杨红军 《隧道建设》 2008年第6期711-715,共5页
用玻璃纤维筋代替盾构围护结构中的钢筋,不但保证了盾构井围护结构的安全,而且使盾构始发、到达施工时不需要人工破除洞门,减少了盾构施工的安全风险。介绍玻璃纤维筋的性质,论述在盾构始发和到达井围护结构中的应用方法及应用效果,并... 用玻璃纤维筋代替盾构围护结构中的钢筋,不但保证了盾构井围护结构的安全,而且使盾构始发、到达施工时不需要人工破除洞门,减少了盾构施工的安全风险。介绍玻璃纤维筋的性质,论述在盾构始发和到达井围护结构中的应用方法及应用效果,并对今后的设计、施工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纤维筋 盾构井 围护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盾构井环框梁等效侧向刚度计算及对基坑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刘亮 《隧道建设(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620-1626,共7页
为研究在地铁明挖基坑计算中由于忽略盾构井开孔导致的结构侧向刚度削弱问题对基坑受力和变形的影响,以武汉地铁11号线未来三路站标准2层盾构井基坑为例,建立荷载-结构模型,根据k=F/l计算盾构井环框梁结构等效侧向刚度,并将其作为基坑... 为研究在地铁明挖基坑计算中由于忽略盾构井开孔导致的结构侧向刚度削弱问题对基坑受力和变形的影响,以武汉地铁11号线未来三路站标准2层盾构井基坑为例,建立荷载-结构模型,根据k=F/l计算盾构井环框梁结构等效侧向刚度,并将其作为基坑逆工况换撑刚度;利用Plaxis有限元软件,建立土层-结构模型,对在基坑逆工况回筑过程中采用环框梁等效侧向刚度和整板刚度2种不同换撑的刚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2种换撑刚度造成围护结构最大位移相差4.8%,最大弯矩相差2.7%,最大剪力相差1.3%,总体差别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明挖基坑 盾构井 环框梁 等效侧向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坑空间效应下盾构工作井环框梁架设对基坑围护结构变形的影响
10
作者 陈方岩 刘勇 +3 位作者 刘燕 刘峻廷 朱士齐 李海波 《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1-77,共7页
为了更好地控制盾构工作井在施工的基坑开挖期和主体施工期基坑围护结构变形,最大程度地减小基坑空间效应的影响,基于济南某盾构工作井施工全过程的工程实例,通过数值模拟与现场监测相结合,设计3种盾构工作井环框梁架设方案,探讨盾构工... 为了更好地控制盾构工作井在施工的基坑开挖期和主体施工期基坑围护结构变形,最大程度地减小基坑空间效应的影响,基于济南某盾构工作井施工全过程的工程实例,通过数值模拟与现场监测相结合,设计3种盾构工作井环框梁架设方案,探讨盾构工作井环框梁的竖向架设位置对盾构工作井施工全过程中基坑围护结构变形的影响,并确定最优方案。结果表明:相对于基坑开挖期,主体施工期盾构工作井环框梁的竖向架设位置对基坑围护结构变形的影响更明显;当3道环框梁竖向架设深度比例为1∶5∶7时,盾构工作井下部环框梁间距减小,对基坑围护结构最大变形的控制最优,基坑开挖期最大水平位移由25.8 mm减至25.5 mm,主体施工期最大水平位移由27.8 mm减至26.5 mm,均有利于控制盾构工作井基坑开挖期与主体施工期的最大变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土工程 基坑空间效应 数值模拟 围护结构 结构变形 盾构工作 环框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盾构机始发井深基坑力学和变形特性离心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孙慧 李波 +1 位作者 王志鹏 王帅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244-248,共5页
为探究盾构机始发井深基坑开挖过程中周边土体的应力、变形和土压力分布规律,通过对工程原型进行概化,在典型土层条件下,采用停机-开挖-支护的模拟方式开展了方形基坑和圆形基坑两种方案共2组离心模型试验,从地连墙的弯矩和其后土体的... 为探究盾构机始发井深基坑开挖过程中周边土体的应力、变形和土压力分布规律,通过对工程原型进行概化,在典型土层条件下,采用停机-开挖-支护的模拟方式开展了方形基坑和圆形基坑两种方案共2组离心模型试验,从地连墙的弯矩和其后土体的水平位移、基坑外侧土压力分布以及地表沉降等角度,对比分析了两种盾构机始发井深基坑开挖过程的工程特性。结果表明:地面沉降随基坑开挖深度增大逐渐增加,形成沉降槽状;地连墙土压力变化呈非线性,随着基坑开挖不断深入的,离地表较近处的土压力逐渐变大,而深处的土压力则逐渐减小;在第5步开挖时2组模型地下连续墙水平位移均达到最大值,圆形基坑是方形基坑的1.4倍,同时地连墙的弯矩也达到最大值,圆形基坑比方形基坑小320 kN·m。研究成果可为深埋隧道深基坑的优化设计和开挖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机始发 深基坑 支护结构 离心模型 变形 弯矩 土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大地面荷载下盾构工作井叠合结构的力学响应
12
作者 宋博 刘俊岩 +5 位作者 刘燕 宋享桦 扈萍 李春林 张亮亮 孙文昊 《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9-36,47,共9页
为了解决现行盾构工作井的设计缺乏对超大地面荷载作用的验算问题,通过开展室内缩尺模型试验,研究盾构工作井从施工期到服役期在超大地面荷载下地下连续墙与主体结构侧墙所构成叠合结构的力学响应,并考虑盾构工作井周围土体中地下水的作... 为了解决现行盾构工作井的设计缺乏对超大地面荷载作用的验算问题,通过开展室内缩尺模型试验,研究盾构工作井从施工期到服役期在超大地面荷载下地下连续墙与主体结构侧墙所构成叠合结构的力学响应,并考虑盾构工作井周围土体中地下水的作用,探讨土体抗剪强度减小对超大地面荷载最大值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超大地面荷载作用下,盾构工作井中隔墙的抗压刚度较大,以受压的形式承担了大量的荷载效应,导致叠合结构上部容易发生低应力水平下的整体水平位移,进而在围护结构底部发生失稳,导致整体破坏;主体结构侧墙在施工期的初始挠度及叠合结构整体水平位移使得叠合结构中地下连续墙承担了大部分内力;通过观测室内缩尺模型中叠合结构的变形量,由模型数据换算得到盾构工作井顶部极限超载为445.5 kPa,远大于盾构工作井周围土体地基承载力特征值130 kPa,验证了采用地基承载力对超大地面荷载下地面硬化进行设计的安全、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工作 叠合结构 超大地面荷载 模型试验 地基承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日盾构隧道-工作井接头抗震设计及研究进展综述 被引量:1
13
作者 程传涛 梁智 +3 位作者 王金昌 岩波基 吴健 周泽霖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36-52,共17页
首先通过比较中日两国规范及标准中的盾构隧道-工作井接头要求,阐述中日抗震设计理论现状。分析认为:中国的设计规范对井接头的抗震规定较为模糊甚至较少提及,日本规范存在2种盾构隧道-工作井柔性接头的抗震计算方法。相比之下,日本拥... 首先通过比较中日两国规范及标准中的盾构隧道-工作井接头要求,阐述中日抗震设计理论现状。分析认为:中国的设计规范对井接头的抗震规定较为模糊甚至较少提及,日本规范存在2种盾构隧道-工作井柔性接头的抗震计算方法。相比之下,日本拥有更成熟并且实用的抗震分析理论和计算方法。中日在设计规范标准中均给与设计单位巨大的自由度,但结果允许值的取值范围缺乏评价标准。其次,通过调研井接头抗震分析的研究进展,指出井接头部位的震害特点和关键影响因素;并从影响井接头综合响应机制的关键要素,如刚度比、结构间的相互作用、地基承载力、刚性接头和柔性接头的对比等,对井接头研究现状和不足进行综述。再次,对井接头的抗震评价方法和抗震措施进行梳理,认为:1)土和结构刚度比对工作井接头产生显著影响,需要注意控制工作井周围的土层刚度在合理范围内,提出结构和结构的刚度比是未来重要研究方向的建议。2)结构之间的相互影响主要关注在不同的地震荷载下,2个结构相互之间的影响机制。提出对于结构的相互影响还应关注盾构隧道和工作井接触研究的思考。3)除了结构刚度突变外,地基刚度突变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日本已经提出简易评价公式并经过验证,中国目前在这方面的研究较少。提出软土地区应该着重进行此类研究的建议。4)在柔性抗震方面,日本进行了深入研究。考虑到中国即将要求盾构隧道-工作井接头采用刚柔结构的新规范,日本的研究成果可以为中国进一步发展盾构隧道-工作井接头的抗震设计提供参考。最后,预测本研究领域可能的未来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隧道-工作接头 抗震结构设计 中日抗震设计规范标准 抗震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盾构法隧道端头井地层加固方法及其应用研究 被引量:49
14
作者 王天明 戴志仁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90-95,100,共7页
研究目的:盾构始发或接收是控制盾构法隧道工程的关键节点之一,鉴于盾构法隧道端头井地层加固风险高、投资大,且近年来由于端头井地层加固处理不当引起的工程事故屡见不鲜,因此需要针对不同的地质条件与加固要求,明确合理的地层加... 研究目的:盾构始发或接收是控制盾构法隧道工程的关键节点之一,鉴于盾构法隧道端头井地层加固风险高、投资大,且近年来由于端头井地层加固处理不当引起的工程事故屡见不鲜,因此需要针对不同的地质条件与加固要求,明确合理的地层加固方式与相应的加固范围,以及环境保护要求相对苛刻条件下的特殊工法。研究结论:通过研究得出:(1)由土体稳定性与止水性要求共同确定的纵向加固长度为盾构机长度与(1~2)倍管片环宽之和,而由土体稳定性确定的加固长度仅需3~4m;(2)受橡胶老化与密封压力较低的影响,铰链板结合止水橡胶板密封装置的使用受到限制,箱体密封装置由于密封压力高、密封性能可靠且施工便捷,在泥水盾构工程中比较适用;(3)盾构密闭始发装置在风险控制、工期保障、环境保护与循环利用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4)盾构密闭始发装置可应用于各类盾构隧道工程,尤其是周边环境控制要求高、不允许进行地面管线改迁的工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井 地层加固 洞门密封型式 盾构密闭始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连续墙接头效应的软土大型盾构工作井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12
15
作者 诸以惇 陈卫忠 +3 位作者 田洪铭 曹俊杰 耿亚梅 陈培帅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2937-2943,2950,共8页
基于地下连续墙分幅施工的工程实际状况,建立了连续墙不抗弯不抗剪柔性接头、抗剪不抗弯半刚性接头以及抗剪又抗弯刚性接头的力学模型。结合南京纬三路过江隧道盾构工作井地下连续墙的设计,通过数值模拟,研究了连续墙接头型式对于墙体... 基于地下连续墙分幅施工的工程实际状况,建立了连续墙不抗弯不抗剪柔性接头、抗剪不抗弯半刚性接头以及抗剪又抗弯刚性接头的力学模型。结合南京纬三路过江隧道盾构工作井地下连续墙的设计,通过数值模拟,研究了连续墙接头型式对于墙体水平位移以及支护体系受力的影响规律。研究成果表明,在做好连续墙接头防渗的前提下,采用柔性接头时墙体的水平位移较大,支护体系内力明显增高;采用半刚性接头时既可以有效地限制墙体的水平位移,又可以将墙体承担的土压力分担到临时支撑和环梁之上,降低连续墙墙体的内力;采用刚性接头时可以降低临时支撑、环梁以及内衬的内力,但连续墙墙体要能承担极大的竖向弯矩和数值相当的横向弯矩。综合考虑建议工作井采用抗剪不抗弯的半刚性接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工作 地下连续墙 接头模型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长江隧道盾构始发井结构分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宁茂权 徐军林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02-105,共4页
南京长江隧道盾构始发井基坑深22.95 m,平面尺寸为44.9 m×22.6 m,为超大深基坑。该基坑采用地下连续墙、混凝土支撑与钢支撑组合支护方案,连续墙与结构侧墙采用叠合墙结构,其结构体系复杂、工况多、空间效应明显。合理的结构分析... 南京长江隧道盾构始发井基坑深22.95 m,平面尺寸为44.9 m×22.6 m,为超大深基坑。该基坑采用地下连续墙、混凝土支撑与钢支撑组合支护方案,连续墙与结构侧墙采用叠合墙结构,其结构体系复杂、工况多、空间效应明显。合理的结构分析方法是始发井设计成功的关键,通过结构分析研究以指导完成设计。采用弹性支点杆系有限元法、荷载-结构二维均质弹簧有限元法、荷载-结构三维有限元法来分析盾构始发井的围护墙、支护结构体系和主体结构,解决始发井结构分析方法问题,并指导完成了南京长江隧道盾构始发井结构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京长江隧道 盾构始发 支护结构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都地铁19号线二期工程盾构始发井基坑支护形式综合比较分析 被引量:8
17
作者 叶至盛 王洪松 杨凤梅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17-120,126,共5页
成都地铁19号线二期工程是全国地铁长大高速线路中工期最为紧张的工程,其主要特点为施工工期紧、盾构区间长、设置车站少、线路速度等级高、隧道掘进断面大等。首先提出了盾构始发位置选择建议,总结了19号线提供盾构下井的基坑的支护形... 成都地铁19号线二期工程是全国地铁长大高速线路中工期最为紧张的工程,其主要特点为施工工期紧、盾构区间长、设置车站少、线路速度等级高、隧道掘进断面大等。首先提出了盾构始发位置选择建议,总结了19号线提供盾构下井的基坑的支护形式;从基坑设计方案、基坑安全、施工便利性及工程经济性等方面,对最常用的放坡和旋挖桩加内支撑两种基坑支护形式进行了对比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建议:成都地铁针对3层及以上深度提供盾构下井的基坑,其支护形式应采用旋挖桩加内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都地铁 盾构始发 基坑支护 旋挖桩 内支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盾构始发井基坑施工监测及分析 被引量:6
18
作者 李启森 吴秀国 张厚美 《隧道建设》 2006年第A02期14-18,共5页
介绍盾构始发井基坑的施工监测结果及分析。对连续墙变形、支撑轴力、地面沉降、土体变形、地下水位等项目进行了监测,得到了基坑开挖过程连续墙侧向位移、土体侧向位移等的变化情况,并根据监测结果及时调整支撑安装顺序、局部增设临时... 介绍盾构始发井基坑的施工监测结果及分析。对连续墙变形、支撑轴力、地面沉降、土体变形、地下水位等项目进行了监测,得到了基坑开挖过程连续墙侧向位移、土体侧向位移等的变化情况,并根据监测结果及时调整支撑安装顺序、局部增设临时支撑,从而有效控制了连续墙变形,保证了基坑的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始发 基坑 施工监测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粉细砂地层地铁盾构端头井加固方法的适用性分析 被引量:5
19
作者 杨海东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1-64,共4页
某地铁的盾构出洞位置处采用了深层搅拌桩进行加固。从竖直和水平方向对成桩质量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质量不合格,不能满足盾构出洞的技术要求。为保证施工安全,又分别利用液氮和盐水冻结对左、右线隧道的端头井地层进行了加固补强。实... 某地铁的盾构出洞位置处采用了深层搅拌桩进行加固。从竖直和水平方向对成桩质量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质量不合格,不能满足盾构出洞的技术要求。为保证施工安全,又分别利用液氮和盐水冻结对左、右线隧道的端头井地层进行了加固补强。实践表明两种方法都能满足盾构出洞的技术要求。经对比分析认为,液氮和盐水冻结法比搅拌桩更适合应用于粉细砂地层的盾构端头井加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盾构端头加固 粉细砂地层 搅拌桩 液氮冻结 盐水冻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地铁8号线安—安区间明挖盾构始发井快速提供始发条件技术探讨 被引量:1
20
作者 袁创辉 姜娜 李立 《隧道建设》 2013年第12期1029-1035,共7页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迅猛发展,盾构区间隧道被大量采用,如何快速利用盾构井提供盾构始发条件,成为设计及施工人员需要考虑的问题。以北京地铁8号线安华桥站—安德里北街站区间(简称安—安区间)盾构井为研究对象,取消该盾构井地下1层和地...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迅猛发展,盾构区间隧道被大量采用,如何快速利用盾构井提供盾构始发条件,成为设计及施工人员需要考虑的问题。以北京地铁8号线安华桥站—安德里北街站区间(简称安—安区间)盾构井为研究对象,取消该盾构井地下1层和地下2层结构,并通过理论计算,采用混凝土腰梁代替钢支撑的作用。结果显示,安—安区间盾构井在回筑、盾构机始发吊装及盾构机掘进期间,该盾构井周边地表沉降最大值仅6.42 mm,周边管线沉降不足1 mm。从而证明:在单个盾构井中,采用混凝土腰梁代替钢支撑可以满足安全、快速提供盾构始发条件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地铁 盾构始发 钢筋混凝土腰梁 钢管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