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用CFD方法评价低压过冷沸腾相间传递模型 被引量:2
1
作者 霍飞鹏 陈纲 +1 位作者 丁炜堃 王捷 《高技术通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734-745,共12页
针对低压过冷流动沸腾两相流问题,基于两流体模型,引入相间质量、动量和能量等相间传递模型建立了低压过冷沸腾三维数值计算模型。经过分析,相间传递模型简化为气泡平均直径、相间作用力和相间传热等模型。采用该数值模型,通过计算流体... 针对低压过冷流动沸腾两相流问题,基于两流体模型,引入相间质量、动量和能量等相间传递模型建立了低压过冷沸腾三维数值计算模型。经过分析,相间传递模型简化为气泡平均直径、相间作用力和相间传热等模型。采用该数值模型,通过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对过冷沸腾试验进行计算发现,空泡份额分布、气相和液相的平均表观速度与试验值较为符合。计算结果表明,不同的气泡平均直径模型与相间作用力模型对计算结果影响较大,不同传热模型对计算结果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压过冷沸腾 相间传递模型 计算流体力学(CF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氮过冷流动沸腾数值模拟中的双流体模型 被引量:5
2
作者 李祥东 周丽敏 +1 位作者 汪荣顺 杨燕华 《力学进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03-216,共14页
液氮过冷流动沸腾广泛见于各种低温换热设备中.采用双流体模型分析液氮过冷流动沸腾,需要为模型提供适当的封闭方程,用于描述汽液两相间质量、动量以及能量的传输过程,封闭方程的合理性直接决定了双流体模型的准确性.将液氮流动沸腾通... 液氮过冷流动沸腾广泛见于各种低温换热设备中.采用双流体模型分析液氮过冷流动沸腾,需要为模型提供适当的封闭方程,用于描述汽液两相间质量、动量以及能量的传输过程,封闭方程的合理性直接决定了双流体模型的准确性.将液氮流动沸腾通道划分为近壁区和主流区,分别介绍液氮核态沸腾壁面上的传热传质机理模型,以及两相流程内汽液之间的相互作用的相间传输模型,建立液氮流动沸腾过程适用的双流体模型,并分析了对模型预测能力具有显著影响的因素,指出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氮 双流体模型 壁面传热传质模型 相间传榆模型 数值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冷沸腾多相流模拟及发动机冷却结构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张俊红 徐喆轩 +3 位作者 王静超 徐天舒 林泽峰 马梁 《汽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9-46,共8页
介绍了壁面沸腾换热模型、两相间换热系数模型、曳力升力等系数模型在内的多相流模型,建立多个发动机多相流过冷沸腾模型,比较各模型模拟结果差异,得到适用于发动机的多相流过冷沸腾模型,并建立不同结构的发动机冷却通道模型,通过多相... 介绍了壁面沸腾换热模型、两相间换热系数模型、曳力升力等系数模型在内的多相流模型,建立多个发动机多相流过冷沸腾模型,比较各模型模拟结果差异,得到适用于发动机的多相流过冷沸腾模型,并建立不同结构的发动机冷却通道模型,通过多相流模拟分析发动机冷却通道的流动换热特点。研究结果表明:分离式冷却通道温度分布更均匀,但需增加出入口;连体式冷却通道需要注重上、下冷却通道的串联和出、入口位置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动机 过冷沸腾 多相流 相间模型 冷却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型生物质循环流化床气化炉内流动整体三维模拟 被引量:1
4
作者 刘鑫 陈文义 +3 位作者 范晓旭 贤建伟 张继军 孙姣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12-116,共5页
采用整体三维数值模拟的方法,在计算中考虑各部件间的相互影响,应用欧拉双流体granular模型和颗粒脉动理论,采用Gidaspow相间动量交换模型,对小型生物质循环流化床气化炉实验装置进行了研究。模拟了炉内气固两相的三维流动和分布情况在... 采用整体三维数值模拟的方法,在计算中考虑各部件间的相互影响,应用欧拉双流体granular模型和颗粒脉动理论,采用Gidaspow相间动量交换模型,对小型生物质循环流化床气化炉实验装置进行了研究。模拟了炉内气固两相的三维流动和分布情况在不同炉内含料量下的变化规律,在返料口高度以上形成了封闭的压力环路,提升管内呈现大尺度的轴向内循环,返料管口以上管段无法形成清晰的环核结构,模拟结果与实验数据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流化床 气化炉 三维流动 数值模拟 相间动量交换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水-冰晶在极地船换热器中的相变模拟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徐立 邹祥岩 +2 位作者 黄振飞 刘志平 孙强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02-107,111,共7页
近年来,随着北极海冰面积的减少,为商船在北极的通航提供了条件。与传统通道不同,北极航道存在大量的冰区,在通航时,冰粒可能与海水一起进入极地船的海水冷却系统。在本研究中,用欧拉-欧拉多相模型和相间传热传质模型研究壳管式换热器... 近年来,随着北极海冰面积的减少,为商船在北极的通航提供了条件。与传统通道不同,北极航道存在大量的冰区,在通航时,冰粒可能与海水一起进入极地船的海水冷却系统。在本研究中,用欧拉-欧拉多相模型和相间传热传质模型研究壳管式换热器直管和U管中海水冰晶的固液两相流和相变特性。得出在直管中冰晶颗粒主要集中在主流区,流动模式为悬浮,并且随着入口速度的增加,冰晶颗粒的融化特性加强。在U管中,由于离心力的作用,管角内壁附近的海水和冰晶颗粒会流向外壁,并随着速度的增加,效果更加明显。在进口速度相同的情况下,U管中有更多的冰粒融化,并且融化的冰晶颗粒量随入口速度的增加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液两相流 欧拉-欧拉多相模型 相间热质传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umerical method and model for calculating thermal storage time for an annular tube with phase change material 被引量:5
6
作者 刘泛函 徐建新 +1 位作者 王辉涛 王华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7年第1期217-226,共10页
For calculating the thermal storage time for an annular tube with phase change material (PCM), a novel method is proposed. The method is suitable for either low-temperature PCM or high-temperature PCM whose initial ... For calculating the thermal storage time for an annular tube with phase change material (PCM), a novel method is proposed. The method is suitable for either low-temperature PCM or high-temperature PCM whose initial temperature is near the melting point. The deviation fit is smaller than 8% when the time is below 2x104 s. Comparison between the predictions and the reported experimental data of thermal storage time at same conditions is investigated and good agreements have been got. Based on this method, the performance of the thermal storage unit and the role of natural convection are also investigated. Results show a linear relation between the maximum amount of stored heat and thermal storage time, and their ratio increases with the height of the thermal storage unit. As the thickness of the cavity increases, natural convection plays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role in promoting the melting behavior of paraffin. When the thickness of the cavity is small, natural convection restrains the melting behavior of paraff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tural convection energy storage modeling heat transfer mass transf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