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枢椎骨折合并相邻节段不稳的分型和手术治疗选择 被引量:2
1
作者 王雷 柳超 +2 位作者 赵庆华 刘铖祎 田纪伟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010-1015,共6页
目的:提出枢椎骨折合并相邻节段不稳的分型,探讨分型对于手术方式选择的指导意义。方法:2003年8月-2011年6月我院手术治疗枢椎骨折合并相邻节段不稳患者47例,其中男31例,女16例;年龄19-59岁,平均32岁。术前合并脊髓损伤11例,脊髓功能F... 目的:提出枢椎骨折合并相邻节段不稳的分型,探讨分型对于手术方式选择的指导意义。方法:2003年8月-2011年6月我院手术治疗枢椎骨折合并相邻节段不稳患者47例,其中男31例,女16例;年龄19-59岁,平均32岁。术前合并脊髓损伤11例,脊髓功能Frankel分级A级1例,B级2例,C级3例,D级5例。JOA评分为1-15(10.60±3.29)分。根据枢椎骨折的类型及其寰枢关节、C2/3关节的稳定情况分为3型:A型,枢椎骨折合并C1/2不稳,21例;B型,枢椎骨折合并C2/3不稳,17例;C型,枢椎骨折同时合并C1/2及C2/3不稳,9例。A型采用后路寰枢椎固定术,可联合齿状突螺钉固定;B型采用前路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钢板固定术;C型采用后路C1-C3固定术。3例寰枢椎螺钉置入困难,采用枕颈融合术。均在固定骨折枢椎的同时,稳定C1/2和C2/3节段。术后3个月行JOA评分,术后随访X线片或CT片评价骨折愈合、植骨融合及颈椎稳定性情况。结果:47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无椎动脉损伤、神经损伤、气管食管损伤等手术并发症。随访9-48个月,平均15个月。术后3个月JOA评分为2-17(13.83±3.93)分,与术前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JOA评分改善率为72.3%-90.8%,优良率为98%。术后6个月脊髓功能Frankel分级,1例B级无变化,10例Frankel分级改善1-2级。术后6-9个月复查X线片示骨折愈合良好,39例行植骨融合者在术后3-6个月(平均4.5个月)均获骨性融合。随访期间,颈椎序列良好,颈椎伸屈侧位X线片显示颈椎稳定,无内固定松动、脱出及断裂。结论:根据枢椎骨折合并相邻节段不稳的分型合理选择手术方案,在固定枢椎同时兼顾相邻节段的稳定性,能取得良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枢椎骨折 相邻节段不稳 分型 手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