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秦岭-淮河地区降水空间聚类分析
1
作者 周玉良 周磊 +3 位作者 周平 张宇亮 崔毅 金菊良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00-1109,共10页
秦岭-淮河地区受复杂地形与多变季风气候影响,降水在年际和年内波动较大,空间分布呈明显区域性。通过分析不同时间尺度降水量,年降水量丰平枯状态和相邻年份年降水量变化的增平减趋势,对秦岭-淮河地区进行降水空间聚类。结果表明:根据... 秦岭-淮河地区受复杂地形与多变季风气候影响,降水在年际和年内波动较大,空间分布呈明显区域性。通过分析不同时间尺度降水量,年降水量丰平枯状态和相邻年份年降水量变化的增平减趋势,对秦岭-淮河地区进行降水空间聚类。结果表明:根据候降水量指标可将秦岭-淮河地区分为江淮、黄淮、秦岭以南、秦岭以北4个区,据年降水量丰平枯状态联系数指标可将该地区分为江淮、黄淮、秦岭-淮河交界附近、秦岭以北高原和秦岭以南西段4个区,据相邻年份年降水量变化增平减趋势联系数指标可将该地区分为江淮、黄淮、秦岭3个区;融合3个降水指标的区域划分结果,可将秦岭-淮河地区划分为6个区:江淮、黄淮、秦岭以南、秦岭以北西段和高原区、关中区、秦岭-淮河交界过渡区。基于线性矩法的分区一致性检验表明分区内无奇异站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空间聚类 降水量 降水量丰平枯状态 相邻年份年降水量变化 集对分析 秦岭-淮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拉萨近半个世纪降水的变化特征
2
作者 杜军 建军 +2 位作者 余燕群 杨斌 拉巴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97-402,共6页
利用拉萨1952-2005年逐月降水量,≥0.1mm、1.0mm、5.0mm和10.0mm年降水日数,分析了近半个世纪拉萨年、季降水量及年降水日数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结果发现:近半个世纪以来,拉萨年降水量表现为前30年呈不显著的减少趋势,减幅为17.8mm/10a... 利用拉萨1952-2005年逐月降水量,≥0.1mm、1.0mm、5.0mm和10.0mm年降水日数,分析了近半个世纪拉萨年、季降水量及年降水日数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结果发现:近半个世纪以来,拉萨年降水量表现为前30年呈不显著的减少趋势,减幅为17.8mm/10a;季降水量除夏季呈不显著的减少趋势外,其它各季均表现为增加趋势,以秋季增幅最大;≥0.1mm、≥1.0mm和≥5.0mm年降水日数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增加趋势。近25年≥10.0mm的年降水日数呈极显著的增加趋势。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夏季降水量表现为逐年代减少趋势,秋季降水量则呈逐年代增加趋势,而冬季降水量为负距平。各等级年降水日数20世纪80年代偏少,90年代偏多。年降水量异常偏旱年主要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50年代和60年代的初期各出现一次异常偏涝年,70年代从未出现过异常年份。14年振荡周期可能是影响年降水量的主导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量 降水日数 际和代际变化 异常年份 小波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