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相转换法制备中低温SOFC阳极支撑体 被引量:1
1
作者 王涵多 蔡翠霞 +1 位作者 高媛 刘江 《电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388-391,共4页
利用相转换法,在阳极浆料中添加油酸、相对分子质量为1 000的聚乙二醇(PEG)和丙酮等3种有机添加剂,制备椎管式Ni-钆掺杂氧化铈(Ni-GDC)基阳极支撑体。以丙酮为添加剂时,阳极截面的指状孔结构最多,且在1 400℃下烧结后的孔隙率最高(42%);... 利用相转换法,在阳极浆料中添加油酸、相对分子质量为1 000的聚乙二醇(PEG)和丙酮等3种有机添加剂,制备椎管式Ni-钆掺杂氧化铈(Ni-GDC)基阳极支撑体。以丙酮为添加剂时,阳极截面的指状孔结构最多,且在1 400℃下烧结后的孔隙率最高(42%);以PEG-1000和油酸为添加剂时,阳极的指状孔结构减少甚至消失,烧结后的孔隙率较低。以丙酮为添加剂,可在不使用石墨造孔剂的情况下,通过相转换法制得符合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阳极孔隙率要求的材料。在丙酮为添加剂的阳极上浸渍GDC膜电解质,将GDC电解质膜分别在1 300℃、1 400℃和1 500℃下烧结,发现单体电池在1 400℃烧结后的输出性能最好,在600℃下的功率密度为620 m W/c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极支撑体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 电化学性能 相转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延相转换法制备阳极支撑SOFC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吴琪雯 朱子翼 +2 位作者 叶梓滨 周明扬 刘江 《电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616-1620,共5页
流延相转换法是一种操作简单、一步成型的可大批量制备多孔陶瓷平板的技术,可用于制备平板式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的支撑体阳极。然而,相关技术仍有很大的优化空间,通过调控相转换法工艺条件可有效控制电极结构,进而提升SOFC电化学... 流延相转换法是一种操作简单、一步成型的可大批量制备多孔陶瓷平板的技术,可用于制备平板式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的支撑体阳极。然而,相关技术仍有很大的优化空间,通过调控相转换法工艺条件可有效控制电极结构,进而提升SOFC电化学性能。通过改变相转换法中添加的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含量,对阳极支撑体结构进行调控。结果显示1%PVP添加量下形成指状孔和胞状大孔结构的阳极支撑体SOFC的电化学性能显著提高,在800℃工作温度下最大功率密度可达1.30 W/c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 相转换法 阳极支撑体 流延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转化法制备P(MMA-AN-ST)凝胶聚合物电解质 被引量:2
3
作者 李根 陈艳玲 苗琦 《电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31-133,共3页
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腈(AN)和苯乙烯(ST)的三元共聚物为基质,采用相转化法制备P(MMA-AN-ST)凝胶聚合物电解质(GPE)。通过TG和SEM等方法,对聚合物薄膜的稳定性和形貌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薄膜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丰富的孔隙结构;... 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腈(AN)和苯乙烯(ST)的三元共聚物为基质,采用相转化法制备P(MMA-AN-ST)凝胶聚合物电解质(GPE)。通过TG和SEM等方法,对聚合物薄膜的稳定性和形貌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薄膜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丰富的孔隙结构;用线性扫描伏安(LSV)和交流阻抗(EIS)测得:在25℃时P(MMA-AN-ST)的离子电导率为2.63 mS/cm,电化学稳定窗口为5.0 V,制备的模拟电池的循环性能稳定,第30次循环的比容量保持在最高值的95%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转换法 P(MMA-AN-ST) 凝胶聚合物电解质(GP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SF/SPSF合金膜的相容性对膜性能的影响(英文)
4
作者 孙本惠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6,共3页
聚砜 (PSF) /磺化聚砜 (SPSF)合金膜是采用液相共混及相转换法制成的 .本文研讨了PSF/SPSF的相容性与其合金膜性能之间的相关性 .根据在不同组成条件下混合熵值的计算结果判断 ,PSF/SPSF合金是一部分相容的体系 .实验结果表明 ,在本实... 聚砜 (PSF) /磺化聚砜 (SPSF)合金膜是采用液相共混及相转换法制成的 .本文研讨了PSF/SPSF的相容性与其合金膜性能之间的相关性 .根据在不同组成条件下混合熵值的计算结果判断 ,PSF/SPSF合金是一部分相容的体系 .实验结果表明 ,在本实验范围内随着SPSF含量的增加 ,PSF/SPSF体系相容性降低 ,从而引起合金膜的纯水量升高 ,截留率下降 .溶剂的种类及混合溶剂的比例也影响PSF/SPSF的相容性 ,从而影响膜的性能 .在NMP -DMF混合溶剂中 ,随着DMF含量的增大 ,PSF/SPSF合金体系的相容性变差 ,其结果造成膜的通量升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SF/SPSF合金膜 容性 膜性能 共混 相转换法 高分子合金 聚砜 磺化聚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膜条件对PVDF膜形态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39
5
作者 陆茵 陈欢林 李伯耿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2期171-176,共6页
对干湿相转换法制备聚偏氯乙烯微孔膜进行了研究。利用光透射仪研究了不同制膜条件下成膜分相速度及其变化规律 ,用气体渗透法测定了膜的平均孔径和有效孔隙率 ,并结合电镜照片对不同制膜条件下膜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 对干湿相转换法制备聚偏氯乙烯微孔膜进行了研究。利用光透射仪研究了不同制膜条件下成膜分相速度及其变化规律 ,用气体渗透法测定了膜的平均孔径和有效孔隙率 ,并结合电镜照片对不同制膜条件下膜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较低的铸膜液温度和凝胶浴温度、较短的蒸发时间和较低聚合物浓度有利于增加膜的有效孔隙率。在铸膜液中加入非溶剂是提高膜性能的一种手段 ,但非溶剂的加入量需足够大 ,以抵消铸膜液温度提高引起的相反的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VDF膜 制膜条件 转化 形态结构 聚偏氟乙烯 微孔膜 干湿相转换法 膜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滤技术及高分子纳滤膜的制备 被引量:8
6
作者 刘金盾 高爱环 +1 位作者 万亚珍 方文骥 《郑州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01年第4期34-37,共4页
纳滤技术是一种介于超滤与反渗透之间的新型分离技术 ,其优点在于不仅能截留分子量为数百的有机分子 ,而且对不同价态的离子其截留能力也不同 .介绍了纳滤膜的传质模型 (空间电荷模型、固定电荷模型和杂化模型等 ) ,比较了高分子纳滤膜... 纳滤技术是一种介于超滤与反渗透之间的新型分离技术 ,其优点在于不仅能截留分子量为数百的有机分子 ,而且对不同价态的离子其截留能力也不同 .介绍了纳滤膜的传质模型 (空间电荷模型、固定电荷模型和杂化模型等 ) ,比较了高分子纳滤膜各种制备方法的优缺点 ,重点介绍了界面聚合法制备高分子复合纳滤膜的过程、界面聚合所用材料、膜性能影响因素及该方法的特点 ,最后提出纳滤技术研究将朝着新型纳滤膜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滤 高分子纳滤膜 制备 分离 传质机理 L-S相转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_2O_3/TiO_2/PVDF杂化超滤膜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11
7
作者 孙鸿 宋华 芦艳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8期2558-2563,共6页
为提高聚偏氟乙烯(PVDF)超滤膜的亲水性,增强其在水处理中的抗污染能力,用无机纳米二氧化钛(TiO2)、氧化铝(Al2O3)与聚偏氟乙烯共混,采用相转化法制得无机改性有机高分子杂化超滤膜。采用杯式超滤装置考察了无机纳米颗粒的含量对杂化膜... 为提高聚偏氟乙烯(PVDF)超滤膜的亲水性,增强其在水处理中的抗污染能力,用无机纳米二氧化钛(TiO2)、氧化铝(Al2O3)与聚偏氟乙烯共混,采用相转化法制得无机改性有机高分子杂化超滤膜。采用杯式超滤装置考察了无机纳米颗粒的含量对杂化膜水通量的影响;测定了膜的纯水接触角、机械性能、截留效率和膜的孔径及孔径分布;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膜表面进行观察。结果表明,纳米颗粒加入量为3%,TiO2与Al2O3的加入比为1∶1时,杂化膜的水通量较有机膜提高了79.5%,但截留率保持不变;杂化膜的机械强度最大增加41.6%;杂化膜的纯水接触角由未改性前的78.68°降至50.54°,亲水性得到明显改善;杂化膜的平均孔径增大,孔径分布更加均匀;纳米颗粒的加入增加了膜表面的孔密度,但没有改变膜断面的微观结构。杂化超滤膜不仅保持了PVDF膜的优良性能,而且增强了其强度、亲水性和抗污染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VDF 杂化膜 改性 相转换法 亲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聚合物电解质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4
8
作者 何钟达 陈艳玲 李根 《电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72-174,共3页
采用相转换法制备了以丙烯腈(AN)/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为基质,添加纳米SiO2的复合聚合物电解质膜。通过FTIR、DSC-TG、XRD和SEM等方法对隔膜的结构和形貌进行了研究,分析了隔膜孔结构形成的机理。与空白隔膜相比,复合隔膜具有较致密的结... 采用相转换法制备了以丙烯腈(AN)/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为基质,添加纳米SiO2的复合聚合物电解质膜。通过FTIR、DSC-TG、XRD和SEM等方法对隔膜的结构和形貌进行了研究,分析了隔膜孔结构形成的机理。与空白隔膜相比,复合隔膜具有较致密的结构,有利于提高聚合物的电导率。在室温下,复合隔膜的离子电导率为3.7×10-3S/cm,电化学稳定窗口为4.8 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转换法 凝胶聚合物电解质 锂离子电池 纳米SIO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燃料电池多孔阳极的制备及阳极改性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尹虹 高媛 +1 位作者 蔡翠霞 王涵多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803-807,共5页
以石墨粉为阳极基体,使用相转换法,制备了一种孔隙梯度分布的多孔阳极材料。将这种阳极组装为双室型微生物燃料电池进行电化学性能测试。另外,在阳极中添加了10%石墨质量比的聚苯胺,对阳极进行改性。相转换的改性方式能够使聚苯胺与阳... 以石墨粉为阳极基体,使用相转换法,制备了一种孔隙梯度分布的多孔阳极材料。将这种阳极组装为双室型微生物燃料电池进行电化学性能测试。另外,在阳极中添加了10%石墨质量比的聚苯胺,对阳极进行改性。相转换的改性方式能够使聚苯胺与阳极颗粒均匀混合,保证了改性的效率。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单纯石墨阳极的功率密度为26.3mW·m^-2。而添加了聚苯胺后,功率密度提高到了80.2mW·m^-2。阻抗谱测试也显示,添加聚苯胺后的阳极,其欧姆阻抗与界面阻抗均有一定程度的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燃料电池 多孔阳极 聚苯胺 相转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